近十年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3-25
作者简介:高科(1983-),男,四川眉山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文化。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第25卷第1期2010年1月
Vol.25,No.1Jan .2010
近十年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综述
高科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相关期刊论文和著作的整理归纳,从旅游文化资本化、旅游文化开发、旅游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研究、相关技术和学科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等五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的旅游文化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今后旅游文化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文化;国内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0)01-0064-05
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正式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与理论研究者的判断表明,旅游在其初期发展阶段往往以其显著的经济意义为人们所重视,在进入成熟与稳定发展
阶段后,其社会文化意义会更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旅游业经过三十年的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过于重视旅游的经济功能而忽视旅游文化规律,由此造成的“文化盲点”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总结近段时期国内学术界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成果,对推动旅游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术界,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1],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不断增长,研究范围也在扩大。为了了解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笔者搜集了近十年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出版的研究著作,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国内有关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主
要涉及五个方面,即旅游文化资本化、旅游文化建设、旅游文化开发、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研究、相关技术和学科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本文即从这五个方面对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的现状进行概括与总
结,以期能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借鉴。
一、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
通过整理近十年的研究文献发现,大多数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著作和论文中都有对旅游文化的定义。晏鲤波、庄兴成归纳了2004年以前的旅游文化定义,主要有“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收缩论”等[2]。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进行了新的定义。王玉成从“三体”架构出发,将旅游文化的定义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主体和旅游中介体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3]。所谓“三体”,就是指构成旅游业的三大基本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旅游媒体)。当前大多数的旅游文化定义是从这个角度展开的。桓占伟
64
对三体的构架方式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产品论”,认为旅游文化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特定需要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产品。它具有区别于一般文化的独特形态和表现方式[4]。此外,谢春山、邹本涛提出了“旅游介入文化”这一新的概念,认为旅游文化是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产品的总和[5]。总体看来,国内学者对旅游文化的定义都强调了旅游主体及其旅游活动在旅游文化中的核心作用。然而,当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旅游文化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旅游文化的概念有待进一步明晰。
二、旅游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旅游文化资本化运作
在国内,文化资本化的运用早就存在,而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则始于2001年,这也反映了国内旅游文化理论研究的滞后性。2001年,马翀炜在《民族研究》杂志上发表《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一文,开始从理论上探讨文化资本化运作这一新的课题[6]。此后李富强通过对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研究,对“文化资本化”理论进行了论证[7]。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的资本化研究被提上日程。庄志明认为旅游文化资本化值得深入研究,并在其著作《旅游经济文化研究》中,从旅游二元一体的意象架构角度解析了文化资本运作在旅游业中的应用[8-9]。此后,旅游文化资本化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迟静圆、孙厚琴从文化资本的融通、转换、配置、积累、扩张和增值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旅游文化资本化的运作过程,并指出在文化资本化中要特别注重创新和文化的保护[10]。刘素平、邱扶东以大型民族歌舞剧《印象·刘三姐》为例,从资源、市场、主题和产品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模式[11]。李映洲、王晓琳、张建荣对旅游文化资本在运作过程中采用怎样的可行性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对旅游文化资本化运作提出展望与构想[12]。总的来看,旅游文化资本化研究主要是从旅游文化开发的角度切入的,而对资本化过程中旅游文化的保护却很少涉及。
(二)旅游文化建设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加深,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加强对旅游文化建设的研究,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邹本涛发表《旅游文化建设论纲》一文,提出了我国旅游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原则,大众化、民族化的原则和借鉴、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13]。夏建国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旅游文化建设的经验,从而得到对我国旅游文化建设有益的启示[14]。对我国城市的旅游文化建设,部分学者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郑昌盛分析了连云港市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基础条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连云港市旅游文化建设基本思路[15]。李建军、陈清、郭晓莹讨论了信息化时代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认为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应该探索出一种旅游业与信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面互动的发展模式[16]。
(三)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国内对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个角度展开的。2004年,赵飞等从应用理论、开发实践、方法探索三个方面对国内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总结[17]。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区域旅游文化开发、专项旅游文化开发作进一步的综述。
1.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可以分为大区域、城市、旅游景区(点)、乡村旅游文化开发等四类大小不同空间地域的旅游文化综合开发研究。
刘少和分析了粤港澳大三角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三角旅游文化区的设想[18]。曹诗图、沈中印提出了长江三峡旅游文化开发的战略构想,并作出了“一区两极三线四片”的开发布局[19]。徐小波以江苏“宁镇扬”(南京、镇江、扬州)旅游文化圈为例,对旅游城市连绵区文化资源整合进行了研究[20]。此外,一些学者,如魏洪丘[21],吴光玲[22]等对一些大区域旅游文化开发也作了有益的探讨。
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对城市旅游进行开发建设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陶伟、郑海燕以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为例,讨论了地方文化在城市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23]。郑伯红、汤建中以上海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功能开发为例,对都市河流沿岸旅游文化景观带功能的开发进行了研究[24]。蒋礼荣对广西北海市的旅游文化开发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四种特色旅游文化产品[25]。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在此不一一陈述。
旅游景区的旅游文化开发也受到了学者的关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