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泉州市区域发展战略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

五系 12资源1班孙雅雯 20120512150

有人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泉州是一个具有符号意义的城市,从经

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泉州速度”,到社会经济体制机制转型、变革的“泉州模式”,都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启示。泉州的崛起,始自“三来一补”生产模

式⑴。随着泉州经济的发展,泉州市区域发展大步向前,并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1.泉州经济发展的历史

泉州较早进行了发展总部经济的理论探索,但规划建设相对滞后,错失了发展时机,目前厦门已经对泉州发展总部经济形成了客观挑战。泉州市的未来发展态势,不

可避免的受到周边城市(特别是相邻的厦门,福州,漳州三市)强烈的影响。这样,

从城市间的发展冲突角度看,泉州市在发展同质性产业集群方面自然会受到上述三个

城市的威胁,并以缺乏城市核心竞争力(如产业、技术、人才、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竞

争力形式表现出来。另外,诸如远至广州,深圳,又或是温州,宁波的等城市也会在

承接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展开激烈争夺。

2.泉州经济发展政策

在国务院公布的意见中,海峡西岸经济区被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中西部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这两年来,泉州紧抓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适时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构想,将发展总部经济作为集

约利用城市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港口、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

3.泉州经济条件

泉州发展总部经济具备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地理环境优越。

(1)较好的区位优势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

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同时,泉州是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

胞的主要祖籍地,海外泉州籍华侨华人620多万人,港澳同胞68万人,在台湾汉族同

胞中,有44.8%约900多万人祖籍泉州。泉台两地“地缘近”、“人缘亲”、“文缘同”、“商缘久”,交流日趋频繁,在对台经贸文化交流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 强大的经济支撑

2013年,泉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18亿元,连续15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年经

济总体呈现逐步企稳态势,增速从一季度的12.4%、上半年的11.8%回落至1-3季度和

全年的11.5%。与全省比,我市全年走势基本与全省一致,每月增速保持高于全省0.3

个百分点以上,上半年基本保持在全省第5位,下半年上升至第4位,全年与福州、

漳州并列第3位。同时财政收入突破600亿元。泉州市公共财政总收入达649.57亿元,增长13.5%,增速居全省第6位,比2012年提升2位。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46.41亿元,增长18%,增速分别比第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提高4.8、2.8和

1.6个百分点。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为泉州发展总部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完善的交通网络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为服务侨乡经济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适

度超前”的交通发展战略。按照这一思路,市公路局积极配合、主动衔接,投入大量

人力物力参与一个个事关泉州发展布局的交通项目建设。泉州的公路、铁路、港口、

航空已构成较完整的立体交通体系。铁路方面,目前漳泉肖铁路潜力得到不断挖掘,

福厦高速铁路已经开通运行。公路方面,沿海大通道将泉州沿海地区串联起来,泉三

高速公路则把泉州的经济腹地延伸到三明、甚至江西等地。港口方面,投资建设取得

较大发展,深水码头建设如火如荼,泉州港口迎来大船时代,内贸集装箱位居全国六

强之内,外贸吞吐量逐年上升。相对完整的立体交通体系使泉州成为区域物流人流的

重要节点。

(4)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台前沿城市和

“民营特区”,泉州文化不论历史还是现代,都呈现出文化多元融合的强烈特征,主

要体现在中原文化、闽越文化以及海洋文化的多种文化融合。一是泉州文化具有“兼

容并蓄”特性。泉州的土地上多种文化融洽交汇、和谐共处、互促共荣。在继承中华

传统文化的同时,兼容了各种外来文化,这种文化氛围,造就了泉州海纳百川、兼容

并蓄氛围,有助于各种要素的集聚。二是泉州文化具有“爱拼敢赢”精神。漫长的历

史洗礼、移民文化和地域特点等多重因素结合,不断强化着泉州人敢于冒险、勇于进

取和爱拼敢赢的精神。三是泉州文化具有“崇商务实”特质。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和

移民传统的影响,泉州人的价值体系更重物质利益和改善生存条件。伴随海上丝绸之

路贸易发展,商业活动的频繁,催生了泉州重商的特性。泉州的历史上,出现了多位“重商主义”思想家。此外,泉州开放多元的文化体系,也对泉州的商业文化成熟起

到促进作用。

2.劣势

泉州发展总部经济存在明显劣势。多年来,泉州市总部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

薄弱环节,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泉州起步较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泉州发展总部经济的理论探索进行较早,但规划建设相对滞后,错失了发展时机,导致现在面临巨大竞争压力。泉州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要“统筹城市商

务区规划建设,吸引各种现代服务企业进驻中心市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完善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鲤城、丰泽、晋江

等地也纷纷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也进行了一些规划,但进展十分缓慢,最后不了了之。虽然2008年以来,泉州大力推进总部经济区建设,但目前各大总部经济区虽有部

分进入实质建设阶段,但均未投产运营见效。反观厦门,也只是在2005年提出要建设“泉州商务大厦”,以吸引部分泉州企业总部;经过数年的发展,厦门已经规划建设

了观音山国际运营中心、五缘湾及站前等总部经济区,吸引了泉州、漳州、龙岩等周

边地区的一些企业总部入驻,仅观音山就已引入总部类企业200余家。对于泉州而言,大量优质企业总部或营销机构迁厦,不仅流失了税收,更是丧失了区域竞争的各种要

素优势,泉州发展总部经济不可避免面临着厦门的资源争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