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 比赛做好准备。 (一)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产生机理 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2.准备活动作用的生理机理
受
跑距离
试 者
三种不同情况下跑100米及400米成绩的比较
不做准备活动
蒸汽浴后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做准备活动后
体温
成绩
体温
成绩
体温
成绩
一、进入工作状态 概念: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
(一)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机理 1.反射时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二)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三)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1.生理“极点”及产生机理 概念: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生理 机能低下综合症,如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 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3.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
影响因素: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 中长跑项目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 “第二次呼吸”出现得也愈迟。
•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 •①继续坚持运动; •②适当降低运动强度; •③调整呼吸节奏,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2.起赛热症型 •特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度紧张,常有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喉咙 发堵等不良生理反应,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下降。 •常见: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选手,或参加特别重大的比赛,或运动员过分重视比赛结果。
3.起赛冷淡型
特点:赛前兴奋性过低,引起超限抑制,表现为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不能在比赛时充分发挥 机体工作能力。
GB
37.3ºC
12”
38.2ºC
12”
38.1ºC
12”2
100米
PH OL
37.2ºC 36.6ºC
7 12”
38.0ºC 37.8ºC
6 12”
38.1ºC 38.8ºC
12”1 11”9
7
3
12”
12”
4
3
GB
37.3ºC
59”
38.8ºC
58”
38.4ºC
56”2
400米
PH OL
37.03ºC 36.0ºC
二、稳定工作状态
概念:在运动过程中,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 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态。 分类:真稳定工作状态、假稳定工作状态 (一)真稳定工作状态 (二)假稳定工作状态
(一)真稳定工作状态
(二)假稳定工作状态
(三)“第一拐点”与“第二拐点”
应用动态数学建模分析法研究表明,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变化表现 出两个明显的拐点:
三、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及特征 (一)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
分类:1.中枢性疲劳 2.外周性疲劳
(二)不同类型运动疲劳的特征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1.背肌力与握力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 判断方法: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局部疲劳 中枢性疲劳
根据疲劳发生的机理与表现: 外周性疲劳 混合性疲劳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自从19世纪80年代莫索开始研究疲劳以来,人们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提出多种假说,最 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衰竭学说” (二)“堵塞学说”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五)“突变理论”
•原因: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
2.“第二次呼吸”及产生的机理
概念:“极点”出现后,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 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 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原因: ①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 ②运动速度暂时下降,使运动时每分需氧量下降,以减少乳酸的产生,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 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第5届国 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二)疲劳的分类 根据疲劳发生部位:全身性疲劳
2.闪光融合频率 测定方法:受试者坐位,注视频率仪的光源,直到将光调至明显断续闪光融合频率为止,即临界闪光融
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1
(二)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调整
1.准备状态型 2.起赛热症型 3.起赛冷淡型
1.准备状态型 特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使进入工
作状态时间适当缩短,从而有利于发挥机体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常见:优秀运动员。
常是第二种类型的继发反应。
措施: (1)要求运动员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比赛; (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增加比赛经验; (3)进行适当形式和强度的准备活动,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低,可做些强度大的练习,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 高,准备活动的强度可小些,安排一些轻松的和转移注意力的练习和活动。
二、准备活动
(二)测定神经系统机能判断疲劳
1.膝跳反射阈值 判断方法:疲劳时阈值升高。 2.反应时 判断方法:疲劳时反应时延长。 3.血压体位反射
判断方法:若2分钟以内完全恢复,说明没有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 复为重度疲劳。
(三)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
1.皮肤空间阈 判断方法:运动后皮肤空间阈(两点阈)较安静时增加1.5-2倍为轻度疲劳,增加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
2 57”
38.0ºC 37.1ºC
8 57”
38.4ºC 38.3ºC
55”4 52”2
2
0
54”
56”
0
0
(二)做准备活动的生理负荷
强度:45%VO2max强度、心率达100-120次/分 时间:10-30分钟 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在一般性教学课中2-3分钟。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受
跑距离
试 者
三种不同情况下跑100米及400米成绩的比较
不做准备活动
蒸汽浴后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做准备活动后
体温
成绩
体温
成绩
体温
成绩
一、进入工作状态 概念: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
(一)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机理 1.反射时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二)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三)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1.生理“极点”及产生机理 概念: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生理 机能低下综合症,如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 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3.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
影响因素: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 中长跑项目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 “第二次呼吸”出现得也愈迟。
•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 •①继续坚持运动; •②适当降低运动强度; •③调整呼吸节奏,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2.起赛热症型 •特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度紧张,常有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喉咙 发堵等不良生理反应,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下降。 •常见: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选手,或参加特别重大的比赛,或运动员过分重视比赛结果。
3.起赛冷淡型
特点:赛前兴奋性过低,引起超限抑制,表现为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不能在比赛时充分发挥 机体工作能力。
GB
37.3ºC
12”
38.2ºC
12”
38.1ºC
12”2
100米
PH OL
37.2ºC 36.6ºC
7 12”
38.0ºC 37.8ºC
6 12”
38.1ºC 38.8ºC
12”1 11”9
7
3
12”
12”
4
3
GB
37.3ºC
59”
38.8ºC
58”
38.4ºC
56”2
400米
PH OL
37.03ºC 36.0ºC
二、稳定工作状态
概念:在运动过程中,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 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态。 分类:真稳定工作状态、假稳定工作状态 (一)真稳定工作状态 (二)假稳定工作状态
(一)真稳定工作状态
(二)假稳定工作状态
(三)“第一拐点”与“第二拐点”
应用动态数学建模分析法研究表明,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变化表现 出两个明显的拐点:
三、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及特征 (一)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
分类:1.中枢性疲劳 2.外周性疲劳
(二)不同类型运动疲劳的特征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1.背肌力与握力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 判断方法: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局部疲劳 中枢性疲劳
根据疲劳发生的机理与表现: 外周性疲劳 混合性疲劳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自从19世纪80年代莫索开始研究疲劳以来,人们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提出多种假说,最 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衰竭学说” (二)“堵塞学说”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五)“突变理论”
•原因: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
2.“第二次呼吸”及产生的机理
概念:“极点”出现后,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 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 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原因: ①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 ②运动速度暂时下降,使运动时每分需氧量下降,以减少乳酸的产生,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 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第5届国 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二)疲劳的分类 根据疲劳发生部位:全身性疲劳
2.闪光融合频率 测定方法:受试者坐位,注视频率仪的光源,直到将光调至明显断续闪光融合频率为止,即临界闪光融
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1
(二)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调整
1.准备状态型 2.起赛热症型 3.起赛冷淡型
1.准备状态型 特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使进入工
作状态时间适当缩短,从而有利于发挥机体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常见:优秀运动员。
常是第二种类型的继发反应。
措施: (1)要求运动员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比赛; (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增加比赛经验; (3)进行适当形式和强度的准备活动,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低,可做些强度大的练习,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 高,准备活动的强度可小些,安排一些轻松的和转移注意力的练习和活动。
二、准备活动
(二)测定神经系统机能判断疲劳
1.膝跳反射阈值 判断方法:疲劳时阈值升高。 2.反应时 判断方法:疲劳时反应时延长。 3.血压体位反射
判断方法:若2分钟以内完全恢复,说明没有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 复为重度疲劳。
(三)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
1.皮肤空间阈 判断方法:运动后皮肤空间阈(两点阈)较安静时增加1.5-2倍为轻度疲劳,增加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
2 57”
38.0ºC 37.1ºC
8 57”
38.4ºC 38.3ºC
55”4 52”2
2
0
54”
56”
0
0
(二)做准备活动的生理负荷
强度:45%VO2max强度、心率达100-120次/分 时间:10-30分钟 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在一般性教学课中2-3分钟。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