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黄河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一节是朗诵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是歌词,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第二节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激励着中华民族,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学情分析】

1、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不多,对背景要投影资料介绍。

2、学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能够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

3、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水平,字词能够课前自学,文章理解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

【多媒体使用】:包括从网上下载的歌曲《黄河颂》、《保卫黄河》、黄河图片、录音、黄河相关资料、制作的投影片等。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准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边倾听《黄河颂》的歌曲,边欣赏相关黄河图片,导入课文《黄河颂》。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动机,多媒体课件成功地营造了一种乐学的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黄河的“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雄奇瑰丽的景色,学生仅靠课本的插图和课文很难想象,我通过课件,将黄河的美景全面丰富地体现在学生眼前,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仿佛来到了黄河岸边,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对了解《黄河颂》有了很大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也就有了积极探索的动力。)

二、朗读

1、介绍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

(大屏幕投影)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诗歌写作背景:

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随八路军行进在黄河边,雄奇壮丽的山河,面对伟大而

坚强的抗日军民,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大屏幕投影作者简介及诗歌写作背景比老师朗读相关资料效果,更能调动学生的看、读等多种感官,效果更好。)

2、听课文录音。

(让学生听电脑播放的朗读录音,从中感受黄河的伟大气魄和雄壮之美,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

3、学生模仿朗读录音,自行练读。

4、小组比赛朗读

5、全班配乐齐读。

(电脑播放的朗读录音,比我朗读的效果好,节奏清晰,语调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在平常听惯了老师朗读的声音时,来点不一样的声音,学生兴趣更高。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用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它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很易于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以音乐渲染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便更容易调动其情感,促动其理解。用音乐渲染情境,能够普遍用于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那些一般文字不足以表现的动态和意境,或是特别庄严肃穆、悲凉凄惨,或是特别的欢快激动,或是特别惊险紧张的场景,用音乐是再合适不过的。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配乐朗读,用音乐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并随着乐调的起伏,学生持续调整朗读的语调,读出感情来。)

三、研读——探究诗歌表现形象(意境)、写作技法。

投影合作探究问题:

1、歌词可分为望黄河和颂黄河两部分,望黄河用了哪些词语写出了黄河怎样的气势?

2、颂黄河是从哪几个方面赞颂的?

3、怎样理解“摇篮”、“屏障”、“臂膀”?

教师引导时(大屏幕投影):

投影大量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象作品,有惊涛骇浪的壶口瀑布,有九曲连环的黄河鸟瞰,黄河源头雄伟的巴颜喀拉山脉,黄河入海口广阔的三角洲,黄河第

一坝──龙羊峡大坝,学生对这些图片非常感兴趣。这个幅幅图片使学生对黄河产生感性理解,也仿佛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以前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

四、品读——领悟感情。

(大屏幕投影)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你认为哪些语句最能表现这些情感?读一读。

为让学生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感,激发爱国情,民族情,我播放《黄河颂》的朗诵视频。

五、课堂小结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与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播放《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在激越的音乐中,学生聆听、思考、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斗志。这豪迈的颂歌,唱响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拓展延伸

资料助读

1、与黄河相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2、相关“黄河”的俗语、谚语、成语、诗词。

3、结合保护母亲河的呼声,谈谈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