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多见于吻合口部分破裂、瘢痕愈合后引起。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术后护理: 留院观察。
谢谢!
注意事项: 2.结肠多发性息肉肠壁常合并溃疡、出血、 水肿和炎症,故在手术操作中手法应轻柔、 防止肠管破裂污染手术野。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注意事项:
3.做肠吻合时,应保证吻合部肠管血运良 好,同时做回肠拖出吻合时,回肠系膜应 有足够的长度,防止张力过大影响吻合口 愈合而发生肠管回缩。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术前洗肠及肠道准备不满意,术中操作不 注意保护腹腔,造成粪便污染手术野,或 在操作中结肠破裂,均为常见的原因。有 时在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盆腔残留血 块,也是造成盆腔感染的原因之一。术中 要彻底冲洗盆腔,术后盆腔放置引流管, 为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经骶直肠-乙状 结肠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 除术
科室:普外科、消化内科 部位:腹部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麻醉: 麻醉可选择基础麻醉加用硬脊膜外阻滞麻 醉或全麻气管内插管。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概述:
大肠次全切除术用于大肠息肉病的手术治 疗。 大肠息肉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家族性 疾病,多在青少年期间发病,但也有在婴 幼儿期间发病的报道。根据本病临床及病 理特点分为3型:①结肠多发性息肉症: 息肉的分布从回盲部至直肠布满整个结肠, 甚至可累及回肠末端,偶见胃及小肠散在 数个息肉。息肉的病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留置于腹腔内,回肠末端做造口术,待日 后病儿情况改善后,再二期行回肠乙状结 肠吻合术。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注意事项: 1.大肠切除术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应密切 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预防休克发生。 准确计算出血量,及时予以补充。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5.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结肠切除后影响水分的吸收,因而损失了 大量的水分及电解质,数周乃至数月后病 儿可逐渐适应和恢复。故在术后早期应注 意补充水及电解质,防止紊乱。妥善保护 肛周皮肤,防止糜烂。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6.吻合口狭窄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适应证: 4.大肠满布息肉,直肠内有部分息肉,直 肠内息肉无恶性变时可以行大肠全切除、 直肠黏膜切除、回肠鞘内拖出术。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术前准备: 1.术前先做钡灌肠、纤维结肠镜检,了解 病变分布的范围、密度及有无恶性变。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术后处理: 大肠次全切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术后处理:
1.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监测血压、脉搏, 防止休克发生。如脉速、血红蛋白下降, 血压低时,应快速补充血液,如有内出血 征象,应及时做开腹探查止血。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概述: :也是一种家族性结肠多发息肉病,伴发 骨瘤及软组织肿瘤。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概述:
鉴 于大肠息肉病的特点,息肉弥漫整个结肠, 且有高度恶变倾向,故一旦明确诊断,应 施行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分布不同,可 采用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或 全结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或全结肠 切除、回肠永久性造口术等(图 12.13.2.1-0-1~12.13.2.1-0-3)。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系膜切除。结肠切 断的部位应根据息肉分布来决定,如行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则在乙状结 肠下段钳夹切断。切断结肠之前,两端安放肠钳,以防肠内粪便外溢。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3. 回肠乙状结肠吻合 将病变的回肠末端及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的一部分切除后, 将回肠断端与乙状结肠断端靠拢,两端各缝一根牵引线,前后壁均以2-0丝 线做间断缝 合两层,内层以丝线做间断全层缝合,可先从后壁开始,外层做浆肌层缝 合。吻合后用手
并发症: 3.肛门部分失禁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发生的原因主要为破坏了正常排便反射。 在盆腔的广泛解剖使肛门外括约肌功能减 退,病儿缺乏排便感觉,往往出现大便已 排出肛门后始引起外括约肌收缩的情况, 加之粪便稀,故难以控制。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4.盆腔感染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适应证:
2.直肠及结肠内息肉密布,息肉间肠黏膜 有增殖性病变,可能癌变或息肉已有癌变, 而病儿家长不愿接受永久性回肠造口术时, 可选择大肠全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适应证: 3.整个大肠满布息肉,病理检查已有恶性 变者,可行大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
并发症:
回肠回缩引起盆腔及腹腔感染,导致吻合 口破裂的原因:①吻合部肠管血运不良; ②系膜游离的过短,拖出后张力不大;③ 缝合不严密。发生吻合口破裂后应立即做 回肠造口术及盆腔引流。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2.腹泻及稀便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大 肠的功能之一为吸收粪便中的水分,大肠 切除后病儿立即出现稀便,有时次数颇多, 由于护理不当而发生肛门周围皮肤糜烂、 溃疡,严重影响病儿的正常生活,给病 儿造成很大痛苦。出现上述症状后,可口 服固涩剂,抑制小肠蠕动,大部分病儿于 3个月至半年后均能逐渐适应。为了防止 大肠切除后出现腹泻及稀
术后处理: 2.静脉输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术后处理: 3.24h后拔除盆腔引流管,术后2周内不做 肛诊及灌肠。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术后处理: 4.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1.吻合口愈合欠佳而发生破裂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自脐上3cm处向下做下腹部正中 切口,达耻骨联合。或行脐上横切口(图 12.13.2.1-1)。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进入腹腔后,仔细探查结肠病变的情况,一般在术前已做过纤维结肠镜检, 对结肠息肉的分布已有所了解,主要是探查回肠末端受累的情况,以决定 切除小肠的范围。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指检查吻合口大小和是否通畅,注意肠壁 血运。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将保留的结肠系膜与侧腹膜间断缝合,以遮盖后腹壁的裸面。仔细止血 (图12.13.2.1-3)。 如腹膜缺损不能完全覆盖裸面时,则将系膜的边缘缝合固定于后腹壁,然 后逐层缝合切口各层。如切除结肠后病儿情况不好,可暂不做回肠乙状结 肠吻合术。缝合乙状结肠远端,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2. 切开升结肠外侧腹膜,轻轻分离结肠后疏 松结缔组织,妥善保护右侧输尿管。结扎 切断胃结肠网膜,分离横结肠右曲及左曲, 然后切开降结肠外侧腹膜,将升结肠和 降结肠推向中线(图12.13.2.1-2A~C) 先后处理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及左结 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保留直肠上动脉, 将结肠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便,有的作者将 拖出的回肠末端10cm向上反转折叠,折叠 部与肛管吻合或经直肠肌鞘内拖出,折叠 的肠管可用吻合器纵形吻合后切开,或用 钳夹贯通,这样就增加了新形成的 “直肠”口径,增加了吸收水分的肠管面 积,对防止术后腹泻有一定的帮助。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适应证:
1.凡结肠息肉病儿的直肠内息肉较少,息 肉间有正常肠黏膜组织,息肉无恶性变。 病儿家长可与医师密切配合,定期检查, 如发现直肠息肉后能及时行电灼切除者, 可选择大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
术前准备: 2.全面计划应选择的手术方式,并取得家 长的合作。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术前准备: 3.如有贫血,应输血纠正贫血。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术前准备: 4.清洁洗肠及应用肠道抗菌药物3d。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术前准备: 5.备血600~800ml。
手术资料:经骶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概述:
理性质为腺瘤,有高度恶性变倾向。②黑 色素斑点-胃肠道 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entz-Jeghers综合 征):较少见,特点是口唇、颊黏膜、四 周皮肤出现特殊的黑色素斑点,伴之以胃 肠道多发息肉,以小肠息肉 为多见。也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恶性 变倾向较前一种类型低。③Gardner综合 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