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影像表现
临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全)
右侧额叶脑 挫伤
双侧额叶脑 挫裂伤
双侧额叶脑 挫裂伤
CT表现: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CT表现: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 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脑水肿 和明显的占位效应。
双侧慢性硬 膜下血肿 亚急性或慢性血肿呈稍高、 等或低或混杂密度灶。
右侧慢性硬膜下血 肿CT表现
右侧慢性硬膜下血 肿MRI表现
外伤性脊髓损伤 (三个不同病例)
脊膜膨出
MRI表现:囊内脑脊液呈长T1和长T2 信号,疝入的神经组织呈中等信号。
脊髓空洞症
MRI表现: 囊腔—T1WI 低信号 T2WI高信号
脊髓血管畸形
脊髓血管畸形
第二章 颈部
一、鼻咽癌
鼻咽癌
鼻咽腔侧壁不对称、僵直 向咽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咽隐窝变浅或 闭塞 咽旁脂肪间隙消失或出现软组织肿块 翼腭窝和颞下窝肿块 颅底、上颌窦等处骨质破坏
病变早期表现为较大片状高密度影,病灶 坏死液化呈低密度,
六、肺结核
(一)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发病初期,X线见肺纹理增多,约在两周才出现典型粟粒样结节。表现为 广泛均匀分布于两肺的粟粒大小的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其特点为病灶分布均 匀、大小均匀和密度均匀,即所谓三均匀。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X线:三不均匀:病灶大小不均,从粟粒样至直径lcm左右。密度不均,渗 出增殖性病灶,密度较高,边缘较清楚,钙化灶密度更高,边缘锐利。分布 不均,老的硬结钙化病灶大都位于肺尖和锁骨下,新的渗出增殖病灶大都位 于下方。
大叶性肺炎
右肺中叶大片状均匀的致密阴影,形态与肺叶的轮廓相符 病变的叶间裂的一侧界限平直,其他部分边缘模糊不清(实变期)
诊断学基础知识试题含参考答案
诊断学基础知识试题含参考答案1、70岁女性,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冠心病史,夜间突然憋醒,呼吸困难,咯粉红色痰,可能为A、有机磷中毒B、支气管哮喘C、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D、急性胃炎E、急性左心衰竭答案:E2、脑转移瘤CT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是A、小病灶大水肿B、肿瘤多不强化C、肿瘤常发生钙化D、肿瘤多为单发E、密度均匀一致答案:A3、关于肠胃型和蠕动波,不正确的是A、严重的肠梗阻可呈多层梯型肠型,蠕动波运行方向一致B、小肠梗阻所至的蠕动波多见于中腹部C、结肠远端梗阻、肠型多位于腹部周边D、如发生肠麻痹,则蠕动波消失E、胃蠕动波自右向左为逆蠕动波答案:A4、胆汁淤积性黄疸时,检查可见A、ALP正常,胆红素正常B、ALP正常,结合·胆红素增高C、ALP正常,游离胆红素增高D、ALP增高,游离胆红素增高E、ALP增高,结合·胆红素增高答案:E5、下列哪项不是开瓣音特点A、音调高B、清脆、呈拍击样C、常在第一心音之后D、在心尖,内侧较清楚E、短促而响亮答案:C6、有关消化道出血,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上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及黑粪B、黄色粪便可排除消化道出血C、下消化道出血粪便多为红色或咖啡色D、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E、消化道出血量较大时,粪便可为暗红色答案:B7、上颌窦位置为A、眶上缘B、鼻根与眼内眦之间C、额部D、眼眶上缘内侧E、颧部答案:E8、危重病人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多少小时内补记A、6B、48C、8D、12E、24答案:A9、大量胸腔积液时,叩诊音为A、实音B、鼓音C、清音D、过清音E、浊音答案:A10、关于意识状态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意识状态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知觉状态B、凡能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均可引起程度不等的意识改变C、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简要分为嗜唾、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D、临床上检查意识状态的方法一般多用视诊来判断E、正常人意识清晰,定向力正常,反应敏锐精确,思维和情感活动正常答案:D11、不属于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为A、椎间隙增宽B、椎体边缘骨质破坏C、椎旁脓肿D、椎体塌陷变扁E、死骨形成答案:A12、大量恶臭痰常见于A、肺脓肿B、肺癌C、肺结核D、肺炎球菌性肺炎E、葡萄球菌性肺炎答案:A13、腹部叩诊的顺序正确的是A、从右上腹开始B、从脐周开始C、从左上腹开始D、从右下腹开始E、从左下腹开始答案:E14、家族史一般不包括A、兄弟姐妹健康状况B、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C、子女健康状况D、爱人健康状况E、父母健康状况答案:D15、哪项不属于个人史A、计划生育状况B、受教育程度C、业余爱好D、饮食的规律E、工业毒物接触情况答案:A16、腹腔内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软,无压痛,生长缓慢,见于A、炎症状肿块B、良性肿瘤性肿块C、囊肿性肿块D、恶性肿瘤性肿块E、梗阻性肿块答案:B17、关于期前收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心律基本规则B、可出现二联律C、听诊不能判断期前收缩的来源D、期前收缩均为病理性E、期前收缩又称为早搏答案:D18、QRS波群只表现为一个向下的大波时,命名应该是A、S波B、Q波C、qS波D、QS波E、q波答案:D19、急性心肌梗死时,对诊断最有价值的心电图改变是A、频发室性早搏B、T波倒置0.2mVC、病理性Q波伴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D、Q波>同导联R波1/5E、T波异常高耸,呈帐篷型改变答案:C20、患者,男,49岁,既往有乙肝病史。
颅脑转移瘤的CT诊断
24 临床症状及体征 .
急性 胃扭转起病 急骤 ,表现为上
腹部( 下型 ) 膈 或左胸 部( 膈上型 ) 疼痛 。 下型 胃扭转患者上腹 膈 部显著膨胀而下腹部保持平坦和柔软 ; 而膈上型 胃扭转患者 出 现胸部症状而上腹部可 以是正常 的。胸痛可放射至臂部 、 颈部
并伴随呼吸困难 , 常被误 诊为心肌梗死 。患者常有持续性 的 故
干呕而呕 吐物甚少 , 少 出现 呕血 , 有呕血则 往往提示 黏膜 很 若 缺血或食 管裂伤 。 9 4年 , o e a t 10 B l h r 描述 了急性 胃扭转特征性 r d
针 对慢性 胃扭转 而言, 用正确的手法及 步骤 , 复位 , 中 使 多可 其
部分可能 自行复位 , 少数需行 胃镜复位治疗或手术治疗。
见 2例 。 25 X线诊断 . x线钡餐造 影是诊 断慢性 胃扭 转首选方
[ 康江 , 1 】 郭华 , 肖星广 , . 胃 转 2 例 X线钡餐 造影分析Ⅲ. 等 慢性 扭 O 郑
州大学学报 ,0 4 3 ( )3 0 3 1 2 0 ,9 2 :3 — 3 .
[ 吴恩 惠. 2 】 医学 影像 诊 断学 [ ] M.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16 1 人 20 : — 2
疡等致使 胃痉挛 、 收缩 、 变形 , 胃的逆蠕动等可 以成 为 胃位置突 然改变的动力 , 从而引起不 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 胃扭转 。
向分型 , 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胃大小 弯位 置互换是确诊 胃扭 转可靠依据[ 4 1 。黏膜皱襞的多种改变是各 型胃扭转 时所形成 的
特殊 X线征象 , 如见一种或两种 黏膜 皱襞 改变也 可作 为 胃扭转 的确诊依据 。 两个 胃泡 的出现与否 , 门在 十二指肠球部上 、 幽 下 或相平 , 不能 确诊 或排除 胃扭 转的依据 , 因为瀑布 胃也见两 个
医学影像学面试常见考题
胸肺部1、胸部影像学检查常采用哪些方法一、胸部透视二、拍片正、侧位三、高仟伏拍片四、体层摄影五、支气管造影六、CT七、MRI2、肺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有哪些一、渗出性病变: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均匀的片状阴影,范围可从小叶到大叶,当病变累及大叶时,其形态与肺叶一致,边缘锐利,并可见支气管气象二、纤维性病变:表现为密度较高,边界清楚,走行僵直,形态不规则的条索状影三、增殖性病变:表现为局限性结节状或花瓣状,密度较高边缘较清,一般无融合趋势四、钙化性病变:表现为边缘锐利,密度极高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斑点状或斑块状影五、空洞性病变:1、虫蚀样空洞:表现为大片肺实变中有多发性小透光区;形态不规则,呈虫蚀状;2、薄壁空洞:空洞壁厚<3mm,边界清楚,内壁光滑的圆形透光区;3、厚壁空洞:壁厚>3mm,空洞呈圆形或不规则,周边有或无实变区,内壁光滑整齐或凸凹不平,洞内可有或无气液平面六、肿块性病变:良性肿块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密度均匀的球形致密影,恶性肿块多为分叶状,边界不锐利,可有短细毛或脐凹征,中心可发生坏死3、一侧胸腔均为密实影,应考虑哪几种病的可能在鉴别时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大量胸腔积液二、一侧性肺实变三、一侧性肺不张四、一侧性胸膜肥厚粘连五、先天性一侧肺不发育六、一侧性肺硬变在鉴别时应注意:一、纵隔位置二、横膈高低三、肋间隙宽窄四、胸廓大小五、在平片上观察有无支气管气象六、在体层片上观察主支气管是否通畅七、结合临床其它资料4、支气管肺癌中心型的直接、间接X线征象有哪些一、直接征象:1、肿块,位于肺门区,呈圆形或分叶状2、支气管内息肉样充盈缺损3、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呈鼠尾状或杯口状二、间接征象:1、阻塞性肺不张,上移之水平裂与肺门肿块构成反“S”征指右上叶2、阻塞性肺炎: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渗出性病变3、阻塞性肺气肿:被阻塞肺叶含气量增加,透亮度增高5、大叶性肺炎的典型X线表现大叶性肺炎按照病变形态变化的过程,通常分成充血期,肝变期或实变期及消散期,可累及肺叶的大部或全部;前者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模糊的阴影后者表现为密度均匀的大片致密影;边缘清楚,以叶间裂为界,其形状与肺叶,轮廓一致,其内可见支气管气象;不同大叶性肺炎的形态,各不相同;6、急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的典型X线表现病变早期两肺密度增高呈毛玻璃样改变;约10天后两肺呈弥漫性均匀分布,大小相同,密度均匀一致,边界清楚的粟粒状结节影;两肺纹理显示不清;肺结核,经典的肺结核表现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行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肺结核的基本x线表现包括云絮状阴影,肺段,肺叶或一侧肺阴影,结节状阴影,球状或肿快阴影,空洞影,条索状,星状阴影及钙化阴影;7、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表现支气管扩张分囊状,柱状和混合型扩张,诊断时一是要确定支扩的有无,二是确定其范围;沿支气管走行的囊状影,并且周围可发现伴行的较细血管影则诊断不困难,X线病变区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有时可见支气管呈柱状增粗或"轨道征",典型呈蜂窝状或卷发状阴影,其间夹有液平面的囊区;需要鉴别的是多发支气管囊肿和其他弥漫性囊性病变,后者一般没有伴血管影,如果病变内有气液平面则说明支扩合并感染,另外,在胸下区如果出现典型的小叶中央性圆形影,则应考虑细支气管扩张的存在;8、肺脓肿的影像学表现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随着病情进展,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在消散期,X 线显示炎性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呈现“假空洞”征,多数病例在起病3~4周后才完全消散;老年患者病灶消散较慢,容易出现吸收不完全而成为机化性肺炎;9、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中心型肺癌肺门区肿块阴影,肿块阴影密度一般较均匀;①局限于粘膜,未构成支气管的狭窄及阻塞者,X线上可无阳性表现;②导致支气管狭窄,可出现一侧或叶的肺气肿;深呼气位照片易于显示;③致支气管狭窄,造成分泌物引流不畅,则出现阻塞性肺炎;④致支气管阻塞则出现阻塞性肺不张;另外,癌瘤向支气管外蔓延,形成肺门区肿块;右上叶肺癌可出现典型的横“S”征;⑤主要向支气管管外蔓延,在肺门区形成肿块及结节,边缘多呈分叶状或欠规则;右侧者可示肺门角消失;⑥支气管体层示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局限性不规则狭窄甚至截断;可见软组织肿块;⑦支气管造影示管腔对称性或不规则狭窄,支气管阻断及杯口样充盈缺损;周围型肺癌基本征象为肿块,包括肿快边缘分叶征毛刺,肿快内小泡征和空洞,有胸膜凹陷征,分叶及脐凹,较大支气管受累可表现为肺内肿块阴影与肺段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并存;10、肺气肿的X线表现肺气肿X射线检查表现为胸腔前后径增大,胸骨前突,胸骨后间隙增宽,横膈低平,肺纹理减少,肺野透光度增加,悬垂型心脏,肺动脉及主要分支增宽,外周血管细小;11、气胸的X线表现气胸在x线平片上主要表现为患侧胸廓饱满,胸壁内侧可见无肺纹理的透亮区,在透亮区内侧可见被压缩的肺边缘,由于胸腔内气体的多少不同;肺被压缩的程度也不同;当胸腔内同时有液体时,既表现为液气胸;如果缓和有外伤史,还应注意有无肋骨骨折和肺出血、肺挫裂伤;胃肠道系统1、根据什么特点可将消化系统器官分为两大类各器官分属哪一类根据消化器官是实质器官,还是中空脏器这一特点,将消化器官分为两大类;肝脏、胰腺属于实质性脏器;食道,胃,十二指肠,大、小肠以及胆道系统属于中空脏器;2、消化道实质和空腔两大类器官各主要采用何种检查方法及造影实质脏器肝胰主要采用CT、B超和磁共振检查;一般平扫之后;必要时CT碘类造影剂增强,磁共振用钆类造影剂增强;中空脏器主要采用常规X线检查,胃肠道用钡剂造影,胆系用碘剂造影3、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一、龛影位置:良性溃疡突出于胃腔之外,恶性溃疡位于胃轮廓线之内二、龛影形态:良性溃疡较小呈圆形,恶性较大较浅,呈半月形;三、龛影口部:良性溃疡有粘膜水肿,宽窄较一致,有时加压下可改变形态恶性溃疡龛口癌组织侵润,形成环堤不随意加压,改变形态或多个癌结节形成指压痕,尖角征;四、良性溃疡胃收缩蠕动直达龛口,恶性溃疡距龛口1厘米以上,蠕动即消失4、食管异物与气管异物的鉴别以硬币异物为例,因食管前后径狭小,左右径较宽大,故食道异物正位观呈圆形,侧位观呈条状;气管异物则相反,因气管半环状软骨缺口处朝向后方,故异物最大径朝前后方向;正位观异物呈长条状,而侧位观呈圆币形;5、空肠、回肠、大肠梗阻的鉴别如何根据平片诊断高低位肠梗阻空肠梗阻,肠管除扩张外,肠粘膜呈鱼骨状排列与肠管纵轴垂直;回肠梗阻粘膜消失仅呈两条肠壁线;大肠梗阻管径扩张最着,其内可见齿状半月襞;高位肠梗阻主要表现为左中上腹多个气液平,胃内亦见液平,右中下腹及盆腔肠曲无气或少气;低位肠梗阻,表现为全腹部多个阶梯状气液平6、食管裂孔疝的分型食管裂孔疝指部分胃经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常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存在;按形态分型:短食管裂孔疝,滑动型食管裂孔疝,食管旁型食管裂孔疝,混合型食管裂孔疝;7、胃癌的一般X线表现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为局限性浅洼的充盈缺损,基底广,表面呈颗粒状;或呈现一龛影,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向其集中的黏膜有中断、变形或融合现象;或黏膜有灶性积钡、胃小区模糊不清等征象;进展期胃癌的X线表现;凸入胃腔的肿块,表现为较大而不规则的充盈缺损;溃疡型癌主要发生在肿块之上,故其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直径常大于2.5cm,边缘不整齐,可示半月征;龛影周围因癌性浸润而使边缘不整齐,并为一圆形较透明带所环绕,称环堤征,邻近黏膜僵直,蠕动消失,无皱襞聚合或见皱襞中断;胃壁僵直失去蠕动是浸润型癌的 X线特点;浸润广泛仅累及胃窦时,则胃窦狭窄、固定、呈漏斗状,或有肩胛征;如累及全胃,则呈固定、腔小无蠕动的皮革状胃;8、结肠憩室和结肠息肉的影像学表现适宜用钡灌肠方法检查,憩室容易发生于结肠带边缘系膜侧血管入肠壁处,采用多角度观察,憩室表现为突出于肠壁外的圆球状,瓶状,柱状,环状或半月状阴影,当钡剂通过后,遗留于憩室内的钡剂呈小囊状或一串葡萄状影,双对比造影检查憩室呈水泡样征象,且可见到其中的气液平面;结肠息肉表现为结肠腔内境界光滑锐利的圆形充盈缺损,有时也可呈分叶状或绒毛状,若息肉带蒂,压迫象可见蒂影,若为长蒂压迫下可见移动;9、食管癌的X线及CT表现早期食管癌食道癌X线钡餐造影的征象有:黏膜皱襞增粗,迂曲如虚线状中断,或食管边缘毛刺状;小充盈缺损;小溃疡龛影;局限性管壁僵硬或有钡剂滞留;中晚期病例可见病变处管腔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软组织影以及腔内型的巨大充盈缺损而管腔变宽的矛盾现象,其近端有轻至中度的扩张和钡剂潴留;食管CT扫描检查可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如食管厚度>5mm,与周围器官分界模糊,表示有食管病变存在;CT扫描可充分显示食管癌病灶大小,肿瘤外侵范围及程度,有助于确定外科手术方式,放疗的靶区及放疗计划;但CT扫描难以发现早期食管癌;颅脑系统1、脑梗塞的影像学表现脑梗塞是急性脑血管闭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病理上分为缺血性,出血性和腔隙性脑梗死;缺血性脑梗死主要表现为闭塞血管供应区内低密度病变,增强扫描可出现脑回状强化;出血性脑梗死是在缺血性脑梗死基础上而同时发生梗死区内的出血,主要ct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区内出现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灶;腔隙性脑梗死为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死,表现为基底节区,丘脑及脑干等部位斑点状低密度灶,直径一般小于1cm;2、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主要是指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畸形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吸收期及囊变期,ct平扫急性期的表现是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饿团状高密度灶;血肿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围绕,并产生占为效应;出血吸收期血肿边缘密度减低,边缘变模糊,高密度血肿呈向心性缩小,而周围低密度带增宽,囊变期原血肿变为脑脊液密度的囊腔即软化灶;3、脑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脑膜瘤的典型CT表现多为高密度,边缘清晰,球形或分叶病灶,且而颅骨,大脑镰与小脑幕相连;灶周无水肿,或轻度水肿;增强扫描时一般表现均质明显强化,可有脑膜尾征;星形细胞瘤分1-4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属于1级,低级,间变性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则分别为2---4级;垂体瘤ct扫描肿瘤呈边界光滑略高密度的肿块,较大肿瘤可发生出血或中心坏死,囊变,肿瘤常入蝶鞍,可见蝶窦内软组织块影,增强检查可见肿瘤呈现均一明显强化,卒中部分无强化;听神经瘤ct平扫上肿瘤为圆形或分叶状略底密度或等密度肿块,边界清楚,与岩骨后缘紧密相连,两者夹角呈现锐角;脑转移瘤ct平扫表现为底,等或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周围有广泛水肿,幕下者多无水肿,单发大的转移瘤常有坏死及囊变,增强检查病灶多为明显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4、脑挫裂伤的影像学表现平扫,脑挫裂伤表现为高密度和低密度影,有占为效应,常伴有骨折;脑挫裂伤发生的部位着力点及其附近也可发生于对冲部位脑组织,ct典型表现为相邻部位低密度水肿区出现多发,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且可融合,同时应注意临近结构有无占为效应;5、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脑脓肿的ct表现依脓肿发生阶段而异,在急性化脓性脑炎阶段,病灶表现为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这与炎性细胞浸润使脑组织充血,水肿有关,有占为表现,低密度区增强后不强化;脑脓肿形成阶段可见低密度区周边等密度完整或不完整,规则或不规则的环行脓肿壁影,脓肿壁外侧又为低密度脑水肿区,脓肿可为多腔,子脓肿形成或化脓区多中心坏死,脓腔又未完全融合;增强检查,脓肿壁典型者呈完整,薄壁,厚度均一的明显环状强化,多腔脓肿为多个相连的环状强化;骨关节系统1、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好发部位为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骨骺处有局限的囊性改变,一般呈溶骨性破坏,也可有“肥皂泡”样改变,其扩展一般为软骨所限;不破入关节,少有骨膜反应,肿瘤范围清楚,初发时病变在骨骺内旁侧,发展后可占骨端的全部,骨皮质膨胀变薄,有的可以穿破,进入软组织2、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表现X线摄片主要为骨质疏松和松质骨的骨质破坏;附件较少累及;由于骨质破坏,椎体常塌陷,变扁或呈楔形;早期征象表现在大多数病例先有椎旁阴影扩大、随着椎体前下缘受累、有椎间变窄、椎体骨质稀疏,椎旁阴影扩大和死骨等,侧位脊柱拍片可见脊柱生理弧度改变;出现后突畸形;3、以股骨颈骨折为例,试简述骨折常见的并发症X线表现:4、a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X线表现为骨痂出现延迟,稀少或不出现,骨折线消失延缓或长期存在5、b假关节形成:X线表现断端骨质浓密,两侧断端之间有明显透亮线6、c骨折畸形愈合:X线表现为骨成角,旋转,缩短畸形7、d外伤后骨质疏松 e骨、关节感染;为急慢性骨、关节炎X线表现8、f骨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密度增高,变形9、g关节强直:多为关节周围粘连所致,常伴骨质疏松和软组织萎缩10、h关节退行性变:为慢性骨伤后改变11、i骨化性肌炎:骨折后软组织内不同程度钙化12、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个别病人心力衰竭控制后可见心脏外影有所缩小;13、高血压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主动脉除扩张,主动脉延伸迂曲,主动脉弓上缘可达或超过胸锁关节水平,主动脉结明显向左突出,心腰显示凹陷,成为典型的“主动脉型心脏”;多年高血压后左室有向心性肥厚,故早期不易看出;超声方面1、慢性胰腺炎的声象图有何特点答:1胰腺体积略增大或在正常范围内;2胰腺外形不规则,轮廓比较模糊,常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3胰腺内部回声增多,增强,分布不均匀;4胰管扩张或增粗,有时呈囊状改变,可出现扭曲现象;5慢性胰腺炎如有急性发作,可在上述图象的基础上出现急性胰腺炎声像图的变化;6胰腺局部如出现无回所声暗区,表示有假性囊肿形成;2、肝癌声像图有何特点声像图特点有:1病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2病灶内部回声不一,但以低回声多;3病灶大多数有声晕,内部有纤细带状回声分隔,似镶嵌结构;4肿块后方可有回声增强现象,但程度较囊肿后方回为声低;5肿块可有侧方声3、急性胆囊炎声象图有何特征答:1胆囊体积增大;2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双边”征;3胆囊透声差;4大部分患者可在胆囊颈部找到嵌顿结石;5超声莫菲氏征阳性;4、胰腺假性囊肿声象图有何特点答:1在脊柱前方或左上腹可见了囊性包块;其外形规则;2囊壁光滑,其后上方与胰腺体、尾部相连;3囊腔内为无回声暗区,偶尔见有散在性小点状回声;4周围脏器受压移位;5、简述超声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答:a提高血管的显示率,更真实、准确地显示血流的分布、血管的走形、管径的大小和管腔内的情况;b作为示踪剂,可以研究组织和器官的灌注情况;c了解肿瘤的血流状况,对肿瘤血管显示更准确、更完全,并可以帮助鉴别肿瘤的类型;d帮助筛选介入性治疗的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监测治疗效果;其它基本题型1、简述医用X线特性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摄影效应和生物效应;其穿透性与物质密度,厚度和X线波长有关,荧光效应是透视检查的基础;摄影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电离效应涉及人体生物学方面的改变,是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的基础;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医用X线波长范围是— nm;一X线的特性1、穿连性 X线的穿透力与球管电压和被穿透物体的结构厚度和密度有关;是X线成像的基础;2、荧光效应 X线作用于荧光物质使X线转化为波长较长的可见荧光;足X线透视榆查的基础;3、感光效应 X线可使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形成潜影,经显、定影处理后显示影像;是X线摄影的基础;4、电离效应 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通过测量空气电离程度可计锋X线照射量;是放射计量学的基础;5、生物学效应 X线穿透生物体可使机体和细胞结构发生生理和生物学改变;是放射防护掌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2、简述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一方面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摄影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各种不同组织结构时,它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达到荧光屏或X线片上的X线量有差异;这样可在荧光屏或X线片上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象;3、试从X线表现特点叙述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有无转移:良性无转移,恶性有转移;生长情况:良性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使之压迫性破坏;恶性生长迅速,侵及临近组织器官局部骨变化:良性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晰,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膨胀能保持其连续性;恶性呈浸润性骨破坏,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模糊,边缘不整,累及骨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与缺损,可有肿瘤骨形成骨膜增生:良性一般无骨膜增生,病理性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且骨膜新生骨不被破坏;周围软组织变化:良性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肿块,边缘清晰;恶性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恶性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血管造影:良性血管分化正常,可见肿瘤压迫血管,使之牵拉,移位;恶性可见肿瘤血管多而紊乱,肿瘤染色及动静脉瘘,同时还可见供血动脉增粗及血管侵蚀变僵硬,边缘破坏等征象问答题自测01、胃癌的一般X线表现02、试述中心型肺癌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03、泌尿系结石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04、根据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演变阐明其X线表现,并简述与尤文氏瘤的鉴别05、风湿性心脏病重症单纯二尖瓣狭窄的X线平片表现注:平片包括正位及左侧位吞钡,X线表现包括各种肺循环异常改变和心脏大血管的异常改变06、简述弥漫性肺气肿的X线表现07、试述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08、试述胃癌的一般X线表现09、泌尿系统的检查方法有那些其诊断价值如何10、脑膜瘤的CT表现有哪些11、简述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12、食道静脉曲张的X线表现13、简述医用X线特性14、试述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15、试述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16、试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X线表现17、试以X线表现特点叙述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18、以股骨颈骨折为例,试简述骨折常见的并发症X线表现19、胸部影像学检查常采用哪些方法20、肺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有哪些21、一侧胸腔均为密实影,应考虑哪几种病的可能在鉴别时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22、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直接、间接X线征象有哪些23、大叶性肺炎的典型X线表现24、急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的典型X线表现25、高血压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是什么26、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是什么27、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是什么28、法乐氏四联症的X线表现是什么29、根据什么特点可将消化系统器官分为两大类各器官分属哪一类30、消化道实质和空腔两大类器官各主要采用何种检查方法及造影31、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32、食管异物与气管异物的鉴别33、空肠、回肠、大肠、肠梗阻的鉴别34、肾结核的X线表现35、典型泌尿系结石的X线表现36、几种常见造影剂回流的X线表现37、泌尿系各种造影检查,用途38、CT对鼻腔肿瘤的评价39、脑膜病的CT表现。
PETCT、头部增强CT和头部增强MRI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价值的对比
大脑为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30%~50%在肺癌不同阶段出现脑转移[1-3],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约6月[4],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主要依靠CT 与MRI 检查,随着18F-FDG PET/CT 的发展与广泛应用[5-8],其最大优势是对肿瘤转移进行筛查,了解肺癌脑转移PET/CT 影像特征,并与头部增强CT 与MRI 进行对比,对提高肺癌脑转移的诊断率及对肺癌进Comparation on the value of PET/CT,head-enhanced CT and head-enhanced MRI in the detection of brain metastases from lung cancerXIA Luhua 1,CHONG Le 2,MA Ronghui 3,DONG Zhanfei 1,CHANG Cheng 1,XIA Huan 1,GUO Hao 1,PENG Yan 1,WANG Xinhua 11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2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Medicine,3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Neurology,Tumo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11,China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 、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 几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与差异。
方法回顾分析32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其18F-FDG PET/CT 、头部增强CT 及头部增强MRI 影像资料,分析18F-FDG PET/CT 联合头部增强CT 、18F-FDG PET/CT 联合头部增强MRI 对肺癌分期的影响;比较18F-FDG PET/CT 、头部增强CT 、头部增强MRI 3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价值;比较18F-FDG PET/CT 与头部增强MRI ,肺癌脑转移瘤漏诊组与未漏诊组囊变、水肿表现的差异。
14例单发脑转移瘤影像学误诊分析
和 MR对 S M的诊断价值及常见误诊原 因。 B
பைடு நூலகம்
移瘤 的 C T和 MR表 现 , 其分 为结 节 肿块 型 、 将 环形 强化 型 、
囊 型、 出血型 、 钙化型和特殊类 型 6种类 型 』 。本组 3型 , 即 结 节肿块型( 8例 ) 出血型 ( 、 4例 ) 及囊 型 ( 2例 ) 。结 节肿 块
[ ] 韩德民 , 3 周兵 .鼻内窥境 外科学 [ . 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M] 北 人
2 o1 2 o . 0—2 4.
是鼻 内窥镜手 术发 展过程 中又一 次具 有革 命性 的进 展 。它
减轻 了手术创伤 , 准确 控制手术 范围 , 可 缩短 手术 时间 , 术 手
[ ] B c ,ttn nML, l egHO,ta S b cs bplrr- 4 akU tyoe Ma r mb e 1 u mooa ioa a . l
[ 关键词 ] 脑转移瘤 ; 误诊 ; 体层摄 影术, x线计算机 ; 磁共振成像
[ 中图分类号 ] R 4 45 [ 文献标识码 ] B 位成像。
多发脑 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相 对特 殊较易 诊断 , 而单 发
脑转移瘤 ( B 的征象 与脑 实质肿 瘤 、 S M) 脑梗 死 、 出血 及脑 脑
学的治疗 方式 。 [ 参考文献 】
[ ] 李业伟 , 1 周士芬 . 内镜下低温理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 性鼻炎 鼻
7 8例 [ ] J .现代 中西 医结合杂 志,0 6 1 ( 8 .5 0—2 0 . 20 ,5 1 )2 0 51 [ ] 许庚 , 2 杨钦泰 , 徐睿 .对下鼻甲手术的评价 [ ] J .耳鼻咽 喉 一头
维普资讯
医学影像诊断
名解束腰征:垂体大腺瘤冠状扫描见肿瘤呈花生米状,为肿瘤向上生长穿过鞍隔时受其束缚所致。
白靶征:在T2WI上囊肿内囊液及周围水肿成高信号,而囊壁与囊内模糊不清的头节成低信号,低信号为囊虫逐渐纤维化、机化和钙化。
黑靶征:是在T1WI中囊肿内除有一点高信号之外,均成低信号。
直角脱髓鞘征:在多发性硬化中,横断面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冠、矢状面呈条状,可垂直于侧脑室这种征象称直角脱髓鞘征。
横s征:右上叶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水平间裂随之上移,成凹面向下,其与肺门肿块向下隆起的下缘相连,故形成反置的或横置的s征。
支气管袖口征:肺水肿时支气管壁和周围的结缔组织内有积液积存,使支气管环形壁影的厚度增加,称为袖口征填空或选择1 综合淋巴结肿大判断标准:>1cm为临界值>1.5cm 为病理值>2cm为恶性。
2 脂肪短T1长T2 水肿长T1长T2 钙化长T1短T2 肌肉长T1短T2 含水囊肿长T1长T2 脑白质短T1短T2 脑灰质长T1长T2 脑脊液长T1长T23 流空现象:4 脑内胶质瘤有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形少突胶质细胞瘤。
约70%的肿瘤内有点状或结节状钙化。
5 T1值规定MZ恢复到其最终平衡状态的63%所需要的时间。
TR<500msTE<30msT2值规定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到其原值的37%所需要的时间。
TR>2000ms TE<30ms质子密度?????TR>2000msTE>90ms6 MRI检查有多个成像参数T1、T2、质子密度。
7 眼眶异物按吸收X线程度分:阴性异物和阳性异物。
8 出血的信号超急性期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急性期T1WI低信号T2WI等或略低信号;亚急性期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慢性期①T1WI和T2WI表现为高信号周围一圈低信号环②T1WI和T2WI均表现为斑点样不均匀略低和低信号影③软化灶形成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边低信号环。
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一、胶质瘤二、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少突胶质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等;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颅脑肿瘤的40%-50 %;星形细胞瘤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 40%,占颅内肿瘤的 17%;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见于;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区,传统的柯氏Kernohan 分类法将星形细胞瘤分为 I-Ⅳ级:I 级呈良性;Ⅲ、Ⅳ级呈恶性;Ⅱ级是一种良恶交界性肿瘤;另一种为三类法,即“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其中 I、Ⅱ级相当于“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Ⅲ级相当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良性”或低度恶性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各占星形细胞瘤的 25%-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青年人,成人好发于幕上,儿童好发于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占星形细胞瘤的 40%-50%,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位于幕上;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本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经常在后期;影像学表现1.CT:1幕上 I、Ⅱ级星形细胞瘤:大多数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病灶,少数为混合密度灶,部分病人瘤内可见钙化;肿瘤边界不清晰,瘤周少见且较轻;增强后扫描常无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肿瘤或囊壁和囊内间隔的稍微强化,有的有壁结节甚至花环状强化;2幕上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最多;肿瘤内的高密度常为出血;低密度为肿瘤的坏死或囊变区;肿瘤多有脑水肿;增强扫描几乎所有的肿瘤均有强化,可呈不规则的环状或者花环状强化,在环壁上还可见强化不一的瘤结节;若沿向对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占位征象明显;3小脑星形细胞瘤:囊性者平扫为均匀水样低密度,边界清晰,囊壁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囊壁结节不规则强化;壁结节较大,在1 cm 以上;实性者平扫为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多数有坏死囊变区,肿瘤实性部分变化可有明显强化;多有水肿,第四脑室受压移位、闭塞,上位脑室扩大,受压前移,桥脑小脑角池闭塞;2.MRI:1幕上星形细胞瘤:T1WI 略低信号,T2WI 高信号;肿瘤的信号常不均匀,与其坏死、出血、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有关;肿瘤内出血多数在 T1WI、T2WI 像上均为高信号;钙化在 T1WI、T2WI 像上均为低信号,但其敏感性不如 CT;Gd—增强扫描:偏良性的肿瘤多无增强;偏恶性的肿瘤多有增强,表现多种多样,可呈均匀一致性增强,亦可呈不均匀或花环状增强;肿瘤四周水肿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因肿瘤强化明显,可区别水肿与肿瘤;2小脑星形细胞瘤:小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较多见29床孙其豪,其囊变率高,水肿较轻,边界相对清晰;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囊变区T1WI 信号更低;注射 Gd—DTPA 后,肿瘤实质部分可明显强化,亦可轻度强化;鉴别诊断星形细胞瘤需与无钙化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单发转移瘤、近期发病的、、淋巴瘤等鉴别;小脑星形细胞瘤尚需与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及血管母细胞瘤鉴别;三、髓母细胞瘤:四、髓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胚胎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6%;主要见于儿童,75%发生在 15 岁以下,是儿童最常见的后颅窝肿瘤;几乎全部发生在小脑,主要在小脑蚓部;此瘤最好发生脑脊液转移,并广泛种植于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椎管;囊变、钙化、出血均少见;临床常见躯体平衡障碍,共济运动差,高颅压征象;对放射线敏感;影像学表现1.CT显示肿瘤位于后颅窝中线区,边界清晰;平扫呈略高或等密度,约半数的肿瘤四周有水肿;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增强.肿瘤阻塞第四脑室致使幕上脑室扩大;肿瘤可通过脑脊液循环至幕上脑凸面或脑室系统;2.MRI 示肿瘤常位于小脑蚓部,突入第四脑室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等信号或者高信号;常见有中度或重度;鉴别诊断需与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鉴别;五、:六、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与硬脑膜相连;多见于成年人;居脑实质外,多为球形,包膜完整,可有钙化或骨化,质地坚硬,少有囊变、坏死和卒中;肿瘤生长缓慢,血供丰富;多紧邻颅骨,易引起颅骨增厚、破坏或变薄,甚至穿破颅骨向外生长;影像学表现1.X线头颅平片常出现颅内压增高、松果体钙斑移位及骨质改变;骨质变化包括增生、破坏或同时存在;2.CT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以宽基靠近颅骨或者硬脑膜;平扫大部分为高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大部分肿瘤有轻度瘤周水肿;瘤内钙化占10%-20%,出血、坏死或囊变少见;增强扫描呈均匀一致的显着强化,边界锐利;可有局部颅骨增厚等征象;3.MRIT1WI等信号,T2WI多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内部信号可不均匀;四周水肿在T1WI 上为低信号, T2WI 上为高信号;钙化在MRI呈低信号,因肿瘤血管丰富,其内尚可见流空血管影;有时在脑膜瘤与水肿之间可见低信号环;注射Gd—DTPA,肿瘤出现明显均匀强化,可显示肿瘤邻近区脑膜尾征;鉴别诊断位于大脑凸面的脑膜瘤需与胶质瘤鉴别;位于鞍结节者需与、脑鉴别;位于颅后窝者需与、鉴别;四、垂体腺瘤: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8%;成年人多见;多见于女性; 按肿瘤的大小分为垂体微腺瘤:限于鞍内,直径不超过l cm;垂体大腺瘤,直径大于 1 cm 且突破鞍隔;按肿瘤分泌功能分为有分泌激素功能: 泌乳素腺瘤、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性腺激素腺瘤等;无分泌激素功能垂体腺瘤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临床表现有:①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等;②内分泌亢进的症状,如泌乳素PRL腺瘤出现、泌乳,生长激素HGH腺瘤出现肢端肥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出现库欣综合征等;影像学表现1.X 线平片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破坏,鞍底下陷;2.CT:1垂体微腺瘤:CT需采用冠状位薄层扫描;CT 主要表现为:①垂体高度异常,正常垂体一般在8 mm 以下,高于8 mm 者为异常;②垂体内密度异常,多为低密度;③垂体上缘膨隆,尤其是局限性不对称性上凸;④垂体柄偏移;⑤鞍底骨质变薄、凹陷或侵蚀;2垂体大腺瘤:肿瘤多呈圆形,冠状扫描显示肿瘤呈哑铃状;平扫大多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大多数强化均匀,坏死、液化区不强化;肿瘤向上压迫室间孔,向下可突入蝶窦,向旁侧侵犯海绵窦,延伸至颅中窝,可将明显强化的颈内动脉推移向外甚至包裹;3.MRI:1垂体微腺瘤:T1WI 呈低信号,多位于垂体一侧,伴出血时为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等信号;垂体高度增加,上缘膨隆, 垂体柄偏斜与 CT 所见相同;Gd—DTPA动态增强后,肿瘤信号早期低于垂体,后期可高于垂体;2垂体大腺瘤:鞍内肿瘤向鞍上生长,冠状面呈状;信号强度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鞍上池受压变形、闭塞;肿瘤向鞍旁生长,影响颈内动脉和 WIllis环;鉴别诊断微腺瘤需与空蝶鞍鉴别;大腺瘤需与颅胭管瘤、脑膜瘤、动脉瘤等鉴别,能否见到正常垂体为其主要鉴别点之一;四颅胭管瘤占颅内肿瘤的2%-4 %,占鞍上肿瘤的 50%常见于儿童,20岁以前发病接近半数多位于鞍上;肿瘤可分为囊性和实性,囊性多见,占 %囊壁和肿瘤实性部分多有钙化临床表现:儿童以发育障碍、颅压增高为主;成人以视力视野障碍、精神异常及垂体功能低下为主;影像学表现1.CT鞍上圆形或类圆形肿块,以囊性和部分囊性为多,呈低、等、高或混杂密度,大多数病例在实体部位与囊壁可出现钙化,可呈囊壁壳组称化或实体肿瘤内点状、不规则形钙化增强扫描:2/3 的病人有强化,囊性者呈环状或多环状囊壁强化,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化;若室间孔阻塞则会出现脑积水;2.MRI颅胭管瘤MRI信号变化多;T1WI高、等、低信号或混杂信号;与病灶内蛋白、胆固醇、正铁血红蛋白、钙质的含量多少有关;T2WI以高信号多见,但钙化可为低信号;注射 Gd—DTPA 后,肿瘤实质部分呈现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囊性肿瘤呈环状增强;鉴别诊断囊性颅胭管瘤需与囊性、上、皮样囊肿、蛛鉴别;实性颅胭管瘤需与脑膜瘤、垂体瘤、巨大动脉瘤、生殖细胞瘤等鉴别;六、听神经瘤:瘤中最常见的一种;颅内肿瘤的8%- 10%,占后颅窝肿瘤的 40%,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好发于中年人;早期位于内耳道内,生长缓慢,可长入桥小脑角;肿瘤长大可囊变,内听道扩大;多为单侧,偶可累及两侧,可与或脑膜瘤并发;临床主要表现为桥脑小脑角综合征,即病侧听神经、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受损以及小脑症状;影像学表现1.X线头颅平片常表现为内耳道、内耳道口的扩大和邻近骨质破坏;2.CT肿瘤居岩骨后缘,以内听道为中央,内耳道漏斗状扩大;肿瘤多为类圆形;平扫多呈等密度,也可为低密度、高密度和混合密度,易发生囊性改变;半数肿瘤四周有水肿但较轻;桥小脑角池闭塞,而相邻脑池扩大;肿瘤增大可压迫脑干、小脑及第四脑室,形成阻塞性脑积水;增强扫描肿瘤有明显强化,未强化区为囊性坏死;3.MRI肿瘤位于桥小脑角,与硬脑膜呈“D”字相交,不均匀长T1、长T2 信号;多有囊变,囊变区在 T1WI 上显示为明显低信号,在T2WI 则显示为高信号Gd—DTPA 增强检查,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增强,囊变部分无强化;当听神经瘤较大时可出现明显的脑外占位征象;管内微小听神经瘤T1WI仅表现为双侧听神经不对称,T2WI 略高于正常听神经,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表现为听神经束增粗且明显强化;鉴别诊断当听神经瘤不典型或肿瘤较大时,需与桥小脑角脑膜瘤、胆脂瘤及三叉神经瘤鉴别;七、血管母细胞瘤:又称成血管细胞瘤或血管网状细胞瘤,是真性血管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2%该瘤90%发生于小脑半球多见于 20-40 岁中青年人分囊性和实性两种;在小脑多呈囊性,常有小的壁结节;影像学表现1.CT:大多数在后颅窝出现边界清晰的囊性低密度区,壁结节较小,多为等密度,突人囊内;增强扫描,壁结节明显增强,囊壁可呈细条、不连续的强化;实性肿瘤中间坏死,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实性肿瘤四周可有轻度或中度脑水肿;四脑室受压移位,幕上梗阻性脑积水;2.MRI:T1WI低信号囊性肿块,囊壁上可见较小等信号壁结节,T2WI囊肿表现为高信号,壁结节为等信号;病灶外常有一根或数根较粗大血管伸人病灶;用Gd—DTPA增强扫描,壁结节强化明显,囊壁不增强或仅有稍微增强;鉴别诊断囊性血管母细胞瘤需与小脑囊性星形细胞瘤、蛛网膜囊肿、小脑单纯性囊肿等鉴别; 血管母细胞瘤呈环形强化需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脑脓肿鉴别;八、脑转移瘤:较常见,占颅内肿瘤的3%-13%,CT证明的颅内肿瘤中约15%-30%为转移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原发肿瘤男性以转移最多,女性以转移最多;临床上lO%-15%查不到原发肿瘤;转移瘤多位于皮质髓质交界区;转移途径以血行转移最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恶心、、共济失调、视乳头水肿等;5%-12%的病人无神经系统症状;影像学表现1.CT平扫肿瘤高、等、低、混杂密度均有;60%-70%的病例为多发,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区,肿瘤小者为实性结节,大者中间多有坏死,呈不规则环状;小肿瘤大水肿为转移瘤的特征,但 4 mm 以下小结节常无水肿;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环壁较厚,不规则;2.MRI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肿瘤四周水肿广泛,占位效应明显;注射Gd—DTPA 后,肿瘤有明显强化;转移瘤强化形态多种多样,如结节状、环形、花环状,有时内部还有不规则小结节;有出血的转移瘤,提示来自黑色素瘤、绒癌、和肺癌等;鉴别诊断多发性病灶需与多发脑脓肿及淋巴瘤、多中央性胶质瘤、多发性结核瘤鉴别单发大的转移瘤需与星形细胞胶质瘤及脑梗死等。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
➢ 信号
T1WI T2WI T2WI-FLAIR
低信号 高信号 低信号
aa
ba
ca
脊髓空洞
二、脊髓疾病
(五)椎管内血管畸形
X线:DSA检查能显示脊髓AVM供血动脉的起源、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走向
CT:增强检查病变血管呈迂曲条状、团块状强化,CTA检查可显示AVM全貌
MRI
➢ 普通检查: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 增强检查:点状、斑片状或弥漫脑回状强化,也可无强化
病毒性脑炎
一、颅脑疾病
(五)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
CT
➢ 平扫:多灶性低或等密度区,多无占位效应 ➢ 增强检查:活动期病灶有强化,慢性期则无强化
MRI: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是其主要特点
脑脓肿
结核性脑膜脑炎
CT
➢ 结核性脑膜炎:脑池内高密度渗出,可钙化;增强扫描后脑膜线样或结节状强化 ➢ 脑结核球和结核性脑脓肿:平扫为等或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MRI
➢ 结核性脑膜炎:脑底池结构不清,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同CT ➢ 脑结核球和结核性脑脓肿: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同CT
脑脓肿
CT
➢ 急性炎症期 平扫:大片状密度,边缘模糊 增强检查:无强化或不规则斑点状、脑回样强化
➢ 化脓坏死期 平扫:低密度区内出现更低密度坏死灶 增强检查:轻度不均匀性强化
➢ 脓肿形成期 平扫:等密度环,内为低密度并可有气泡影 增强检查:脓肿壁环形强化,完整、光滑、均匀
脑脓肿
MRI
脑脓肿
➢ 急性炎症期 平扫:稍低T1信号,稍高T2信号,边缘模糊 增强检查:无强化或斑点状强化
[神经影像]“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
[神经影像]“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脑转移瘤【临床表现】脑内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
临床多有原发肿瘤病史,以肺癌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为顽固性进行性加剧的头痛而脑膜刺激征阴性,有时表现酷似脑卒中,预后差。
【MRI表现】(1)多表现为灰白质交界处的多发占位性病变,是特征性表现之一,单发病灶也可见。
瘤周多伴有明显水肿,即“小病灶、大水肿”,占位效应多明显。
不过至小脑的转移瘤可无明显水肿(系小脑的细胞外间隙紧密所致)。
(2)实性成分多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多呈高信号。
中心常见呈长T1、长T2信号的坏死、囊变区,内壁多不光整,而外壁相对光整,囊壁多厚薄不均,有时还可见壁结节(图1)。
(3)病灶内出血常见于黑色素瘤、绒毛膜癌、甲状腺癌、肺癌及肾癌的转移,多呈T1WI上点片状高信号影。
来源于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黑色素瘤、绒毛膜癌的脑转移还可出现弥漫性脑膜浸润,即癌性脑膜炎。
(4)在T2WI肿瘤表现为低或等信号者,多半是来源于胃肠道的黏液腺癌、骨肉瘤及黑色素瘤。
(5)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环形明显强化或结节状强化。
较多来源于腺癌的转移瘤在增强扫描时可见病变内缘细小毛刷样征象。
图1脑转移瘤A、B.分别为横断面T1WI及T2WI,左颞叶皮髓交界处小囊性占位,呈长T1、长T2信号,囊壁呈等信号,瘤周重度水肿,呈“小病灶、大水肿”;C.DWI,病灶囊壁呈高信号,内部囊变及瘤周水肿呈低信号;D.冠状面T2 FLAIR,病灶囊壁呈等信号,囊变区呈低信号,瘤周水肿呈高信号,右额叶见片状水肿;E、F.增强扫描横断面,脑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环形强化【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皮、髓质交界区的多发病灶,呈现“小病灶、大水肿”征象,占位明显。
增强扫描时肿瘤常因坏死、囊变呈现不均匀环形强化。
2.鉴别诊断(1)星形细胞瘤:体积较大的单发转移瘤与恶性胶质瘤难鉴别。
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你了解多少
龙源期刊网 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你了解多少作者:邹军辉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034-02最常见的脑部转移瘤為肺癌,当肺癌发生脑转移后,预后较差。
过去常用CT对脑转移进行诊断,但目前研究表明,MRI对脑转移瘤的诊断较CT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肺癌脑转移的MRI影像学表现,通过MRI表现制定诊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1]。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使用MRI诊断肺癌脑转移的相关知识。
1 发生机制和病理特征肺组织淋巴和血供十分丰富,若肺癌细胞侵袭了临近的小静脉、淋巴管或毛细血管形成瘤栓,则瘤栓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机体的远隔器官。
由于机体脑部血供十分丰富,约占全身血液循环的15%-25%,所以脑部发生肿瘤转移的可能性较大,且转移后肿瘤多停留在大脑前、后、中动脉等动脉的终末部位。
肺组织中含有较多旁分泌因子,该因子能加速癌细胞的生长,当癌细胞脱落后便可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发生肿瘤的脑部转移。
由于椎静脉和肺血管之间常存在吻合枝,所以肺癌转移到脑部的几率更高。
病理上肺癌转移瘤和肺癌原发瘤的类型和结构相似,肿瘤界限清晰,为囊性或实性,可并发出血。
瘤灶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幕下转移少于幕上转移,幕上转移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且多分布在白、灰质的交界区。
瘤栓常滞留在大脑中动脉末梢的分支处,这和脑内存在特殊的血液供应有关,正常情况下,脑灰质的血液供应是大脑白质的3-4倍,且血管经过灰、白质的交界面时突然变细,这使经过血液转移的瘤栓停留在此交界区。
转移瘤一般是多发性生长,部分为弥漫或单发性生长[2]。
2 MRI表现肺癌脑部转移的MRI表现是长T2、长T1。
出现异常的信号影,有不规则的瘤周水肿,病灶增强后的图像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有明显的环状强化,多发,部分病灶在增强后可显影。
具体如下:2.1病变数目。
肺癌脑转移课件ppt
控制
≥65 ≥65
KPS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RPA-1 MST: 14.
≥ 70
目的主要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70
<70
原发疾病状况 控制 未控 ①可手术者,手术+WBRT±SRS(1个病灶I,2~3个病灶IIb;
30Gy/3wks+MISO
作者
年份 例数
方法
中位生存(月)
Murray
1997
445 54.4/34Vs30/10
4.5
全脑放疗剂量与疗效
RTOG
随机研究组
中位生存 (周)
6901
30Gy/2wks
21
30Gy/3wks
18
40Gy/3wks
18
40Gy/4wks
16
7361
20Gy/1wk
15
30Gy/2wks
15
40Gy/3wks
率分别是91.3%和84%
Alexander E, et al.J Natl Cancer Inst 1995;87:34-40 Breneman JC,et al. Cancer 1997;79:551-557 Noel G,er al.Radiother Oncol 2001;60:61-67
SRS/SRT的禁忌症:
Amenodola (2001年)用r刀+WBRT治疗238例 肺癌脑转移,1年生存率33%,2年11%,3年 8%,5年6%
肺癌脑转移预后
长期生存率国外高于国内,如Getman等报道5年生存 率达18.8%. Takeshima等长期随访I0年以上,有2例 肺癌脑转移分别存活11年及11.5年以上
脑转移瘤MRI影像特点
维普资讯
· 444 ·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 edicine J,Jun.2008,Vol 17 No.6
细 ,使转移瘤栓 大多被阻于此 。 脑转移瘤以多发为主(约 6o Ao),单发较少(4O );本组
一 1000)轴位;增强扫描:TIWI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对 质转移灶呈多发球形,周围伴有水肿,增强扫描大多表现为
比剂Gd—DTPA,剂量 0.2 mL/kg,静脉团注。
不规则结节状或环状强化 。
2 结 果 2.1 脑转移瘤数 目、大小、部位及形态特点
35例共 51个脑转移灶,其中单发 8例,多发 27例;大小
35例中,增强扫描均呈不同程度强化形式 ,表现为斑片
活动障碍等 6例。
样 5例 ,环形强化 1O例,不规则结节样强化 6例 ,14例显示
1.2 检查方法
2种或 2种以上强化形式,且病灶大小不一 ,表现为同一患者
采用 GE I.5TMRI扫描仪 ,头线 圈,sE序 列,TIWI 脑转移瘤“大小不一,多种强化形态混合”的特点。
维普资讯
临 床 医 药 实 践 杂 志 2008年 1月 第 17卷 第 6期 文 章 编 号 :1671— 8631(2008)O6—0443— 02
· 443 ·
脑 转 移瘤 MRI影 像 特 点
武 宜 ,李红梅 。,田桂 ,山 西 太原 030013;2.山西 医科 大 学 第二 医 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TR/TE一560/10)轴位、矢 状位;T2WI(TR/TE=4 300/ 3 讨 论
82.6)轴位 、冠状位 ;T2FLAIR(IR—FSETR/TE=8 402/126)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肺 癌 脑 转
移
左肺癌脑转移
T1WI平扫 多发脑转移癌
T2WI
男,55岁,头痛10天。
T1WI增强
脑膜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 多见于中年女性,生长缓慢,病程长 圆形、哑铃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锐利,水肿
相对较轻 广基与颅骨或硬膜相连,可有颅骨反应性增生和或压
迫 增强后呈明显均一强化,部分可见硬膜尾征 位于好发部位可提示诊断。
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脑中线旁的深部脑组织(脑干、丘脑及基底节
区)或脑室旁白质区多见,病灶可位于脑实 质表面。 病灶形态: 团块状、类圆形,边缘清晰但多不 规则,可见切迹、棘状突起或分叶,典型呈 握拳征。 病灶大小: 肿瘤大小不等,最大径5mm~80mm, 平均20.5mm。
影像学表现
信号: 平扫肿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 呈低信号、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以低信 号最为特征,坏死或囊变少见;
男,42岁,椎管肿瘤术后,双侧肢体麻木半年
(L2-4椎管内)符合间变性室管膜瘤伴坏死(WHOⅢ级)。
室管膜瘤
部位:脊髓圆锥部、马尾及终丝、颈髓 形态:长圆形,球形,分叶状 信号:T2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 增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种植转移和脊髓空洞形成是其较特征改变 出血较星形细胞瘤多见。
矢状位T2WI
冠状位T2WI
矢状位T1WI--C+
冠状位T1WI--C+
病理组织片—脊膜瘤
T1WI
T2WI
T2WI
女,62岁,左下肢无力。T3-4水平椎管内髓外硬 膜下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等信号
横断面T2WI
肿块上方层面
肿块层面 平扫横断面示肿块部位蛛网膜下腔 消失,肿块上下方蛛网膜下腔增宽。 为髓外硬膜下病变的共同特征。
脑转移瘤30例影像与临床分析
脑转移瘤 3 O例影像与临床分析
刘 华
( 兴宁市人 民医院, 广东 兴宁 5 4 0 ) 1 5 0
本实验结果表明 , ai a一 5 R pd b 8 0型血气分析 仪和 X 一 8 L D67 型 电解质分析仪两种仪器所 检测血钾浓度基本一致 , 说明两种 检测仪器性能均较 可靠 , 一个标本使用任何一种仪器所检测 的 结果均具有可信性 , 且不存在差异性 。 然而 , 静脉血液 和动脉血 液之间在钾离子浓 度上 则存 在差异 , 静脉血液钾离子浓度显著 高 于动脉血液钾 离子浓度 , 平均约高 出 05 o L 差异 具有 . mm l , 6 / 统计学意义。文献 报道 动脉血和静脉 血钾浓 度具 有差别 , 静脉
( 收稿 日期 :0 6 0 — 8 20 — 5 1 )
出以及细胞外液 因失水或休克而浓缩 , 使血钾增高等情况 。因
此 。 钾浓度的检测是 临床 急症诊疗 的重 要辅助手 段 , 有重 血 具 要意义 。为 了配合 临床急症 医学 的需要 ,我 们检验科购 置 了 R p a一 5 ai L b 8 0型血气分析仪 、 D 6 7型电解质分析仪等仪器 d X 一8 进行急症项 目检测 , 为我 院急症诊断 和治 疗提供快 速 、 质服 优
癌 中的百分比 。 结果 约 8%的脑转移瘤来 自肺癌。结论 3 脑
转移 瘤多数来 源于肺 癌 , 些患者有 明显的肺 部症状 , 些患 有 有 者还 未出现肺部症状却有脑转移症状 , 这对 临床诊 断和影像诊 断都很有参考 , 即凡是发现脑肿瘤患者 , 建议行胸部 CT扫描 。
我们知道 , 影响血钾 测定的 因素涉及 多个方 面 , 主要 包括 防凝剂 的类型和剂量 、 注射器干燥 程度和针头大小 、 采血 方法 、 采血时 间、 采血部位 、 标本类 型 、 标本放 置时间 、 环境温 度 以及 测定方法 等因素 。由于本 实验对 同一患者同时采取相邻近部位 动脉血液和静脉 血液 , 有处理条件均一 致 , 以排 除由 以上 所 可 外界因素造成 的影 响。因此 推测 , 浓度差异可能来 自体 内的因 素。钾盐液体 的体 内输入 、 药物的使用 、 病人凝 血机 制的改变 、 体 内血气分压 的改变 如 p P O 、a O 等因素及其 他代 谢 因 H、a PC : 素均可影响体 内血钾代谢 , 继而改变血钾浓度。 与动脉血相 比, 静脉血 p P O 较低而 P C H、a : a O 较高 , 这种差别在重危患者尤为 明显 , 易致钾在细胞 内外重 新分布 即细胞 内钾释 出 , 可致 血钾 升高咖 由于细胞内液钾离 子浓度 比细胞外液浓度高 2 ~ 0倍 , 。 03 因此 , 组织细胞 的破坏势必导致细胞内钾释放 , 引起血钾升高。 此外 , 由于 目前 许多临床检验项 目的参考值多 以静脉血清 为准 , 而缺 乏动脉血液参 考值 , 临床 医生一 直将静脉 血液血清 浓度参考值套用到动脉血液。 而许多项 目的结果 在动脉和静脉 之间存在很大 的差异 , 比如 H O 和血钾 等。因此 , C, 有必要建立
肝癌脑转移瘤合并卒中的影像学表现
广东医学
20 0 9年 2月 第 3 O卷第 2期 Gu n d n dclJu n l e .20 V 1 0 o a g o gMe i o ra F b 0 结 果
一■■
21 部位 本组 9 . 例共 9个病灶 , 全部单发, 发生于脑表
面及 灰 白质 交 界 区 8个 ( 89 ) 发 生 于 小 脑 的 1个 8 .% ,
(11 。病灶位于额 叶的 2例 , 1.%) 位于颞 顶部 3例, 位于 顶枕叶2例, 位于枕叶 1 , 例 位于小脑幕下小脑蚓部 1 例。
・
2 0・ 5
广东医学
20 09年 2月 第 3 0卷第 2期 Gu n d n dcl o r a Fb 0 9 o.3 a g o gMe i u n l e .20 ,V 1 0,N .2 aJ o
肝 癌脑 转 移 瘤合 并 卒 中 的影 像 学 表现
张灵艳 ,陈燕 萍
病史, 自肝癌确诊 至发现脑转移灶卒 中时 问最长 的为 8年 , 史最 短 的只 有 1 。8例 伴有 双 肺 转 移 , 病 5d 占 8.% , 89 另外 1 例出现髂骨等全身多处部位转移 。8例 患者 以头痛 , 吐症状就 诊 , 呕 5例 伴视 力障碍 ; 1例 有 主要症状为左侧 肢体 无力 , 门诊 以 “ 梗死 ” 入院 。 脑 收 1 例发生 于适形 治疗 后肝 癌复 发 , 例 发 生于 肝移 植 1
后 。 l 临 床 初 诊 为 自发 性 脑 出血 。 例 12 使 用 仪 器和 检 查 方 法 . 4 例 行 MR 检 查 , 用 I 采
囹
Se es 司 VsnPu .T高场超导 型磁共振 扫描 i n公 m i l 15 o s 仪 , E序列 及 F E脉冲序 列 , s S 均行 T WI T WI 。 和 : 扫
脑转移瘤波谱诊断标准
脑转移瘤波谱诊断标准一、代谢物变化脑转移瘤的波谱诊断中,代谢物变化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在磁共振波谱(MRS)中,脑转移瘤的代谢物主要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等。
正常情况下,NAA主要存在于神经元中,其含量反映了神经元的密度和功能状态。
脑转移瘤发生时,由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浸润,神经元受损或破坏,NAA含量降低。
Cho和Cr含量的变化则与肿瘤的增殖和能量代谢有关。
一般而言,Cho含量增高提示肿瘤细胞活跃,Cr含量增高则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因此,通过分析脑转移瘤的代谢物变化,可以辅助诊断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
二、血流动力学评估血流动力学评估也是脑转移瘤波谱诊断的重要手段。
通过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技术,可以评估肿瘤内部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脑转移瘤通常表现为相对较高的血流灌注和血管通透性,在DCE-MRI图像上表现为早期强化和延迟强化。
通过分析肿瘤内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如灌注量、血管通透性等,可以进一步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恶性程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三、分子标志物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脑转移瘤的波谱诊断已经进入了分子水平。
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分子标志物,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肿瘤的性质和来源。
常见的分子标志物包括EGFR、VEGF、HER2等,这些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增殖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这些分子标志物,可以为脑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方案。
四、影像学特征影像学特征是脑转移瘤波谱诊断的重要依据。
通过头颅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观察到脑转移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强化程度等信息。
一般来说,脑转移瘤多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形态多不规则,边缘模糊或毛刺状。
在MRI图像上,脑转移瘤通常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影,增强扫描后可见不均匀强化。
通过分析这些影像学特征,可以辅助诊断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
五、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症状和体征是脑转移瘤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颅脑常见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
脑膜瘤
概述
MENINGIOMA
占颅内肿瘤的15%~20%左右 来自蛛网膜粒细胞,与硬脑膜相连 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发病是男性的2倍 肿瘤大多数居脑实质外 好发部位:依次是矢状窦旁、大脑镰、脑凸
面、嗅沟、鞍结节、蝶骨嵴、桥脑小脑角、小脑幕
临床表现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颅内压增高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Pilocytic astrocytoma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astrocytoma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CT表现
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脑内低密度病灶,类似 水肿 肿瘤边界多清楚 90% 瘤周不出现水肿, 少数有轻度或中度水肿 增强扫描常无明显强化, 少数表现为囊壁和囊内 间隔的轻微强化
Pituicytoma)
.8 .9 .10 下丘脑神经错构瘤 Hypothalamic 鼻神经胶质异位 Nasal glial 浆细胞肉芽肿 Plasma cell neuronal hamartoma heterotopia granuloma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瘤 病 理 分 类
软骨肉瘤 Chondrosarcoma
.4 癌 Carcinoma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瘤 病 理 分 类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颅神经和脊髓神经肿瘤 脑(脊)膜肿瘤 淋巴瘤和造血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囊肿和肿瘤样病变 鞍区肿瘤 局部肿瘤的扩延 转移性肿瘤 未分类肿瘤 原发肿瘤: 肺癌、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瘤 病 理 分 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呈球形,偶为不规则形。虽无包膜,但 与脑实质有清楚分界。
肿瘤中心: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常发生坏死、 囊变和出血,少数可见肿瘤内钙化。 肿瘤周围:水肿明显,水肿程度与肿瘤类型有 关。
肿瘤血供:多数较丰富,肿瘤内的血管结构与 2017/7/3 13 医学资料 原发肿瘤类似。
【临床表现】
60---80%病例为多发,对转移瘤较为特征。
4、大小:数mm---100余mm。
医学资料 15
小者为实性结节; 2017/7/3
5、部位:肿瘤较小,多位于大脑半球皮质或皮 质下区,也可见于大脑深部、丘脑、小脑和脑 干。
6、脑水肿:明显。87%有脑水肿,小肿瘤大水 肿为转移瘤的特征(指状水肿)。
2017/7/3
医学资料
2
●原发病灶:原发癌多为肺癌,女性常为乳癌。 由多到少依次为:肺癌(40---50%)、乳腺癌(15---25%)、 黑色素瘤(5---25%)、胃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癌等。
●转移方式:以血行转移最常见。
2017/7/3
医学资料
3
●部位:好发于顶、枕叶,这与肿瘤栓子较易进入大
2017/7/3 医学资料 7
CTA
2017/7/3
医学资料
8
1.颈内动脉 2.颈外动脉 4.颈内静脉 5.脉络丛前动脉 6.大脑前动脉 7.大脑中动脉 8.大脑后动脉 9.额叶前内侧支 11.横窦 12.乙状窦 13.上矢状窦 14.大脑上静脉 15.基底动脉 16.直窦 17.大脑大静脉 22.椎动脉 25.额叶中内侧支 26.额叶后内侧支 27.旁中央动脉 28.楔前动脉
7.大脑中动脉
8.大脑后动脉 9.额叶前内侧支 10.小脑上动脉
11.横窦
13.上矢状窦 15.基底动脉 16.直窦
18.中央沟动脉
19.角回动脉 20.顶枕动脉 21.距状沟动脉 23.中央前沟动脉 24.中央后沟动脉
2017/7/3 医学资料 11
红珊瑚
2017/7/3
医学资料
12
【病理】
●数目:脑转移瘤常为多发,尸检占2/3,也可为 单发。
软脑膜:为脑池、脑沟弥漫强化和皮质结节 状强化。 大脑镰、小脑幕:也可呈不规则强化。
医学资料 18
2017/7/3
●转移瘤:
1.显示为大
小不等的
圆形低密 度影。 2.往往有明 显增强, 壁厚。 3.周围水肿
明显。
2017/7/3 医学资料 19
单发转移瘤 a平扫:右顶叶类圆形肿块,中心呈低密度,壁呈等密 度,周围肿中度脑水肿。 b增强:囊壁明显强化,中心低密度区无变化。 病理:为肺癌。
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神经水肿等。
有时极似脑中风。
2017/7/3
医学资料
14
【CT表现】
●平扫
1、形状:病灶多为圆形、类圆形、环形、结节 状、常为多形并存 。 2、密度:可呈高、等、低、混杂密度影。以等 或低密度病灶多见;可略高密度或囊性肿块,囊 内可有结节。 3、数目:与原发肿瘤及其组织细胞学类型有一 定的相关性 。
水肿分度:1997年王金林等分为四个等级。
无水肿
轻度,水肿长度小于肿瘤直径的1/4
中度,水肿长度小于肿瘤直径1/2
2017/7/3
重度,水肿长度大于肿瘤直径的1/2
医学资料
16
8、脑膜转移(癌性脑膜炎) :
多呈局部增厚、结节、双面凸透镜状。
正常或脑池、脑沟密度增高和脑积水。
硬膜下血肿伴新鲜出血样改变。
脑转移瘤 CT、MRI诊断
2017/7/3
医学资料
1
脑转移瘤CT、MRI诊断
●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2—10%(20%~40%),其中肺癌脑
转移占40%~60%; 。
●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生在中年以上。发病高峰年 龄40~60岁,约占80%。 ●分型:颅内肿瘤分脑实质、硬脑膜外、穹窿和软脑膜四型。 多为脑实质型。
脑中动脉末梢分支有关,也可发生在小脑,但脑干
少见。
80%见于大脑半球的皮质及皮质下区(多位于皮质
髓质交界区)。
80%位于幕上,20%位于幕下。
80%为多发。
2017/7/3
医学资料
4
●分布特点:
1、血管分布:由于幕上脑组织接受颈内动脉和椎 动脉的双重血供,血供丰富。
2、血液分布:受脑内动脉血液供应特殊性的影响, 大脑皮层的血供为皮层下白质的3~4倍,故在解剖 结构上供血动脉在灰、白质界面上突然变细,使转 移瘤栓大多被阻于此。 3、体积:同时幕上组织的体积也较幕下的大得多。
2017/7/3 医学资料 9
1.颈内动脉 2.颈外动脉 4.颈内静脉
6.大脑前动脉
7.大脑中动脉 8.大脑后动脉 9.额叶前内侧支 11.横窦 12.乙状窦 13.上矢状窦
14.大脑大静脉
15.基底动脉 21.距状沟动脉 22.椎动脉 23.中央前沟动脉
2017/7/3 医学资料 10
1.颈内动脉 3.后交通动脉 6.大脑前动脉
9、颅骨转移:颅骨内外板及板障结构破坏, 呈软组织样密度影,边界清楚,规则或不规 则。
2017/7/3
医学资料
17
●增强
1、脑转移瘤:94%有增强。多呈环状、结节 状、斑片状强化。 坏死、出血组织:示环内无强化的低密度区。
混合型强化:多发病灶,可呈≧2种。
2、脑膜转移瘤:
室管膜:则沿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表 现较为特征。
2017/7/3 医学资料 20
右额叶单发转移瘤 a平扫:右额叶不规则形肿块,中心囊变,壁较厚,周 围脑水肿,脑室受压及中线左移。 b增强:囊壁明显强化,中心低密度区无变化。 病理:为未分化癌。
2017/7/3 医学资料 21
a
c
2017/7/3 医学资料
多发脑转移瘤 ab平扫:右小 脑半球、双顶 叶不规则等密 度肿块,肿块 b 由低密度围绕, 其边缘清楚, 占位明显。 cd增强: 囊 内结节强化, 周围无强化。 d 病理:为腺癌。
4、易侵性:血行转移的肿瘤栓子较易进入大脑中 动脉末梢分支。 2017/7/3 5 医学资料
脑动脉两大体系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颈内动脉系
大脑后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 颈外动脉
2017/7/3 医学资料 6
2.行程:弯曲,无搏动。
3. 管壁:壁薄。
4.软膜吻合:皮质动脉在软膜内形成丰富的吻合。在 功能上相当于 脑表面的“血液平衡池”。
22
多发脑 转移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