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中国当代外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文化与中国当代外交
在中国悠悠五千年文明积淀的过程中,儒家文化这一极具东方魅力的经典哲学长盛不衰。

不仅如此,在当代国际社会这个展现各国风采的大舞台上,具有着丰富内涵的儒家文化也在中国外交史上影响深远。

众所周知,“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精神。

所谓“仁”,在《论语》中有着众多论述,却又各不相同。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着孔子“仁”的思想,而这些闪耀着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思想,在新的世纪新的国际局势中,又为中国在当代外交外事上在做着新的贡献。

论语有云:“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所提到的恭、宽、信、敏、惠五种为“仁”必备的道德,在新中国进行外交外事的过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所谓“恭”,就是予人恭敬。

孔子是说,一个人对他人恭敬的时候,是不会招致羞辱的,没有人来侮辱你。

所以说要想仁爱,首先是有内心的恭敬,从个人的一己人身上是恭敬于人,从整个国家,孔子说,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政治就完成了;也是敬事而信,内心有恭敬。

所以小到一己人心,大到国家形态,我们由恭敬出发,对这个世界,我们会有眼中的美好。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坚持遵循“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抛开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国际上展开广泛合作,尊重每一个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从不干涉别国内政,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也为新中国争得了应得利益,树立了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的良好形象。

而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了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而这一准则也成为中国外事外交的基本准则。

在这一准则的指导下,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据理力争,力挽狂澜,粉碎了帝国主义千方百计破坏万隆会议的企图,团结了亚非各国,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友好互利创造了条件,直接促成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所谓“宽”,很简单,就是宽容。

中国向来秉承的观念,就是严以待己宽以待人。

抗日战争中,中国生灵涂炭,损失惨重,付出沉重代价后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然而,对于造成这一切恶果的法西斯罪魁——日本,中国却采取了令国际社会难以置信的宽容。

在人类历史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是经常发生的,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对战败国施以割地、赔款、占领等苛刻的惩罚也不胜枚举。

但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且在战争中蒙受重大损失的中国,却对战败国与战争的发动国——日本采取迄无前例的宽大政策,把近214万的战俘与侨民平安地遣送回国。

1946年1月5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召开第二次遣送日本俘侨联席会议。

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中国战区所能接收到的船只;从中国内地遣送日本人到中国各港口的运送效率及困难;每天运输的数量;日本俘侨的集中等等。

作为战败国的俘虏与侨民,可以携带衣服、被褥、粮食、现金回国,且途中受到医疗、饮食供应上的照顾,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

并且。

“从南洋各地,中国东北(当时由苏军占领)以及韩国遣返的军民,几乎全是赤裸裸的,光身一条,什么东西都没有带,相反,由中国大陆归来
的,则不管是粮食、衣物,都带有足以暂时维持生活的行李回来。

”(日本海外撤侨对策特别委员会委员长大久保传藏)“中国政府的做法使包括日本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感到意外”。

从这一件事情上,中国在外交外事过程中所秉承的“宽容”理念展现的淋漓尽致。

所谓“信”,就是诚实守信,言出必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所谓巧言令色,是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这种例子在国际事务中可谓屡见不鲜。

二战时期德国与苏联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德国为了免于腹背受敌的窘迫处境,与苏联秘密签署协议,事后又公开撕毁,对苏联发动闪电战,致使苏联在战争一开始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节节败退,进而大片国土沦丧,社会主义国家危在旦夕。

由此可见,巧言令色的确可以是国家在某一时期得到一定利益,然而新中国在外交外事的过程中却坚持一贯诚实守信,从来没有投机取巧、出尔反尔。

这样的政策固然会吃暗亏,但长久看来,中国坚持“信”的理念,从不巧言令色,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了诚实守信、重情重义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的普遍好感与尊重。

在之后进行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减少了许多无形的阻力。

所谓“敏”,就是指要发挥你的才智、敏捷行动,用孔子的话说,敏则有功。

一个人只有敏捷才能建立功业。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一个君子,“欲敏于行而讷于言。

”你不必说得太多,而真正赶紧去做。

中国从来坚持不说空话只办实事,在国际舞台上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努力发展自身,又为世界的发展做着贡献。

所谓“惠”,指的是怀有这样一种恩惠之心,然后去宽厚他人。

惠则足以使人。

一个能够有恩惠之心的人,才能够领导他人,因为他使唤得动所有人。

这就是所谓的“利益均沾”-它可以让所有人从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名分和利益。

中国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重视对其他国家的援助。

其中对非洲的援助更是口惠实至。

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央省新卡,是一条贯通东非与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迄今在非洲大陆上最大的援助项目。

坦赞铁路于1970年10月26日开工,历时近5年,到1975年6月7日全线铺通,一年后正式移交坦赞两国政府。

铁路建设期间,中国先后派遣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5.6万人次支援铁路建设,其中有65人牺牲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

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分别在1961年和1964年获得政治独立后,迫切要求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从经济上摆脱殖民主义的控制以实现完全的独立自由,而铁路交通的落后状况却严重地阻碍着它们的经济发展。

铁路建成后,直接促进了赞比亚和坦桑尼亚民族经济的发展。

赞比亚物资的进出口获得了一个新的、重要的运输线,可以不再依赖传统的、仍然在殖民主义或种族主义控制下的出海口;坦桑尼亚可以通过铁路运出内地的煤、铁和木材,带动了整个不发达的鲁菲吉盆地的经济发展;坦、赞两国间的贸易获得巨大发展,并促进了东部非洲和南部非洲之间的贸易。

如今,这条铁路已成为连接坦桑尼亚和扎伊尔、津巴布韦、南非等中、南部非洲国家的贸易通道,正在为东,南部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中国已与45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援助协议,与10个非洲国家签署了优惠贷款框架协议;中国承诺援建的非洲联盟会议中心于5月25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正式奠基。

该会议中心占地面积11.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包括能容纳2550人的大会议厅、多功能厅、紧急医疗中心、数字图书馆等配套设施;中国向非洲国家开放市场,26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今年7月起享受454个税目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等等等等,这些都让非洲同胞享受到了切实的实惠。

相对的,非洲国家对中国各项措施也是大力支持,更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做出了有利贡献。

中国让自身和非洲兄弟各取所需,惠人惠己,是“惠”这一外交外事理念在实际运用中的巨大成功。

“恭、宽、信、敏、惠”,是孔子“仁”这一思想理念在不同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

而新中国在进行外交外事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坚持着这五种理念,在其指导下做出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在新的时代大背景下,进一步研究“仁”的理念,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运用到外交外事活动中,必将取得更为喜人的佳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