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管

摘要: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引起了全球经济增速的减缓甚至是衰退,其中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遭受重大打击。西方银行的纷纷倒闭及破产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给我们银行风险危机管理带来许多思考。“新巴塞尔协议”的颁布提出了研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要求,为探索降低操作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危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防范与控制商业银行危机的具体对策,对降低商业银行的危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措施及对策

一银行危机的定义及其特点

银行危机可以分为银行业危机和单个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的定义:Talmor将银行危机定义为,技术上丧失清偿能力即银行无法满足现金负债的需求。George将银行危机定义为银行的净价值等于零。许小年指出,只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超过了资本金,当所有储户都来提款时,银行就会发生支付困难,若无央行的紧急援助,只有宣布破产。[2]P46

银行危机的特点。银行危机除了具有一般企业危机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与银行业务自身特点相关的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危机的特点,如传染性,突发性和可控性。

二诱发银行危机的因素分析

概括来说导致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来自在一下两个方面:一是与银行业务相关的各种风险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引发的银行危机。二是与银行业务相关的债权。债务人的行为引发银行危机。

1.内在的脆弱性与银行危机能更容易发生危机,其原因在于:(1)因为银行和其他企业相比资本资产比较低,从而使得银行本身无法承受大的损失;(2)银行的现金资产比较低,迫使银行有时不得不出售盈利性资产以应付存款人的提款需求;(3)高比率的短期债务也容易导致银行无法及时满足存款人的提款需求。

2.银行管理不善引发银行危机。银行本身是一个风险比较高的行业,其内在管理要求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如高科技运用,信息与博弈等,要求银行始终保持理性的思维,具体体现不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管理体制。实践中,由于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导致银行危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控机制薄弱引起的内部腐败,欺诈,违规操作等行为导致投资失误,不良贷款增加,资产质量低下;(2)贷款过于集中,增加了银行的风险,严重时导致银行危机发生;(3)资金利用率低,降低

了银行的盈利水平,削弱了银行抵御危机冲击的能力。

3.银行的投机行为诱发银行危机。

(1)道德风险与银行危机。这里所说的银行投机行为既是通常意义上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因为某种原因为了自身的利益利用为委托代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而带来的风险。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这种信息的不平等称为不对称,由此将影响到交易双方的准确决策,这是金融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在交易之前,称为逆向选择;在交易之后,称为道德风险。这里,银行投机行为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从事的高风险投资活动,银行的投资行为一旦失败即会大大增加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

(2)表外业务发展与银行危机。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实践中随着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扩展,表外业务在银行经营份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表外业务经营不当正日益成为可能引发银行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4.诱发银行危机的外部因素分析

引发银行危机的外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经济形势,地区经济形势恶化;(2)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3)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影响;(4)其他银行发生危机的传染效应。

三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研究

1.原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银行业监管新问题。信息不对称不仅会带来贷款信用风险,给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制造不稳定因素。就商业银行本身而言,也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即使用储户的资金去投资高风险项目。由于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主要通过负债经营,并且依靠相对稳定的负债沉淀来开展资产业务,因此,一旦商业银行从事风险投资并引发公众的信心下降,那就可能造成挤兑和银行倒闭,并且这种效应是连锁的。对于整个银行体系来说,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防止信息不对称,你想选择和道德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

2.银行监管的普遍的四种方式。(1)存款保险。存款保险就是解决公众信心问题的手段。政府担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存款者的资金都能得到全额偿付,有效抑制了银行挤兑现象和由此引发的银行恐慌。(2)资产和资本的限制。即使在没有存款保险的情况下,银行也有进行分先活动的动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大多数存款者无法对银行的资产业务进行约束,因此加强政府监督,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是很有必要的。(3)注册和审查。开办银行的营业执照的注册申请是对付逆向选择的一种方法。监管机构通过详细的调查评价,确定要成立的银行是否健全,这样可以防止以投机活动为目的的来设立银行。(4)分业经营。由于投资银行业务是有内在风险的,所以商业银行经营这类业务可能会增大生产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因此许多国家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被认为有风险的非银行业务。[1]P167

3.巴塞尔资本协议

《巴塞尔资本协议》是世界各国银行监管中普遍采用采用的标准。从1975年第一个《协议》雏形的诞生到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正式通过。再到2005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实施,《协议》始终代表着最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监管理念与实践。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实质进步体现在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改协议主要有四部分内容:(1)资本的分类。(2)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3) 1992年资本与资产的标准比例和过渡期的实施安排;(4)各国监管的那句自由决定的范围。其中前两部分是协议的重点,体现了其核心思想。[1]P17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1)最低资本要求(2)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3)市场约束。其中最低资本要求涵盖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每一种风险需要的资本量都有相应的计算方法。新巴塞尔协议的最终目标归结为三个:促使银行有充足的资本,鼓励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3]P89

四我国商业银行潜在危机的策略研究

我国目前为止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系统性银行危机,但这并不表示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完全脱离危机的干扰。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导致整个社会融资结构过分依赖银行,2004年,2005年中国的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分别为83%,78%,这意味着整个社会风险高度集中到了银行系统上。因此,如果中国爆发金融危机,首先必然是银行系统的危机。基于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的实际情况,我国银行潜在危机的引发因素以及一旦危机发生后所有表现出来的传染性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银行危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系统的微观经营基础存在缺陷。(2)长期缺少资本约束。(3)国家信用支持的有限性。

为了有效防范和处理银行危机,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减小危机的危害并降低危机处置成本,除了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改革措施,我国还必须从具体国情出发,从商业银行自身出发优化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从政府和银行监管部门角度出发改革和完善银行安全网,建立与我国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政治体制子昂适应的银行危机管理机制。具体内容为:(1)打造无空隙的危机管理文化。(2)建立,健全内控机制。(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4)从制度创新入手优化银行公司治理结构。(5)注重培养优秀的经营管理者。(6)创造不良资产处理方式的新思路。(7)基于多元融资的思路重塑银企关系。[2]P180

五总结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管理难度和复杂性在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方面仍处于不完善的阶段,许多政策制度没有实质性的为此服务。虽然采取一定措施候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管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与之国外活跃银行相比差距仍是很大,所以我国要全面提高各部门的危机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等,形成一种银行信用危机管理文化。落实每个工作人员的实际行动上。只要共同、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危机的存在及其产生原因,才能采取合理、实用的政策解决危机管理问题,这样,相信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一定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为我国金融产业打下一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