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张力绕线机机械结构部分的设计

恒张力绕线机机械结构部分的设计
恒张力绕线机机械结构部分的设计

题目:恒张力绕线机机械部分设计

姓名:王长刚

班级学号:020*******

指导教师:龙泽明

摘要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恒张力绕线机机械结构设计部分,包括其材料的选取、装置的设计等。在材料选取方面,本设计依据的原则是适合设计的需要,材料以价格低廉为主,在装置设计方面以结构简单为主。

机械部分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即放线部分、传线部分和绕线部分。放线部分结构为一步进电动机通过联轴器联接传动轴,传动轴设计为阶梯状,两端向中间逐渐加粗,传动轴另一端固定放线辊子。送线部分采用V带传动,电动机轴直接联在V带传动的主动轮上,绕线部分工作台结构类似于放线部分,另外送线部分可通过导轨进行横向的调整,绕线部分的工作台可通过丝杠螺母座带动在导轨上进行纵向的调整。

工作原理为首先调整送线部分,使其与放线部分和绕线部分横向平齐,然后调整绕线部分工作台,达到要求进行固定,这样保证绕线过程始终保持直线运动,绕线部分的辊子为椭圆型,为保证绕线的力为恒力,则要求绕线速度为变化,那么放、送线速度为恒定。装置为数控装置,含有报警等功能,工人只需打断后拆装定子绕组。

关键词绕线机装置联轴器螺母座

Abstract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permanent tensity winding machine mechanism design part, including its material selection, installment design and so on. In the material selection aspect, this design basis principle is the need which suits designs very much, the material by the price inexpensive primarily, in installment design aspect by structure simple primarily.

The machine part installment is composed by three parts, namely puts the line part, delivers the line part, and winds thread the part. As soon as puts the line partial structures for to step-by-step the electric motor through the shaft coupling, joins the drive shaft, the drive shaft design is stepped, the both sides adds gradually to among thickly, the drive shaft another end puts the line rollarounds fixedly, delivers the line part to use V belt transmission, the electrically operated engine shaft straight union in on V belt transmission driving pulley, winds thread the partial work table structure to be similar in puts the line part, sends out the line part to be possible in addition to carry on the crosswise adjustment through the guide rail, winds thread the part the work table to be possible to carry on the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through the guide screw nut place impetus on the guide rail.

The principle of work for first adjusts delivers the line part, causes it with to put the line part and to wind thread the part crosswise even uneven, then the adjustment winds thread the partial work tables, achieved the request carries on fixedly, like this guaranteed winds thread the process to maintain the translation throughout, winds thread the part the rollarounds is the elliptic type, winds thread the strength for the guarantee is the constant force, then the request threading speed is the change, then puts, delivers the link speed constantly for. The installment is the numerical control installment, includes reports to the police and so on the functions, after the worker only must break disassembles the stator winding.

Keywords Winding machine Installment Shaft coupling Nut place

I

目录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第 1 章绪论 (2)

1.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

1.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简介 (2)

第 2 章电机的选择 (4)

2.1电机的概述及特点 (4)

2.2步进电动机负载的估算 (5)

2.3系统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6)

2.4步进电动机的选择程序 (7)

2.5确定本设计的电动机 (10)

第 3 章机械部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放线部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送线部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带的选取与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绕线部分设计 (17)

第 4 章绕线机电路设计部分 (19)

4.1电路部分的选择 (19)

第 5 章绕线机模拟仿真部分 (20)

5.1系统仿真技术概述 (20)

5.2计算机仿真技术现状与未来 (20)

5.3仿真建模的方法 (21)

参考文献23

致谢24

附录1 25

第 1 章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绕线机是往电机中的定子铁心上绕制绕组的一种机器,本课题所研究的绕线机为恒张力绕线机,之所以为恒张力,是与以往匀速绕制绕组的绕线机有所不同,其速度是变化的,可控的,依靠线组处的速度变化,使漆包线所受拉力恒定,以确保加工产品的良好绝缘性,这样绕制出的线组性能更安全,从而能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目前我国还未曾研制出恒张力绕线机,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为我国恒张力绕线机的诞生贡献微薄之力。本课题的研究对社会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经济价值。在课题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拟订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绕线机的机械结构部分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通过撰写毕业论文,使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撰写规范,通过外文翻译,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通过此设计学生还会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绘图方法,熟练应用计算机。

1.2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简介

恒张力绕线机主要由机械结构部分,可编程控制部分,模拟仿真三部分主成。本课题主要研究其机械结构部分。

恒张力绕线机与其它绕线机区别在于其速度是非匀速的,这样选其主电机采用步进电动机来控制,使其排线的位移与输入脉冲信号数相对应,步距误差不能长期积累,易于起动、停止、正反转及变速,响应性也好,停止时可取消自锁能力,可以组成结构较为简单而又具有一定精度的开环控制系统,也可在要求更高精度时组成闭环控制系统。

在速度方面使其排线速度为非匀速这是本课题所研究的关键之处,因此在设计其绕组时设计为类似椭圆型机构,通过步进电机输入的脉冲信号数使其线组由水平位置到弧度位置时的速度是逐渐增加的,这样是漆包线在通过机构弧度时所受拉力减小,接近其机构水平边时的拉力,这样使漆包线在形成绕组前是以接近恒拉力进行缠绕的。

此绕线机的结构设计方面由三部分组成,放线、缓冲,送线,绕线部分。其送线部

分结构在横向、绕线部分在纵向两方面都能够进行位置的调整,使其绕组中线的疏密程度更为适当,准确。

第 2 章电机的选择

2.1 电机的概述及特点

本设计对电机的选择方面需要易起动、停止、速度变化快并且可调节,而且价格要简单廉价,所以选用步进电动机较适合。就传统的步进电动机来说,步进电动机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的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机电元件,通俗的讲,就是外加一个脉冲信号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就走一步。步进电机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反应式、混合式、永磁式、直线式,其中反应式和混合式比较常用。

步进电动机是纯数字控制电动机,它的脉冲信号转变成角位移,即电源发一个脉冲,步进电机则转过一个固定角度,称步距角0

。电动机的角位移正比于输入脉冲数。当连

b

续输入一定频率的脉冲时,电动机的转速正比于脉冲频率,不受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的影响。由于步进电动机能直接接受数字量的控制,所以非常适合用单片机进行控制。

步进电动机的特点:

(1)可以用数字信号直接进行开环控制,整个系统简单廉价。

(2)位移与输入脉冲信号数相对应,步距误差不长期积累。

(3)无刷,电动机本体部件少,可靠性高。

(4)易于起动,停止,正反转及变速,响应性也好。

(5)停止时,可有自锁能力。

(6)步距角选择范围大,可在几十角分至180度大范围内选择。在小步距情况下,通常可以在超低速下高转距稳定运行,通常可以不经减速器直接驱动负载。

(7)速度可在相当宽范围内平滑调节,同时用一台控制器控制几台步进电动机可使它们完全同步运行。

(8)步进电动机带惯性负载的能力较差。

(9)由于存在失步和共振,因此步进电动机的加减速方法,根据利用状态的不同而复杂化。

(10)不能直接使用普通的交直流电源驱动。

2.2 步进电动机负载的估算

(一). 负载转距的估算

精确计算驱动系统的转距是比较复杂的,习惯的作法是根据实际装置实测求取,本设计就是选用此方法,在选择步进电动机时,常常使用近似公式,先估算出负载的转距,从而为选定电动机提供依据。

本设计放线部分的负载运动可看成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系统换算到电动机轴的负载转距T l ,一般由下式估算,即f l T Fl T +=

πη

20

。 式中:T l ——电动机轴的摩擦转距。 L 0——每转机械移动量。 η——驱动系统的效率。

F ——直线运动机械的轴向力。 (二). 负载惯量的计算

根据惯量的定义,物体对某轴的惯量定义为该物体微小体积的质量dm 与该微分体积到轴的距离r 的平方的乘积之总和,即 J= 放线部分的放线体类似为圆柱型则: )(32

)(8142412221D D L D D M J x -=+=

ρπ )3

4(

412

2

221l D D M J Y ++= 式中 J x ——以X 轴为中心的惯量。 J y ——以Y 轴为中心的惯量。

M ——重量 D 1 ——外径 D 2 ——内径 ρ——材料密度 L ——长度

(放线部分的η取0.90 ;ρ取2.8×10-3 kg/cm 3 ; L 取35mm)

2.3 系统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一).分辨率和步距角

若设驱动机构最末级的移动量L0,电动机的步距角为Θb ,减速比为i ,则每个脉冲

的最小输送量,即分辨率为 l=l0·i b

θ

最末一级的单位移动量由驱动机构决定。例如,使用滑轮时若最末一级轮径为D ,则

为L0=360D

π

而使用螺栓时,若螺距为P ,则为L0=360p

(二).移动速度和输入脉冲频率

若已知最小输送量L 和脉冲频率f ,则其移动速度分别为:

V 滑=f

i

D b

θπ?360

V 螺=f

i p b

θ?360

也就是说,根据整个系统要求的速度,可求出驱动步进电动机所需要的输入脉冲频率。

f 滑=b D iv θπ360 f 螺=b p iv

θ360

在设计时,根据上式的计算值来判断可否在自起动动区域驱动,或者需要进行加减速而在运行区域驱动运行。

最末一级的转速 n=bi f

b θ。 (三).移动量和输入脉冲数

若设输入脉冲数为N ,则移动量lt 为 lt=N l

当步进电动机按一定频率f 驱动运行时,在某个时间段t 内的脉冲数为 N=f t 而在包括加速、减速运行的场合,脉冲频率是变化的,则可用频率对时间的积分来计算,即 N=?

dt

t f )( 由式子可以看出其驱动运行方式下脉冲数可用其面积表示。

(四) 加速度和转距惯量比

驱动负载时往往需要计算加速度:

a=t f t

v

d d l d d = 而用电动机的加速转距T 和惯量表示时为:

a=l0

g iJ T a ?π180 而换算到轴的惯量为 J=

2i J J L

M +

式中JM ——电动机本身的惯量。

于是,使加速度为最大的减速比应该为 i=M

l J J

2.4 步进电动机的选择程序

本设计选择步进电动机时遵循下述程序: (一).选择要素

选择步进电动机时,首先要知道机械和时间两个方面要素,机械要素是指负载转距TL 和负载惯量JL 。时间要素是指加速时间t1和t2(即从t1开始加速到t2),运行时间t 。

(二).确定目标

确认脉冲速率。其依据是将物体移动到目标位置的时间

脉冲速率=HZ

步距角转速

?6

计算需要的运行转距

电动机带载运行所需要的转距为 T=Tl+Ta

式中 T ——需要的运行转矩。 Tl ——负载转矩。

Ta ——惯性体的加速转矩。

负载转矩由实测得到或用前述计算式估算。 惯性体的加速转矩可按下式计算

Ta=加速时间电动机希望的脉冲速度

步距角驱动物体惯量?

??1814.37.980

(四).决定电动机的型号

根据已得到的脉冲速率和运行要求的转矩,从电动机产品样本的矩频特性曲线上选取2~3种可用的电动机。 (五).验证

根据选中的电动机,结合转子惯量再次用需要的运行转矩

=负载转距

加速时间脉冲速率

步距角转子惯量驱动物体惯量+???+18014.37.980

(六). 选择电动机的顺序框图见下图:

2.5 确定本设计的电动机

(一). 放线部分的电动机 (1)已知要求条件

放线体直径 D=300mm 放线体长度 D=70mm

放线体密度 ρ=3

3/108.2cm kg -?

摩擦力 F=1.0kg 分辨率 l=0.1mm 加速度 ac=1g 以上 (2)初选电动机

根据上式条件,拟选用四相0.75/1.5步距角,励磁最大静转矩0.8的BYG 型电动

机。 (3)计算:

① 求取满足分辨率要求的减速比

i=1775.1360

=?l

D b

θπ

取减速比i=2.0,可以确定实际用的放线体为300.83mm

② 负载转矩及惯量

Tl=i FD

η2=84kg ·cm

放线体的惯量 Jf=2

47.78932

cm kg lD ?=ρπ

考虑减速比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 ③ 电源及驱动频率

由于是在高速区域运行,故使用定电流驱动器。电动机的驱动频率由速度可

计算为f=4000HZ ,拟选电动机的空载起动频率2000HZ ,可以看出需采用加速和减速驱动。

④ 对步进电动机要求的转矩为

T=l

c M L T D i

a J J ++)(2=187.85kg.cm

⑤ 使用下式计算

转矩 T=t a L H b T t f f g J +-??180πθ 步数 N=L a H a f t f t t +-)(0

从上述计算可知所选电动机及驱动器满足要求。

安全系数=T T max

=1.37

加速度 a=28

)(2max =+-?L M L

J J i T T D (二). 绕线部分的电动机 (1)已知要求条件 放线体直径 D=200mm 放线体长度 D=40mm

放线体密度 ρ=33/108.2cm kg -?

摩擦力 F=1.0kg 分辨率 l=0.1mm 加速度 ac=1g 以上 (2)初选电动机

根据上式条件,拟选用三相0.9/1.8步距角,励磁最大静转矩0.3的BYG 型电动机。 (3)计算

① 求取满足分辨率要求的减速比

i=125

.1360

=?l D b

θπ

取减速比i=1.5,可以确定实际用的放线体为200mm ② 负载转矩及惯量

T=i FD

η2=73

放线体的惯量 J=4

32

lD ρπ

=175.84kg.cm2

考虑减速比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 ③ 电源及驱动频率

由于是在高速区域运行,故使用定电流驱动器。电动机的驱动频率由速度可

计算为f=4000HZ ,拟选电动机的空载起动频率2000HZ ,可以看出需采用加速和减速驱动。

④ 对步进电动机要求的转矩为

T=D i

a J J c M L )(2+=99.37kg.cm

⑤ 使用下式计算

转矩 T=t

a

L H b T t f f g J +-??180πθ

步数 N=L a H a f t f t t +-)(0

从上述计算可知所选电动机及驱动器满足要求。

安全系数=T T max

=2.43

加速度 a=64)(2max =+-?L M J J i T T D (二). 绕线部分的电动机 (1)已知要求条件

移动部分总重100kg 外力 F=10kg 摩擦系数 μ=0.08 螺栓机构的效率 η=0.9 螺栓轴径32mm 螺栓长 L=100mm 螺距 P=5mm 分辩率 l=0.01mm

速度 v= 200mm/s 以上 (2)计算

设拟选用三相、0.3/0.6步距角的BYG 型电动机。

速比 i=

=l P b

360θ0.5

轴向力 F=F+μM=10+0.08×100=18kg

负载转矩 TL=2

00382.114.321

208.09.014.3211822cm kg P F FP ?=???+???=+πμπη

螺栓惯量JB=2

4

128.832cm kg D L B B ?=ρπ

移动体惯量 Jt=22

16.0)2(

cm kg P M ?=π

负载惯量为 JL=268.816.0128.8=+=+t B J J

根据以上计算可初选步进电动机,其惯量为J=0.1kg.cm ,空载起动频率f=3000HZ 。

由要求速度可求出运行频率 f=12.3333=L V

其中两从动轮拉力可看成一合拉力,当取主动轮一端的带为分离体时,则总摩擦力F和两边拉力对轴心的力矩的代数和ΣT=0,即

由上式可得:

(四)V带的有效拉力关系

预紧力F:最大有效拉力与F0成正比。这是因为F0越大,带与带轮间的正压

力越大,则传动时的摩擦力就越大,最大有效拉力也就越大。但F0

过大时,将使带的磨损加剧,以致过快松弛,缩短带的工作寿命,

如果F0过小,则带传动工作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运转时容易发

生打滑。

包角α:最大有效拉力随包角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α越大,带和带轮的接触面上所产生的总摩擦力也就越大,传动能力也就越高。

摩擦系数f:最大有效拉力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摩擦系数越大,则摩擦力就越大,传动能力也就越高。

综上本设计时遵循的条件时F要适中,α大一些,f大一些。

(五)V带的设计计算

(1)确定计算功率P

K=1.2 (工作系数)

P=PKA=1.2×4=4.8kw

(2)选取普通V带带型

根据P、n确定选用Y型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主动轮基准直径=50mm

从动轮基准直径=60mm

V=

10

768

.3

60000

1440

50

1000

60

1

=

?

?

=

?

π

πn

d

di

m/s

带的速度合适

(4)确定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初步确定中心距a=100mm

带所需的基准长度2d=

mm

a

d

d

d

d

a d

d

d

d

20

4

)

(

2

2

1

2

1

2

=

-

+

+

+

π

(5)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α

α1=

1

2

0120

25

.

174

5.

57

180

=

?

-

-

a

d

d

d

d

主动轮上的包角合适。

(6)计算普通V带的根数z

n=1440r/min i=1.2 d1=50mm p=1.6kw Δp=0.23kw k=0.96 k2=0.89

z=81

.396.089.0)23.00.1(4

.4=??+

取z=4 (7)计算预紧力

220)15

.2(500

qv K v P F a

ca +-=

q=0.07kg/m

N F 69.1100=

(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N

ZF F p 5.8802

sin

21

0==α

(9)带轮结构尺寸看零件图,带轮材料为铸铁 牌号HT200.

(10)导轨的选取

本设计选用直线运动滚动支承,直线运动滚动支承就是滚动导轨,它的优点是摩擦系数小和动、静摩擦系数很接近。因此,运动轻便,摩擦力小,摩擦发热少,磨损小,可避免出现爬行,可得到较高的定位精度,此外,滚动导轨可用油脂润滑。但是滚动导轨的抗震性较差,对赃物比较敏感,必须有良好的防护装置。

直线滚动导轨副包括导轨条和滑块两部分。导轨条通常为两根,装在支撑件上,每根导轨条上有两个滑块,固定移动件上。这种导轨副的配置与固定,两条导轨条中,一条为基准导轨,上有基准面,另一条为从动导轨,装配时,将基准导轨的基准面靠在

支撑件的定位面上,用螺钉靠后固定,滑块则顶靠在移动件的定位面上。

2.6 绕线部分设计

绕线部分的结构为一丝杠通过丝杠螺母带动工作台在轨道上滑行,工作台由一步进电动机带动一椭圆型辊子进行绕线,辊子实轴长300mm。虚轴长100mm,由塑料制成,之所以为椭圆型,是减小漆包线缠绕过程中的拉力,也为了同电机中的定子铁圈相类似,工作台机械机构为一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一传动轴相连,从而带动辊子转动,其结构与放线部分类似,这里就不在说了,另外工作台滑行的导轨在上一节也已经介绍过了,这节只对丝杠螺母的机构的设计进行介绍。

丝杠螺母机构又称螺旋传动机构,它主要用来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丝杠螺母机构有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之分,本设计选用滚动丝杠螺母机构,虽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但其最大优点是摩擦阻力小、传动精度高。根据丝杠和螺母相对运动组合情况,其基本传动形式有四种:(1)螺母固定(2)丝杠转动、螺母移动(3)螺母转动、丝杠移动(4)丝杠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

本设计选择第二种传动形式,该传动形式需要限制螺母的转动,故需导向装置,其特点是结构紧凑、丝杠刚性好。

在设计导向装置时,采用的是浮动式反向内循环,内循环方式的滚珠在循环过程中始终与丝杠表面保持接触,在螺母的侧面孔内装有接通相邻滚道的反向器,利用反向器引导滚珠越过丝杠的螺纹顶部进入相临滚道,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一般在同一个螺母上装有2~4个滚珠用反向器,并沿螺母圆周均匀分布。内循环方式的优点是滚珠的回路短、流畅性好、效率高、螺母的径向尺寸也比较小。

浮动式反向器的内循环滚珠丝杠副其结构特点是反向器上安装孔有0.01~

0.015mm的配合间隙,反向器弧面上加工有圆弧槽,槽内安装滚珠代替了定位键而对反

向器起到自定位作用。这种反向器的优点是:通道流畅、摩擦特性较好,更适用于高速、高灵敏度、高刚性的精密进给系统。

因为滚珠丝杠副在负载时,其滚珠与滚道面接触点处将产生弹性变形,换向时,其轴向间隙会引起空回,这种空回是非连续的,既影响传动精度,又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所以本设计在滚珠丝杠副间隙调整方面采用的是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式,调整垫片的厚度,可使两螺母产生相对位移,以达到消除间隙、产生预紧拉力之目的,其

立体车库的内部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

目录 摘要........................................................................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机械式停车库.................................................... 1.3 机械优化设计相关知识.............................................. 1.3.1 优化设计概述.................................................. 1.3.2 约束优化方法................................................ 第二章立体车库总体结构的研究............................................. 2.1 机械立体车库的总体结构形式...................................... 2.2 立体车库的总体结构的选择与设计....................................... 2.3 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方式的总体设计.................................... 2.4 立体车库主体建筑结构的总体设计................................. 第三章固定叉梳的优化设计................................................ 3.1 横移叉梳和固定叉梳结构形式的设计................................... 3.2 固定叉梳的优化设计................................................. 第四章立体车库钢结构骨架的优化设计.................................... 4.1 立体停车库钢结构骨架基本结构的设计................................... 4.2 立体停车库钢结构骨架的模型化..................................... 4.3 钢结构骨架的受力情况............................. 4.4 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假设................................... 4.5 钢结构骨架的受力分析............................................. 4.6 钢结构骨架的变形分析........................................... 4.7 结构优化设计模型的建立....................................... 4.8 优化结果及分析........................................................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利用PLC S7-200自动绕线机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XXXXXXXX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 年月日

摘要 针对传统变压器绕线机械结构复杂的缺点,提出一种主轴与排线分离驱动的新型控制模式,实现绕线参数的柔性化调整。一方面,系统采用PLC为控制核心,送线轴恒张力变频驱动,步进驱动器配合卷绕主轴控制步进电机高精度排线。另一方面,系统提供了方便的人机界面,实现了绕线工艺的可编程化;同时,采用PLC驱动执行器和接收控制信号,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事实证明上述控制系统应用于绕线机具有操作简单, 运行可靠, 工艺参数修改方便, 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本课题来源于工程实际。所以,本设计从实际出发,从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等多方面考虑。我们主要从对系统硬件的选型、搭配,软件的设计与调试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论证。在本设计中力求可靠、稳定、直观、易于操作。本自动绕线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与台达DOP-A57GSTD型触摸屏,并配以现场信号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构成该系统。应用step7软件包和台达触摸屏软件开发PLC控制、组态程序,实现绕线机运行自动化。 通过仿真调试,本系达到了任务设计的要求,可以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关键词:变压器自动绕线 PLC 触摸屏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作业

甘蔗收获机机械台架虚拟样机 结构优化设计 摘要:结构优化设计就是寻求满足约束条件下的最佳构建尺寸、结构形式以及材料配置方式。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虚拟样机台架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一阶方法对台架进行优化,预估出经验设计结构上的最危险点,并对结构进行改造和优化,可以保证结构综合应力在材料的许用应力范围内,对结构轻量化,合理分配材料,大大缩短研制周期,降低设计成本,为虚拟样机的创新设计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设计及优化设计方法。 关键词:甘蔗收获机;优化设计;模态分析;一阶方法 引言:甘蔗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中国的种植面积在世界位居第三位,成为我国制糖,轻工,化工和能源的重要原料,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甘蔗收获包括切梢、切割、清理和装运等工序,为甘蔗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最大,费工费时,成本最高的一个环节。在我国,甘蔗成产机械化程度低,随着人工收获成本的逐年增加,我国糖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实现甘蔗收获机械化的要求愈加迫切。随着设计理论与设计理念的发展,对虚拟样机进行优化设计能改进凭经验设计出现的缺陷以及预估结构或机构的最危险点,从而对其进行改造和优化,对设计结果及时进行审查,并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实现了设计过程中的快速反馈,按照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进行物理样机研制,可以避开预估的缺陷和危险点,从而使结构更趋于合理,降低了制造成本,大大缩短了设计和产品研制周期,还可以保证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虚拟样机技术[ 1]为这类创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甘蔗收割机在工作过程中, 要经历扶蔗、砍蔗、输送、断尾以及剥叶等动作, 承受的都是动态载荷, 而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是承受动态载荷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因此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甘蔗收割机机架结构部件进行模态分析, 根据机架结构的低阶模态和振型, 确定对机架结构是进行动力刚度优化还是静力强度优化。 1.机架结构模型建立

(新)台达数控定子绕线机伺服系统应用实例_

台达数控定子绕线机伺服系统应用实例 利用中达CNC数控系统强大的轴控功能和台达伺服系统快速精准的运动响应,使绕线机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文主要介绍了数控定子绕线机功能的需求,以及系统操作界面和I/O的规划。 一、前言 图1 数控定子绕线机外观 目前绕线机的市场可谓庞大,品种繁多,有平行绕线机、环型绕线机、定转子绕线机、纺织绕线机等。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利用中达CNC数控系统和伺服产品构建出的设备:数控定子绕线机。他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自动变换绕线方向,所绕的线圈整齐且圈数准确。操作简便,节省人工,提高产量,产品品质好,其绕线、排线、停车、换槽,完全按程序自动执行。排线宽幅可调,圈数准确。生产速度快,并大量节省线材。下面概述如何利用中达的数控和台达的伺服整合此方案。 二、技术和精度要求 客户原用PLC+伺服控制整台设备,因其加工出来的产品的合格率较低,且一些功能无法实现,满足不了市场上需求,故提出开发数控定子绕线机,并且需要控制系统和伺服满足如下条件: 1.伺服运动轴 在机械上,需要三轴的控制坐标系。其中,排线X轴采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螺距为4mm 的滚珠丝杠,在连接工作台做直线运动;飞叉Y轴采用伺服电机驱动1:2的齿轮箱间接传动,做360度的圆周运动;分度Z轴采用伺服电机驱动1:9的齿轮箱间接传动,做360度的圆周运动。这3个轴要求能够联动。 此外,对于飞叉轴来说,由于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负载惯量会因为绕线的速度的不同而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伺服系统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相应性和对负载变化自适应能力。 2.精度要求 机械回零精度:排线轴0.005mm 飞叉轴+/-1度分度轴+/-1度 定位精度:0.02mm +/-1度 要求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能够具有检测反馈,来保证机械运动精度。 3.CNC控制系统 因定子绕线机不仅讲究绕的匝数要准确,而且排线出来的密度要均匀,即最少需要两轴之间做插补运算,实现联动;画面可以自由规划;要给客户方便传输加工程序,并且可以对NC程序编辑和存储;控制系统要提供一个D/A口,实现恒张力控制功能。 另外,客户希望数控系统再开放一个轴,以备后用。

接收机系统设计

接收机系统设计 接收机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挑战,首先要明确设计目的,即设计那一种接收机,不同种类接收机的设计方法是大不相同的。然后根据系统设计的指标要求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出设计重点或难点,即是高灵敏度设计;或是高线性设计;或是大动态范围设计;还是宽频带设计。不同的设计重点有不同的实现方法,根据系统要求的性能指标,首先要确定: 1.接收机的结构形式,设计系统实现的原理方框图。 确定采样超外差式结构,零中频结构,还是数字IF结构;确定采样 本振频率合成器的类型;确定是一次变频还是多次变频结构,是否 用高中频;确定信号的动态范围及接收机的线性度。 2.接收机功能电路实现及系统线路组成,设计电路图。 本章对一般接收机的设计方法不作详细的讨论,只重点讨论接收机设计中有关高线性度和大动态范围实现的具体方法,这也是本课题实现中的难点所在。 §大动态范围接收机设计方法 接收机动态范围DR(Dynamic Range),是指接收机能够接收检测到的信号功率从最小可检测信号MDS到接收机输入1-dB压缩点之间的功率变化范围,是接收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第二章对动态范围已经作了详细的论述。通常,一般的接收机都具有60dB~80dB的动态范围,现代接收机则对动态范围指标提出相当苛刻的要求,往往超过100dB。如本项目动态范围指标要求做的大于120dB。 实现接收机动态范围的功能电路是接收机中的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是一个闭环负反馈自动控制系统,是接收机最重要的功能电路之一。接收机的总增益通常分配在各级AGC电路中,各级AGC电路级联构成总的增益。在接收微弱信号时,接收机要具有高增益,将微弱信号放大到要求的电平,在接收机靠近发射电台式时,AGC控制接收机的总增益,使接收机对大信号的增益很小,甚至衰减。接收机动态范围实现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机械创新设计较完整版

第一讲 1、机械创新设计与现代设计、常规设计有什么差异和关联?创新设计方法: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现有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实现创新构思,获得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成果.特点:强调发挥创造性,提出新方案,提供新颖。独特的设计方法,获得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现代设计: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各类工程应用软件及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的机械设计。 常规设计:常规设计是以应用公式、图标为先导,已成熟的技术为基础,借助设计经验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 关联: 机械常规设计始终是最基本的机械设计方法,在强调现代设计、创新设计时不可忽视其重要性。 创新设计的基础——常规、现代设计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仅仅借助了先进、高效的计算机应用手段,提高了设计过程的效率,但没有脱离常规设计的思维。 2.现代创新人才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1) 具备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 不断进取与追求的精神 (3) 合理的创新思维方式(突破传统定式) (4) 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创新的必备条件) (5) 掌握一定的创新技法 3.学习机械创新设计的内容有那些? 1.机构的创新设计 2.机构应用创新设计 3.机构组合设计产生新机构系统 4.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 5.利用反求原理进行创新设计 6.利用仿生原理进行创新设计 第二讲 1简述创造性思维四大特性

(方法的开放性;过程的自觉性;解决问题的顿悟性;结果的独特性)。 影响创造性思维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 (1)天赋能力:与生俱来的所有神经元 (2)生活实践:后天实践活动具有的重大意义 (3)科学地学习与训练科学、简单易行的专业学习与训练 2.了解和阐述创造性思维、创造活动、创造能力三者的关系。3.理解综合、分离创造原理的特性和基本实施途径。 概念:有目的的将复杂对象分解,提取核心技 术,并利用于其他新事物。 特征:1)与综合创造原理对立,但不矛盾; 2)冲破事物原有形态的限制,在分离中产生新的技术价值; 3)实质上综合法与分离法两者无明显界限,实践中常常相互贯穿,共同促成新事物。 实施途径:1)基于结构的分解;2)基于特性、原理的列举分离 第三讲 1.学习创造原理的基础知识有什么实际意义? 2.物场三要素是指什么?(两个物与一个场)比较完全物场(三个要素齐全的场)、不完全物场(三要素中有两个要素存在的场)、非物场(三要素中仅有一个要素的场)的异同。 3.列举三种所熟悉的创造理论,简述其实施的基本途径。 (1)物场要素变换:电磁场取代机械场 (2)物场要素补建:超声波加工(特种加工工艺) 第四讲 1、实施群体集智法应遵循哪些原则?提出自己运用此法的技巧。(要求从不同角度提两点) 1.自由思考原则:解放思想、消除顾虑 2.延迟评判原则:过早的结论会压制不同的 想法,可能扼杀有创造性的萌芽 3.以量求质原则:相关统计表明,一批设想 的价值含量与总数量成非线性正比。 4.综合改善原则:充分利用信息的增值。 2.为什么设问探求法特别强调“善于提问”?简述所学的九种基本提问。 ●学习者的基本技能 ●创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 ①有无其他用途;②能否借用(直接);③能否改变使用(间接);④能否扩大(改良); ⑤能否缩小(改良);⑥能否代用;⑦能否重新调整;⑧能否颠倒;⑨能否组合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周江琛2013301390008 摘要:机械优化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非常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是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重点介绍机械优化设计方法的同时,对其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优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词:优化方法约束特点函数 优化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建立在数学规划理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善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使期望的经济指标达到最优,它可以成功地解决解析等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优化设计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因而采用这种设计方法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将设计问题转化为确切反映问题实质并适合于优化计算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包括:选取适当的设计变量,建立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设计问题所要求的最优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约束条件反映的是设计变量取得范围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求得该数学模型的最优解:可归结为在给定的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值或最优值的问题。机械优化设计就是在给定的载荷或环境条件下,在机械产品的形态、几何尺寸关系或其它因素的限制范围内,以机械系统的功能、强度和经济性等为优化对象,选取设计变量,建立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使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值一种现代设计方法,目前机械优化设计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国防等各部门。优化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是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为工程设计提供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就可以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因此优化设计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优化方法的发展经历了数值法、数值分析法和非数值分析法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数学规划理论形成了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为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使工程技术人员把主要精力转到优化方案的选择上。最优化技术成功地运用于机械设计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引入优化设计方法后,使得在设计工程中既能够不断选择设计参数并评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又可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在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机械产品更新日益所以今天,把优化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起来,使设计工程完全自动化,已成为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优化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无约束优化设计法;无约束优化设计是没有约束函数的优化设计,无约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目标函数的一阶或二阶导数的无约束优化方法,如最速下降法、共轭梯度法、牛顿法及变尺度法等。另一类是只利用目标函数值的无约束优化方法,如坐标轮换法、单形替换法及鲍威尔法等。此法具有计算

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陈建毅编撰日期:2009年8月30日 一、课程概述 《机械结构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属于B类),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三部分内容。计划时数为68学时,本课程4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会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会分析计算一些简单力学问题。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中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会应用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机械工程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掌握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使用、维护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常用零部件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在本课程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对象:工业设计专业大二上学期的高职学生。 二、教学内容描述 教学内容分成两个模块:工程力学基础和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主要内容分为静力分析和强度分析;机械设计基础分为机械零件基础、常用机构、机械传动基础。 第一篇工程力学基础 第一章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工程力学与工业设计 第二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第三节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静力学公理 第五节约束与约束反力 第六节分离体与受力图 教学要求:了解力与力系的基本概念,掌握静力学的基本公理和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能熟练地取分离体,画受力图。 第二章构件与产品的静力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合成 第二节平面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 第三节空间力系简介超静定的概念

汇川变频器的行业应用方案汇总

1.自动扶梯 NICE2000是当今最先进的自动扶梯一体化控制系统,集成了变频驱动和扶梯逻辑控制,辅以简单的外设就可构成完整的扶梯控制系统,该一体化控制系统申请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NICE2000的出现解决了困挠变频扶梯多年的三大难题:成本居高不下、重载下行的安全隐患、变频工频切换的振动。 旁路变频 取消制动电阻能量直接反馈电网 模块化的优点 ■结构紧凑、安装方便; ■先进的矢量控制算法、电机参数自动调谐(静止调谐和完全调谐两种)、运行接触器控制、抱闸接触器控制、旁路变频节能控制、全变频节能控制、速度跟踪控制等多种扶梯控制专用功能;

5.5kW变频器轻松拖动11kW电机。无需PLC 控制变频一体化 高度集成的一体化驱动器,无需PLC,轻松实现旁路变频、全变频、自启动、故障显示、自动加油、方向显示等所有扶梯功能。 2. 电梯专用ME320L是一款专为电梯开发的专用变频器,分为异步变频器和IP后缀同步变频器。ME320L标准配置PG卡、直流电抗器和制动单元,全部功能专为电梯设计,调试简单、性能优越。同步和异步系列的功率范围均从2.2kW到55kW,适合别墅电梯、住宅电梯、商用电梯、载货电梯以及各种速度场合。 1、主回路适用于ME320L-4002~ME320L-4030系列变频器,大于30kW请加装制动单元 2、状态信号输入输出(功能定义全部为默认值) 3、模拟量速度给定

4、多段速速度给定 5、编码器分频输出(编码器输入,根据编码器类型选择相应PG卡,根据PG卡说明接编码器进线) 假设多段速1为高速、多段速2为爬行、多段速3为检修,以1m/s为例 3. 拉丝机专用 MD系列变频器—拉丝行业应用方案专家 产品特点: 高端: 主拉、收线采用电流矢量控制变频器:超强的低频转矩、快速的动态特性、优秀的稳速精度;

高频电子线路收音机课程设计模板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报告 系(部):三系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11级(1)班 姓名:陈文卿 学号: 20110306119 成绩: 指导老师:陈飞李海霞 开课时间: 2012-2013 学年 2 学期

一、设计题目 HX108-2 AM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二、主要内容 1、学习收音机原理 2、组装、焊接收音机 3、调试收音机 4、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具体要求 1、对照原理图讲述整机工作原理; 2、对照原理图看懂装配接线图; 3、了解图上符号,并与实物对照; 4、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各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5、认真细致地安装焊接,排除安装焊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6、书写一份完整的设计报告。报告包括设计题目、设计任务、详细的设计 过程、原理说明、各模块参数的说明、仿真波形、调试总结、心得体会、参考文献(在报告中参考文献要做标注,不少于4篇) 四、进度安排 第十七周: 周三,周四通过查阅书本,参考资料,网络等学习收音机工作原理。周五开始焊接收音机。 第十八周: 周一、周二焊接收音机 周三调试收音机 周四、周五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五、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最终考核成绩由四部分组成: 1、平时考勤占30% 2、组装的收音机质量占30% 3、答辩占20% 4、实验报告占20%

目录 1、收音机组装与调试的目的与意义 (1) 2、收音机的原理 (2) 2.2总体概述 (4) 2.3输入回路 (5) 2.4变频级 (5) 2.5中放级 (6) 2.6检波级 (7) 2.7 自动增益控制 (8) 3、收音机的组装 (8) 3.1元器件准备与检查 (8) 3.2.1焊接步骤 (8) 3.2.2注意事项 (9) 3.3组合件准备 (10) 3.4装大件 (10) 3.5开口检查与试听 (10) 3.6前框准备 (10) 4、收音机的调试 (11) 4.1收音机的调试步骤 (11) 4.2故障分析与处理 (11) 4.2.1检查顺序 (11) 4.2.2 万用表检查的方法 (11) 4.3.3焊接、组装、调试中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2) 5、安全及注意事项 (12) 6、心得与体会 (13) 7、元件清单 (13) 8、参考文献 (15)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 我们知道,目前,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要保持和发展我国机械产品在机械市场中的份额,关键靠的就是创新。我们要摆脱现在在机械创新设计上的落后局面,就要我国机械人才的创新设计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困难的实践性较强的研究课题。要进行机械创新设计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充分获取适用的知识;二是要使用符合创新设计思维并能激发创新思维的设计系统。设计过程充满了矛盾,所获取的知识应有助于矛盾的迅速解决,这就要求知识获取工具紧密集成到设计过程中,因此要统一研究知识获取工具与设计系统。另外,人类的创新设计思维模式是在长期的成功设计经验中总结形成的,因此设计系统必需符合创新设计思维规律。 案例一: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一般圆柱凸轮机构是将凸轮的回转运动变为从动杆的往复运动,而此处利用反动作,即当活塞往复运动时,通过连杆端部的滑块在凸轮槽中滑动而推动凸轮转动,经输出轴输出转矩。活塞往复两次,凸轮旋转360°。系统中没有飞轮,控制回转运动平稳。 这种无曲轴式活塞发动机若将圆柱凸轮安装在发动机的中心部位,可在其周围设置多个气缸,制成多缸发动机。通过改变圆柱凸轮的凸轮轮廓形状可以改变输出轴的转速,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这种凸轮式无曲轴发动机已用于船舶、重型机械、建筑机械等行业。 旋转式发动机与传统的往复式发动机相比,在输出功率相同时,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旋转速度范围大以及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在实用化生产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新型的内燃机和动力机械。人们总是在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而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敢于突破,善于运用类比、组合、替代等创新技法,认真进行科学分析,将会使人们得到更多创新的、进步的、高级的产品。 案例二: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的创新设计实例 圆柱凸轮作为一种机械传动控制部件,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等突出优点,但其加工制作比较困难。东北大学东软集团生产的医用全身CT扫描机,有一对复杂的圆柱凸轮,过去一直采用手工加工,不仅制造精度低,而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为此,负责机械加工的东北大学机械厂提出要研制一种精度较高、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圆柱凸轮加工装置。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包括工作台直线运动坐标轴和工件回转运动坐标轴,在加工圆柱凸轮时,本装置根据数控加工程序控制工件作旋转进给运动和直线进给运动,通过普通立式铣床工作台的垂直运动进行切深调整,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条凸轮曲线槽的连续自动化加工。 案例一图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周江琛 2013301390008 摘要:机械优化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非常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是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重点介绍机械优化设计方法的同时,对其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优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词:优化方法约束特点函数 优化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建立在数学规划理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善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使期望的经济指标达到最优,它可以成功地解决解析等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优化设计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因而采用这种设计方法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将设计问题转化为确切反映问题实质并适合于优化计算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包括:选取适当的设计变量,建立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设计问题所要求的最优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约束条件反映的是设计变量取得范围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求得该数学模型的最优解:可归结为在给定的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值或最优值的问题。机械优化设计就是在给定的载荷或环境条件下,在机械产品的形态、几何尺寸关系或其它因素的限制范围内,以机械系统的功能、强度和经济性等为优化对象,选取设计变量,建立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使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值一种现代设计方法,目前机械优化设计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国防等各部门。优化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是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为工程设计提供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就可以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因此优化设计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优化方法的发展经历了数值法、数值分析法和非数值分析法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数学规划理论形成了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为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使工程技术人员把主要精力转到优化方案的选择上。最优化技术成功地运用于机械设计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引入优化设计方法后,使得在设计工程中既能够不断选择设计参数并评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又可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在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机械产品更新日益所以今天,把优化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起来,使设计工程完全自动化,已成为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优化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无约束优化设计法;无约束优化设计是没有约束函数的优化设计,无约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目标函数的一阶或二阶导数的无约束优化方法,如最速下降法、共轭梯度法、牛顿法及变尺度法等。另一类是只利用目标函数值的无约束优化方法,如坐标轮换法、单形替换法及鲍威尔法等。此法具有计算

自动绕线机设计方案说明

自动绕线机设计方案说明 一、绕线机工作原理: 绕线机是用于切割硅单晶上的一种细合金钢丝,由于是在美国进口的大卷筒估计有50000米左右长(重量?),用在线切割机太大太重不能使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只能使用小卷的合金钢丝筒,因此需要将大卷合金钢丝筒,卷成小的合金钢丝筒,小卷的合金钢丝筒约2500-5000米,(重量?)才能用于线切割机使用,合金钢丝直径为Ф0.31。 二、绕线机主要技术要求分析: 1、由于合金钢丝直径只有Ф0.31mm比较细,而且合金钢丝本身比较硬,在绕制过程中拉紧容易断,绕松了容易跑而且排列不整齐,不符合工艺要求, 2、在绕制过程中,绕线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启动或停止时,不能堵启、堵停刚好适应合金钢丝本身物理特性。 3、大卷的合金钢丝筒与小卷合金钢丝筒,在绕制合金钢丝过程中(过度轮1)与(过度轮2)垂直下拉转到小卷合金钢丝筒上,而且合金钢丝在小卷合金钢丝筒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依次循环进行绕制,要保证绕线筒合金钢丝排列整齐,松紧适宜,传动部分必须采用高精度、转速恒定可调的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由于精度高,转速恒定可调是通过内部的脉冲信号来控制与外部传感器信号来控制电机转速、起步、运行、停止等工作状态,才能满足工艺及技术要求。 三、绕线机设计方案: 1、绕线机是根据客户公司提供有关绕线机加工工艺要求及技术要求来进行设计,根据以上工作原理主机控制均采用进口品牌欧姆龙、或西门子PLC可编程器、主要传动部分采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合金钢丝绕制过程中的张力松、紧信

号采用张力传感器、计数频率采用旋转编码器,所有传感器采集的控制信号如速度、同步、张力、计数送到PLC进行运算,完成绕线机绕线工艺技术要求。 2、步进电机传动总成叫标准拖板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同时小卷合金钢丝筒传动总成,水平固定在步进电机传动总成标准拖板上,同步控制信号的采集是安装在2号传动轮上旋转编码器脉冲信号(转速),来控制小卷合金钢丝筒传动总成与步进电机传动总成的同步,方向控制信号由两边的接近开关分别进行控制左、右换向从而达到绕制过程同步。由PLC内部运算的结果,去控制大卷合金钢丝筒传动总成与小卷合金钢丝筒总成转速。 3、合金钢丝在绕制过程中的张力大小,由张力传感器测量出张力模拟信号,去控制大合金钢丝筒的伺服电机扭矩大小。 4、小卷合金钢丝筒传动总成与步进电机传动总成的转速及同步,是通过PLC发出脉冲信号与旋转编码器测量信号,进行自动控制,旋转编码器安装在过度轮的支撑板上面与(过度轮2)的位置上,同时也进行计数测量电机转速,当绕到5KM米(可调)全部绕线过程自动停止。 5、由于在绕线工艺流程非常严格要求同步、整齐、平整,我们在过度轮的支撑板上面安装一套自动垂直绕线装置,由于小卷合金钢丝筒传动总成与左右行走步进电机传动总成拖板同步,合金钢丝左、右摆动是通过支撑板上的自动垂直绕线装置,使(过度轮1)(过度轮2)绕制过程中使(过度轮1),端始与前端终保)垂直,才能保证绕线过程每一层排列整齐。 9、绕线机最好采用触摸屏控制,非常方便进行各种功能的设置,如速度、同步、张力、计数等参数,可减少面板上的控制按钮,操作使用更方便。 10、技术人员到现场了解,针对实际加工工艺流程进行深入了解并提出了以上初步设计方案,另外机械传动部分初步设计方案,需要贵公司配合,如小卷合金钢丝筒,大卷合金钢丝筒的具体安装尺寸,而且需要比较详细工艺要求。

接收机的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简 易 调 频 接 收 机 的 设 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07级2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0.06

目录 摘要 (3) 一、选题意义 (3) 二、总体方案 (4) 2.1.设计目的 (4) 2.2.设计思路 (4) 三、调频接收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5) 四、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6) 4.1.工作频率范围 (6) 4.2.灵敏度 (6) 4.3.选择性 (6) 4.4.频率特性 (6) 4.5.输出功率 (7) 五、各部分性能分析 (7) 5.1、高频放大电路 (7) 5.2、混频电路 (8) 5.3、本振电路 (8) 5.4 、混频器 (10) 5.5、中频放大电路 (12) 5.6 确定电路参数 (13) 5.7、鉴频电路 (14) 5.8、低频放大电路 (15) 5.9 电路参数: (16) 六、心得体会 (17) 七、参考文献 (18)

简易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其目的是得到一个超外差式的调频接收机。所谓超外差,是指将所要接收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 在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其分为选频网络、高频放大、变频、中频放大、解调、低放和低频功放七个部分。但是在设计时必须全面考虑,妥善处理一些相互牵制的矛盾,特别要抓住主要矛盾(稳定性、选择性、失真等),才能使得接收机有较好的指标。超外差式接收机能够大大提高接收机的增益、灵敏度和选择性。。超外差电路的典型应用是超外差接收机,其优点是:①容易得到足够大而且比较稳定的放大量。②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好的频率特性。③容易调整。缺点是电路比较复杂,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干扰,如像频干扰、组合频率干扰和中频干扰等。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超外差接收机已经可以单片集成。 关键词:超外差,调频,本振,混频 一、选题意义 社会发展到今天,现代化的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接收机的功能是恢复用于调制发射机的原始信号。该过程称作解调,实现这一恢复功能的电路称作解调器。检波器这一术语也在使用,有时将单个超外差式接收机的解调器称为第二检波器。对于模拟解调器,我们希望能够使失真和噪声最小,这样输出信号波形就会尽可能地接近原始信号了。数字解调的作用是产生或恢复出与发射机输入同样类型的数字输出,且具有尽可能少的误差和正确的信号速率。因此,模拟与数字信号解调器的性能测量方法是个同的。通常,数字解调器可在调制解调器中单独配制,也可与数字调制器一起构成发射机。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摘要: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涉及方面很多,对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很高。因此,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如何做好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展开论述。 关键词:机械结构;设计流程;优化设计 一、机械设计的流程 机械的设计是开发和研究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提高自身设计水平,加快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设计出质量优良的生产和机械。第一,要确立良好的设计目标。机械设计与开发要满足实际需要,能够发挥其自身的功能。第二,要严格遵守设计标准和要求,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提炼,从而有效的设计任务和目标。第三,在承接设计任务书以后,要坚持合适的原则,明确设计责任;还要组织设计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重视设计样品机械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从而形成最初的设计。第四,要组建优秀的项目团队,对方案进行深入讨论,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控制方案变更。第五,要组织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设计质量,在图纸完成交付以后,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为以后设计提供借鉴和帮助。第六,在机械创建完成后,要做好机械的验收,设计师要对机械进行检查,保证在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只有在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最后的交付使用。第七,在进行机械安装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在安装现场进行全程的监督和控制,做好技术指导。第八,为了保证机电和安装质量,要进行生产鉴定和调试,根据机械使用的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鉴定。在以上设计流程中,缺一不可,需要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设计水平,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保证设计质量。 二、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机械设计质量,设计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实现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 (一)在机械制造阶段,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导致机械不能正常投入使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与制造人员进行协调,多深入生产现场,认真听取制造工人和设计人员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机械结构,提高机械的精密度。

绕线机原理

绕线机原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原理建模: 根据线绕电阻器的结构特点及生产要求,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绕制模型。 如图所示,骨架夹持定位后,送线装置从1#位置向前移动,把伸出的一小段电阻丝送到始焊点位置,然后焊机把电阻丝前段与左侧金属帽焊接在一起,接着骨架旋转一定的角度并同时移动一小段距离(前间距),将电阻丝绕到瓷棒上,然后送线装置摆动一个角度(前摆角)到达2#位置,在这一位置电阻丝与骨架轴线垂直。接着开始绕线,如图b所示,骨架在旋转的同时向左排线移动,而送线装置固定不动,这样就在瓷棒上绕出了螺旋线,当绕制到合适位置时,骨架停止旋转及排线移动。然后,如图C所示,送线装置向右摆动一定角度(后摆角)返回到1#位置,接着骨架旋转一定的角度并移动一段距离(后间距),将电阻丝绕到金属帽上,然后焊机把电阻丝与金属帽焊接在一起。在焊接的同时送线装置向后移动,把电阻丝拉断,接着骨架向右移动到初始位置,更换骨架,进行下一个骨架绕制。 主要技术控制 (1)恒张力的控制: 绕制电阻时,需要对电阻丝施加一定的阻力来产生线张力,以确保电阻丝紧密地绕在瓷棒表面。线材状态、放线卷的松紧程度、放线卷上电阻丝的排列方式、运动系统的速度变化等因素都会引起线张力的变化。张力太大会使电阻丝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甚至导致电阻丝被拉断;张力波动幅度大,线张力不均匀,会使绕成的螺旋线各处内应力变化

大,后工序处理时各处弹性恢复不一致,进而导致电阻阻值变化,甚至断线失效。由于电阻丝直径微小而且对电阻阻值一致性要求较高,因此对电阻丝的张力控制要求非常严格。采用控制绕线与放线的线速度差控制线张力的方法(检测线材的线速度、控制放料卷转速、补偿其线速度的变化),要达到张力的波动幅度小或波动幅度处于受控状态,机械结构与控制系统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技术难度大,因此,线材的张力是影响电阻器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精密排线和定位检测技术 线绕电阻器的绕线质量实际反映的是绕线节距精度,因此,实现排线系统的精确走位以达到控制节距精度的目的,既是衡量制造的线绕电阻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又是考核绕制系统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是系统研究设计的核心。排线与绕线的运行关系形成节距,排线系统运动的位置精度,直接影响绕线节距精度。排线系统要求实现u级位移精度,由于其静态质量、运动系统的动态加速度、传动误差等,会引起运动迟缓或运动突变,破坏运行关系;运动系统由于受动载荷、运行频率、环境温度、干扰源的影响,系统的电气参数偏离控制范围,均引起绕线节距精度的变化。这种变化量对线绕电阻器绕制系统影响很大。因此,准确控制排线的位置精度和稳态控制节距精度,是必须研究与解决的关键技术。另外,由于来料的骨架和金属帽长度不一致,使用标准骨架长度来定位很难达到实际的要求,如何进行准确的定位,也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功能分析:

绕线机原理

原理建模: 根据线绕电阻器的结构特点及生产要求,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绕制模型。 如图所示,骨架夹持定位后,送线装置从1#位置向前移动,把伸出的一小段电阻丝送到始焊点位置,然后焊机把电阻丝前段与左侧金属帽焊接在一起,接着骨架旋转一定的角度并同时移动一小段距离(前间距),将电阻丝绕到瓷棒上,然后送线装置摆动一个角度(前摆角)到达2#位置,在这一位置电阻丝与骨架轴线垂直。接着开始绕线,如图b所示,骨架在旋转的同时向左排线移动,而送线装置固定不动,这样就在瓷棒上绕出了螺旋线,当绕制到合适位置时,骨架停止旋转及排线移动。然后,如图C所示,送线装置向右摆动一定角度(后摆角)返回到1#位置,接着骨架旋转一定的角度并移动一段距离(后间距),将电阻丝绕到金属帽上,然后焊机把电阻丝与金属帽焊接在一起。在焊接的同时送线装置向后移动,把电阻丝拉断,接着骨架向右移动到初始位置,更换骨架,进行下一个骨架绕制。 主要技术控制 (1)恒张力的控制:

绕制电阻时,需要对电阻丝施加一定的阻力来产生线张力,以确保电阻丝紧密地绕在瓷棒表面。线材状态、放线卷的松紧程度、放线卷上电阻丝的排列方式、运动系统的速度变化等因素都会引起线张力的变化。张力太大会使电阻丝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甚至导致电阻丝被拉断;张力波动幅度大,线张力不均匀,会使绕成的螺旋线各处内应力变化大,后工序处理时各处弹性恢复不一致,进而导致电阻阻值变化,甚至断线失效。由于电阻丝直径微小而且对电阻阻值一致性要求较高,因此对电阻丝的张力控制要求非常严格。采用控制绕线与放线的线速度差控制线张力的方法(检测线材的线速度、控制放料卷转速、补偿其线速度的变化),要达到张力的波动幅度小或波动幅度处于受控状态,机械结构与控制系统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技术难度大,因此,线材的张力是影响电阻器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精密排线和定位检测技术 线绕电阻器的绕线质量实际反映的是绕线节距精度,因此,实现排线系统的精确走位以达到控制节距精度的目的,既是衡量制造的线绕电阻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又是考核绕制系统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是系统研究设计的核心。排线与绕线的运行关系形成节距,排线系统运动的位置精度,直接影响绕线节距精度。排线系统要求实现u级位移精度,由于其静态质量、运动系统的动态加速度、传动误差等,会引起运动迟缓或运动突变,破坏运行关系;运动系统由于受动载荷、运行频率、环境温度、干扰源的影响,系统的电气参数偏离控制范围,均引起绕线节距精度的变化。这种变化量对线绕电阻器绕制系统影响很大。因此,准确控制排线的位置精度和稳态控制节距精度,是必须研究与解决的关键技术。另外,由于来料的骨架和金属帽长度不一致,使用标准骨架长度来定位很难达到实际的要求,如何进行准确的定位,也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功能分析: 图3.1为电阻绕线机的功能构成。物料通过工艺系统,完成作业功能,生产出合格的成品。电源电器对外部能量进行处理,完成动力功能。PLC系统把操作者输入的信息进行存储、运算、输出指令,完成控制功能,并能向人机界面输出系统信息。传感器检测工作过程的变化,反馈给PLC系统,完成检测功能。机件联接和支撑各个部件,将各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空间配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