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第1-2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泰森多边形法 当流域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时,该法 假定流域各处的雨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站代表。

先用直线(图中的虚线)连接流 域内及附近相邻的雨量站, 成为很多个三角形;
然后,在各连线上作垂直平 分线,它们与流域周界一起 组成n个多边形,每个多边形 正好有一个相应的雨量站。

流域平均雨量计算公式:
全球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是相等的(长期多年的平均值)。

2.2.2 水文观测与水文资料收集



降水; 蒸发; 下渗; 水位; 流量;
1 降水 (1)降雨时程变化的描述方法
1)降雨强度过程线



将时段雨量除以时段长,得时 段平均降雨强度,简称雨强。 以雨强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 坐标,可绘一次降雨的时段平 均降雨强度过程线(1线)。 当时段取得很小时,1线变为一 条光滑的曲线,称瞬时降雨强 度过程线。

3 .下渗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下渗能力不同; 同一时间不同点的下渗能力不同。 下渗能力可用曲线表示,随时间增长而衰减。
实用上,用实测降雨、径流资料反推流域平均 下渗能力曲线或用下渗能力地区分布函数;

4 .水位

我国统一采用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平面作为标准基面。 水尺观测:变化平稳时,每日8时和20时各一次 枯水期,每日8时一次 汛期每日4次(或更多) 自记水位计:观测连续 日平均水位,月平均水位,年平均水位 年、月最高、最低水位、洪水水位


5 .流量
(1)流速仪观测流量 1)断面测量、布置测深垂线 2)流速计算与流量计算 点流速测量 第m条垂线上的平均流速(5个测点时):


第i快面积上的平均流速: 中间部分: 左、右岸部分

流量计算
(2)浮标法观测流量

在上游沿河宽均匀投放浮标,v=L/T 在曲线上查测深垂线的平均流速 计算两垂线间的面积和平均流速 累加求全断面的流量
(3)流量资料的整编:

1)常测水位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绘制 水位——面积曲线 水位——速度曲线 水位——流量曲线
2)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延长

低水位:顺势延长 展延幅度不应超过10%。

高水位:展延幅度不应超过实测流量对应水位变幅的30%
A:延长水位——速度曲线,此线高水位 时趋于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直线; 实测 高水位的水位——面积曲线;
(3) 水文调查 确定洪水的大小 Q。 确定洪水发生的日期,调查在历史年代中的排 列序位,以便估计它的出现频率(重现期)。
2.2.3 径流形成过程


流域上的雨水,除去损失以后,经由地 面和地下途径汇人河网,形成流域出口 断面的水流,称之为 河川径流,简称 径流。 径流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称 径流过程, 它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 依据。
(3)河床泥沙测验 河床泥沙以往常称 河床质,现在多简称床沙。 (4)泥沙颗粒分析 泥沙是由许多粒径不同的泥土沙粒组成。沙样中各 种粒径的泥沙各占多少(百分比)的分配情况,即该 泥沙的颗粒级配。 反映这种级配情况的曲线图称为颗粒级配曲线,或 简称粒配曲线。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7.水文资料收集
(1) 水文年鉴和水文数据库 (2) 水文手册和水文图集



§2.2
径流及其形成过程
2.2.1 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
1.水分循环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有蒸发、降水、下渗和径流4个主要环节。
2.地球的水量平衡 水文循环过程中,任一地区一定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 量之差,必等于其蓄水的变化量,此即水量平衡原理。

每年的蓄水变量有正有负,长期多年的平均值趋近于零。
1.径流的表示方法与度量单位
(1)流量Q:流量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 (2) 径流总量W:径流总量 是指时段T内通过某一断面 的总水量,单位有m3 、 亿m3 等。
(3) 径流深 R:径流深是设想将径流总量均匀地平铺在整 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深,常以mm计。
(4) 径流模数 M: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流量称径流模数, 当Q为洪峰流量时,称洪峰流量模数。 (5)径流系数。 某一时段的径流深R与相应的流域平均降 雨量P之比称径流系数。 因R是由P形成的,对于闭合流域R将小于P,所以 <1。
第2章 河流与径流
§2.1 河流与流域

接纳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天然泄水通道称 河流。
供给河流地面和地下径流的集水区域叫 流域,它由 汇集地面径流的地面集水区和汇集地下径流的地下 集水区所组成。 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水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河 系(河网),又称 水系 。


2.1.1
河流特征

1.河流长度 自河源沿主河道至河口的长度称为 河流长度,简称河长。 2.河流分段(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5段) 河源 :是河流的发源地,可以是泉水、溪涧、沼泽、冰川等。 上游 :直接连接河源,河谷窄、坡度大、水流急、下切侵蚀为 主,河流中常有瀑布、急滩。 中游: 河段坡度渐缓,下切力减弱,旁蚀力加强,急流、瀑 布消失,河槽变宽,两岸有滩地,河床较稳定。 下游 :河槽宽、坡度缓、流速小,淤积为主,浅滩沙洲多,河 曲发育。 河口 :河流注人海洋或内陆湖的地区。


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此法能考虑流域地形的变化绘制等雨量线,比较好地反 映了降雨在流域上的变化,精度较高,但绘制等雨量线需 要较多站点的资料,且每次都要重绘,工作量很大。
2.蒸发

水面蒸发 土壤蒸发 植物蒸散发
现在应用最多的方法:用流域水量平衡的方法 推求,以实测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反推流域的蒸 散发量
桥 涵 水 文

参考书: 1 叶镇国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 张学龄, 桥涵水文,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1章
绪 论
§1.1 水文学的研究内容 水文学 就是研究自然界中水体形成、分布、变 化、运动、相互转化和与环境相互作用 规律的一门科学。 水文学可分为: 水文气象学、河流水文学、湖泊水文学、沼泽水文 学、冰川水文学、海洋水文学、地下水文学等。

2.1.2流域特征
1.分水线和流域
(1)分水线 地形上的脊线起着分水作用,称为分水 线或分水岭。

分水线是相邻两流域的分界线。 秦岭 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南岭 是湘江与珠江的分水岭。
由于地质条件和地貌特征影响,地面、地下分水 线可能不一 致。

(2) 流域 流域是指汇集地面、地下径流的区域, 是相对河流某一断面而言。
§2.3 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
2.3.1 泥沙运动基本规律
1.泥沙特征 泥沙粒径和粒配曲线


常用的沙样特征粒径为中值粒径d50 另一常用的特征值是平均粒径
d pj
P d
i 1 n i i 1 i
n
i
(2) 泥沙的容重
P s 和干容重 '
(3) 水下休止角 静水中的泥沙,由于摩擦力作用,可以形成一定的 倾斜面不至塌落,此斜面与水平面夹角称为泥沙的 水下休止角。 (4) 泥沙的沉降速度 泥沙在静水中等速下沉时的速度,称泥沙的沉降速 度。它是泥沙的重要水力特性之一。 天然泥沙沉降速度经验公式----(张瑞瑾公式)


平均宽度B:流域面积除以流域长度。
流域形状系数K=B/L。

3.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 流域的地理位置 (经度和纬度) (2) 流域的气候条件 (降水、蒸发、温度、湿度、风)


(3) 流域的地形(地形图、流域平均高程 和平均坡度)
(4) 流域的土壤、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影响下渗) (5) 流域的植被 森林(对减少泥沙和洪水有重要作用) (6) 流域的湖泊与沼泽 (径流起调节作用)
1.2.1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 1.水文现象的确定性规律(成因规律、周期性) 2.水文现象的随机性规律 3.水文现象的地区性规律
1.2.2 水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1.成因分析法 建立某水文现象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确定性的定量关系。 2.数理统计法(概率理论为基础) 求某水文要素的概率分布,得出工程规划设计所需的 设计水文特征值。 利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相关关系, 进行相关分析,以展延水文系列或做水文预报。 3.地区综合法 根据气候要素和其他地理要素的地区性规律,可以按地 区研究受其影响的某些水文特征值的地区变化规律。 每种水文现象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以上三种规律性,常 常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用一种或几种方法计算,以便得 出合理可靠的成果。





3.河谷与河槽 可以排泄河川径流的连续凹地称为 河谷。 谷底过水的部分称 河槽。 河槽的横断面称 过水断面(单式、复式)。



复式断面 由枯水河槽和滩地组成,洪水时滩地将 被淹没和过水。
4.河道纵比降

河段两端的高程差叫 落差。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河道纵比降,称河流坡降。
用面积相等求河道的平均纵比降。
测沙垂线 垂线平均含沙量 断面输沙率


(2)推移质泥沙测验及计算 推移质输沙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测验断面的 推移质泥沙重量。




测验推移质: 首先确定推移质的边界,在有推移质的范围内布 设若干垂线,施测各垂线的单宽推移质输沙率; 计算部分宽度上的推移质输沙率; 最后累加求得断面推移质输沙率。
计算公式
Q v
B:用水力学公式计算:
h
χ
ω
R
n
V
Q
1 6 v C RJ R RJ n 1 3 2 Q R J n
2 1
1
3)资料整编
推求逐日平均流量:

一日内流量变化不大时,用日平均水位 在Z--Q线上查得日平均流量;

一日内流量变化大时,用逐时水位在Z--Q线 上查流量,再用算术平均法或面积包围法求 日平均流量。

当流域的地面、地下分水线重合,河流下切比 较深,流域面积上降水产生的地面、地下径流 能够全部经过出口断面排出者,称闭合流域。 当地面、地下分水线不一致,或河流下切较浅, 出水口流出的径流并不正好是地面集水区降水 产生的径流时,称非闭合流域。

2.流域的几何特征

流域面积F。划地面分水线,用求积仪求得。 流域长度L:以流域出口为中心作许多同心圆, 由每个同心圆与流域分水线相交点作割线,各 割线中心点的连线为流域长度。

P1、P2、…、Pn为各 雨量站观测的雨量;

f1、f2、f3、…、fn 为各站代表的多边形 面积;
F为流域面积。

3)等雨量线法 当流域地形变化较大,区域内
有足够数量的雨量站,能结合 地形变化绘出等雨 量线图时用此法。

首先按各雨量站同时期的 雨量,类似绘制等高线那 样,绘出等雨量线; 量出流域内各相邻等雨量 线间的面积f i; 并由相邻的等雨量线值算 出f i上的平均雨量P i。
2)累积降雨过程线 (降雨强度 过程线随时间积分)

图中2线,是对1线下各时段雨 量按时程累加而得。
累积过程线的坡度就是相应时 间的降雨强度。

(2)流域平均雨量计算 1)算术平均法 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比较 均匀,地形起伏变化不大时,可用算术平均 法求流域某时段的平均雨量:
Pi——该时段第i站的降雨量,mm,i=1,2,…,n; n——雨量站站数。
水文学的内容: 1,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与发布,这是水文分析计算和 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2,水文实验研究;
3,水文分析与计算,如百年一遇的流量——工程规划 提供依据; 4,水文预报;
5,水文地理:研究水文特征与地理因素间的关系;
6,河流的冲刷与泥沙淤积计算;
7,其他,如水情、兴利和防洪调度等。
§1.2 水文现象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
6.泥砂
河流中的泥沙,按其运动形式分为 悬移 质、推移质 和 床沙 3种。



悬移质 泥沙悬浮于水中并随之运动; 推移质 泥沙受水流冲击沿河底移动或滚动; 河床 泥沙则是指组成河床并处于相对静止 状态的泥沙。
(1)悬移质泥沙测验


含沙量 单位水体的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 输沙率 单位时间内通过测验断面的悬移质重量。
§1.3 水文科学的发展

至17世纪后期逐步形成一门比较独立的学科。

水位观测最早,公元前约22世纪,大禹治水的“随山刊木”。 雨量观测,14世纪70年代开始。



15世纪欧洲,设立水文站网系统观测水文、流量、降水、蒸 发、泥沙等。 1674贝罗特的《喷泉起源》在水文循环的概念下,提出流 域水量平衡原理,并计算出塞纳河伯格底以上的年径流量为 年降雨量的1/6,标志水文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初步形成。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和卫星遥感遥测技术的 出现,开始水文预报、预测(水量、水质)、水文信息采集、 模型计算、优化调度一体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