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温馨提示:同学们要注意保存,认真看啊!

考点盘查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性质

顺序

比较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原子的失去电子能力

(还原性)

(强)→(弱)

阳离子的得电子能力

(氧化性)

(弱)→(强)

与氧气反应常温下易被氧

气(保存在煤

油中)

常温下被氧

化形成保护

加热时被氧化不被氧化

与水反应与冷水剧烈反

与热水反应

高温下与水蒸气

生成氢气和氧化

不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氢氧化物

与酸反应非氧化性酸从酸中把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和盐不反应

强氧化性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放氢气)

发生复杂氧

化还原反应

只与王水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

生成的碱再与

盐反应

排在前面的金属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氧化物与水反应迅速反应缓慢不能与水直接反应

氢氧化物热稳定性受热不分解受热后分解

常用冶炼方法电解熔融态化合物热还原法热分解法—

二、过氧化物——Na2O2、H2O2

1. 有关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H2O22H2O+O2↑2Fe3++H2O2+2H+=2Fe3++2H2O

2. 注意问题

(1)O2

2-为18电子的粒子,Na

2

O2为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Na2O2中n(阳离子):

n(阴离子)=2:1(即n(Na+):n(O2

2-)=2:1).

(2)符合H2m (CO) n通式的物质m g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与Na2O2充分反应后固

体增重均为m g;不足量的Na2O2与CO2、H2O混合气体反应的计算中,先考虑Na2O2与CO2反

应,CO2反应完后,再考虑与H2O的反应。

(3)实验中Na2O2一般充当供氧剂(与H2O、CO2反应)、氧化剂、漂白剂。

(4)H2O2被还原后的产物为水,所以H2O2成为绿色化学中的一种氧化剂、漂白剂。

(5)无机推断题中与Na2O2反应的对象一般为H2O、CO2

(SO2)。

三、“铝三角”中的转化关系

1. “铝三角”中的转化关系。

注意:(1)Al(OH) 3不溶于氨水.

(2)Al(OH) 3与酸反应时相当于三元弱碱,与碱反应时相当

于一元弱酸。

(3)制备Al(OH) 3常用的三种方法:Al3++3NH3·H2O=Al(OH) 3↓+3NH

4

+;2AlO

2

-+3H

2

O+CO2

=2Al(OH) 3 ↓+CO2

3

-;3Al3++3AlO

2

-+6H

2

O=4 Al(OH) 3 ↓。

2. 有关含铝化合物的图像问题

图像(I):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

量。现象:开始产生白色沉淀,后来白色沉淀溶解。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A段:Al3++3OH—=Al(OH) 3 ↓

AB段:Al(OH) 3 +OH—=AlO

2

-+2H

2

O

图像(II):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至过

量。

现象:开始无沉淀产生,后来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

淀不溶解。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A段:Al3++4OH—=AlO

2

-+2H

2

O AB段:Al3++3 AlO

2

-+2H

2

O=4Al(OH) 3 ↓

图像(III):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

现象:开始产生白色沉淀,后来白色沉淀溶解。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A段:AlO

2

-+H++H

2

O=Al(OH) 3 ↓AB段:Al(OH) 3 +3H+=Al3++3H2O

图像(IV):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AlO2溶液至过量。

MnO2

现象:开始无沉淀产生,后来产生白色沉淀。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A 段: AlO 2-

+4H +=Al 3++2H 2O AB 段: Al 3+ +3 AlO 2-

+6H 2O =4 Al(OH) 3 ↓ 注意:①各段图像中反应物用量的关系。②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 四、“铁三角”中的转化关系 1. “铁三角”中的转化关系

(1)Fe →Fe 2+:Fe 与弱氧化剂反应,如非氧化性酸(H +)、不活泼非金属(S 、I 2等)、铜盐溶液(Cu 2+)、银盐溶液(Ag +),原电池中Fe 作为负极等。

(2)Fe →Fe 3+:Fe 与强氧化剂反应,如强氧化性酸(硝酸、浓H 2SO 4等)、活泼非金属单质(Cl 2、Br 2等)。

(3)Fe 2+→Fe 3+:Fe 2+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 2、O 2、硝酸、酸性KMnO 4、H 2O 2等。 (4)Fe 3+→Fe 2+:Fe 3+与还原剂反应,如碘化物、—2价硫的可溶性化合物(如H 2S 、S 2—

)、+4价硫的可溶性化合物(如SO 2、H 2SO 3、HSO 3-

、SO 23-

)、Fe 、Cu 等。

(5)Fe 2+→Fe :Fe 2+与强还原剂反应,如

Al 、Zn 、C 、CO 、H 2等。

(6)Fe 3+→Fe :Fe 3+与强还原剂反应,如Al 、Zn 、C 、CO 、H 2等。 注意:①Fe →Fe 3O 4:Fe 与水蒸气反应及Fe 在氧气中燃烧。

②Fe 3O 4的性质。Fe 3O 4+8H +=Fe 2++2Fe 3++4H 2O ,Fe 3O 4溶于硝酸,其中的

Fe 2+被

HNO 3氧化

为Fe 3+:3FeO+28H + +NO 3-

=9Fe 3++NO ↑+14H 2O ;溶于HI ,其中的Fe 3+被I —还原为Fe 2+:Fe 3O 4+8H ++2I —=3Fe 2++I 2 +4H 2O 。

2. Fe(OH) 2的制备

在实验室制取Fe(OH) 2时,一定要用新制的Fe 2+盐和加热驱赶O 2后的NaOH 溶液反应,且滴管末端插入试管内的液面下,再滴加NaOH 溶液;或者在反应液面上滴加植物油或苯等物质进行液封空气或者用CO 2、H 2等驱赶装置内的空气。

3. Fe 2+的检验

(1)与NaOH 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且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遇KSCN 溶液或NH 4SCN 溶液无现象,滴加氯水 (或溴水、双氧水、稀硝酸等)后溶液变红。 4. Fe 3+的检验

(1)与NaOH 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

(2)与KSCN 溶液或NH 4SCN 溶液反应,溶液变红:Fe 3++3SCN —=Fe(SCN)3。 (3)与苯酚溶液反应,溶液显紫色。 五、原电池的有关问题

1. 是否为原电池的判断

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断,主要是“四看”: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存在活泼性差异(燃料电池的电极一般为惰性电极);看溶液——两极插入溶液中;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直接接触;看本质——有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2. 正、负极的确定

(1)由两极的相对活泼性强调确定:活泼性强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一般来说,负极材料与电解溶液要能发生反应。如Mg —Al —HCl 溶液的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Mg ,但Mg —Al —NaOH 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Al 。

(2)根据在两电极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化合价的升降情况来判断。如,甲醇燃料电池,甲醇燃烧一般生成二氧化碳,则碳的价态升高,失电子,所以通入甲醇的电极为负极。

(3)由电极变化情况确定:某一电极若不断溶解或其质量不断减少,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则此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若某一电极上的气体产生,电极的质量不断增加或不变,则该电极发

生还原反应,则此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燃料电池除外)。如。Zn —C —CuSO 4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C 电极上会析出紫红色的固体物质,则C 为此原电池的正极。

(4)根据某些现象确定:一般可以根据电极附近显色指示剂(石蕊、酚酞、湿润的淀粉等)的变色情况来分析推断该电极发生的反应、化合价升降情况、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是H +还是OH —

或I —

等放电,从而确定正、负极。

(5)根据外电路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确定:在外电路中电子流出的电极为负极,电子流

入的电极为正极。

(6)根据内电路中自由离子的运动方向确定:在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的电极为正极,阴离子移向的电极为负极。

3. 电极反应的书写

(1)如果给定的是图示装置,先分析正、负极,再根据正、负极反应规律书写反应式。 (2)如果题目给定的是总反应式,可分析此反应中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即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再选择某一极上的简单变化情况去写电极反应式,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直接写或将各反应式看作数学中的代数式,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可(加、减法)。

加、减法书写电池反应式的归纳:

电池总反应式: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负极:还原剂—ne —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氧化剂+ ne —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两个电极反应式的反应相加即得电池总反应式,用电池总反应减去较简单的电极反应式即为较复杂的电极反应式。原电池反应式一般都可用加、减法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