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美术传承思考
对南阳传统民间美术传承与开发的思考

年 已 经很 少有 接 触 这些 传 统 民间 美术 、 传 统 手 工艺 的机 会 。 间美 术 以 及 更 为宽 泛 民
的 民 间传 统 文 化 于 年 轻 人 的 吸 引力 也 对
发现不足 ,培养 民间美术继承人
民 问 美 术 的 创 作 主 题 是 民 间 艺 人
逐渐丧失 对于传统 的民间文化很 多人是
一
3 2—— 观察思考
对南阳传统 民问美术传承与开发的思考
文 /王 征
民间美术是我国美术的一种表现形 式 , 是我 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各地
域 的民间美术都有其个性特色 ,它是 当地人民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 ,具有深 厚 的文化底蕴。民间美术立足于本土 ,适应当地 民间民俗 习惯 ,具有独特的
的随 意性 , 有 因 为生 产 生 活 方式 变 化 或 粗放 、 自然 、强 烈 。 具 者 审 美 情 趣 转 移 ,而 自生 自 灭 的 一 种 特 二 、增 强保 护 意 识和 不 断 发 展 意 识 , 点。 民间 美 术 与 当地 的 各种 风 土 民俗 紧 密 相 连 . 最 为 原汁 原 味 的朴 素 的 民间 文 化 是
民间美 术作 品的产 生有 其 自由性 .
容 并 包性 同 时南 阳盆 地 的独 特 地 理 以 但正是 由于这种 自由性 . 但 使得其保护与传
荆 楚 文化 、 秦 文化 的影 响 , 着独 特 的 及人 文 因素 又保 证 了南 阳 民 间美 术 的 承 面 临很 多 的难 题 。 陕 有 却 而随 着 我 国经 济 的 进
继 续 发展 。民间 美术 有约 定 俗 成 世 代 相 姿 百 态 。传 统 民间 美术 作 品较 之 形 式 化 、
一
民间工艺美术心得体会

民间工艺美术心得体会民间工艺美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代表了我们国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参与文库项目的过程中,我有幸接触到了许多传统工艺品,深深感受到了它们的独特之处和无穷的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心得体会。
首先,民间工艺美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通过观察工艺品的造型、图案和色彩,我们可以品味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和艺术家的心境。
每一件工艺品都承载着制作者的智慧和情感,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特色和历史背景。
比如说,苏州刺绣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秀美和精细;蜀锦则展示了巴蜀文化的繁荣和盛世。
这些工艺品让人们能够通过艺术作品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独特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其次,民间工艺美术是传承历史的纽带。
在现代社会,传统工艺技艺面临着转型和消失的困境。
然而,通过参与文库项目,我发现一些传统工艺品仍然得以传承,逐渐走向现代市场。
这些工艺品既继承了传统的制作技艺,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元素,更加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使得民间工艺美术在当代得以继续发展,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再次,民间工艺美术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方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越来越容易获取和了解。
通过参与文库项目,我发现许多工艺品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比如说,“丝绸之路”上的工艺品融合了中国、印度、波斯等文化的特色;越南的陶瓷工艺品则展示了东南亚文化的独特风情。
这些工艺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窗口,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最后,民间工艺美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
随着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和欣赏水平的提高,民间工艺美术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通过参与文库项目,我了解到一些工艺品制作者已经开始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生产工艺,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手工艺技艺。
这种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链,不仅为制作者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欣赏的机会。
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

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当代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中国民间美术通常是指那些在中国中华民族的广大民间所创作和传承的民间艺术作品,包括红色艺术、工艺美术、民间书画等多个方面。
这些民间艺术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还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和意义。
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中国民间美术在国内外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其中更是有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他们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才华创作并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
这些民间艺人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欣赏中国民间艺术之美。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情感魅力。
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经过了数千年的磨练与传承,不仅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儒释道、信仰、工艺、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都有与之相应的民间艺术表现。
这些民间艺术组成了一种多元而独特的美学体系,使得中国民间艺术在国际上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民间艺术逐渐被商业化和娱乐化的趋势所冲击,使得传统的民间艺术面临着诸多挑战。
由于现代社会忙碌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和市民忽视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导致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而在商业化的运作下,一些地方对民间艺术进行了过度运营,搞起了打工式民间艺术,导致经典传统作品的创作与传承受到了严重的侵蚀。
因此,要恢复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必须注重对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
实现中国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力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扶持各地民间艺术的发展。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传统工艺美术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和表达。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美术凝聚了祖先们对生活的智慧和情感的表达,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对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独特运用。
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传统工艺美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剪纸等,日本的和纸、茶道、花道等,韩国的陶瓷、书法、服饰等。
这些工艺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既展现了人类对材料的驾驭能力,也展示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达的方式。
传统工艺美术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最闪耀的一颗明珠。
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又传递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传统工艺美术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文化的内涵,每一种工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忽略了艺术的价值和美的存在,而传统工艺美术正是一种重要的提示,提醒我们要珍视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若熟悉传统工艺美术,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追求。
景泰蓝的制作工艺繁复精细,这种工艺在成型、施釉、烧制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每一件作品都需要匠人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其色彩的变幻和画面的构图都是匠人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执着的精神所凝练而成。
与此类似,中国的瓷器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其研磨、烧制等工序都具有很高的难度和复杂性。
如今,虽然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模拟出优美的瓷器和景泰蓝,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历史故事是无法被复制的。
传统工艺美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方式。
在传统工艺美术中,人们注重的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
丰富的色彩和造型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
而传统工艺美术正是通过这些杰出的艺术品,让我们重新审视自然,赋予自然以美的内涵。
回归自然是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而传统工艺美术正是一种让我们重新与自然建立联系的方式。
浅谈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

浅谈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摘要:中国民间元素众多,日常生活中,中国结等民间美术产品随处可见,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研究,简单论述民间美术,分析其特性,丰富现代产品内涵,使其更具艺术性,更好地展示中国悠久文化。
关键词:民间美术;认识;思考近年来,国人的审美观念越来越高,当代中国民间美术更加重视实用性、情感性和心理性,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展示作品独特的韵味,是对“意”、“形”、“势”的表现,确保当代民族的活力,区别于现代艺术作品,展现民间美术的与众不同。
唐装就是古元素与民间美术的完美展现,传递着中国当代民间文化蕴意,是形体与艺术的最美结合。
人们越来越重视民间美术,把民间美术作为文化修养的象征。
现代与古代的交融,大众设计、平实朴质正逐渐改变现在的生活及习惯,越来越受到美术、艺术界的关注,对于民间美术的认识逐年加深。
一、什么是当代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来源于中国民间,平实而又简单,朴实、健康、独特的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相承至今,具有强烈地乡土气息,带来的是贴近生活的视觉、触觉感受,是历史传统、社会发展、民族情感的一幅画面。
如各地的节日活动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就是非常具有中国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底蕴的艺术追求。
不同时期的发展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特点。
二、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征中国民间美术,吉祥而高雅,寓意深远,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地位,完美地与中国图案相结合,寓意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团结合作,战胜困难,深受广大中国人民喜爱。
各地、各民族、各时代都有自己的民间艺术,都在中国的历史下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在现代社会中,合理穿插使用民间艺术,既能传达作者内心的心意,又能了解中国民间文化。
(一)乡土性。
我国民间美术一般来源于底层老百姓,贴地气,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民间美术,是社会人民对淳朴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是劳动者的生活感受和社会认识。
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作品简单、现实,并具有独特的韵味,(二)继承性。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论文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论文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论文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论全文如下:【摘要】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文化的活化石。
所有传统工艺产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商品,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经济价值,至今仍维持着一个以手工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群,作为工业生产的互补。
可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和历史意义都有再认识的可能;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的传统工艺美术,其创新与发展遭遇到了发展经济、技术更新和文化变迁的诸多矛盾,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需要去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工艺美术;形态;神韵;理解与传承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
中国的图形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发展,虽然时快时慢,但从未中断,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
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
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一、回顾历史。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大发明,其实大多与中国传统工艺相关,或者说就是传统工艺文明的产物。
久远的工艺美术历史留给今人的,既有无数令世人惊羡的产品,还有亟须传承的传统工艺文化及其精神。
首先,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类。
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民间美术的思考

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民间美术的思考摘要:艺术设计教育是我国艺术类专业的重要内容,随着新兴内容的增多和传统知识的没落,民间美术的传承遇到了很大的危机。
文章针对艺术设计教育中民间美术的传承展开讨论。
关键词:艺术设计;民间美术;教育;传承艺术设计教育在现阶段的社会中获得了广泛的重视,由于环境稳定,艺术文化领域获得了充足的外部条件。
民间美术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但正在走向没落,学习者更多倾向于当前流行的艺术形式,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并不大,由此导致民间美术的传承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根据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民间美术的特点,合理选择传承方法,保留民间美术教育的固有组成部分,减少民间美术瑰宝的流失,是今后的重点工作。
一、民间美术传承的困境分析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民间美术的时间较长,拥有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比较追求的是新兴艺术类型以及流行的教育方法,民间美术的传统性,与当前的艺术设计并不符合,二者虽然在本质上都隶属于艺术的范畴,但在发展道路上却走出了两个方向。
所以,民间美术传承出现了较大的困境。
首先,民间美术的学习者不断的减少。
艺术设计经历的每一次历史变迁,都将改变研究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民间美术虽然也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改变,但改变的幅度非常小,其想要更多的保留传统内容。
学习者主要是跟随大的潮流来发展,因此他们对民间美术的兴趣程度较低。
其次,民间美术的内容与现代艺术设计出现了冲突。
对于民间美术而言,无论是创新还是内部体系的优化,都必须在一定的规范内进行,一旦有人尝试打破固有的规则,就会遭到相关人士的谴责,甚至是引起极大的舆论压力。
与之相反的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讲究的是个人的极限创造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追求各种打破常规的艺术形式。
二者在观念、方法上的冲突,导致很多人都选择了现代艺术设计,主观上抛弃了民间美术。
第三,国家对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均保持中立态度。
这就导致民间美术失去了最大的支持,后续发展表现为乏力状态。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凝聚着中国人智慧和创造力的精华,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工艺美术逐渐被冲击和淡忘,然而,它的价值和意义却不可忽视。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和思考,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传统工艺美术。
传统工艺美术是指使用传统工艺技术创造和表现美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是通过手工制作,依托自然材料和传统工具进行创作,注重艺术品的实用性和审美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个工艺品背后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
1.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国家,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继承与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还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
2.传统工艺美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传统工艺美术中,包括了禅宗哲学、文人意境、道德观念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内涵都蕴含在工艺品的形式、花纹和图案中,使得每一个工艺品都有丰富的象征性和寓意。
例如,中国的陶瓷艺术中,青花瓷精湛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蓝色花纹,不仅是美的表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的体现。
传统工艺美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承载着历史的文物,具有触摸历史、感受时光的功效。
3.传统工艺美术对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流行的审美趋势通常是世界化和标准化的,人们趋向于一味追求外来的潮流和时尚。
而传统工艺美术不仅有助于激发人们对独特美感的理解和欣赏,更为人们提供了可以个性化表达的平台。
通过传统工艺美术的学习和参与,人们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重新审视美的定义和价值,培养独立思考和感知美的能力。
然而,面对现代科技的冲击和市场商品化的压力,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传统工艺美术是一种具有浓厚文化传承意义的艺术形式,它代表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独有艺术表达方式。
传统工艺美术通常由手工技艺创造而成,反映出当地特有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承载了文化记忆和历史痕迹。
传统工艺美术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陶瓷、丝绸、漆器、木雕等传统工艺品走进博物馆和国际舞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名片。
这些古老的技艺和工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发展,既有继承传统的作品,也有创新融合的新作品。
传统工艺美术不仅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蕴,传承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陶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中国的陶瓷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发展。
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再到商代和周代的青铜器,陶瓷制作艺术逐渐成熟。
到了唐代和宋代,中国的瓷器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经历历代风格变迁的历练,中国陶瓷艺术融合了多元文化,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韵味。
陶瓷作为一种生活艺术的代表,展现了民族之魂和文化之美。
中国的传统陶瓷工艺品,如青瓷、白瓷、彩瓷等,都以独特的色彩、造型和纹饰,展示出了丰富的民族审美情趣。
其中,青瓷以其深绿色的釉面和独特的斑点纹饰而闻名。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更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一。
白瓷则以其纯洁素雅的色彩和简约的造型受到广泛追捧。
彩瓷则在白瓷的基础上加入了丰富多彩的绘画装饰,充分展现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
传统工艺美术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过去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形式,更是当代文化的瑰宝。
通过传统工艺美术的学习和弘扬,可以使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古代工艺品中所展示的民族精神、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都是我们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的重要素材。
正如传统陶瓷工艺里所包含的创造力、执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古代陶瓷工匠们的精神追求,更是一种激励和启示。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传统工艺美术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技艺和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它通过手工艺术的方式,将独特的美学理念和技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传统工艺美术可以是陶瓷、漆器、金属器、纺织品等等,这些材料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实用功能,更是为了表达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需求。
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我一直深深着迷。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通过传统工艺美术,可以承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也可以通过创新,将传统工艺转化为现代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
首先,传统工艺美术能够传递文化价值和符号意义。
例如中国的陶瓷工艺凝聚了千年文明的智慧,不仅仅是一种瓷器的制作,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
每一个陶瓷作品都以其花纹、图案、色彩等元素传递着藏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其次,传统工艺美术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可以将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留给后代。
毕竟,传统工艺美术的制作过程并不像机械化生产那样容易。
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需要呵护和保存历代的技艺秘密。
但是,传统工艺美术在面临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逐渐被人们遗忘。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保护,以保证后代有机会欣赏和学习到传统工艺的美。
同时,传统工艺美术的独特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与机械化生产相比,传统工艺美术更注重手工制作和个性化。
每一件传统工艺品都是由工艺师的双手一针一线绣制而成,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雕细刻。
这种独特性使得传统工艺美术的作品更具价值和观赏性。
然而,传统工艺美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由于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和对高效率的需求,传统工艺美术的市场需求逐渐减少。
传统工艺美术的制作时间长,成本高,天工巧妙,无法与机械化生产相比。
因此,如何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下,保持传统工艺美术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与时俱进也是一个挑战。
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往往受到传统和历史的限制,很难做出大胆的创新和变革。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传统工艺美术是指在传统手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和细致的工艺,以实用的功能为目的,追求美的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通过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手工艺技艺,传递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工艺美术相比,更注重情感的表达、意念的传达以及对生活的适应。
它以人为本,以功能性为导向,将民族文化融入其中,赋予艺术作品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传统工艺美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
它源于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情感紧密相连。
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常常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每一件传统工艺品都是时代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通过欣赏和研究传统工艺美术,人们可以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民族传统的认同。
同时,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传统工艺美术作品通过细腻的工艺和精湛的技术,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它们面向现代人群,以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方式呈现。
在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剪纸、刺绣、陶瓷、木雕等技法的娴熟运用,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细致的表达方式引人入胜,给人带来深刻的触动和享受。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
当代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传统文化的冲击。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递。
通过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技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总之,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忆,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和努力向人们展示了民族的独特之处。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是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艺术形式,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传统工艺美术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传统工艺美术的含义、价值、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工艺美术的含义传统工艺美术是指使用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和材料进行制作的艺术品。
传统工艺美术作品通常具有精美的外观、讲究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工艺美术的制作工艺和技术技能需要多年的学习和专业的知识。
传统工艺美术包括了许多艺术形式,如陶艺、织锦、漆艺、木雕、瓷器等等。
这些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创新对于我国的文化遗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传统工艺美术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通过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断阐释和呈现出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在于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堆砌和发展,过程中涵盖了历代先贤的不断创新和积累。
此外,传统工艺美术还具有经济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销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一些高端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国内外的一些名牌商品。
因此,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响传统工艺美术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许多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代表着中国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成就。
它是中国文化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精髓之一,深入人心,影响着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涉及到手艺学习,还需要有精神的支撑。
传统手工艺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传承下来的技艺往往依靠家族的传承,或是通过大师手把手教授而世世代代传承。
由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手工作坊已经停止运营,这也加重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珍贵之处。
非遗后时代的传承守望与思考

非遗后时代的传承守望与思考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非遗后时代的传承守望与思考【江南非遗编辑】日前,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题为“呵护传承人,关注守望者——非遗后时代民间文化传承的实践与思考”论坛上,与会专家就近年来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传承状况、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以及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从“重申报”向“重传承”过渡“目前,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仍然堪忧。
”民间文化传承人代表赵兴寿表示,造成这一状况有多种原因:传承人的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村落的消失、大量的农村劳力进城,造成了村落空巢;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民间文化传承断裂,传承人所创作的作品产生了文化上的变异,使非遗面临着消亡;不少地方对于文化遗产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很好地承担起对非遗传承人的管理和帮助;长期以来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致使非遗保护在经济发展中仍旧处于弱势地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认为,无论是濒临消失还是尚有活力的民间文化,都要注重扶植传承人,他们的每一个姿态、每一种腔调、每一个表现手法都在传承民间文化的血脉,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如何扶持民间文化传承人,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复杂而具体的课题。
“非遗大都根植于田野、村落,大批村落的消失会使非遗陷于无本之木的境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建议,一定要把非遗保护和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起来,这样才会留住传承人,才能保护村落的文化空间、文化土壤、文化生态。
从2003年便开始奔走于贵州西部做田野调查,立志做一名苗族史诗《亚鲁王》收集者、整理者的“80后”杨正江表示,要重视培养年轻的传承人,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到保护民间文化的工作中来。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指出,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已进入调整过渡阶段,从“重申报”向“重传承”过渡,在梯队构成上,从以高龄行业掌门人或领军人物为主,向五六十岁的中坚力量过渡,也有“70后”青年艺人涌现,目标也是找到合理的衔接点,来促进传承。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的思考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的思考摘要: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从传承的重要性着手,谋求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科学化创新发展,优化创新路径,明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发展格局,实现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间工艺;美术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创新路径前言:立足于传统民间美术文化内核,深度化研究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性、创新性,有目标的找准发展方向,寻求发展新途径,肩负我国优秀文化发展使命的初心,使民间工艺美术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在当今时代下,体现出融合创新的发展活力,发扬我国优良传统,让人民满意,丰富世界文化宝库。
一、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探讨(一)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性民间工艺美术文化具有着强传承性,因其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组成部分,具有着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能够在我国人民群众心中,种植下传统文化的优良种子,从而在人民群众心中得以生根发芽,促成我国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有效性传承。
民间工艺美术具有多元化,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以多样性的特征加以呈现,并为人民群众带来美的享受,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底蕴,在我国整体性传统文化中,以美示人,增强人民群众的艺术审美能力,强化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底蕴,深化民族自信心,使人民群众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以开放发展的视野,放眼更具多元化的文化,产生开放、包容、融合、共进的创新性发展观念。
我国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在于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与发扬人,也在于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继承与发扬人能够从专业性角度,将具有高度美术文化价值的文化基因与底蕴内容加以呈现,带到人民群众身边,将美的文化底蕴与内涵进行传承,做到薪火相传,落实好我国重要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与发扬工作。
以泥塑艺术进行举例,泥塑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泥塑艺术在我国,一直以伴随性特征,深化至民间生活体系之中,在日常化的生活中得到了不断传承,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呈现出风格迥异、独特的泥塑艺术。
民间美术期末总结与反思

民间美术期末总结与反思学习民间美术这门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回顾这个学期的学习,我在这门课上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有了一定的由浅入深的理解。
在这里我将对这门课做一个总结和反思,以帮助我更好地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首先,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民间艺术的知识。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讲解、幻灯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特点和历史。
我了解到中国民间艺术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生活观念,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
我深入学习了剪纸、泥塑、古代建筑、木雕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了解了它们的发展历程、技法特点以及艺术价值。
其次,我在这门课上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我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些民间艺术品,如剪纸、泥塑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了解了这些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我发现动手制作不仅需要细致入微的技巧,还需要对美的表达和构图有一定的理解。
这让我意识到,审美能力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懂得欣赏美,才能够更好地创作出有感染力的作品。
另外,在这门课上,我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在完成课程作业的过程中,我需要通过查找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对各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我要明确这些艺术形式的历史背景、技法特点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通过这些研究和分析,我对这些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然而,虽然我在这门课上有了一些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时间紧迫和学习任务较多,我在一些实践环节中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有时候,我只是完成任务,而没有深入思考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其次,我对于一些艺术理论和表达方式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艺术创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以扎实的理论为基础,但我在理论方面的学习还有待提高。
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我需要加强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首先,我要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不仅要练就一些基本的技巧,还要注重观察和感受。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_以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为例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课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举措,对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为例,对当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必要的反思。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理解一般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下的定义来进行说明的。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音。
2.传统表演艺术。
(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组织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术语,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惯称的“文物”———而言的,它的含义,与我们一般所称之的“民间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等概念雷同。
我们惯称的“民间文化”,强调其“民间”的性质,亦即在民众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历史上通常不被官方或上层文化所承认或重视的文化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的非物质性。
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产品成果。
二、陕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陕北在地域上包括延安和榆林两个市区。
自古以来陕北为中国农牧交界的战略要冲,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交融结合。
中国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

中国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一、引言中国工艺美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是保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技艺传承人的培养与认定。
同时,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宣传与推广。
三、创新与跨界合作创新是推动工艺美术发展的关键。
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应鼓励工艺美术从业者进行创新,将现代设计理念、新材料与新技术融入到传统工艺美术中。
此外,加强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如与科技、旅游、设计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拓展工艺美术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
四、人才培养与技艺传承技艺传承是工艺美术发展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对工艺美术教育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技艺传承体系,培养更多的工艺美术人才。
此外,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工艺美术人才。
同时,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和培养,确保传统技艺得到传承与发展。
五、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推动工艺美术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工艺美术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
同时,培育和推广民族品牌,提高中国工艺美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工艺美术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六、理论研究与文化交流加强理论研究与文化交流是促进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鼓励学术界加强对工艺美术历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为技艺传承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艺和理念,丰富和发展中国工艺美术的内涵和形式。
通过举办展览、论坛等活动,推广中国工艺美术文化,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试论“非遗” 视野下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面塑,顾名思义,就是用面来塑造形象的手工技艺。原料主要是面粉、糯米粉、各种颜料等。用手指和小刀、剪刀、梳子、竹针等极简单的工具,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先把面人的头部或身体做出来,再加手,配以相关的道具。顷刻之间,就把千姿百态的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形象完成了,维妙维肖、活灵活现,令人赞叹不已。
五、从濒危状况正面对待保护、发展、传承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和娱乐媒体的多样化,面塑技艺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化进程中强势文化的冲击,加上传承人逐渐老去和后继乏人,面塑技艺将面临消失的危险。我们应该从面塑的发展轨迹中寻找到它的生存、发展的规律,探求其传承、发展、创新道路。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的等级制非遗保护项目和传承人,这就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知名度和传统美术大师的地位。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以及传承而言,仅仅依靠政府行为是不够的,它需要人民群众自觉去学、去传习传承。传统美术的发展、传承、创新,需要艺人们在民间发掘当地特色,去探寻自己发展、传承、创新之路。面塑技艺产生于民间节令习俗之中,所以要让它回归到老百姓的活动中去。只要大多数老百姓有需求,面塑产品才有更大市场,面塑技艺才有生存空间。面塑艺人应该根据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创新,捏出不同种类的花、草、树、人、禽、鸟、兽等面塑,扩展实用领域,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价值,来学习其技艺,传承其技艺。
生于清朝同治年间的郁南县千官双龙村蔡恒广,采用染色的糯米粉捏面人销售,很受欢迎,成为郁南县第一代捏面塑艺人。当时的蔡恒广因家贫,13岁起便跟随同村亲朋到浙江一带打工谋生,结识了当地一位姓张的面塑艺人。张姓艺人很赏识蔡恒广的聪慧与勤劳,便收其为徒,毫无保留地将面塑技艺传授给他。自此蔡恒广便以捏面人出售为生。后来张姓艺人将二女儿许配给他为妻,为他生下了儿子蔡锡伦。
传统工艺美术传承意义

传统工艺美术传承意义提纲:1. 传统工艺美术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传承?2. 传统工艺美术传承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3. 如何加强和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传承。
4. 传统工艺美术应用于建筑中的意义与价值。
5.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美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案例。
一、传统工艺美术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传承?传统工艺美术是指汇集了民间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和民族传统表现形式的一类文化艺术形式。
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已有千年历史,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精神内涵。
因此,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是非常必要的。
传承艺术和文化传统,主要是为了保留某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性,防止这些独特的文化被遗忘并最终消失。
其中,传统工艺美术是全国各地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优秀的独特文化艺术形态,也是人们保留和传承历史文化观念和文化技艺的最好途径。
二、传统工艺美术传承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目前,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技能需要长时间专业化学习,中老年人缺乏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精进自己的技艺。
其次,市场求助短视,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理解,使得传统工艺美术的市场价值受到挤压和忽视。
此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失去了自然生存环境和传承环境,因此传统工艺美术遗产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三、如何加强和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传承。
通过政策法规和经济手段,积极出台文化遗产政策,保护和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对传统技艺的支持和积极宣传传统文化。
同时,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也需要肩负责任的企业和机构的扶持和帮助,通过展览和促销等手段,逐步提高传统文化在市场上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推广和传承这些传统工艺美术技艺。
四、传统工艺美术应用于建筑中的意义与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在建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例如,在古建筑中使用传统工艺美术技艺进行装饰,既能增加建筑的文化意义,又能更好地表现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美学特点与传统文化内涵。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美术是指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自然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所创作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民族风格的各种艺术形式。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民间艺术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一、民间美术的传承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遗传,即各地民间艺术传承于不同时间不同的地方,通过不同的民族文化传承到了今天,这是最基础也是最一般的传承方式;二是手工传承,这是传承民间美术的重要途径,很多家庭手工艺人将祖辈传下来的技艺传给自己的子女和弟子,使得这些民间手工匠艺能得以传承;三是文化递传,这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民间艺术的创作、演出和传唱、传说中等,尤其是在一些民间舞蹈和音乐方面,具有很强的民间特色和民族风格。
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中国很多地方还受到外来文化和艺术的影响,同时从中吸取营养进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比如近年来流行的彩绘陶艺,从新疆的维吾尔族开始,扩散至其它全国各地,发扬光大。
这样的传承方式使得民间艺术不但不遇到带来文化石化的制约,而且得以注入新的力量。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热衷于民间艺术发展的非政府组织,比如一些民间画院,积极从事民间艺术的推广和传承,例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村等。
二、民间美术的发展在传承基础上,民间美术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中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时期。
在中国山水画中,很多来自平民百姓的山水作品已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如郭熙、巨然、董源、白雪山等。
而在明清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家的关注,成为了中国民间绘画的重要素材之一。
进入现代化的时期,中国的民间美术发展出了同时代性和多样性,各种类型的民间艺术在实践之中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在民间音乐方面,全国各地已有不少的乐队和歌唱团体,以及流行音乐群体。
在长沙工匠洲工艺美术一条街,有很多专营农村艺人创作的手工艺品的小店,如兰花绣、剪纸、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市场,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往采购,把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完美结合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工艺美术传承思考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派系林立、种类繁多,上至宏观的建筑、园林,下
至微观的刻镂、刺绣,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伴随着古先民脱离蒙昧的穴
居时代,一路欢歌,将整个中华民族装点得异彩纷呈、璀璨夺目。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作为人们谋生手段的民间工艺美术渐趋衰落,以前随处可遇的老工艺师傅相继离世,传承人改行易业、青黄不接,很多古老的民间工艺濒临失传。
振兴民间工艺美术,紧扣时代脉
搏为民间工艺美术注入新的生命力,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是民间工艺美术研究者的历史课题。
拯救民间工艺美术刻不容缓。
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汹涌着商品经济的大潮,各
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促动地方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与繁荣。
“文化
搭台,经济唱戏”,中国的民间工艺美术被推到风口浪尖,一方面高
举着继承传统的旗帜,一方面以经济为风向标,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民族村”“民俗村”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
这种“大打民族艺术牌”的人为旅游景点的建设,确实为民间工艺美术打开了通向市场化
的大门,给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
和理解民间工艺美术;但另一方面,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方式深
深地伤害了一些地方民间工艺美术。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使
民间工艺美术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和内涵被媚俗猎奇,甚至陈腐落后
的东西所取代。
诸多民间工艺美术流于表面化、程式化,使人们对民
间工艺美术的态度由起初的好奇演变成漠视,民间工艺美术面临着更
为严峻的生存危机。
民间工艺美术真正的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
第一,对民间工艺美术要有准确的文化认同和艺术认知。
作者以前在
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民间工艺美术图片,面对做工精美、构思巧妙和乡
土气息浓郁的泥塑、布艺等艺术品,学生并没有表现出热情,他们大
多认为这些东西都过时了,远没有日本动漫模型和变形金刚有意思。
这种对传统文化艺术认同的缺失发人深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作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西方艺术观点的传播和渗透。
学生从提笔画
画开始,接受的是西方美术教育理念。
严谨的造型、追求逼真三维空
间效果的焦点透视的观察方法等,既武装了学生的艺术思维,又束缚
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多元造型
方式不了解,并缺乏深入研究的兴趣和动力,这势必导致中国民间工
艺美术的思维模式和造型观点被边缘化。
拯救民间工艺美术,不能拘
泥在一时、一事、一物,必须从根本上扭转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认
知的颓势。
只有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人们才会发现
它的美、价值与存有的意义,才会在儿童的不同成长阶段有计划、有
目的地渗透和熏陶。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人们才会不分职业、年龄、地域,自
发地、真正地注重民间工艺美术,对其实行珍视、保护、研究和发展。
民间工艺美术流传于后世需要一代代人接力承递,旧社会的人们迫于
生存压力,不得不学;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出于个性追求,想学才学。
一个被动,一个主动,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想学,意味着感兴趣,
发自内心地走近、了解、热爱它;但想学的背后,也存有半途而废的
可能。
越是历史久远,越是变革缓慢,也许几代人的努力带给民间工
艺美术的变革微乎其微、难于辨察。
只有准确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重
要性,从思想上认同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传承人才能勇于担负起
沉重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将民间工艺美术发扬光大。
第二,善于甄别,敢于扬弃。
艺术的传承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和文化特色。
旧的社会体制下,生产力落后,百姓生活难以维系,人们难免在
各式工艺品中流露出残留的封建迷信思想,反映出对钱与权的迷恋。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健全,人们的幸福
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一些反映古老的陈腐观点的题材已经无法契
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需要对这些题材实行新的文化解读和再现。
随
着时代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家相继走出大山,走出村寨,艺术视野
持续开阔,作品注重的题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讴歌新农村、新
生活、新社会,到纯粹表达内心世界,追求自由解放,民间工艺美术
作品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时代的巨变。
同样,古老的哲学观点也愈发
显示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如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体系中,追求“天人
合一”是永恒的主题,即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同样注重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处,对这个题材的深度挖掘,永不过时。
“皮之不存,毛
将焉附?”对于民间工艺美术来说,技巧仅仅“毛”。
纯手工制作与
大机器批量生产固然存有差别,但这差别并不足以与民间工艺美术的
精神内核相提并论。
相反,对于民间工艺美术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
才是“皮”,才是其存有的基石。
理解到这个点,民间工艺美术创作
才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取舍,让实实在在的民间工艺美术不再游离于
百姓的生活,不再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猎奇或炫耀。
换句话说,民
间工艺美术要想生存,必须反映时代风貌。
第三,合理整合资源。
我国民族艺术教育发展很快,学习人数众多,
与传统的口传心授不同,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趋于学院派。
这种新的
教学模式下教育出来的艺术家与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艺人有很大的不同,在对民间工艺美术的理解、传承和创新上,前者具有鲜明的当代性。
以女红刺绣为例,很多接受过民族艺术教育的传承人不但在技艺上功
夫过硬,思维上也更具创新性,工笔绘画的构图、笔法、设色,以及
西方写实绘画、摄影艺术都被有选择地吸纳到刺绣上。
这种理论联系
实践,紧扣时代脉搏,将新的认知、创造融入女红工艺的尝试,必将
成为这个古老民间工艺发展中合乎艺术规律的创新。
现代媒介已渗透
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受此影响,
民族艺术的创作、传播以及活动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人们足
不出户,就能够欣赏到世界各地的原生态民族艺术,点开网络,各种
艺术信息涌入眼底……传媒的现代化无疑加速了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播
和推广,但也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担忧:艺术是不能复制的,现代
传媒导致信息传播的加速和前所未有的广泛,会对质朴的民间工艺美
术创作形成冲击。
以泥塑制作为例,同一题材在不同的时间经过不同
手艺人的塑造,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特色。
因为人们所处的情境
不同、艺术素养不同,正所谓“十唱九不同”,艺术的趣味就在于这
些艺术家不同的创作特色,而现代媒介会导致艺术创作的趋同化。
当然,这种担忧似乎显得有点沉重。
现代媒介已成为传播的主流,民间
工艺美术不能因噎废食,单纯地排斥它,要注意因地制宜,合理调配,为己所用。
“山高人为峰”,艺术的传承始终在于人本身。
现代媒介
与民间艺术教育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使那些守在塞外边疆、大山深处的人们,端坐家中就能够共享最先进
的技术和理论成果。
对于民间工艺美术来说,现代科技犹如一阵清风,将其种子吹到世界各个角落,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我们不能
一边享受着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一边希望民间艺人依然保持着原始
封闭的生存环境。
艺术要得到传承,民间艺人的生活质量、交流平台
有必要得到提升,二者并无根本矛盾。
第四,让民间工艺美术重返百姓的生活。
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工艺美术
根植于自然经济的土壤之中,一旦这种经济模式土崩瓦解,民间工艺
美术便没了依托、无法生存。
从某种水准上,这是某些民间工艺美术
的宿命。
今天的中国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任何艺术都要遵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洗礼。
以民间女红为例,当前只有少数地区还能见到穿戴
传统女红成品的人,售卖的女红成品基本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
今日的女红在实用功能上必然与旧社会不同,人们的衣饰早已多元化,女红成品仅仅其中的一支,受众群体有限。
民间工艺美术品由实用功
能转变为装饰美化功能乃是大势所趋。
以十字绣为例,它能够成为人
们茶余饭后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得到推广普及绝非偶然:第一,十
字绣制作周期可长可短,繁简由人;第二,十字绣材料简单,针法易
懂易学;第三,绣制好的成品装裱以后赏心悦目,具有观赏性,能够
带给人们精神愉悦,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第四,能够创收。
由
此可见,实现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并非天方夜谭,只需要找到恰当的
切口,让民间工艺美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对于那些代表着民间
工艺美术精华的手工艺,则需要一代代手工艺人潜心研究,从材料到
技法,从理论到实践,持续地继承和发扬,相信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必
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民间工艺美术传承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