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正真交际起来 ——口语交际听课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正真交际起来——口语交际听课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口语交际方面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这段时间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研讨重点就是怎样才能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与人交流。
但是,在研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在二年级《应该听谁的》这节课上,在老师布置完小组合作交流的任务之后,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旁边的小组因学生争抢着当爷爷,所以多半的交流时间花在了角色分配上,甚至还有几个学生起了争执;在四年级《我们的奇思妙想》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不像二年级那样因为某一问题争抢,但是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个别学生的展示,有的孩子只是作为听众,不发言;在全班展示分享环节,这两节课中都会出现有的孩子语言比较贫乏,“然后”一词频出,说话语无伦次等现象。
面对以上的问题,我在思考,怎样才能实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真”交际呢?结合这段时间的听课评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巧用课前热身
说起“课前热身”,可能大家都会想到上课前的谈话,但是我想说的不仅仅是这些,还应该有课文学习中的渗透,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来加强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训练设计要密切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循序渐进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以及引导理解教材时可采用提问、复述、讨论、争辩、评价等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
充分挖掘教材,做到
“熟能通其窍,精能尽其妙”。
营造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氛围,调动师与生,生与生的双向互动活动,做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如五年级上册学《我爱阅读》这组课文时,针对每篇文章的内容,老师可以开展关于读书的口语交际活动:讲一讲名人读书的故事,说一说自己读书的经历,聊一聊好的读书方法等。
同时,课前谈话也是不错的选择,王慧慧老师在课堂开始时的“头脑风暴”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想象,也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举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听清别人说话之后再进行补充交流,发表看法。
二、创境点拨互动
创设情境,是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发交际的欲望。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
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创设交际的情境,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
去年在杨晨老师执教的《以诚待人》这节口语交际课上,杨老师创设了“帮助班里同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情境引入主题,整节课都融入在这一情境中,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杨老师将孩子们的办法和建议再次录成影像带回学校,交给孩子们。
这样的口语交际课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真正让孩子们交际起来。
三、关注及时评价
在这几次听课的过程中,对于二年级《应该听谁的》这节口语交际课上出现学生“假”交际的问题,真真老师及时走进学生学习小组中,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提
出及时的表扬,对于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孩子,付老师则是加入到孩子的讨论中去,“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你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你是怎么想的呢?”这样的举动,虽然简单,但是这样简单的问题,不仅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注,还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及时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学习交流的引导。
口语交际教学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着,反思着,和学生一起,成长着。
—口语交际听课反思
中原区互助路小学王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