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胱甘肽转移酶P1在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胸苷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食管癌及其他肿瘤中的应用
胸苷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食管癌及其他肿瘤中的应用胸苷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食管癌及其他肿瘤中的应用食管癌是一种致命性较高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国等亚洲国家。
除手术切除外,放化疗是常规的治疗手段。
然而,由于放化疗无法完全杀灭恶性细胞,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研究表明胸苷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食管癌及其他肿瘤中的应用,可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胸苷酸合成酶是人体内三个脱氧核苷酸后体系(dNTPs)生成的关键酶。
其过度表达可导致DNA脱氧核苷酸剩余量增加,进而触发肿瘤细胞内的DNA损伤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实验结果表明,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显著减少食管癌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体积的增长。
此外,由于肿瘤细胞的胸苷酸合成酶活性相对于正常细胞更高,因此采用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能使非肿瘤细胞受损程度较小。
这表明,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可以为食管癌等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谷胱甘肽-S-转移酶则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酶之一。
它能结合一系列存在于人体内的致癌物,将其转化为不易被机体吸收的亲水性化合物,从而避免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
同时,谷胱甘肽-S-转移酶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从而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
实验表明,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表达水平普遍偏低。
因此,通过治疗手段提高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防止和治疗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总之,胸苷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食管癌及其他肿瘤中的应用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虽然目前研究还较为初步,但这些研究为最终开发治疗肿瘤的新药物提供了基础。
未来,随着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相信这些酶在治疗肿瘤方面的应用有望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抗癌生物活性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抗癌生物活性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谦;肖瑞;任建军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24(30)1
【摘要】肿瘤已成为目前影响人类预期寿命和生存质量的重大疾病之一。
目前关于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且已取得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严重、易产生耐药等问题会影响其临床应用效果。
生物活性肽因具有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小、抗肿瘤作用明确等优势而成为有效抗肿瘤药物。
生物活性肽的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坏死和凋亡、靶向破坏异常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和淋巴管形成以及诱导免疫反应等机制实现。
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活性肽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其临床转化提供帮助。
【总页数】7页(P56-61)
【作者】张谦;肖瑞;任建军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生物活性肽的抗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生物活性肽在抗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3.生物活性肽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抗癌肽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KAP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KAP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刘秀文1,2,曹锟1,刘新光11 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广东东莞523808;2 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摘要:恶性肿瘤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整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并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深入研究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改善至关重要。
KRAB相关蛋白1(KAP1)是一个多功能蛋白质,能够参与基因转录抑制、DNA损伤修复、免疫调节、胚胎发育以及病毒感染等。
越来越多研究发现,KAP1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在肿瘤治疗耐药和免疫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
但目前KAP1促进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恶性肿瘤;KRAB相关蛋白1;恶性生物学行为;耐药性;免疫治疗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5.026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5-0099-04恶性肿瘤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整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并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因此,寻找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成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的关键。
KRAB相关蛋白1(KAP1)又称三重基序蛋白28、转录中介因子1β,最早于1996年由费雷德曼团队采用亲和层析法分离得到[1]。
KAP1属于TRIM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能够参与基因转录抑制、DNA 损伤修复、免疫调节、胚胎发育以及病毒感染等[2]。
越来越多研究发现,KAP1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本文结合文献就KAP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KAP1的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人类KAP1的编码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q13.43,全长6 254个碱基,包含17个外显子。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常彬霞;貌盼勇【摘要】Drug metabolis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cell detoxification, and two enzymes, i.e. phase I drug metabolism enzyme and phase Ⅱ drug metabolism enzyme, a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 is an important phase Ⅱ drug metabolic enzyme, which, together with phase I drug metabolic enzyme, may catalyze drugs to form high water-soluble products. Therefore, GST may counteract the lesions caused by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electrophilic substanc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ntitumorigenisis. The genes coding proteins that have GST activity constitute a super family, and distribute in at least 7 chromosomes. GST possesses many functions, and it is traditionally held that GST may counteract the lesions caused by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toxic compounds. Moreover, the over-expression of GST in tumor cells may mediate glutathione to bind on the substrates of anticancer drugs, accordingly leads to drug resistance of tumor.%药物代谢是细胞解毒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主要涉及两种酶:Ⅰ和Ⅱ相药物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种重要的Ⅱ相药物代谢酶,可与Ⅰ相药物代谢酶一起催化药物形成高水溶性终产物.所以,GST能够抵御内源性和外源性亲电子物质的损害,并在抗肿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编码GST的基因至少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构成了一个超基因家族,编码具有GST活性的蛋白.GST有许多功能,传统观点认为,细胞中的GST可发挥防御内、外源性毒性化合物损害的作用.另外,GST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可介导谷胱甘肽结合至大量抗癌药物底物上,导致肿瘤耐药的发生.【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37)008【总页数】5页(P838-842)【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移酶;抗药性,肿瘤【作者】常彬霞;貌盼勇【作者单位】100039 北京解放军302医院非感染肝病诊疗中心;100039 北京解放军302医院试验技术研究保障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1细胞解毒机制可对抗环境中多种有毒物质的侵害,亦能对抗一些内源性物质(如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化产物)的侵害,对维护机体健康至关重要。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物研究新进展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物研究新进展何立;王敏;蒋冠军;汪志顺【摘要】Kidney,bladder,prostate and testis cancers are the most common genitourinary ( GU) neo-plasms.There are no effective tests with both high sensitivity and high specificity ,which are also unable to detect cancer at earliest stages when curative treatment is most likelysuccessful.However,epigenetic-based GU cancer biomarkers like microRNA,DNA methylation,histone modifications and chromatin remodeling are the latest research hotspots,and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form the detec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U neo-plasms,and predict the response of GU cancer to therapy.%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及睾丸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现有的检验手段不能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难以在早期诊断疾病,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诊治时期. 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物,如微RNA、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有望革新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而且还能预测疾病对治疗的反应性.【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4页(P266-269)【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物【作者】何立;王敏;蒋冠军;汪志顺【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武汉 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癌是一组具有生物异质性的恶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肺癌[1]。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题库版)1、单选以下肿瘤标志物中属于胚胎抗原类的是().A.CA125B.ACTHC.hCGD.PAPE.CEA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AFP和CEA等属于胚胎抗原类(江南博哥),ACTH和hCG属于激素类,CA125属于糖链抗原类,PAP属于酶类。
2、单选患者男性,65岁,无临床症状,健康查体时发现PSA升高,血清t-PSA为43μg/L,f-PSA为5.2μg/L,f-PSA/t-PSA为12.1%。
该患者最可能患的疾病为().A.前列腺癌B.前列腺炎C.前列腺肥大D.泌尿系感染E.慢性肾小球肾炎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患者的年龄及检查结果,可判断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最大,若f-PSA和t.PSA同时升高且f-PSA/t-PSA降低<10%时需考虑前列腺癌的可能。
3、单选结直肠癌诊治的最佳肿瘤标志物是().A.CEAB.CA50C.CA19-9D.CA72-4E.CA153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A19-9是结直肠癌诊治的最佳肿瘤标志物。
4、单选具有抗原递呈作用,辅助T、B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是().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吞噬细胞E.树突状细胞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T细胞应答是控制肿瘤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宿主应答;NK细胞具有广谱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可通过ADCC效应作用杀伤IgG包裹的肿瘤细胞;活化的吞噬细胞可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毒性因子间接杀伤肿瘤细胞;树突状细胞具有极强的抗原递呈作用,辅助T、B细胞参与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
5、单选诊断原发性肝癌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最佳组合是().A.AFP、γ-GTⅡ、ALPB.AFP、-γ-GT、GSTC.AFP、-γ-GT、TPSD.γ-GTⅡ、ALP1、GSTE.AFP、CA199、NSE正确答案:A6、单选患者,男,70岁。
尿频、尿流缓慢、排尿困难3年。
选择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A.AFPB.CEAC.CA25D.CA153E.PSA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血清CEA浓度升高,尤其>20μg/L时常提示患有恶性肿瘤,如肠癌、肺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癌等。
肿瘤代谢重编程谷胱甘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肿瘤代谢重编程谷胱甘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肿瘤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在其生长和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特征。
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表现出异常的能量代谢、物质转化和信号调控机制,以适应其快速生长和侵袭性生物学特性。
肿瘤代谢重编程涉及多个代谢通路和分子机制的改变,其中谷胱甘肽被认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谷胱甘肽是一种由谷氨酰胺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
它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抗氧化功能和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谷胱甘肽在肿瘤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肿瘤细胞的快速生长和无限制的增殖导致其代谢需求的增加。
由于肿瘤细胞处于高度恶性的代谢状态,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和自由基。
这些代谢废物和自由基对细胞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而谷胱甘肽通过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此外,研究发现谷胱甘肽还参与了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重要通路。
它通过调控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影响肿瘤细胞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摄取和利用,从而维持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和生长需求。
综上所述,肿瘤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适应生长和进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谷胱甘肽在肿瘤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又可以调控肿瘤细胞的代谢通路,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肿瘤代谢重编程和谷胱甘肽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和药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肿瘤代谢重编程和谷胱甘肽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
我们将首先介绍肿瘤代谢重编程的概念和其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阐述谷胱甘肽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在调控肿瘤代谢中的作用。
正文部分将对肿瘤代谢重编程和谷胱甘肽在肿瘤代谢中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谷胱甘肽对肿瘤放疗的辅助作用研究
谷胱甘肽对肿瘤放疗的辅助作用研究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普及,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然而,放疗也会对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如粘膜炎、皮炎、肺纤维化等。
因此,寻找一种对放疗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的药物或物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谷胱甘肽(GSH)作为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首先,GSH的定义和作用。
GSH是一种三肽(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内源性抗氧化剂,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内。
它在细胞内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抗氧化、解毒、调节细胞凋亡等。
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GSH在细胞内可以与自由基相互作用,防止自由基损伤细胞,对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细胞抵御氧化损伤有显著作用。
其次,GSH在肿瘤放疗中的作用。
肿瘤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并减小肿瘤体积的一种治疗方式。
但是,放疗不仅能够杀死恶性细胞,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特别是放射线会产生很多有害的自由基,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此时,GSH能够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研究表明,GSH可以在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保护作用,抑制放射线对细胞DNA的损伤,对减少放射线引起的溃疡、口腔炎、皮炎等影响。
此外,GSH还可以提高肝脏和肺部等重要器官的抵抗能力,防止机体产生放疗后的明显损伤反应。
GSH的防护作用与放射线致癌作用相对,有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凋亡来增加肿瘤细胞的脆性,而降低辐射对人体其他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从而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放疗疗效。
实际上,GSH对放疗的辅助作用已在多个研究中得到证实,如一项2018年的研究发现,GSH可以促进小鼠放疗后肺部的修复,减少放射线损伤。
另一项2017年的研究则发现,GSH能够促进口腔颈部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口腔粘膜炎和疼痛的改善。
目前,GSH在肿瘤放疗中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正在探究GSH与放疗治疗方式、放疗量、放射线类型等多方面的关系,以期找到更好的放疗方案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半胱氨酸代谢途径调控与肿瘤治疗新策略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2021,52(5):522-528学报半胱氨酸代谢途径调控与肿瘤治疗新策略解放,刘楠*(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1198)摘要肿瘤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满足其特殊的物质和能量需求。
现有肿瘤代谢重编程研究以糖代谢研究为主,而氨基酸代谢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肿瘤能量代谢研究的新兴热点。
半胱氨酸是一种生糖氨基酸,其代谢途径涉及多种酶和产物,可调节诸如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和细胞自噬等生理和病理过程。
本文从肿瘤细胞中半胱氨酸的外源转运和内源性转化途径、半胱氨酸代谢途径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多种调控机制以及基于半胱氨酸代谢途径的潜在治疗靶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肿瘤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代谢重编程;半胱氨酸;胱氨酸转运蛋白;抗肿瘤;氧化应激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048(2021)05-0522-07doi:10.11665/j.issn.1000-5048.20210502引用本文解放,刘楠.半胱氨酸代谢途径调控与肿瘤治疗新策略[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21,52(5):522–528.Cite this article as:XIE Fang,LIU Nan.Regulation of cysteine metabolism and new strategies for cancer treatment[J].J China Pharm Univ,2021,52(5):522–528.Regulation of cysteine metabolism and new strategies for cancer treatment XIE Fang,LIU Nan*School of Life Science&Technology,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211198,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ustain prodigious anabolic needs,tumor cells nee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that differs from untransformed somatic cells.Besides glucose metabolism in tumor,amino acid metabolism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and invasion.It is an emerging trend in tumor energy metabolism research.The metabolic pathway of cysteine,a glucose-producing amino acid,involves a variety of enzymes and products,regulating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oxidative stress,energy metabolism,and autophagy.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xogenous transport and endogenous conversion pathways of cysteine in tumor cells,the various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cysteine metabolism pathways o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s,and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based on cysteine metabolism pathways,which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use of drugs against tumors.Key words metabolic reprogramming;cysteine;cystine transporters;antitumor;oxidative stress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No.2018YFA0902000)自1920年奥托·瓦伯格发现瓦伯格效应,肿瘤代谢重编程的研究已经超过了一百年。
RASSF1A和SHOX2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应用研究RASSF1A和SHOX2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对肺癌的诊断价值任雪珠1,2,张树森2,3,蔡志刚1,2△,李海涛1,2,许晓岚1,2,齐天杰1,2,李宏林1,2摘要:目的评估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联合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X2)基因甲基化检测和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行RASSF1A和SHOX2甲基化检测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79例可疑肺癌患者,其中肺癌58例,肺良性病变121例。
179例中114例(肺癌45例,肺良性病变69例)通过迪夫快速染色完成C-ROSE检测。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RASSF1A、SHOX2甲基化和(或)C-ROSE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同时明确不同标本类型和不同肿瘤类型中RASSF1A和SHOX2甲基化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结果RASSF1A联合SHOX2甲基化检测的敏感度为77.59%(45/58),特异度为80.17%(97/121)。
亚组分析中,肺穿刺活检及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甲基化与病理诊断一致率较好,分别为88.8%(8/9)、79.75%(126/158),而胸水的一致率稍差,为63.64%(7/11)。
小细胞肺癌和鳞癌甲基化检测准确率分别为100%(5/5)、92.31%(12/13),肺腺癌为66.67%(18/27)。
C-ROSE检测的敏感度为75.56%(34/45),特异度为95.65%(66/69)。
甲基化检测联合C-ROSE的敏感度为86.96%(39/45),特异度为86.67%(60/69)。
结论RASSF1A、SHOX2甲基化检测及C-ROSE用于肺癌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者结合将成为病理学诊断的有效的补充手段,两者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肺癌的效能。
关键词:肺肿瘤;DNA甲基化;诊断;RAS相关区域家族1A;矮小同源盒基因2;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中图分类号:R446.8,R734.2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58/20212015Diagnostic value of RASSF1A and SHOX2gene methylation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rapid on-site cytological evaluation in lung cancerREN Xuezhu1,2,ZHANG Shusen2,3,CAI Zhigang1,2△,LI Haitao1,2,XU Xiaolan1,2,QI Tianjie1,2,LI Honglin1,2 1The Frist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th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050000,China;2Hebei Key Laboratory of Respiratory Critical Care;3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Care Medicine,Xingtai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RASSF1A and SHOX2gene methylation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rapid on-site cytological evaluation(C-ROSE)in lung cancer.Methods A total of179patients suspected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RASSF1A and SHOX2methylation detection and definit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ere selected,including58 cases of lung cancer and121cases of benign lung disease.C-rose detection was performed in114of179patients(45lung cancers and69benign lung lesions)by Diff-quick ing pathological results as the gold standard,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RASSF1A,SHOX2methylation and/or C-ROSE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were analyzed.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results of RASSF1A and SHOX2methylation in different specimen types and different tumor types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as determined.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RASSF1A combined with SHOX2 methylation detection were77.59%(45/58)and80.17%(97/121),respectively.In the subgroup analysis,the coincidence rates between methylation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in lung biopsy and biopsy and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specimens were88.89%(8/9)and79.75%(126/158),respectively,while the consistency of pleural fluid was less than63.64%(7/11).In the subgroup analysis of lung cancer types,the accuracy of methylation detection was100%(5/5)and92.31%(12/13)in lung small cell carcinom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which was66.67%(18/27)in lung adenocarcinoma.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ROSE detection were75.56%(34/45)and95.65%(66/69)respectively.The sensitivity of methylation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00060);河北省县级综合医院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资助(20200017)作者单位: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邮编050000);2河北呼吸危重症重点实验室;3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者简介:任雪珠(1986),女,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ROSE在呼吸介入技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金属硫蛋白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金属硫蛋白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昭彭冬王席杨威柳忠玉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20期王昭彭冬王席杨威柳忠玉(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 434025)【摘要】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富含半胱氨酸、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金属结合蛋白。
MT 在不同类型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本文主要针对金属硫蛋白在实体瘤和血液肿瘤中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血液肿瘤;实体瘤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具有高诱导特性和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纤维化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
MT 的表达与肿瘤诊断之间的关系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焦点。
MT与实体瘤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而MT在血液肿瘤中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针对金属硫蛋白在实体瘤和血液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1 金属硫蛋白与实体瘤的关系1.1 MT异常表达于实体瘤各种组织中MT的异常表达主要表现在多种肿瘤中发现MT呈高水平表达,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宫颈癌。
但并非所有肿瘤中MT过量表达,MT-I 、 MT-II在肝癌、胃癌、大肠癌、中枢神经恶性肿瘤、甲状腺瘤表达下调[1]。
MT在肿瘤组织中的上调或下调可能成为疾病诊断的筛选标准。
1.2 MT基因表达可作为某些实体瘤的诊断和预后指标MT的过度表达可能预示肿瘤的早期,MT作为免疫组化标志物用于多种肿瘤的诊断,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等 [1]。
同时,MT也可作为血清肿瘤标记物用于肿瘤诊断,Kruseova等[2]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多种儿童实体瘤患者血清中的MT,结果显示患者的MT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
同时,MT表达与肿瘤分级/ 分期相关,MT过量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肿瘤形成,检测MT表达可用于鉴别胃肠道间质瘤、甲状腺瘤、前列腺癌、卵巢癌[3]等的恶性程度。
此外,MT与恶性肿瘤的预后相关。
VEGF、VEGFR与皮肤肿瘤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皮肤肿瘤的研究进展!"#$"%&&’("%&%)"*+#,-%$,、-%$,".’/+0%"1)2/31#"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上海&’’’((作者简介:章一新(()*’+),男,上海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章一新,钱云良,张涤生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12&1(&’’&)’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4567849:;<=>?:8@48A 9=B >?C 46>=9,!"#$)[(],又称为血管渗透性因子(34567849D :9E :4F @8@>GC 46H >=9)[&],和血管增殖因子(345678=>9=D@;)[-]。
至&’世纪.’年代末,!"#$被确认为有提高血管通透性和内皮细胞的最有效有丝分裂原[(],此后又有多种生长因子被确认与血管生长有关。
然而正如&’’’年I /J K %"杂志著文认为[0]:“迄今为止,只有!"#$被确认具有高度特异,及有效的促新生血管形成作用”。
而目前关于!"#$的研究表明,!"#$不仅诱导了内皮细胞的移行,并且刺激产生一系列的蛋白产物参加血管外基质的降解,这些功能使!"#$具有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起调节血管新生的主要作用[2]。
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的必备条件[1],并且大量研究证明!"#$在肿瘤变化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可以在肿瘤组织中分离得到[&];"在人的新生组织中!"#$E %I /和!"#$蛋白大量表达[*];#动物实验表明,肿瘤生长能够被!"#$单克隆抗体阻断,或者受体阻断而停止[.];$在活体实验中,!"#$的表达对于肿瘤细胞的发展和预后有重要参照意义[)]。
肿瘤 谷胱甘肽代谢
肿瘤谷胱甘肽代谢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而谷胱甘肽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了解谷胱甘肽的代谢过程对于理解和治疗肿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谷胱甘肽是一种由谷氨酸和甘氨酸合成的三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可通过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协同工作,将细胞内的各种有害氧化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伤害。
在肿瘤细胞中,由于其代谢异常和外界环境的恶劣条件,谷胱甘肽的合成和代谢过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是谷胱甘肽的合成过程。
谷胱甘肽的合成主要依赖于两种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GCL)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
GCL能够将谷氨酰胺与半胱氨酸结合形成γ-谷氨酰胺肽,并消耗大量的谷氨酰胺。
之后,GR则能够将氧化态的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态的谷胱甘肽。
这两个关键酶的活性变化会对肿瘤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产生很大影响。
研究发现,在肿瘤组织中,这两种酶的活性都明显降低,导致谷胱甘肽的合成能力减弱,从而使得肿瘤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易于氧化应激的侵袭。
其次是谷胱甘肽的代谢过程。
谷胱甘肽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代谢:一种是通过谷胱甘肽酶(GGT)将谷胱甘肽分解为氨基酸的组成部分,并释放出谷氨酰胺,供给合成过程中所需的丝氨酸和蛋氨酸。
另一种则是通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催化谷胱甘肽与各种化合物(如有毒物质、药物等)结合形成非活性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复合物,通过膀胱排泄体外。
这两种代谢途径在肿瘤细胞中均可发生异常变化。
一方面,肿瘤细胞为了满足自身快速生长所需的谷氨酰胺,可能通过降低GGT活性来抑制谷胱甘肽的分解,从而持续维持谷胱甘肽水平的上升。
另一方面,肿瘤细胞通过上调GST的活性,将细胞内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排泄出去,从而减轻细胞内的氧化应激。
在肿瘤治疗方面,谷胱甘肽的代谢过程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通过抑制谷胱甘肽的合成及抬升其代谢的速度,可以减少肿瘤内谷胱甘肽的水平,破坏肿瘤细胞的氧化平衡,促使肿瘤细胞发生氧化应激相关的细胞死亡。
内镜分子影像学技术在炎症性肠病病情评估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内镜分子影像学技术在炎症性肠病病情评估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万俊辰,张妙心,杨青林,周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武汉430030摘要:消化内镜是炎症性肠病(IBD)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常用的检查手段。
与传统内镜检查相比,内镜分子影像学将细胞分子生物学与消化内镜相结合,利用荧光标记的分子探针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实时成像,可用于IBD早期诊断、评估肠道炎症、监测结肠炎相关癌、预测治疗反应及优化治疗药物剂量等。
未来尚需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针对新靶点制剂的内镜分子成像试验,这些探针应用前尚需解决人体安全性问题及成像程序、图像处理、荧光信号定量的标准化问题。
关键词:分子影像学技术;消化内镜检查;荧光探针;炎症性肠病;肠道炎症;结肠炎相关癌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08.025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08-0099-04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1],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消化内镜是IBD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的主要手段。
内镜分子影像学或内镜分子成像是将内镜成像技术与细胞分子生物学相结合,通过特异性荧光探针对靶分子进行标记,在分子水平上实时成像。
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如Barrett食管、胃肠道化生、扁平和凹陷性散发性结肠腺瘤、不明原因的胆管狭窄等[2]。
内镜分子影像学还可用于评估肠道炎症、监测结肠炎相关癌(CAC)、预测治疗反应及优化治疗药物剂量等。
内镜下分子成像系统主要包括荧光标记的靶向分子探针和体外探针成像装置。
常用的分子探针包括多肽、抗体、可激活探针和纳米颗粒[2]。
常用的标记染料为高亲和荧光素,如近红外荧光染料Cyanine5.5、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Alexa Fluor 488[3]。
最新的内镜技术如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自体荧光成像、荧光显微内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近红外光成像(NIR)等已被用于内镜下分子成像。
谷氨酰转肽酶的研究进展
谷氨酰转肽酶的研究进展乔杰;宋艳红【摘要】谷氨酰转肽酶(GGT)主要由肝脏产生,广泛分布于人体的许多组织.GGT是参与细胞外谷胱甘肽合成与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对维持细胞内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水平起重要作用;此外,GGT还参与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影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与肝脏疾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着重对GGT与各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此类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05【总页数】3页(P651-653)【关键词】GGT;氧化应激【作者】乔杰;宋艳红【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GGT在哺乳动物体内分布广泛,人类体内编码GGT的基因位于22q11,血清GGT主要由肝脏产生,但其在肾脏中分布最多,其次是胰腺、肝脏、脾脏,另外在肺脏、脑、血管内皮细胞等器官组织中也有不少分布,经研究发现血清GGT与诸多部位的疾病发病、诊治有关。
1 GGT的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GGT的分子结构是由两个亚基组成,分别为大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在45~65kDa范围内)和小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1~25kDa),酶的活性中心有三个独立的亚结合位点:(1)γ-谷氨酰结合位点:主要与L-γ-(ɑ-甲基)-谷氨酰基化合物、D-γ-谷氨酰基、L-γ-谷氨酰基相结合。
(2)甘氨酰基结合位点:对结合甘氨酸具有专一性。
(3)半胱氨酰基的结合位点:只对中性L-型氨基酸作用性强。
血清中GGT只对含γ-谷氨酰的化合物有专一性的催化作用,其在人体中通过转肽、自转肽、水解三类反应催化利用谷胱甘肽,成为细胞外谷胱甘肽合成与代谢的关键酶之一,维持细胞内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水平[1]。
GGT的另一生物学功能是介导细胞外谷胱甘肽水解成半胱氨酰甘氨酸,此反应会产生大量的过氧化氢和许多超阴离子自由基,导致许多体内有关氧化应激事件的发生,因此,血清中的GGT也可被认为是代表氧化应激的重要标志物。
GPX3表达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GPX3表达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沈磊;贺远龙;张巍巍;耿长新【摘要】血浆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是人体抗过氧化物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清除过氧化氢及脂质过氧化物等活性氧成分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GPX3表达异常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因此,GPX3在消化系肿瘤中的表达已成为研究热点,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治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4(030)006【总页数】3页(P670-672)【关键词】消化系肿瘤;血浆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氧;高甲基化【作者】沈磊;贺远龙;张巍巍;耿长新【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消化科,青岛26607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消化科,青岛26607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消化科,青岛26607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消化科,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血浆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家族8个已知亚型中唯一的细胞外亚型,是人体抗过氧化物酶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
GPX3在人体清除过氧化氢及脂质过氧化物中起重要作用[2],是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过氧化物分解酶。
近年来GPX3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相关研究报道表明,GPX3表达异常与前列腺癌[3]、卵巢癌[4]、子宫内膜癌[5]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亦与食管癌[6-8]、胃癌[9]、结肠癌[10]等消化系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且有证据表明GPX3表达异常与GPX3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密切相关[6-8],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
本文从GPX3的研究背景、功能及GPX3表达与消化系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功能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功能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一类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它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功能。
一、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结构与分类1.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结构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每个亚基由两个结构域组成:N端为N端域(N-terminal domain)和C端为C端域(C-terminal domain)。
这两个结构域通过一个柔性连接区连接在一起。
2.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分类根据基因序列、氨基酸序列和功能特点,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分为多个家族。
目前已经发现了八个家族:α、μ、π、σ、θ、κ、ρ和ω。
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细胞中的功能1. 活性氧清除作为细胞内主要的抗氧化酶之一,谷胱甘肽s-转移酶通过转移谷胱甘肽(GSH)的巯基与氧化物质发生反应,将其还原为相对稳定的形式,从而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
2. 解毒作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通过与毒性物质结合,将其转化为相对无毒的形式。
这种解毒作用在细胞内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防止有害物质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3. 代谢调节谷胱甘肽s-转移酶参与多种代谢过程中底物和产物之间的转化。
例如,在药物代谢中,它能够将药物与GSH结合形成可溶性底物,并促进其排泄。
此外,在一些生理过程中,如雌激素代谢和类固醇激素合成调节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细胞信号传导调节最近研究发现,一些GST家族成员在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
例如,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一些GST家族成员能够调节凋亡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生存和死亡。
三、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疾病的关系1. 肿瘤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肿瘤的关系备受关注。
一些研究发现,GST家族成员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双重作用。
一方面,它们能够通过解毒作用减少致癌物质对细胞的损害;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谷胱甘肽_S_转移酶基因多态与原发型肝癌的Meta分析_唐晓红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流行病教研室,西安,710061[作者简介]唐晓红(1958~),女,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讲师、教师,主要工作方向:分子流行病学、艾滋病预防干预. 论著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与原发型肝癌的M eta分析唐晓红,王学良,郑全庆,高海燕[摘要] 目的:探索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M1、GST T1、G ST P1)基因多态与原发型肝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
方法:采用M 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1994~2004年关于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与原发型肝癌易患性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结果:共收集相关文献18篇,累计病例1407例,对照2044例。
GST M1空白基因型可能与原发性肝癌有关,OR值为1 40(95%CI:1 22~1 62);GST M1和GST T1中至少有一个空白基因型的OR值为2 05(95%CI:1 14 ~3 67),亦提示可能与原发型肝癌的遗传易患性有关;而GST T1空白基因型、GST P1突变基因型未显示与原发型肝癌相关,合并的OR值分别为1 13(95%CI:0 77~1 65)和0 68(95%CI:0 47~0 99)。
结论: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与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各有不同,G ST M1单项空白基因和G ST M1、GST T1混合空白基因与原发性肝癌有统计学联系,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易患因素;GST T1空白基因型与原发性肝癌未显示有统计学联系,而GST P1的突变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保护因素。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原发性肝癌;M eta分析[中图分类号]R735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07(2005)11-1448-05META-ANALYSIS ON THE RELA TIONSHIP BETWEEN GLUTATHIONE S-TRA NSFERASE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SUSCEPTIBILITY TO PRIMARY LIVER CANCER.T A N G X iao hong,WA N G X ue liang,Z H EN G Q uan qing,et al. Dep art ment of Ep idemiology,M edical School of Xi an Jiaotong Univer sity,X i an,710061Abstract:Objective:T o study the association of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 M1,GST T1, G ST P1)and their susceptibility to primar y liver cancer Methods:T he results fro m18epidemiolog ical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 tw een g lutathione S-transfer ase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susceptibility to primary liver cancer fr om1994to2004were analyzed synthetically by M eta-analysis Results:A total of1407cases and2044controls from18studies was included T he r esults showed a relationship bet ween GST M1null genotype and susceptibility to primary liver cancer,the pooled o dds r atio(OR)values was1 40 (95%CI:1 22-1 62);the relationship also was found in the study on at least one null g enotype in GST M1and GST T1OR=2 05(95%CI:1 14-3 67) T he null g enotype o f GST T1OR=1 13(95%CI:0 77-1 65)and the mutated geno type ofG ST P1O R=0 68(95%CI:0 47-0 99)did not show a statistic relationship with susceptibility to primary liver cancer.C onclu sion:Our results by M eta-analysis may suppor t the positiv e associations of genetic poly mor phism of g lutathione S-tr ansferase M1, M1or T1and susceptibility to primary liver cancer None of t he null genotype of GST T1and the mutated genotype of GST P1may be a r isk factor of pr imar y liver cancerKey words:Glutat hione S-tr ansferase;Genetic polymorphism;Primary liver cancer;M eta-analysis近年研究发现,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的易患性有关。
尿液游离DNA检测及其在肿瘤诊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南充市第 二 人 民 医 院 老 年 疾 病 科,四 川 南 充 637000 【作者简介】 徐冬冬(1982-),男,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主要从 事法医学相关研究。E-mail:xudongx2@126.com 【通讯作者】 黄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982-),女,河北衡水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 要从事 老 年 疾 病 临 床 及 相 关 学 术 研 究。 E-mail: 912154542@qq.com
cfDNA(urinarycell-freeDNA,ucfDNA)含 有 肿 瘤 组 织 的 DNA特征,因此尿液 cfDNA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检测 标记。本文就尿液 cfDNA的提取与检测以及在肿瘤的筛查 与诊断、病情 监 测 和 疗 效 评 估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进 展 进 行 了 综 述。 1 尿液 cfDNA概述 1.1 尿液 cfDNA的来源及生物特征
尿液 cfDNA的来源包括尿道脱落细胞的崩解和通过尿 道 过 滤 屏 障 的 循 环 cfDNA 两 种,后 者 又 称 为 肾 外 DNA[3]201-209。尿液 cfDNA 根 据 长 度 可 分 为 两 种:大 片 段 DNA和小片段 DNA[4]。大片段 DNA通常长度超过 1kb,主 要来源于尿道脱落细胞和(或)尿液中白细胞的坏死[5]。小 片段 DNA则来源于血液循环 DNA和(或)尿液中细胞的凋 亡[6-7]。患泌尿系统疾病(如肿瘤)时,由于病灶直接与尿液 接触,病变细胞易被释放到尿液中,因此对尿液中 cfDNA检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与肿瘤血行 转移密切相关。由于肿瘤细胞生存的微环境改变、血流剪切 力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作用,绝大多数 CTC发生凋亡,产 生的肿瘤细胞 DNA片段通过肾滤过屏障后组成肾外 DNA 的一部分。研究表明[20],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 cancer,NSCLC)患者尿液中可检测到 KRAS突变。除了检测 KARS突变,尿液 cfDNA中表观遗传学改变也被用于肿瘤检 测。SONG等 [21]评估了尿 液 波 形 蛋 白 基 因 超 甲 基 化 (hyper methylatedvimentingene,mVIM)在结肠癌中临床诊断价值, 结果表明 75%的结肠癌患者检出 mVIM,提出尿液中的表观 遗传学改变也 可 能 用 于 诊 断 结 肠 癌。 研 究 表 明 [22],在 肝 癌 患者尿液 cfDNA可检测到 TP53基因 G249T突变,提示尿液 cfDNA可 能 在 肝 癌 诊 断 方 面 具 有 潜 在 价 值。GUERRERO 等[23]研究发现,宫颈癌患者尿液 cfDNA中可检出人类乳头 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DNA,提出尿液 cfDNA中 检测 HPV有望成为宫颈癌细胞学检查的补充手段。 2.2 肿瘤进展期监测
临床医学检验:体液肿瘤标志物找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体液肿瘤标志物找答案1、单选常用于诊断小细胞肺癌的酶类肿瘤标志物是()A.碱性磷酸酶B.酸性磷酸酶C.乳酸脱氢酶D.谷胱甘肽-S-转移酶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正确答案:E2、填空题用于(江南博哥)判断人群患病率的统计指标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正确答案: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3、名词解释决定值正确答案:某一标志物定量检测时,通常将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时的临界值作为决定值,在各种确定决定值的统计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是ROC,一般把曲线顶端一点定为决定值。
4、问答题简述常用于评估肿瘤标志物的统计指标,并说明其计算公式与含义。
正确答案:常用的评估肿瘤标志物的统计指标有:(1)敏感性=真阳性/所有肿瘤病人数×100%;敏感性是描述标志物诊断价值的主要指标之一,反映了试验检测疾病的能力,敏感性越高,检出疾病的可能性越大,100%的敏感性意味着能检测出所有的病人。
(2)特异性=真阴性/所有非肿瘤病人数×100%;特异性是描述标志物诊断价值的主要指标之一,反映了识别疾病的辨别能力,特异性越高,误诊的可能性越小,100%的特异性意味所有的正常人都是阴性,只有病人是阳性。
(3)阳性预测价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阳性预测价值指如果某一标志物检测结果是阳性,患病的机会是多少。
阳性预测价值是用于判断人群患病率的指标之一。
(4)阴性预测价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阴性预测价值指如果某一标志物检测结果是阴性,不患癌症的可能性有多大。
阴性预测价值是用于判断人群患病率的指标之一。
(5)准确率(有效率)=(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准确率是综合判断肿瘤标志物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特异性越高、敏感性越高,准确率就越高,标志物的应用价值也高。
5、判断题AFP和ALT联合测定可用以鉴别良性肝脏疾病,如AFP超过500ng/mL,ALT基本正常,高度提示肝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yme activity and population frequency distribution.Carcinogen。es。
is,1998,19(2):275.
[3]Watson
MA,Stewart RK,Smith
GBJ,et
a1.Human
to
glutathioneS・
[6]
Cardoso RM,Daniels DS,Bruns CM,et a1.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1,GSTPl)能催化谷胱甘肽与亲电子物质发生
反应,是谷胱甘肽转移酶超基因家族中的成员。数据表明GSTPl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在肿瘤 的早期预警中起重要作用,同时GSTPl基冈的多态性可以调节肿瘤的易感性,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也 将愈来愈大。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移酶;肿瘤;研究进展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多,肿瘤的早期诊治成为关键的一 步。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目 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比较低,因此肿瘤的早期治疗更是困 难。谷胱甘肽转移酶Pl(glutathione
Olle
P1,GSTPl)基因。GSTPI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11q13,该
基因包括6个内含子和7个外显子,cDNA序列编码210个 氨基酸,外显子5和外显子6存在多态性。其中外显子5第
81位点发生A—G碱基替代,可导致蛋白质肽链第105位氨
基酸由ATC异亮氨酸(Ile)变为GTC缬氨酸(Val).GSTPI 第5外显子的一个位点的A—G突变导致基凶产物的活性和 底物特异性发生改变”・。
transferase P1 activity and
polymorphisms:relationship population
lung
tissue en—gylne
electwphile binding
glutathione
site
andsubstrste bmding mide of
from
the 26-Kda
・卫生论坛・
护理工作中病区医疗废物的管理
左群英
【摘要】 目的加强护士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病区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污染物的扩散和疾病的 医疗废物
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方法建立和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立和健全医疗废物管理体系, 制定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及应急流程;制定医疗废物从产生到交运过程的工作流程。结果 进的关键,从而达到保护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 医疗废物;护理工作;病区;管理 染管理科和总务科每天派专人、专线、专车到病区统一收集 垃圾后登记、签字交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集中销毁处理;④ 加强检查、指导: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定期检查病区的感 染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管理、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的落 实、消毒隔离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与护理考 评挂钩。
实施前 护士法律责任知晓率 护士工作流程正确率 护土个人防护知识知晓率 垃圾分类运送正确率 应急处理措施正确率 锐器损伤率
和序列同源性,主要分为n、队叮r、04个亚家族,分别参与不
同化学物质的代谢。GSTPl属于GST盯亚家族,是重要的解 毒酶,可以保护正常细胞免受癌和促癌因素的影响,抑制细 胞癌变,在抗诱变及抗肿瘤中起重要作用。因此,GSTPI在 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进一步的开发应 用价值。
1.2
GSTPI基因的结构1988年,Gowell IG等[21从Cosmid
S.transfer-
GSTPl与肿瘤athione
ase
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代谢酶基因 的多态性通过影响代谢酶基因的转录与表达,导致代谢酶活 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不同个体对环境中化学致癌剂、 致突变剂具有不同的易感性¨1。因此,基因多态可能是个体 肿瘤易感性不同的分子学基础。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
2结果
的管理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结论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过程管理,是实现医疗废物管理质量持续改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时有护十因自我安伞防护意识不 强,或未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操作而被医疗废物污染、刺伤、擦 伤,从而造成医院职业性感染。英围的相关调查发现41.2% 的护十曾有过锐器伤害经历¨'2 J,国内相关研究显示一’41:护 士锐器损伤的发生率达41.8%~87.5%。2003年后,随着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1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 法》¨o的颁布实施,对医疗废物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已成为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部分o’7 J。在医院病区,护士是接触医 疗废物的主要者,因此护士对医疗废物进行科学管理就显得 尤为重要。为了做到病区医疗废物的科学、规范、有效的管 理,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报告 如下,以探讨进一步科学的管理病区医疗废物。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自病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模式。采取调查问 卷的形式,从以下几个方厩分析比较:护士对医疗废物管理 的相关法律知识的知晓率;护士被锐器损伤率;护士被血液、 体液污染率;医疗废物的收集率、分类合格率、流失率等,总 结对护理工作中病区医疗废物的管理状态。其中发放问卷 表共102份,废卡率4.96%,表格合格率95.10%。 1.2方法①建屯和健伞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制度:医院 建立了感染管理机构,制定和建立了感染管理制度,医务人 员规范医疗工作制度以及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存放及运 送等工作流程;②加强对病区护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为 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控制医院内感染的相关技术 及知识:包括职业安伞防护及应急处理措施、消毒隔离技术; ⑧病区医疗废物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严格对病区垃圾的 分类,医疗垃圾及感染性生活垃圾用黄色甥料袋盛装,针头 类等医疗废物锐器用黄色利器盒盛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 袋盛装。医用垃圾给予定点放置、并设置警示标志;医院感
[2]Gowell
l
G,Dixon K H,Pemble S E,et a1.The Structure ofllae Hu—
万方数据
・204・
生国塑』£堑塑廛旦!塑!生!旦筮≥鲞筮!!翅垡!也』丛!!望型g垒EP!:』!!!螋!ty!!:!z塑!:!兰
Glutathione S-tmnaferase Pi Gene.Bioehem
frequency distribution.Carcinogen。esis,
S—transferase
schistosoma
japonicum.Protein,
1998,19(2):275.
2003.51(1):137—136.
[4]Han
CH,Chen CL,Hong RL,et a1.Pnegnostic value ofmuhidrug
S.transferase
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特定的 碱基上的过程。哺乳动物基因绢中的一小部分富含CG序列 的DNA片段,称为CpG岛。CpG岛通常不发牛甲基化修饰, 若其发生甲基化,则启动子也被甲基化,称为启动子超甲基 化(hypermethylation)。抑癌基因CpG岛甲基化,导致基因失 活和转录抑制是肿瘤发牛的重要机制之一。GSTPl通常是 通过体内“CpG岛”甲基化的变化而失活,而GSTPl基因的 超甲基化常导致启动子失活和基因沉默,。在多种人类肿瘤 中存在GSTPI肩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改变如胃癌、乳腺 癌、结肠癌和肺癌等,因此GSTPl基因的超甲基化和恶性肿 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2.2癌细胞中GSTPl表达水平GSTPl在不同肿瘤的发生 过程中,GSTPl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与正常组织相比,癌 细胞中GSTPI表达水平的变化可分为升高,下降或无变化3 种情况。在GSTPl升高的肿瘤中,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及临床 分期越晚GSTPl表达越强,随着GSTPl表达的逐渐增高,肿 瘤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率也逐渐增加,所以,GSTPl被认 为是出现最早、敏感性较强的癌前病变标记酶H1。
2
GSTPI与肿瘤关系 GSTPl广泛存在于人体肿瘤组织中,在人体f:皮来源的
恶性肿瘤中表达尤其高,与肿瘤的关系极为密切。
2.1
GSTPI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DNA甲基化是指生物体
在DNA甲摹转移酶(DNAmethyhransferase,DMT)的催化下,
作者单位:262500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检验科
作者单位: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自注重加强医疗废物过程管理以后,护士的个人安伞防 护意识提高,职业暴露情况大幅度减少,医疗废物的收集率、 分类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等较前明显提高,医疗废物的流失 率较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见表1。 表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牛机构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实施前后情况比较
1.3
S・trans.ferase,GST)是重要的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它能
降低外源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GSTPl基因多态性可引 起其表达的相应酶的活性不同,影响人体对有毒代谢中间 产物的灭活,导致解毒功能发生改变,使个体对环境致癌物 具有不同的易感性,从而增加特定肿瘤发生的危险。由于 GSTPl基因的多态性可以调节肿瘤的易感性,基因的突变使 患癌的几率增加【6J,因此,GSTPl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对筛选 和保护疾病易感人群,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3结语 GSTPl的多态性与肿瘤的易感性关系密切,这对肿瘤的 预防有很大意义。GSTPl是一种癌前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 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同时GSTPl为化学敛癌物的基凶预防作 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maIl 83.3
J,1988。255:79-
glutathi—
ell-
resistancel.glutathione pharyngeal
s-transferase—pl
and p53in
advanced
nogo-
Watson
MA,Stewart RK,Smith 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