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合集下载

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有哪些

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有哪些

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有哪些引言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它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对抗感染和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

目前,艾滋病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延缓病程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1. 反转录转录酶抑制剂反转录转录酶抑制剂是用于抑制HIV病毒复制的一类药物,包括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是通过干扰HIV病毒的反转录过程来抑制病毒复制。

常用的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包括: - 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 - 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 - 阿糖胞苷(Abacavir,ABC) - 培沙他韦(Pentascavir,PDT) - 泽欣诺韦(Zidovudine,ZDV)等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与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相似,但作用机制不同。

常用的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包括: - 尼拉韦(Nevirapine,NVP) - 利法韦仑(Efavirenz,EFV) - 依非韦仑(Etravirine,ETR) - 二奈韦(Delavirdine,DLV)等2. 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类能抑制HIV病毒蛋白酶活性的药物,从而阻止病毒的后期成熟和繁殖。

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抗艾滋病病毒治疗中。

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包括: - 洛匹那韦(Lopinavir,LPV) - 雷替那韦(Ritonavir,RTV) - 维拉帕韦(Saquinavir,SQV) - 马托那韦(Darunavir,DRV)等3. 整合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是通过抑制HIV病毒的整合酶活性,阻碍病毒基因组的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从而防止病毒复制。

常用的整合酶抑制剂包括: - 利托那韦(Raltegravir,RAL) - 依度那韦(Elvitegravir,EVG) - 达奈韦(Dolutegravir,DTG)等4. 针对复杂病毒突变的药物艾滋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容易产生耐药突变。

新型逆转录酶抑制剂Nevirapine的合成

新型逆转录酶抑制剂Nevirapine的合成
水浴加热 回流 至无酸 逸 出 , 约需 3h 。反 应毕 , 却 至 冷
外分 光光 度计 上 测 定 , 质谱 由
M Dt p质谱仪测定 。 S a r
et 10si C n 10 rsL/ ee
室温 , 减压蒸馏 , 蒸除过 剩 的 sc 和溶剂 , 物用 水洗 ol 2 余
维普资讯

西


20 07年第 2 期
新 型 逆 转 录酶 抑 制剂 N v aie的合 成 ei pn r
徐 晓 晖 涂 国刚2 麦 曦2 黄 惠 明2 李少 华2
(. 1嘉应学 院医学 院药学 系 广东梅州 543 ; . 昌大学 医学 院药 学系 南 昌 306) 10 12 南 00 摘要 : 滋病 (J 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 艾 AD ) 它是 由 HV引发 , I 特别是 I V - I I
以 4一甲基 一3 一硝基 一 2一羟基 吡啶为起始 原料 , 与五氯化磷进行 卤代 反应制 得 4一甲基 一3一硝基 一2

剂 。本品可高度专一地 抑制 刚 一 的逆转 录酶u , 1 作 J
用机制是通过与逆 转录酶的非底物结 合部位 的活性部 位结合而抑制 病毒 逆转 录酶 的 活性 , 阻止 病毒 的逆转 录。N vai ei p e的最大特点 L : rn 2 是可 以抑制 ⅧV一1的各 J 种变异株 , 包括对 齐多 夫定 < Z ) A T 有抗 药性 的变异 株 , 但对 Ⅲv一2 及其它逆转 录病毒无效 。艾滋病病 毒中 ,
燥 的 5 l 0r 圆底烧瓶 中加入 20 一甲基 一3 n . 一硝基 一2
和 6 0m0 1m ]L的 N O . l. o . / a H溶液 , 回流 2h, 然后 室温

艾滋病毒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毒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毒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毒(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的病毒,它通过攻击和破坏免疫系统的CD4+T细胞,导致机体失去对各种感染和肿瘤的防御能力。

在没有有效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毒感染者最终会发展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崩溃并最终死亡。

随着科技的进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已成为治疗HIV感染的主要方法。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阻止HIV复制及进一步破坏免疫系统,从而将病毒的复制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这种治疗手段已经显著改善了HIV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通常包括使用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以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复制。

这些药物主要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三类。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抑制HIV病毒的逆转录过程,并阻止病毒的复制。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关键目标是使病毒载量降至不可检测的水平,这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液中的病毒量来实现。

一旦HIV病毒的数量被控制在低水平,患者的免疫系统将得到恢复,并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并非完美,仍存在一些挑战和副作用。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药物依从性。

ART需要患者每天按时服用药物,而即使是一次漏服都可能导致病毒复制重新活跃。

因此,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对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成功非常重要。

此外,长期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例如胃肠道不适、脂代谢异常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这些副作用需要监测和管理,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最大的提高。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艾滋病毒感染者还应接受全面的医疗护理和支持。

这包括定期监测CD4+T细胞数和病毒载量、接种疫苗、预防并处理并发症等。

此外,心理社会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

总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HI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这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恢复免疫系统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奈玛特韦 利托那韦用法

奈玛特韦 利托那韦用法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用法一、药物概述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是一种治疗HIV感染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通常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控制HIV感染造成的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它是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转录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IV-1的逆转录酶活性,阻断病毒DNA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HIV复制的目的。

二、适应症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主要适用于HIV感染病人,可以作为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成分之一,用于治疗HIV感染病情,并且在联合用药中能够发挥更好的疗效。

如果在暴露后预防(非职业性接触性暴露和职业性接触性暴露)中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也可以减少HIV感染的风险。

三、用药方法1. 剂型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通常以片剂形式出现,每片中含有200毫克奈玛特韦和50毫克利托那韦。

2. 用法用量(1)成人用药:通常的用药剂量是口服奈玛特韦200毫克与利托那韦50毫克,每日1次。

(2)使用方法:可以在饭前或餐后服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建议患者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并且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服药时间。

3. 注意事项(1)未成年人用药:对于12岁及以上:与成人相同的剂量;对于6至11岁的儿童:根据体重计算剂量,一般每日1次。

(2)肝功能不全:如果患者存在轻度肝功能不全,剂量不需要做出调整;对于中度或者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则需要根据医生指导调整剂量。

(3)肾功能不全:如果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根据肾功能状况,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四、不良反应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包括头痛、恶心、腹泻、疲劳、失眠等轻度反应,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胰腺炎、乳酸酸中毒等。

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不适症状或者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行处理。

五、特殊人群用药(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因此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权衡利弊。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在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时要谨慎,因为其肾功能和肝功能可能已经受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HIV-1逆转录酶非核苷类抑制剂MKC分子结合位点的理论研究

HIV-1逆转录酶非核苷类抑制剂MKC分子结合位点的理论研究
S h o fC e c l ce c n e h o o y c o lo h mia i n e a d T c n l g ,Yu n n U ie st ,Ku mig 6 0 9 ,C i a S n a n vri y n n 5 0 1 hn ;
2 c ol f odS i c n i n ier g Z ei gG n sa gU iesy H n zo 10 5 C ia .S ho o ce ea dBo gn ei , hj n o gh n nvri , a ghu30 3 , hn ) oF n e n a t
( .K yL brt yo e iia C e i r f a r eo re ,Miir f d ct no C ia 1 e a oa r f dc l h m sy 0 N t a R sucs ns o u a o f hn ; o M n t r u l t y E i
些 理论 基 础 .
关键词
H V一1 1 T 蛋 白 ; C 结合位 点 ; F I ;R 1 MK ; DT
【 中图分类号 ]Q 6. T 44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62- 5320 )l 03 — 4 17-81 (09 O 一 07 0 - -
A T e r t a t d fNo — u lo i e I h b trMKC Moe u a h o ei lSu y o n n ce sd n i i c o lc lr
Vo . 8 No 1 11 .
Jn 2 o a .O 9
H V一1 转 录 酶 非核 苷 类抑 制 剂 I 逆 MK C分 子 结 合 位 点 的 理 论 研 究
王 宁。 邓 圣 荣 金 毅 徐 四川 何 耀 莹

10-3抗反转录病毒药

10-3抗反转录病毒药
合,阻碍了病毒颗粒成熟过程中病毒前体多 蛋白的裂解过程,由此产生的不成熟的病毒 颗粒不具有感染性,无法建立新一轮感染。
抗反转录病毒药 整合酶抑制药
代表药物 拉替拉韦、多替拉韦 作用机制 抑制HIV整合酶的催化活性,可防治
感染早期HIV基因组共价插入或整合 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上。
抗反转录病毒药 药物相互作用
第十章第三节
抗反转录病毒药
抗反转录病毒药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 (抑制HIV的逆转录酶)
代表药物:去羟肌苷、司他夫定、阿巴卡韦、 齐多夫定、扎西他滨、司他夫定、拉米夫定。
作用机制:去羟肌苷与自然底物三磷酸脱氧腺 苷竞争,以及掺入至病毒DNA,抑制HIV的 反转录酶,终止DNA链的延长,打断病毒复 制的循环而抗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药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
代表药物
奈韦拉平、地拉韦定、依非韦仑
• 作用机制
奈韦拉平与HIV-1的逆转录酶直接结合并通过破坏该酶的催化位点来阻断RNA依赖和DNA依赖的 DNA聚合酶的活性。
抗反转录病毒药 蛋白酶抑制药
代表药物 茚地那韦、利托那韦、达芦那韦、沙奎那韦、
洛匹那韦、奈非那韦、安普那韦。 作用机制 抑制纯化的HIV-1和HIV-2蛋白酶 茚地那韦——与蛋白酶的活性部位直接结
依非韦仑是CYP3A4的诱导剂, 与该药合并用药时,可能降低 CYP3A4的底物的其他化合物的 血浆浓度。
抗反转录病毒药 典型不良反应和禁忌
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不适、乏力;神经系统如头痛、 眩晕、注意力不集中、周围神经炎;消化系统如恶心、 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肝损害;血液系统如血细 胞减少、贫血,还有口炎、皮疹、药疹和变态反应等。 特殊不良反应主要是代谢障碍,包括脂代谢障碍、糖 代谢障碍,其次为骨代谢障碍等。

非核苷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Ⅱ6-(1-萘甲基)胸腺嘧啶类化合物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非核苷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Ⅱ6-(1-萘甲基)胸腺嘧啶类化合物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非核苷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Ⅱ6-(1-萘甲基)胸腺嘧啶类化合物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孟歌;陈芬儿【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化学杂志》【年(卷),期】2003(013)005【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6-(1-萘甲基)取代胸腺嘧啶类(HEPT)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方法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对14个新合成的6-(1-萘甲基)取代HEPT类似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对化合物与HIV-1逆转录酶的非底物结合部分(NNBP)作用情况进行了对接(Dock)研究;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用模型预测了2个6-(1-萘甲基)取代HEPT类化合物的-logEC50值,结果得以验证.空间立体效应占85.7%,静电立场效应占14.3%.结论对接结果显示:在NNBP中,化合物以蝴蝶双翅形的构象伸展开来,并以芳环与结合腔表面的芳香性氨基酸残基产生疏水性相互作用.6-位引入(1-萘甲基)可显著提高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空间效应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此模型可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总页数】6页(P254-259)【作者】孟歌;陈芬儿【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R914【相关文献】1.4-(8-羟基-3,6-萘二磺酸-1-偶氮)-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钢铁中镁[J], 胡秋芬;马莎;汤丹瑜;尹家元2.基于分子对接的6-萘甲基取代HEPT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J], 何严萍;胡海荣;许辽萨;孟歌;范康年;陈芬儿3.1-[(乙氧基)甲基]-6-(1-萘甲基)胸腺嘧啶的合成 [J], 罗有福;孟歌;陈芬儿4.1-(6-取代萘基-2)-1,2-二氢-2,2-二甲基-4,6-二氨基-1,3,5-三嗪的合成及抗癌作用(Ⅰ) [J], 戴华成;李仁利;王剑锐;王彧;王克勤5.α,α,α-三取代-4-[N-(1-萘甲基)-N-甲基氨甲基]甲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J], 金云海;杨济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滋病的“后悔药”——阻断类药物

艾滋病的“后悔药”——阻断类药物

艾滋病的“后悔药”——阻断类药物阻断类药物是指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一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阻碍HIV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和扩散的过程。

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减少HIV病毒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阻断类药物主要有三种类型: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干扰HIV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过程,从而抑制病毒的传播和破坏作用。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一类模拟人体细胞内的DNA构建材料的药物,它们能够替代逆转录酶酶链在形成病毒基因组DNA链时所需的三磷酸核苷酸,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

常见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有拉米夫定、阿比卡韦等。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一类能够特异性地抑制HIV逆转录酶活性的药物,从而阻止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这类药物作用速度较快,常见的药物有尼达韦仑、卡文地克等。

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类能够阻断HIV病毒释放成熟病毒颗粒的药物,从而阻止病毒扩散和感染新的细胞。

这类药物作用较为持久,常见的药物有洛匹那韦、卡尔巴韦吉等。

使用阻断类药物治疗艾滋病时,通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以增强疗效。

这种联合用药的方案被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ART可以显著降低病毒载量,提高免疫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使用阻断类药物治疗艾滋病也存在一些问题。

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抗性的发展,使药物疗效降低。

阻断类药物的使用需要长期、稳定的治疗,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较高。

这类药物也有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患者在接受阻断类药物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并应遵循医生的嘱咐。

非核苷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肝毒性(上)

非核苷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肝毒性(上)
过敏性
相对于其它抗病毒药物如阿巴卡韦及福沙那韦 , 接受依非韦仑 ( F 与奈韦拉平 ( V ) E V) N P 治疗的病人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一在开始治疗几天或几周后即可出现 IE 这种 由 N R I L。 N T 引起
维普资讯
的肝脏过敏性炎症可表现为 “ rs D es综合征” ,即包括皮肤红疹、嗜酸粒细胞增高及其它系统 症状 ( 淋巴结炎、间质性肾炎 、肺炎或肝炎 ) ;或不包括皮肤损害或嗜酸粒细胞升高的相似临 床表现。 F E V引起的肝脏过敏性炎症少于 N P 目前由 N P引起的特异性肝炎发生率为 3 V 。 V %, 此外 , 了并发急性肝功能不全以外 ,多数病例无需停用 N P或 E V 即能获得临床症状的 除 V F
本文拟讨论两种非核苷类药物 ( N T ) N R I,即依非韦仑 ( F E V)与奈韦拉平 ( V ) N P ,对 感染 HI — 成人的肝毒性 。并将依据现有的数据讨论这两种药物相关的急性肝毒性 ,以及两 V l 种药物产生肝毒性的机制及临床影响的异同点。 非核苷类抗逆转录药物 ( Ⅻ T )肝毒性的机制 I
其它机制 在接受 NN T 治疗的病例中, R I 为何未出现过敏反应而出现 中毒性肝炎 , 此机制尚未明了
( 由于过敏反应也有可能晚于肝炎出现 ) ,临床表现与其它 A T相关的中毒性肝炎类似 。给 R 予 N P及 E V 出现肝毒性的原 因,现有资料结果表明可能为积累效应或剂量依赖性所致。 V F
数项对照性研究表明 , 血浆高浓度的 N P与肝毒性有关联 , V 但随后有更大样本量及较好设计 方法的研究并不支持这一论 点。最近一项关于 E V的研究表明,在治疗 的最初 6 F 周其血浆浓
度与转氨酶水平升高有关联 。 N R I N T 诱导肝毒性的发生率 现有关于依非韦仑 ( F E V)与奈韦拉平 ( V N P)引起肝脏毒性的发生率数据较为广泛 , 均来自于临床研究及队列研究。数据显示 N P比 E V更容易引起肝脏毒眭。比较这两个药 V F 物引起肝脏副作用可发现,E V引发重度肝脏转氨酶升高 ( E 的发生率为 卜8 而 N P F I ) L %, V

非核苷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研究进展(待续)

非核苷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研究进展(待续)
各 国政 府 和 研究 部 门 的 当务 之 急 。HI V属 于 R A逆 转 录 病 N 毒 , 分为 HI 一 又 V 1型和 H V 2型 。世界 上大 部分地 区的艾 滋 I~ 病 患者 是 被 HI 一 病 毒 所感 染 , 有 药物 主要 是抑 制 HI 一 V 1 现 V 1 型病毒 的复 制 。在 HI 一 V 1的复制 循 环 中 ,逆 转 录 酶 rv re e es
ih btr eer ve d a c r i gt h mia tu tr y ei h sp p r n iiosw / e iwe c o dn oc e c lsr cu etp n ti a e .
[ ywo d 】 d cn l h mi r; n iAI sD u ; V- T N n u l sd s E z mei hbtr Ke r s Me iia e s y A t c t - D r g HI 1R ; o n ce ie ; n y i i s o n o

t ncits , T在 完 成 RN 指 导 的 D A 合 成 、 N 水 解 r sr ae R ) a p A N RA 反 应 和 D A 指 导 的 D A 合 成 过 程 中起 着 十 分 重 要 的作 N N
用 。 因此 , V 1逆 转 录酶 是 抗 H V/ I HI 一 I A DS药 物 设 计 的 一个 重 要 生 物靶 点 。目前 市 场 上 出 现 的 以 HI 1逆 转 录酶 为靶 V一 点 的药 物 按作 用 机制 和 化 学 结 构可 分为 核 苷 类 逆转 录 酶抑 制 剂 fu loi e e et ncit eihbtr, R I) 非 n ces e r vr r sr a n ii s N Tsm和 d s a ps o 核 苷类 逆 转 录 酶 抑 制 剂 f on ces e rvre t ncits n n u loi ees r sr ae d a p ihbt sNN T s n ii r , R I) o  ̄。 N R I 与 核苷 类 化 合物 不 同 , 糖环 部 分为 开链 结 构 , N Ts 其 因为缺少 5 一 羟基 , ’位 不能 进行 磷 酰化 , 不参 与 D A合成 , N 它 们和 R T相 互 作用 的机 制 不 同 于 Hl 一 R I。而 是通 过 与 V 1N T s H V 1R I 一 T的非底 物结合 部 位结 合 间 接 影 响非 底 物结 合 部 位

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自从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全球医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简称ART)成为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手段。

我将在本文中从治疗原理、药物分类、治疗方案以及我国抗艾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治疗原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利用逆转录病毒酶(Reverse Transcriptase,简称RT)的抑制剂,阻止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复制和繁殖,从而达到控制艾滋病病毒(HIV)数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治疗艾滋病的关键在于长期、规律、联合用药,使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不到的水平,同时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药物分类1. 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如拉米夫定、司他夫定等,通过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阻止病毒复制。

2.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如依非韦伦、奈韦拉平等,通过与逆转录酶的结合,降低其活性。

3. 整合酶抑制剂(INIs):如雷特格韦、多替拉韦等,阻止病毒整合到人体基因组中。

4. 融合抑制剂(FIs):如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等,阻止病毒与人体免疫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

5. 蛋白酶抑制剂(PIs):如洛匹那韦、达芦那韦等,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的蛋白质 maturation。

三、治疗方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病毒载量、 cd4+ 细胞计数等因素制定。

治疗初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和一种其他类药物(如整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或蛋白酶抑制剂)联合使用。

随着治疗进程的推进,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毒载量、 cd4+ 细胞计数等指标调整药物组合。

治疗艾滋病的目标是让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同时提高cd4+ 细胞计数,恢复免疫系统的功能。

患者需长期、规律、联合用药,不能随意中断或更换药物,以免病毒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四、我国抗艾事业的发展我国抗艾事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病毒耐药问题、患者依从性不高、药物供应不足等。

抗病毒药的分类

抗病毒药的分类

核苷类核苷由碱基和糖两部分组成。

由五种天然碱基(A,C,T,U,G)中的一种与核糖或脱氧核糖所形成的各种核糖核苷或脱氧核糖核苷称天然核苷,若通过化学修饰改变天然碱基或糖基中的基团后形成的核苷称为人工合成核苷,则这些人工合成核苷就有可能成为天然核苷的抑制剂,抑制病毒或宿主细胞的DNA或RNA聚合酶活性,阻止DNA或RNA的合成,杀灭病毒。

核苷其类似物类抗病毒药物依据其结构可以分为非开环类和开环类。

1.非开环核苷类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通常需要在体内转变成三磷酸酯的形式而发挥作用,这是此类药物共有的作用机制。

齐多夫定(Zidovudine)为胸苷的类似物,在其脱氧核糖部分的3位上以叠氮基取代,它可以对能引起艾滋病的HIV和T细胞白血病的RNA肿瘤病毒有抑制作用,为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

齐多夫定进入HIV感染的细胞内,先由宿主细胞内的胸苷激酶、胸苷酸激酶及核苷二磷酸激酶磷:酸化,生成5′-三磷酸化齐多夫定而发挥作用。

齐多夫定对光、热敏感,所以齐多夫定应在15~25℃以下避光保管。

齐多夫定胃肠道吸收较好,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0%~70%,半衰期约为1 h,在机体组织和脑脊液中较高。

齐多夫定进人体内后,经肝脏首过代谢后,快速与葡糖醛酸结合生成5′-氧葡糖醛酸苷代谢物,此代谢物血浆清除半衰期与齐多夫定相似,但没有抗HIV作用。

另一个代谢产物为3′-氨基-3′-脱氧胸苷,其血浆中浓度很低,可能与骨髓抑制毒性有关。

齐多夫定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表现为贫血,因此用药后的患者有30%~40%出现严重贫血和粒细胞减少,需定期进行输血。

司他夫定(Stavudine)为脱氧胸苷的脱水产物,引入2′,3′-双键,是不饱和的胸苷衍生物。

司他夫定对酸稳定,口服吸收良好,血浆半衰期比较短,为1-2h,大量的药物以原型从尿中排泄。

司他夫定作用机制和齐多夫定相似,进人细胞后,在5′位逐步磷酸化,生成三磷酸酯,从而达到抑制逆转录酶活性,使DNA键断裂的作用。

成人及青少年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成人及青少年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所有感染HIV的人,即使是那些服用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病毒载量低于可检 测水平的病人,依然具有感染性
成人青少年 WHO HIV感染分期
临床Ⅰ期
无症状期 全身淋巴结肿大 生活质量评分1级:无症状、活动正常
临床Ⅱ期
体重下降, <原来体重的10% 轻度皮肤粘膜表现(脂溢性皮炎、痒疹、指甲真菌
肝功能异常者的ART
ART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 ALT>400U/L,停止ART,查找原因 ALT 200-400U/L,继续ART,查找肝损害 的原因,监测ALT及临床表现
ART疗效的判定
临床指标:排除免疫重建综合征,症状改 善,没有新的机会性感染或原有的机会性 感染不再复发
免疫学指标:CD4计数逐渐上升 病毒学指标:病毒载量下降,4-6个月内病
ARV药物的作用机制
ART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1987年AZT问世,单一治疗对HIV的 复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几乎100%的服 药者在治疗12周后出现病毒载量的反弹
第二个阶段:90年代中期使用2个NRTIs治疗病 人,作用时间更长,但是仍不能长期维持疗效
第三阶段:90年代中后期应用三药联合疗法, 可以使 HIV-RNA在血浆中达到检测不出的水平, 并可长期维持疗效
12 小时
liquid
我国目前可免费提供的药物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
齐多夫定(AZT)、去羟肌苷(DDI)、拉米夫 定(3TC)、司他夫定(D4T)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
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仑(EFV)
蛋白酶抑制剂(PI)
克力芝( 洛匹那韦/利杜那韦 ,Kaletra)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
抑制病毒复制:使之达到检测不出的水平 修复免疫力 降低HI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

抗艾滋病药物新靶标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抗艾滋病药物新靶标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抗艾滋病药物新靶标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一、综述自1981年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HIV)以来,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由于HIV的高度变异性以及抗病毒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许多患者出现耐药现象,这使得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靶标和抑制剂,以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的有效性和降低耐药风险。

本文将对近年来在抗艾滋病药物新靶标及其小分子抑制剂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与HIV复制过程密切相关的酶,即逆转录酶。

这些酶在HIV病毒的生命周期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针对这些酶的药物具有很高的潜在疗效。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针对逆转录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如N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PI(蛋白酶抑制剂)和TI(整合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在实验室和动物实验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抗HIV活性,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研究人员还关注到HIV病毒表面的gp120gp41受体复合物。

这一复合物是HIV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环节,因此针对这一复合物的药物具有很大的潜力。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CCR5的蛋白质,它能够诱导gp120gp41受体复合物与CD4阳性细胞表面的MHCII分子结合,从而促进病毒的侵入。

因此CCR5拮抗剂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抗艾滋病药物。

虽然目前尚未实现CCR5拮抗剂的临床应用,但已有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抗HIV活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寻找其他可能的抗艾滋病药物靶标,例如研究人员发现,一些非经典途径参与了HIV病毒的生命周期,如病毒颗粒装配、释放和感染等过程。

因此针对这些非经典途径的药物也具有潜在的抗HIV活性。

目前已经发现了一些针对非经典途径的小分子抑制剂,如NS34A蛋白酶抑制剂等。

抗艾滋病药物新靶标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然而由于HIV的高度变异性以及抗病毒药物的广泛使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新靶标和抑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DFFTC与TDF3TC的差异-精品文档

TDFFTC与TDF3TC的差异-精品文档

4. Mathias A, et al.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19;46:167-173 5. Wang LH, et al. IAC 2019. Barcelona. #4546 6. Hawkins T, et al.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19;39:406–411

临床试验/队列研究–
FTC/TDF vs. 3TC+TDF Dutch ATHENA HIV Cohort - FTC/TDF vs. 3TC + TDF
9
‡ ▪ 荷兰ATHENA艾滋病观察性队列研究
▪ cART 初治 HIV-1 患者的观察性队列(N=4740), 基线无耐药.
▪ 在2019 至 2019年间初始3TC或FTC,与TDF+EFV* 或TDF+NVP 联用
35%
29%
30
20
10
0 FTC 200 mg QD FTC 100 mg QD FTC 25 mg QD 3TC 150 mg BID
FTC QD 的抗病毒剂量反应优于 3TC 150 mg BID
15
Rousseau F, et al. J Infect Dis 2019;118:1652-1658
停止使用d4T, 因为有明确的代 谢毒副反应。
1. 国家免费抗艾滋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三版). 2019 2.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修订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的通知. 2019年四月。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30th June, 2019. Available at: who.int/hiv/en

抗HIV药物种类

抗HIV药物种类

抗HIV药物种类抗HIV药物种类: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导致艾滋病(AIDS)的主要病因。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HIV 被发现以来,医学界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通过研发出多种抗HIV药物,有效地控制了病症的进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目前已知的主要抗HIV药物种类。

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关键酶逆转录酶的活性,阻断病毒的复制,从而抑制HIV的繁殖。

常见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有:阿巴卡韦(Abacavir)、拉米夫定(Lamivudine)、特诺福韦(Tenofovir)等。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直接与逆转录酶结合,阻止其活性,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常见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有:尼拉韦林(Nevirapine)、培菲诺韦(Efavirenz)等。

3.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在感染人细胞后的去鞘过程,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复制,从而抑制HIV的繁殖。

常见的蛋白酶抑制剂有:洛匹那韦(Lopinavir)、阿扎那韦(Atazanavir)等。

4.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Inhibitors,INSTIs)整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IV整合酶这一重要的酶活性,阻止病毒基因组的整合过程,从而阻碍病毒的复制。

常见的整合酶抑制剂有:拉度夫定(Raltegravir)、达卡他韦(Dolutegravir)等。

5.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Nucleotide Synthesis Inhibitors)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核苷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活性,阻碍病毒的复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