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对我国产业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对我国产业的影响
【小 中 大】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2011年11月28日,作者:刘灵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首先从转移类型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类型是最先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然后推进到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移,这其中是各国比较优势在起作用;其次从转移的主体来看是从发达国家到次发达国家,再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逐层推进。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到日本,第二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三次产业大转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四次20世纪80年代开始。

二、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

1.制造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随着投资环境逐渐完善,我国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而制造业则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产业。据统计,外商对我国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在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中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在制造业内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从以前的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和加工工业。国博际产锐业转管移趋理势及在对我线国产业的影响。

2.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发生转变

目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由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逐步转变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近年来,外商向我国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尤其是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幅更为突出,这充分反映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已发生明显变化。

3.服务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步伐加快

作为全球跨国投资数额较大、比重较高的行业,服务业是我国招商引资的新兴行业。

4.软件等新兴国际项目外包业务发展迅猛

项目外包,是指企业依据服务协议将其生产运营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企业来做,企业自身则专注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目前,项目外包已广泛应用于产品制造、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服务等多个领域。

5.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流向不平衡

由于我国市场开放的梯度性与渐进性,导致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多北少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无论是港澳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珠三角的转移,还是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

型产业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转移,都是拥有高层次产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产业处于低层次的地区的转移,属于一种产业垂直分工。

三、国际产业转移对外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001年至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6.1%,占全国的比重为32.3%。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占我国当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49.9%上升到2005年的58.5%。2001年至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涉外税收总额年均增长24.7%。但应看到,外商投资企业追求的目标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的产业发展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1.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外资大量流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由1991年的43.66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747.68亿美元,增长近17.1倍;合同利用外资额由1991年的195.83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1982.16亿美元,增长近10.1倍;实际利用外资额由1991年的115.54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783.39亿美元,增长近6.78倍。

2.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外商直接投资从劳动密集型初级加工制造业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带动了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445.69亿美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7.33%。由于外商在决定对我国的投资时主要依据所进入产业的增长潜力、盈利能力等市场信息,而不是政府的行政指令。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符合一般规律,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79年的31.3%下降至2007年的11.3%,第二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47.0%增长至2007年的48.6%,变化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1.6%增长至2007年的40.1%。外商直接投资以第二产业为主,直接改变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加剧了中国产业结构失衡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国际产业转移在产业和地区分布上的相对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结构失衡及地区发展部平衡。从国际外资流动的情况看,全球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我国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比例偏低,而且发展缓慢,这与全球资本流动趋势并不一致,导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相对缓慢。

4.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少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至70%,我国的比重只有40%左右,是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为数不

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上升趋势。但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引入过度的发展了我国的第二产业,国内第三产业获得的国外投资还较少。应当逐步引导国外资金、技术进入第三产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5.不利于中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外资垄断性并购和跨国公司在华的限制竞争行为损害了市场的有效竞争,不利于中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近几年来,外资直接并购中国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的案例逐渐增多。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2004年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跨国并购的最大目标国,全年跨国并购总值为68亿美元。

[1]尚永胜.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6年10期.

[2]徐洋.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年第21期.

[3]樊正强,李奇.国际产业转移相关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第10期.

[4]张林,唐艳萍.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研究新趋势[J].东南演纵横,2010年第06期.

[5]李鹏非.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J].商业时代,2008年第21期.

[6]任超.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在服务产业转移中的适用性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1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