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影响
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影响产业转移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的产业转移或重新配置。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业转移已成为国际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影响,以及如何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
一、产业转移的趋势1. 东亚地区的崛起东亚地区的国家,如中国、韩国、日本等,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制霸者。
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政策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因此,许多国际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转移到这些地区。
2. 高技术产业的转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成为高技术产业的领导者,但由于劳动力成本高和市场饱和等原因,许多高技术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
3. 资源型产业的转移许多国际企业选择将资源型产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地区。
石油、煤炭、金属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因此许多企业选择在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以降低生产成本并确保资源供应的稳定性。
二、产业转移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转移来的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
此外,产业转移还可以带来外汇收入,促进国家的贸易平衡。
2. 加剧资源竞争产业转移往往涉及到跨国资源的调配和利用。
一些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可能会过度开采或过度利用。
这将导致资源的紧缺和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全球资源的竞争。
3. 不平等的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可能导致不平等的经济发展。
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和技术,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其他国家或地区则陷入了经济停滞或衰退。
这种不平等的经济发展会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社会的不稳定性也可能因此加剧。
4. 挑战传统产业产业转移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和技术水平高,在某些产业领域,新兴国家的企业往往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这使得一些传统产业陷入困境,面临被淘汰或重组的风险。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doc
分报告一:国际产业转移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1.1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
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一个包含着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的综合过程。
它既是对产业构成要素的国际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产业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
国际产业贸易往往意味着转入国必需的某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的输入,因而对转入国产业结构发生影响。
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它有助于转入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转换。
也就是说转入国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建立新的工业部门,改造传统产业部门。
国际产业投资往往意味着资本、技术等的直接输入,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也能产生与国际产业贸易相同的结果。
国际产业转移是从外在形式来看,与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贸易和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投资并无二致。
但发达国家与转入国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实际上是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两国产业之间的贸易,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贸易。
发达国家在转入国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发达国家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向转入国较低发展水平的产业投资,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投资。
当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所引起的累积性产业成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某些产业在转入国更具有竞争优势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便会发生,从而引起产业转入国与产业转出国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转换。
转出国之所以进行产业转移,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它们开发使用过时技术,实现最后价值增值的需要。
它们不可能通过转让高新技术来培植与自己竞争的对手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输出。
产业转出国吸收产业转移通常是谋取外来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即获得技术、管理经验、训练人员以及其它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对于转出国而言,从短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也有负面影响,如对国内就业水平的影响和本国产业“空心化”现象。
全球四次产业转移
中国
能源资源领域 对外投资占比
能源资源领域 境外并购占比
制造业对外 投资存量占比
>40% 15.5%
40% 33% 4.5% 2011年 2~3%
能源矿产类
美国
1950年
1989年 41.7%
日本
1972年
1974年
1986-2007年 >50%
34%
>40%
18.2%
发达经济体 发展中经济体
配置技术 配置劳动力
进料加工 (三来一补)
原材料、工资和土地成本增加 他国贸易堡垒及其与我国贸易摩擦
带料加工
境外带料加工:我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加工基地,从本国出口料、件,在境外 加工基地生产成品再销售的贸易方式
为推动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需要做好园区平台的载体支撑
第二代产业园 第四代产业园
仪器仪表 玩具 金属矿冶
1.0% 1.0% 1.0% 1.3%
五年前
皮革箱包 工艺品 发电
1.3% 1.5%
1.5% 1.5% 1.8% 2.0% 2.3%
五年后
新材料
家用电器 家具 电力器材 医药 新能源 印刷包装 LED产品 塑胶制品 交通设备零配件 化工 农副食品 服装鞋帽 建筑建材 机械
经成为企业扩张转移的最主要原因。
社会治安较好 0% 就近当地的原材料 设立研发基地/招揽人才 政府服务效率 人员工资低 可申请到发展用地 土地价格较低 拓展内地市场 降低经营成本 5% 10% 20% 25% 35% 40% 40% 45%
扩大生产
2.2%
五年前
集群吸引
6.7%
五年后
占比
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进一步发展,最近一次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伴随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国内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和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回流,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正在大规模进行。
相对于前三次产业转移,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全面探讨了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的相关知识,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对策,从而更好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一、引言(一)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的概念伴随着产业转移的实践而发展。
早期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本上还是在发达国家或者地区寻求要素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将衰退型产业向外转移的层面。
但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产业转移的部门不仅仅停留在衰退型产业上面,同时也正在慢慢向扩张型产业拓展。
此时,对于产业转移的定义的描述也就更加全面。
陈建军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
[1]顾朝林认为产业转移既是对生产要素的空间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不同产业部门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
[2]魏后凯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也是企业的再区位和区位调整的过程。
[3]还有学者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组合利用各地区的资源,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的结果,其本质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产业布局的改变而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当然在学术界,普遍被接受的是,产业转移就是产业的空间转移或空间迁移现象。
(二)全球产业转移的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上呈现出由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向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转移,由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一般技术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变化的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DOC)
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潘悦2012-10-11 11:18:12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京)2006年4期作者简介:潘悦,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后。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全球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分析了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特征与走势,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
文章认为,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产业转移是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迄今为止,世界经济格局的诸多变动都缘于国际产业转移。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世界经济格局产业全球化战后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生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
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美国在确立了全球经济和产业技术领先地位后,率先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国内集中力量发展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把纺织业等传统产业通过直接投资向正处于经济恢复期的日本等国家转移。
日本由于整体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承接了美国移出的轻纺工业后,很快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
科技革命推动发达国家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美、德、日等国集中力量发展钢铁、化工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电子、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轻纺工业大量向外转移。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积极把握这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的轻纺工业,其工业化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启动了真正意义上“外围”国家的现代经济增长。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两次石油危机及其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发达国家努力发展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将“重、厚、长、大”型的钢铁、造船和化工等重化工业以及汽车、家电等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外转移。
与此同时,亚洲“四小龙”积极承接从发达国家转移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及新趋势的启示
又 21第 期 辩. 0年 2 1
代至 6 0年代 , 产业转 移的路 径是从美 国向 日本 和联 邦德 国转移 。在 2 0世 纪 5 0年代 , 第三 次科技 革命 爆发 , 使得美 国对其 国 内的产 业结构 进行 了重大 调
整, 将钢铁 、 织 等传 统产 业转 移 到 日本 和联 邦 德 纺 国, 进行海外投资和资本 、 技术输 出。美国 国内主要 致力于集成 电路 、 精密 机械 、 细化 工 、 精 家用 电器 和 汽车等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美 国凭借其 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 的全球领先地 位 , 成为第一 次
关键 词 国际 产 业 转 移 亚 洲 四小 龙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 中图分类号 ] 0 2 [ F 6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J 4 7— 6 X(0 10 0 8 0 o4 6 2 2 1 )2— 0 5— 4
也 发 生 了产 业 随 着 领 土 扩 张 而 进 行 的逐 渐 转 移 。 自
美国以承接第 一次 国际产 业转 移为历 史前 提 ,
以领 跑 第 二 次科 技 革 命 为 技 术 基 础 , 推 动 了 工 业 才
世纪前 7 0年 中, 国一 直控 制 着世 界 工业 生 产 的 英
13到 12 世 界 贸 易 的 15到 14 / /, / / 。这 次 产 业 的输
的迅速发展 , 并在 l 9世纪末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工业
强 国 , 为 世 界 工 业 发 展 史 上 的 第 二 个 “ 界 工 成 世
出地是英 国 , 目的地主要 法国 、 国等欧洲大 陆国家 德 及北美 。美 国是这 次 国际产业转 移最 大的受 益 国。 美 国当时作 为英 国的殖 民地 , 加上 良好 的 自然 和资 源条件 , 吸引了众 多的英 国工业 企业 来此投 资 。美
直面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到亚洲 “ 四小龙 ” 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
区 ; 是 2 世纪 8 至 9 年代 , 洲 “ 三 O O O 亚 四
小龙 ” 以及美 、 、 欧 日等 发达国家和地区 的低端产业 向中国沿海及其他 发展 中国
家 和地 区转 移 。
但是, 发达 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转移生产能力的分布很不平衡 。接受 发 达国家转移来的生产能力的发展 中国家 和地区非常集中 。 譬如 , 0 0 , 5 2 0 年 前 个 最 大的 接受 国 吸收 了这 种 生产 能 力的
的载体和环境 。 新 一轮产业转移则是产业梯度转移
当前 国际产业转移有 以下特点 :
第一 , 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 且转移速
度有所加快 。 转移继续 以第二产业 ( 尤其
缩短新技术 、新产品的研发周期 。
2 0 年 , 球 外 包 市场 达 到 了 8 1 07 全 .万
规律的具体体现 。 事实上 , 国际产 业转 是制造业 ) 为主, 并呈现 出由劳动密集型 移 呈现 出明显的梯度性 、阶段性规律和 行业逐步 向资本 、技术密集型行业过渡
化阶 段 的 技 术 。
的趋势 。 同时 , 转移的内容通常是 已经标 准化 的技 术和产 品 ,或在转移 国已经成 熟的产业 ; 并且 。 产业转移 由加 工装配开 始 ,逐步向本土化生产过渡 。 第 二,非股 权参与的外包形式引人 注目。 跨国公司把 非核心的生产 、 营销 、 物流 、 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 , 都 分别包给成本低 的发展 中国家的企业 或专业化公 司去 完成 ,不仅减 少了固定 投 入成本 ,而且达到 了在全球 范围内利 用最优资源的 目的 。 值得一提的 是,外包逐步成 为国际 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 方式 。外包是指跨 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 、 营销 、 物流 、 研 发、 设计活动 , 分别转包给成本低的发展 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 。2 1 世 纪 初 ,越 来 越 多的 跨 国 公 司 更加 注 重 核心业务的发展 , 而将非核心业务以 “ 外
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
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是所有制造业大国都面临的共性难题。
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过程,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同时又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获取成本及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程度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历了五次大的产业转移,也是发达国家过剩产能五次消化的过程。
第一次产业转移(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
输出地是英国,输入地是欧洲大陆和美国。
此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从英国向美国的第一次变迁,催生了新兴的工业帝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20世纪50年代)。
产业输出地是美国,输入地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
此次国际产业转移对次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巨大,日本和原联邦德国在承接了美国移出的产业后,很快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日本建成了第三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二次变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这次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基本上把资本缺乏、科技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排除在产业转移进程之外,其结果是把全球分割为两类不同的生产体系:一面是发达国家形成了以机械化大生产为主的全球生产链,一面是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生产体系。
第三次产业转移(20世纪60--70年代),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输出国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输入国是亚洲“四小龙”。
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通过两次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国内产业得到了两轮“废旧建新”的重构。
亚洲“四小龙”一方面积极承接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将自己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
与此同时,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转移到东盟,由此形成了产业的梯次转移结构。
第四次产业转移(20世纪80--90年代)。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输出国是美国、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输入国是发展中国家。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产业模块化发展的影响。
东部产业转移分析论文
东部产业转移分析论文一、百色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一)国际产业转移机遇二战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生了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美、英等欧美国家.他们在国内重点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日本等国家.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工业化逐渐赶上欧美等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钢铁、化工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电子、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台湾、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第三次始于20世纪80年初.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迫使发达国家努力发展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把一些传统的重化产业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同时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由于劳动工资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四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主要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主要是电子信息产品)向中国转移.根据标准普尔测算: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额加大,2008年为兆美元,2010年预计会增至兆美元.美国信息产业咨询公司加特纳公司预测:2010年发达国家25%的传统IT工作将转向印度、中国和俄罗斯.我国已成为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成为国际项目外包基地,具有成为“世界办公室”的潜力.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我国利用外资连续10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机遇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就属于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当时大量与国防工业有关的重化工业由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建立起战略大后方体系,为抵御外部战争威胁作了必要的准备.1995年在国务院“东锭西移”政策的指导下,上海的纺织产业将约50万锭的棉纱生产能力转移到新疆地区.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07年第44号公告,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此次调整的最大特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同时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区域间差别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区域特点明显的加工贸易发展布局.香港特区政府牵头的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该政策实施会导致珠三角1500家港资企业停产,而有意停产或缩减生产规模的厂家更达1万家,占珠三角港商的21%.新政策的出台,为百色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一次大好机遇.一是东部地区不再新批限制类加工贸易企业.二是加工贸易准入门槛的提高,保证金“实转”将占东部企业大笔流动资金,使经营成本明显上升,迫使部分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三是本次调整不适用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即进区企业不需要交纳台账保证金.因此,这次调整之后,在百色加工的产品经广西海关出口享受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更有利于吸引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类企业向百色转移.四是此次限制类产品的一部分在百色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有利于促进这类产业在百色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三)东部产业结构升级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这给百色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四)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为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广西已经出台了《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等政策.一是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政务环境和政策环境建设,不断降低广西综合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二是加快产业转移承接载体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北海出口加工区功能,加快各市工业园区和******区的建设步伐,并积极向国家争取在钦州港设立保税港区,在南宁、防城港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在凭祥设立中国一东盟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选择4至5个城市推荐成为商务部和自治区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等.三是加大对东部港澳台资加工贸易企业,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百色作为广西的新工业基地、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铝工业基地、广西旅游的第三极,自然会在这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二、百色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础(一)百色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百色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居广西第四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8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0元.2007年1~9月,全市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200亿元,增长25%,是历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35%,居广西第二位.财政收入完成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亿元,增幅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72元,增幅达%.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03元,同比增长19%.全市消费总额达亿元,同比增长%.到2010年,百色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15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8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不断增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将吸引更多的东部企业前来投资.(二)百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990年以来,南昆铁路、田德铁路、南昆高速公路、隆百高速公路、百色机场、南百二级公路、盘百公路、各县区二级公路、农村通村四级公路等交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运营,百色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现代化的交通立体网络,公路东接南宁,南通越南,北连贵州、河池,西达云南,全市各县(区)均通二级公路.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将降低外来企业的通勤成本.(三)百色主导产业优势不断增强百色是以铝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中国乃至亚洲重要铝工业基地.1991年以来,中铝广西分公司、银海铝业、平果亚洲铝型材、隆林铝、华银铝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运营,初步形成了以铝土矿开采、冶炼和铝制品深加工为主的铝工业产业链.1985年以来,相继开工建设天生桥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那吉航运水利枢纽、平班水电站等大中型水电项目,电力工业取得长足发展.煤炭、农产品加工等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正在建设以综合性商贸物流为主的百色迎龙区物流中心,以铝工业品交易储运为主的平果物流中心,以农产品批发加工配送及建材等为主的田阳物流中心,以建材、石化原材料为主的田东物流中心,以煤炭和铝产品等储运为主的隆林物流中心,以边境贸易为主的靖西、那坡物流中心.建立进出口贸易加工区,培植出口贸易企业,打造以铝材、钛白粉、锰制品、石化产品、农副产品为主的贸易品牌.较长的产业链将进一步降低东部转移企业的交易成本.(四)百色拥有丰富且价格看涨的资源百色铝土矿、铜矿、水晶、褐煤等储量居广西首位.百色煤储量达7亿多吨,石油储量1亿吨左右,天然气储量约80亿立方米,铝土矿储量10亿吨以上.百色地表河流年平均径流量为亿立方米,境外流入境内年平均水量约为亿立方米,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水电总装机容量近450万千瓦,是广西唯一拥有地方电网的区域.国家统计局2005年11月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39个工业大类中,新增利润最多的是煤炭、石油开采、有色金属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据调查,百色工业园内投资建厂的企业征地价格为万元/亩,工业用电价格为元/千瓦时,工业用水价为元/T,大约分别是桂东的、、倍左右.这些价格看涨的资源以及土地、水电等低价格,将提升东部转移产业的利润和竞争力.(五)百色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03年以来,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围绕以最强的力量、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和最良好的环境,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关于工业立市的决定》《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决定》等六个决定,出台了《关于整治投资软环境二十条规定》《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办法》等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十七个配套文件,创造了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三、百色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一)地理位置与东部距离较远,文化习性与东部差异较大百色位于广西西部,距广州1051公里,距上海2299公里.在地理位置方面与桂东和中部地区相比处于劣势.特别是西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少是出口导向型企业,产品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于欧美日等大西洋沿岸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不适合转移到离海较远的百色.文化习性方面,虽然与广东有些相似,但与玉林、贵港、梧州相比相差太大,与长三角相比则属于不同的文化范畴,这导致百色与东部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对接较难.百色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激烈竞争中面临较多的对手.玉林因与广东交界,兼备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近年来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首选地.贵港直面珠三角,背靠大西南,联通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选择地.梧州是广西的东大门,与广东肇庆等珠三角城市山水相连,语言习俗相同,历史文化相系,同属于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因而备受青睐.柳州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该市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广西四分之一.南宁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物流中心.桂林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较强的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属于北部湾地区,是连接东盟的海上出口通道.在中部,湖南与广东接壤,江西与福建、浙江相邻,安徽与江苏、浙江相邻,河南与山东相邻,中部地区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在“中部崛起”的政策导向下必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这些都是百色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强劲对手.(二)基础设施在建的和待建的多.近期内难以发挥作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对我国区域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水平差异的研究,基础设施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诱致制造业产值比重增加个百分点,人均制造业产值增加元,完善的基础设施将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砝码.百色提出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发展思路还没有真正实施,田林—西林、田阳—定夜等市内二级公路还没完工,平果—武鸣、乐业—贵州等出市出省出境二级公路尚未落实,田东—靖西龙邦铁路预计要到2020年才完成、南昆铁路复线和四川隆昌一百色铁路建设仅在规划中.百色、田阳、田东、平果港口群、鱼梁水利航运枢纽建设都未竣工.航空方面仅开通百色至广州的航线.据估计,这次东部产业转移的高峰期大概在五年左右结束,如果百色不尽快把基础设施建好,将会失去这一良好的“引凤人巢”机遇.(三)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功能不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是工业园区和城市(镇)群.工业园区具有产业集群、土地集约、资金集中、项目集聚的特点,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桂东和中部地区很多地方就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来抓.目前玉林共有各类工业园区28个,其中省级园区3个,园区内大量新建标准厂房,并实行一区多园、专业发展的模式.北海市联手广西北部湾开发投资公司总投资10亿元,计划在工业园建设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百色也提出重点建设百色工业园、平果工业园、田东石化产业园、靖西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和广西百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并要求每个县(区)都要建好一个园区或工业集中区.但由于工业园建设起步太晚,投入资金不足,多数工业园区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园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有些连“三通一平”都没做到,缺乏总体规划,管理和服务水平缺乏科学性和特色性.特别是以资金融通、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园区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园区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不强.现代化的城市群是一个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近些年百色尽管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但由于它曾因为紧靠越南和远离大城市导致其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之间的联系及功能配套不尽合理.2006年百色城市化水平只有%,低于广西(%)和全国(%)的城市化水平.由于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百色缺乏足够的商业功能区,周边也没有形成与之呼应的城市群.城市建设落后导致对西进产业的承接能力非常有限.(四)劳动力素质不高百色虽然劳动力资源充足,价格低廉,但普遍存在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的现象,难以满足西进企业的要求.一是由于经济水平低、财力有限,因此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比较落后,难以满足西进企业对具有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从而可以被迅速训练成为熟练工人的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二是由于受环境封闭、经济落后、改革滞后、观念陈旧的制约,部分劳动者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对工作的纪律性、积极性、规则性及效率性都难以符合西进企业的要求.三是由于就业机会、物质待遇和生活环境存在空间的差异,百色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受过基础教育或有一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多年来通过毕业分配、工作调动和民工潮等途径大量流失到东部发达地区,使沉淀下来的人力资源处于结构不合理状态.这些都意味着转移到百色来的企业不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力搜寻成本、培训成本和监督成本,而且还将面临更高的劳动效率风险和人才流失风险.(五)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化程度是生产要素流动和空间重置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总体来说,百色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一是从市场主体来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百色的传统企业中,国有企业较多,由于国有企业的各种制度性缺陷,会导致转移的产业因为无论是以兼并收购、承包租赁的方式,还是以贴牌生产、合同制造业务转包的方式与百色企业开展合作,都会面临巨大的阻力.二是从市场环境来看,市场开放度不够,少数地区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市场竞争无序,法制意识淡薄,知识产权和合法财产得不到保护,部分群众有盲目排外思想.三是从市场效率来看,由于缺乏较好的产业集群,导致企业的交易效率较低.总之,百色虽然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多重机遇,但还要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市场化程度,才能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获得优势和先机。
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代表着物质资本运动的经济变量的变动,而且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性运动。
我们认为,任何一种经济变量的变动,都是由经济关系的动所引起的,而经济变量的变动又会引起经济关系的变动。
脱离经济关系的经济变量的变动是没有的,不以经济变量的变动体现出来的经济关系的变动也是没有的。
当我们考察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时就会看到,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处于不同产业成长阶段的国家之间不同产业的产品的生产与交换以及由此决定的利益分配关系。
这种经济关系的演进,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e。
经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大分工,即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产业大分化,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阶段,工业国与初级资源产品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国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阶段。
现在,国际经济关系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知识密集型产业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国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之间的关系。
本书的分析将阐明,在第三、四阶段,国际产业转移赋予这两个阶段的国际经济关系性质以全新的内容。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整个产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移动,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
国际产业转移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在一种新的国际分工基础之上,形成一种新的贸易与投资的利益分配的国际格局。
;发展中世界的产业分化为产业再转移创造了前提条件。
产业再转移指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既包括经过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向比它们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产业,也包括发达国家把曾经转移到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产业撤退出来并移入到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这里我们先分析前者。
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向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产业,萌发于70年代,加速发展于80年代之后。
根据资料,1979年之前,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件数为319件,中国台湾为136件;1980—1986年,韩国为335件,中国台湾为115件。
谈谈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
、
生产能力 的提高 , 产业链 的延长和产业结构 的升级 , 竞争力的增
强等等 因素 , 也可 以讲是为了提高一个地区或者 一个 国家 的经济 发展和 竞争力 。产业 的消极作用是针对承 接 国或者 说地 区来讲 的, 产业转移大体上都是从发达国家或者地 区向不发达 国家或者 地 区进行转移 ,出于各方面 的考虑 ,比如说政治上 、经济上 。发 达 国家或者地区都不想让不发达的 国家或者地区富裕起 来, 所 以 发达 国家 的产业转移 中的产业大都是有选择的、有保 留的。这就 会造成承接 国或者地区在产业结构上有所偏差, 在核 心技 术上产 生对发达地 区的依赖 ,市场 占有率不高,竞争力不强,使 不发达 地 区始终处于被动 的地位 ,始终受制于发达地区或者国家 。 二 、国际产业转移 的四次浪潮 随着科技革命 的到来 ,国际产业转移也 随之进行 ,影响着 世 界经济 的发展 , 世界上许多 国家或者地区也都被 卷入 到了经济一 体化 的进程 中。到 目前为止 ,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四个 阶段 ,许 多理论界人士称之 为 “ 四次浪潮 ” 。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的形成 , 应有两个基本 的判断条件 :一是国家产业转移 时间长 ,要持续很 长 的一段 时间;二是国家产 业转 移规模很大 ,对所有参与产业转 移 的国家或者地 区都产生 了重大 的影响 。 正 是 根 据 以上 的标 准 ,我们 认 为 到 目前 为止 ,国家 产 业 转 移 经历 了 4次 阶段 。每一 次的转移 时间很长 ,规模之大;而且每一 次 的国家产业转移都带来 了 “ 世界工业 中心 ”的转移 。 ( 一 )1 8世纪末到 1 9世纪上半叶 这 次国际产业转移发 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 , 转移的路径 是从英 国向欧洲大 陆和美 国转移 。 美 国正是因为承接了这次产业 转 移 ,才 奠 定 了他 后 来 领 跑 第 二 次 科 技 革 命 的物 质 和 技 术 基 础 , 并且在 l 9世 纪 一 跃 成 为 世 界 第 一 工 业 强 国, 成 为 世 界 工 业 发 展 史上 的第 二个 “ 世 界工厂 ” 。第一 次科 技革命完 成以后,英国成 为第一个世界工厂 。当时的英 国人 口只有世界人 口的 2 %,但是 却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 的 1 / 2 , 世界贸易 的 1 / 4 。 那么这次的 转移地主要是欧洲大 陆和美 国,美国在当时是英国的殖 民地 ,自 然 条 件 和 资源 条 件 比较 好 ,于 是 在 美 国独 立 战 争 以 后 ,英 国在 美 国 的殖 民地 大 约 有 2 0 0个 钢 铁 厂 ,年 产 约 3万 吨 。成 为 这 次 最 大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 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
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
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 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到1/2,世界贸易的1/5到1/4。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
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 到18 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 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 万吨。
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
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
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 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 世纪50年代至60 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
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及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及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作者:王贺来源:《经营者》 2019年第12期王贺摘要美国政府自2009年起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始正式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处在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美两国在未来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制定上存在摩擦和竞争似乎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本文基于1997—2015年间中美制造业发展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得出中国制造业应抓住当前发展的时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应对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制造业回流产业升级制造业竞争一、引言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大幅衰退,虚拟经济逐渐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
为了复苏经济,解决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复兴实体经济,实现经济的再平衡,美国政府自2009年起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始正式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处在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美两国在未来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制定上存在摩擦和竞争似乎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正面临着“高端制造业回美国,低端制造业去东南亚”的双向抽血式困境。
从历史上看,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四次浪潮,第四次浪潮的终点在中国,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第五次产业转移浪潮很可能从中国开始。
但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流政策是否导致了中国制造业的外流,从而引起了所谓的第五次产业转移浪潮,结论还不得而知。
二、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对再工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战略措施和内容。
杜肖伟(2013)认为美国的“再工业化”必然会限制我国低价格制造业产品的出口。
唐志良和刘建江(2012)认为美国“再工业化”的全面推进将给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并可能催生出抑制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各种障碍。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反的观点,彭银(2012)认为尽管我国目前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疲软等现象,但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以及程度有待进一步观察。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
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
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到1/2,世界贸易的1/5到1/4。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
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
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
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
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布时间:2007-12-12从19世纪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其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中,共经历了五次比较大规模的并购浪潮。
第一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的最后10年到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之间,也就是1893年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其主要主要并购模式是横向并购,目的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防御经济危机。
第一次浪潮期间,通过并购最直接的结果:一是企业数量的急剧减少,二是单个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同时产生了一大批垄断性的企业集团(托拉斯)。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高峰在1898年到1903年之间,在这五年中,以横向并购为主的浪潮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并为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垄断利润。
根据Nelson(1959)的估计,被并购的企业达3000多家,3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并控制了全美产业资本的40%。
1863年设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其后设立的波士顿证券交易所和费城股票交易所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方便,应当说股票市场的建立推动了第一次浪潮的发展。
据统计,在此次并购重组的高峰时段,有60%的并购是在证券交易所中进行的。
后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及反托拉斯运动等因素影响,最终导致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终结。
第二次浪潮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
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尽管横向并购模式仍占重头戏,但纵向并购也暂露头角。
本次并购浪潮导致产权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产权多元化的结构,确立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随着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次浪潮随之衰退。
第三次浪潮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萌芽,此次并购浪潮的明显特点有二:一是混合并购超过横向并购居于主体地位,二是跨国并购异军突起。
至70年代初,美国企业的总数比50年代初增长了80%以上。
本次浪潮因石油危机而走向衰落。
第四次浪潮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
、
战后 国 际产 业 转移 的演 变历 程
二战以后至 2 纪 9 0世 0年代前期 , 国际经济 曾发生 了四次 大规模的产业 结构调资和国际产业转移 。 1 一 次国际产 业转 移。2 O世纪 5 0年代 , 国凭借其科技 美 和经济发展水平 的全球 领先地位 , 成为第一次 国际性产业调整 和转移浪潮中的推动者 。战后 , 美国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化 工业 , 同时对 日本 、 西德 、 拿大等 国进 行海外投 资和资 本 、 加 技 术 输 出。 通过 承接 转 移 产 业 , 日本 和 西 欧 国家 大 大 加 快 了 工业 化进 程 ,工业 产业 的竞争力迅速提 高。据 统计 ,9 0年 ~ 9 9 15 15 年间 , 日本引进 的最新外 国技术达 23 2件 , 3 并从 15 9 5年开始 扩大更新设备 , 使最新设 备在全部机械设备 中所 占比重迅速超 过 当 时 的 欧 美 发 达 国家 。
一
升级 。
二、 国际产 业转 移对 世界 经济 发展 的影 响
世界范围 内的产业结构 调整和转 移是生产力 发展 的必然 结 果 , 为当代和今后 国际经济 中的长期趋 势 , 作 国际产业转移 必 然 对 世 界 经 济 的发 展 产 生 深 刻 的 影 响 。 ( 对 国 际分 工 的影 响 一1 22 . 0世 纪 6 0年 代 的 第 二 次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和 国 际 产 业 转 二战以前形 成的传统型的国际分工 , 是以工业 制成品生产 是一种以 自然资 移。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 产业结构不断提 高, 和美国一起成 为这 国同原 材料生产 国之 问的国际分工为主导的 , 0世纪 6 0年代 起 , 一些 劳动 时期产业转 移的主导 国家 。 这一时期 , 国、 美 日本集 中力量发 源为基础的典型的产业 间分工 。2 如纺织 、 衣 、 工等产业部 门 ) 制 轻 由发达 国家转 移 展钢铁 、 化工 、 汽车和机械等 出口导 向型资本密集 工业 , 同时注 密集型产业 ( 重发展 电子 、 天等部分高 附加值技术 、 航 资本密集 型进 口替 代 到一些 发展 中国家或地区 , 国际分工逐步从农 业国 与工业国的 转 工业 , 而把纺织 、 服装等轻纺类劳动 密集 型工业和部分耗能多 、 产业间分工 , 向出于产 品差异 化和规模 经济而产生的产业 内 分工。 进入 9 年 代 , 0 随着以信息 技术 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 污染大的重化工业 ,逐渐转移到亚洲 四小龙 和部分拉美 国家 。 以及世界 各国的开放浪潮 , 国际分 工的进一步 深化 为 亚洲 四小龙因此获得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 产业 的契机 , 步实 的兴起 , 逐 提供了条件 。在跨 国公司追求更高利润 、 推进 资源全球配置的 现 了有进 口替代型产业 向出 口加工产业 的过渡 , 为新兴 的工 成 过程 中, 全球 的生产过程被进 一步专业 化细分 , 国际分 工也 由 业化 国家或地区。 产业 内分工发展到全球范 围内产 品内的分工 , 即同一产 品的各 32 纪 7 代 的第 三 次 国际 产 业 转 移 。7 . 0世 0年 0年 代 的 两 次 石油危机和 7 代中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沉重 打击了西方 个生产环节根据条件不同而在不 同的 国家或地 区生产或加工 , 0年 以最大 限度降低成 本 , 提高产 出效益 , 的形式 正在从产 品 分工 工业化 国家高能耗 的重化工业 , 迫使其加快产业结构 调整的步 伐 , 始 发展 以微 电 子 技 术 为 主 的 较 少 消 耗 能 源 的知 识技 术 密 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 。 开 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 , 传统的 国际间产业转移正相应地 集型产业 , 而将钢铁 、 化工 、 造船等粗放型重 化工业转 移到亚洲
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4次浪潮
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4次浪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渗透,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通常情况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通过跨国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先后经历了四次较大范围的转移浪潮,每一次都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国的工业化进程。
一、19 世纪下半叶~ 20 世纪上半叶18 世纪中叶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提高,使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及经济霸主。
随着英国产业高度发展,国内产业成本逐渐升高,市场容量矛盾日益突出,19 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逐渐对外进行产业转移,开启了第一次国际性的科技与产业转移浪潮,输入国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及北美国家。
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吸引了众多的英国工业企业到美投资,成为第一次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及最大受益者。
美国借助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及技术基础,以及与此相关的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实现了经济崛起,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二、20 世纪50 ~ 60 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使得美国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德国,进行海外投资和资本、技术输出。
德国、日本通过承接转移产业,大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工业产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
德国、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和新的“世界工厂”。
三、20 世纪70 ~ 80 年代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区域集中在东亚和部分拉美地区。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美国一起成为这一时期产业转移的主导国家。
由日本所推动的东亚地区产业转移,引领了东亚地区的“雁阵飞翔”,催生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奇迹。
这些国家和地区获得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契机,逐步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型产业向出口加工产业的过渡,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四、20 世纪90 年代至今在这一阶段,美、日、德等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将产业结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
20-21世纪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变迁
20--21世纪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变迁温铁军原创 | 2012-12-06(一)危机发生前的国内宏观环境1997—1998年经济危机发生时,为拉动内需而进行的大规模国债投资,主要用于修建基础设施,为新世纪前后中国更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硬件——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世界宏观经济的复苏和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的重新布局,中国以远比一般发展中国家完善得多的基础设施,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
推动了中国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
1.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大循环新世纪前后在全球金融资本进一步过剩、膨胀的驱动下,发达国家出现了传统产业向信息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和升级,国际产业布局亦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世纪中期发生的第一次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在产业资本扩张阶段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西方绵延数百年的列强纷争的地缘战略格局,而新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巩固其地缘控制格局而双双开展雁阵式产业输出——美国向西欧和日本,苏联向东欧和中国。
二者的不同在于,美国完成了配合地缘战略的产业转移,随后率先进入金融资本扩张阶段;而苏联的产业转移因与中国发生关系主权问题的争议而中辍,也为其后期解体埋下伏笔。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的第二次产业转移,大抵可归于因制造业资本溢出效应提升了要素价格,而使得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外移出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及产业资本阶段必然发生的国内劳资矛盾不断增加,全球发生了一轮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其特点是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以此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20世纪80年代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以来,发达国家大批冷战时期的军事科技成果转为民用,推动了以知识经济为产业经济基础的产业升级,继续成为发达国家产业对外转移的推力。
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可称之为第三次,主要是另外一种机制作2.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三大过剩”与“三驾马车”失衡的加剧2003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高涨,客观上与国际宏观经济进入景气周期是步调一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
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
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到,世界贸易的到1/
4。
"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
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
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
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
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
1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日本和德国曾经给美国以及其他国家造成过莫大的生命和财产伤害,但冷战格局形成之后,日本成为东亚地区两大阵营的前沿阵地,原联邦德国成为欧洲两大阵营的前沿阵地。
对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支持,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其次是美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与前两次科技革命对产业影响不同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各国产业的主要影响,不是产业的互补,二是产业之间的替代,即新产业的诞生。
具有替代关系的新产业的诞生,决定了伴随科技革命的,必然是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是传统产业为新产业的发展让路。
最后,原联邦德国和日本之所以能够大量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还因为它们具有工业化的历史基础(尤其是人才基础)。
战争虽然摧毁了两个战败国的有形设施,但是,曾经培养起来的人才、积淀下来的工业文明,为原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从战争的创伤
2中迅速恢复和发展保留了火种。
另外,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所带来的“特需经济”加快了美国对日本的产业转移。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巨大,原联邦德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建成了第三个“世界工厂”。
也可以说,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二次变迁。
3、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区域在东亚地区。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是由日本主导的,日本成为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主要的产业输出国,而东亚“四小龙”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持续时间大约20年。
20世纪7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的日本为了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和日元汇率升值的影响,选择了一条对外投资、重构国内产业结构的国际产业转移道路。
在这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日本产业向外转移经历了三次小高峰。
第一次小高峰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等轻纺产业,向外转移的目的是确立资本密集型的钢铁、化工、汽车、机械等产业在国内的主导地位,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是东亚“四小龙”。
第二次小高峰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转移的产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化工和造船等,转移的目的地仍然是东亚“四小龙”。
第三次小高峰发生在1985年“广场协
议”之后,转移的产业不再局限于在国内完全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扩展到包括汽车、电子等在内的已
3经实现了技术标准化的资本密集型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目的地既有东亚“四小龙”,也有东盟四国和中国内地,更有美国等发达国家。
由日本所推动的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是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引领了东亚崛起的“雁阵飞翔”。
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日本在这一“雁阵”中,无疑处于“雁首”的地位。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催生了东亚“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奇迹。
4、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
这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之所以独立于前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是因为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转移的目的地等方面和前次产业转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具备新的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输出地,不仅有日本,而且有东亚“四小龙”,还有美国。
产业承接地既有东盟四国,但主要是中国内地地区。
在此次转移中,东亚“四小龙”起到了二传手的作用。
东亚“四小龙”通过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加上原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很快成为东亚地区崛起的一个经济发展群体性明星。
但“四小龙”在经济发展中很快就面临着境内市场狭小与生产能力扩张之间的矛盾、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与企业追求更多利润的矛盾、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的矛盾。
这三大矛盾的存在,催生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东亚“四小龙”在将其产业转移到菲律宾等国家的同时,也将很大一部分外移产业转移到中国内地地区。
中国内地地区是第4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
除了对东亚“四小龙”产业的承接,中国内地地区还以其广大的市场还吸引了日本、美国和欧洲的大量投资,中国内地地区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
也可以说,对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国际地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