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
直面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直面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来源:《观察与思考》杂志顾列铭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而承接产业转移是各国扩大开放的快捷通道,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些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初步统计分析的数字,由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产的规模2007年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大体相当于世界制造业贸易的30%。
三次大的产业转移二次大战以来,世界上有三次大的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二是20世纪60至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三是20世纪80至90年代,亚洲“四小龙”以及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低端产业向中国沿海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但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生产能力的分布很不平衡。
接受发达国家转移来的生产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常集中。
譬如,2000年,前5个最大的接受国吸收了这种生产能力的78%;前10个最大的接受国吸收了总额的92%。
这10个最大的接受国主要是东亚国家,或者是与美国、欧盟建立了区域性贸易安排的发展中国家。
相反,那些与主要发达国家联系少、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差、政局动荡、政策多变的国家,则极少能够参与到这一进程中。
而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降低成本;二是市场扩张。
国际产业转移所必需的前提和条件主要有产业转移国与接纳国之间存在成本差异、产业转移国与接纳国之间存在产业级差。
此外,还必须有能适应全球化经营的载体和环境。
新一轮产业转移则是产业梯度转移规律的具体体现。
事实上,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阶段性规律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二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度推进;三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以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四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从进入成熟阶段的技术开始,最终过渡到标准化阶段的技术。
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影响
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影响产业转移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的产业转移或重新配置。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业转移已成为国际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影响,以及如何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
一、产业转移的趋势1. 东亚地区的崛起东亚地区的国家,如中国、韩国、日本等,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制霸者。
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政策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因此,许多国际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转移到这些地区。
2. 高技术产业的转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成为高技术产业的领导者,但由于劳动力成本高和市场饱和等原因,许多高技术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
3. 资源型产业的转移许多国际企业选择将资源型产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地区。
石油、煤炭、金属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因此许多企业选择在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以降低生产成本并确保资源供应的稳定性。
二、产业转移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转移来的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
此外,产业转移还可以带来外汇收入,促进国家的贸易平衡。
2. 加剧资源竞争产业转移往往涉及到跨国资源的调配和利用。
一些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可能会过度开采或过度利用。
这将导致资源的紧缺和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全球资源的竞争。
3. 不平等的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可能导致不平等的经济发展。
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和技术,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其他国家或地区则陷入了经济停滞或衰退。
这种不平等的经济发展会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社会的不稳定性也可能因此加剧。
4. 挑战传统产业产业转移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和技术水平高,在某些产业领域,新兴国家的企业往往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这使得一些传统产业陷入困境,面临被淘汰或重组的风险。
全球四次产业转移的国际分工的变化
全球四次产业转移的国际分工的变化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全球四次产业转移的国际分工的变化引言全球产业转移是一种历史性的现象,它不仅改变了各国经济结构,也重新定义了国际分工格局。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doc
分报告一:国际产业转移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1.1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
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一个包含着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的综合过程。
它既是对产业构成要素的国际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产业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
国际产业贸易往往意味着转入国必需的某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的输入,因而对转入国产业结构发生影响。
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它有助于转入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转换。
也就是说转入国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建立新的工业部门,改造传统产业部门。
国际产业投资往往意味着资本、技术等的直接输入,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也能产生与国际产业贸易相同的结果。
国际产业转移是从外在形式来看,与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贸易和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投资并无二致。
但发达国家与转入国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实际上是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两国产业之间的贸易,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贸易。
发达国家在转入国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发达国家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向转入国较低发展水平的产业投资,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投资。
当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所引起的累积性产业成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某些产业在转入国更具有竞争优势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便会发生,从而引起产业转入国与产业转出国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转换。
转出国之所以进行产业转移,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它们开发使用过时技术,实现最后价值增值的需要。
它们不可能通过转让高新技术来培植与自己竞争的对手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输出。
产业转出国吸收产业转移通常是谋取外来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即获得技术、管理经验、训练人员以及其它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对于转出国而言,从短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也有负面影响,如对国内就业水平的影响和本国产业“空心化”现象。
案例分析 20 世纪中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 20 世纪 50—
案例分析 20 世纪中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 20 世纪 50—从历史上看,国际曾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将产业输出至欧洲大陆国家及北美,美国成为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20世纪50-60年代发生了第二次产业转移,美国产业结构升级,集中发展汽车、化工资本密集型产业,将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转向联邦德国、日本。
紧接着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德国将轻纺、机电等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成本较低的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这可以称为第三次产业转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亚洲“四小龙”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内地。
基本上来说,每次产业转移之前都会经历一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技术到电力技术再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新的技术推动新的产业发展。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分子工程、石墨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突破口的工业革命。
当前,全球产业从中国向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南亚欠发达国家转移,业界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转移。
与四次单方向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不同,本次产业转移呈现双向变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东南亚以及非洲等地区转移;部分高技术类企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向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回流。
产业转移本质是产业要素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其理论是紧随产业转移的实践而发展的。
关于产业转移动因、模式、路径的理论主要有赤松要雁行理论、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海默垄断优势理论、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理论、20世纪70年代梯度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理论等。
总体来说,主要影响因素有技术水平、要素成本、产业政策、基础设施与市场潜力。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
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
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到1/2,世界贸易的1/5到1/4。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
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
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
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
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1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及新趋势的启示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及新趋势的启示作者:孙浩进来源:《人文杂志》2011年第02期内容提要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从全球范围看,欧盟、北美、亚太经合组织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明显的经济区域,这些区域内或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深深地影响了自身及区域外经济的发展。
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产业转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大幅缩减。
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发展,只要中国能够抓住机会,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将进一步强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亚洲四小龙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2-0085-04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1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
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当时英国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在19世纪前70年中。
英国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到1/2,世界贸易的1/5到1/4。
这次产业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及北美。
美国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最大的受益国。
美国当时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加上良好的自然和资源条件,吸引了众多的英国工业企业来此投资。
美国正是因为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才奠定了它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而在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美国国内也发生了产业随着领土扩张而进行的逐渐转移。
自由市场经济率先发展的美国由于对外开放程度低等因素,经济开发先集中在东部大西洋沿岸;随着美国国土面积的不断扩张,继而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开发密西西比河以东和五大湖地区;接下来又开发西部太平洋沿岸,部分产业相应转移,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梯度推进特征。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及新趋势的启示
又 21第 期 辩. 0年 2 1
代至 6 0年代 , 产业转 移的路 径是从美 国向 日本 和联 邦德 国转移 。在 2 0世 纪 5 0年代 , 第三 次科技 革命 爆发 , 使得美 国对其 国 内的产 业结构 进行 了重大 调
整, 将钢铁 、 织 等传 统产 业转 移 到 日本 和联 邦 德 纺 国, 进行海外投资和资本 、 技术输 出。美国 国内主要 致力于集成 电路 、 精密 机械 、 细化 工 、 精 家用 电器 和 汽车等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美 国凭借其 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 的全球领先地 位 , 成为第一 次
关键 词 国际 产 业 转 移 亚 洲 四小 龙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 中图分类号 ] 0 2 [ F 6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J 4 7— 6 X(0 10 0 8 0 o4 6 2 2 1 )2— 0 5— 4
也 发 生 了产 业 随 着 领 土 扩 张 而 进 行 的逐 渐 转 移 。 自
美国以承接第 一次 国际产 业转 移为历 史前 提 ,
以领 跑 第 二 次科 技 革 命 为 技 术 基 础 , 推 动 了 工 业 才
世纪前 7 0年 中, 国一 直控 制 着世 界 工业 生 产 的 英
13到 12 世 界 贸 易 的 15到 14 / /, / / 。这 次 产 业 的输
的迅速发展 , 并在 l 9世纪末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工业
强 国 , 为 世 界 工 业 发 展 史 上 的 第 二 个 “ 界 工 成 世
出地是英 国 , 目的地主要 法国 、 国等欧洲大 陆国家 德 及北美 。美 国是这 次 国际产业转 移最 大的受 益 国。 美 国当时作 为英 国的殖 民地 , 加上 良好 的 自然 和资 源条件 , 吸引了众 多的英 国工业 企业 来此投 资 。美
机遇与挑战并存——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对我国产业的影响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首先从转移类型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类型是最先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然后推进到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移,这其中是各国比较优势在起作用;其次从转移的主体来看是从发达国家到次发达国家,再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逐层推进。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到日本,第二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三次产业大转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四次20世纪80年代开始。
二、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1.制造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随着投资环境逐渐完善,我国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而制造业则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产业。
据统计,外商对我国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在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中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
在制造业内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从以前的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和加工工业。
国博际产锐业转管移趋理势及在对我线国产业的影响。
2.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发生转变目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由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逐步转变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
近年来,外商向我国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尤其是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幅更为突出,这充分反映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已发生明显变化。
3.服务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步伐加快作为全球跨国投资数额较大、比重较高的行业,服务业是我国招商引资的新兴行业。
4.软件等新兴国际项目外包业务发展迅猛项目外包,是指企业依据服务协议将其生产运营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企业来做,企业自身则专注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目前,项目外包已广泛应用于产品制造、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服务等多个领域。
5.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流向不平衡由于我国市场开放的梯度性与渐进性,导致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多北少的格局。
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
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是所有制造业大国都面临的共性难题。
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过程,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同时又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获取成本及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程度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历了五次大的产业转移,也是发达国家过剩产能五次消化的过程。
第一次产业转移(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
输出地是英国,输入地是欧洲大陆和美国。
此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从英国向美国的第一次变迁,催生了新兴的工业帝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20世纪50年代)。
产业输出地是美国,输入地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
此次国际产业转移对次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巨大,日本和原联邦德国在承接了美国移出的产业后,很快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日本建成了第三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二次变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这次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基本上把资本缺乏、科技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排除在产业转移进程之外,其结果是把全球分割为两类不同的生产体系:一面是发达国家形成了以机械化大生产为主的全球生产链,一面是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生产体系。
第三次产业转移(20世纪60--70年代),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输出国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输入国是亚洲“四小龙”。
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通过两次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国内产业得到了两轮“废旧建新”的重构。
亚洲“四小龙”一方面积极承接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将自己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
与此同时,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转移到东盟,由此形成了产业的梯次转移结构。
第四次产业转移(20世纪80--90年代)。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输出国是美国、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输入国是发展中国家。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产业模块化发展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摘要: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对当今国际产业转移实例的汽车业展开分析,进而对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求揭示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的一些现状和对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比较优势;变化趋势;相应对策和现状一、国际产业转移实例——汽车自1885年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发明至今,国际汽车产业已出现了四次转移:第一次是1915年左右从欧洲转到美国;第二次是1970年左右从美国转到欧洲;第三次是1985年左右从欧洲转到日本;第四次是从发达国家转到发展中国家,时间从21世纪初开始。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显然是世界各国争抢的“肥肉”,而我国也具有成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条件:第一,从20世纪末开始,世界经济开始进入第五次经济长波的起始时期,至少在2020年以前,我国GDP将会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这为汽车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第二,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庞大,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汽车价格的下降和消费环境的改善,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中国的汽车市场潜在的市场容量,是其他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这是我国汽车2006年与2007年年度产销对比,2007年是中国汽车业丰收的一年,虽然与06年相比发展有所放缓,但是产销增长率仍超过21%。
继06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以来,07年这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07年我国产销双双突破870万辆,产量和销量分别为888万辆和879万辆,与去年相比产销分别增长22.02%和21.84%,大大高于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市场增长率。
与06年相比,汽车产率都有所放缓,其中产量减少了5.3个百分点,销量减少了3.3个百分点。
尽管因为今年汽车降价损失了近400亿元人民币的利润,但整体经济效益依旧不错,整个汽车行业利润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这是2007年月度产量及环比增长情况,2007年的月度产量趋势与月度销量趋势基本一致,销量出现三个高峰,分别在3月、9月和11月,各月环比增长波动较大。
20-21世纪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变迁
20--21世纪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变迁温铁军原创 | 2012-12-06(一)危机发生前的国内宏观环境1997—1998年经济危机发生时,为拉动内需而进行的大规模国债投资,主要用于修建基础设施,为新世纪前后中国更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硬件——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世界宏观经济的复苏和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的重新布局,中国以远比一般发展中国家完善得多的基础设施,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
推动了中国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
1.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大循环新世纪前后在全球金融资本进一步过剩、膨胀的驱动下,发达国家出现了传统产业向信息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和升级,国际产业布局亦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世纪中期发生的第一次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在产业资本扩张阶段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西方绵延数百年的列强纷争的地缘战略格局,而新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巩固其地缘控制格局而双双开展雁阵式产业输出——美国向西欧和日本,苏联向东欧和中国。
二者的不同在于,美国完成了配合地缘战略的产业转移,随后率先进入金融资本扩张阶段;而苏联的产业转移因与中国发生关系主权问题的争议而中辍,也为其后期解体埋下伏笔。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的第二次产业转移,大抵可归于因制造业资本溢出效应提升了要素价格,而使得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外移出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及产业资本阶段必然发生的国内劳资矛盾不断增加,全球发生了一轮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其特点是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以此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20世纪80年代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以来,发达国家大批冷战时期的军事科技成果转为民用,推动了以知识经济为产业经济基础的产业升级,继续成为发达国家产业对外转移的推力。
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可称之为第三次,主要是另外一种机制作2.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三大过剩”与“三驾马车”失衡的加剧2003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高涨,客观上与国际宏观经济进入景气周期是步调一致的。
谈谈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
、
生产能力 的提高 , 产业链 的延长和产业结构 的升级 , 竞争力的增
强等等 因素 , 也可 以讲是为了提高一个地区或者 一个 国家 的经济 发展和 竞争力 。产业 的消极作用是针对承 接 国或者 说地 区来讲 的, 产业转移大体上都是从发达国家或者地 区向不发达 国家或者 地 区进行转移 ,出于各方面 的考虑 ,比如说政治上 、经济上 。发 达 国家或者地区都不想让不发达的 国家或者地区富裕起 来, 所 以 发达 国家 的产业转移 中的产业大都是有选择的、有保 留的。这就 会造成承接 国或者地区在产业结构上有所偏差, 在核 心技 术上产 生对发达地 区的依赖 ,市场 占有率不高,竞争力不强,使 不发达 地 区始终处于被动 的地位 ,始终受制于发达地区或者国家 。 二 、国际产业转移 的四次浪潮 随着科技革命 的到来 ,国际产业转移也 随之进行 ,影响着 世 界经济 的发展 , 世界上许多 国家或者地区也都被 卷入 到了经济一 体化 的进程 中。到 目前为止 ,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四个 阶段 ,许 多理论界人士称之 为 “ 四次浪潮 ” 。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的形成 , 应有两个基本 的判断条件 :一是国家产业转移 时间长 ,要持续很 长 的一段 时间;二是国家产 业转 移规模很大 ,对所有参与产业转 移 的国家或者地 区都产生 了重大 的影响 。 正 是 根 据 以上 的标 准 ,我们 认 为 到 目前 为止 ,国家 产 业 转 移 经历 了 4次 阶段 。每一 次的转移 时间很长 ,规模之大;而且每一 次 的国家产业转移都带来 了 “ 世界工业 中心 ”的转移 。 ( 一 )1 8世纪末到 1 9世纪上半叶 这 次国际产业转移发 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 , 转移的路径 是从英 国向欧洲大 陆和美 国转移 。 美 国正是因为承接了这次产业 转 移 ,才 奠 定 了他 后 来 领 跑 第 二 次 科 技 革 命 的物 质 和 技 术 基 础 , 并且在 l 9世 纪 一 跃 成 为 世 界 第 一 工 业 强 国, 成 为 世 界 工 业 发 展 史上 的第 二个 “ 世 界工厂 ” 。第一 次科 技革命完 成以后,英国成 为第一个世界工厂 。当时的英 国人 口只有世界人 口的 2 %,但是 却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 的 1 / 2 , 世界贸易 的 1 / 4 。 那么这次的 转移地主要是欧洲大 陆和美 国,美国在当时是英国的殖 民地 ,自 然 条 件 和 资源 条 件 比较 好 ,于 是 在 美 国独 立 战 争 以 后 ,英 国在 美 国 的殖 民地 大 约 有 2 0 0个 钢 铁 厂 ,年 产 约 3万 吨 。成 为 这 次 最 大
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
、
战后 国 际产 业 转移 的演 变历 程
二战以后至 2 纪 9 0世 0年代前期 , 国际经济 曾发生 了四次 大规模的产业 结构调资和国际产业转移 。 1 一 次国际产 业转 移。2 O世纪 5 0年代 , 国凭借其科技 美 和经济发展水平 的全球 领先地位 , 成为第一次 国际性产业调整 和转移浪潮中的推动者 。战后 , 美国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化 工业 , 同时对 日本 、 西德 、 拿大等 国进 行海外投 资和资 本 、 加 技 术 输 出。 通过 承接 转 移 产 业 , 日本 和 西 欧 国家 大 大 加 快 了 工业 化进 程 ,工业 产业 的竞争力迅速提 高。据 统计 ,9 0年 ~ 9 9 15 15 年间 , 日本引进 的最新外 国技术达 23 2件 , 3 并从 15 9 5年开始 扩大更新设备 , 使最新设 备在全部机械设备 中所 占比重迅速超 过 当 时 的 欧 美 发 达 国家 。
一
升级 。
二、 国际产 业转 移对 世界 经济 发展 的影 响
世界范围 内的产业结构 调整和转 移是生产力 发展 的必然 结 果 , 为当代和今后 国际经济 中的长期趋 势 , 作 国际产业转移 必 然 对 世 界 经 济 的发 展 产 生 深 刻 的 影 响 。 ( 对 国 际分 工 的影 响 一1 22 . 0世 纪 6 0年 代 的 第 二 次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和 国 际 产 业 转 二战以前形 成的传统型的国际分工 , 是以工业 制成品生产 是一种以 自然资 移。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 产业结构不断提 高, 和美国一起成 为这 国同原 材料生产 国之 问的国际分工为主导的 , 0世纪 6 0年代 起 , 一些 劳动 时期产业转 移的主导 国家 。 这一时期 , 国、 美 日本集 中力量发 源为基础的典型的产业 间分工 。2 如纺织 、 衣 、 工等产业部 门 ) 制 轻 由发达 国家转 移 展钢铁 、 化工 、 汽车和机械等 出口导 向型资本密集 工业 , 同时注 密集型产业 ( 重发展 电子 、 天等部分高 附加值技术 、 航 资本密集 型进 口替 代 到一些 发展 中国家或地区 , 国际分工逐步从农 业国 与工业国的 转 工业 , 而把纺织 、 服装等轻纺类劳动 密集 型工业和部分耗能多 、 产业间分工 , 向出于产 品差异 化和规模 经济而产生的产业 内 分工。 进入 9 年 代 , 0 随着以信息 技术 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 污染大的重化工业 ,逐渐转移到亚洲 四小龙 和部分拉美 国家 。 以及世界 各国的开放浪潮 , 国际分 工的进一步 深化 为 亚洲 四小龙因此获得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 产业 的契机 , 步实 的兴起 , 逐 提供了条件 。在跨 国公司追求更高利润 、 推进 资源全球配置的 现 了有进 口替代型产业 向出 口加工产业 的过渡 , 为新兴 的工 成 过程 中, 全球 的生产过程被进 一步专业 化细分 , 国际分 工也 由 业化 国家或地区。 产业 内分工发展到全球范 围内产 品内的分工 , 即同一产 品的各 32 纪 7 代 的第 三 次 国际 产 业 转 移 。7 . 0世 0年 0年 代 的 两 次 石油危机和 7 代中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沉重 打击了西方 个生产环节根据条件不同而在不 同的 国家或地 区生产或加工 , 0年 以最大 限度降低成 本 , 提高产 出效益 , 的形式 正在从产 品 分工 工业化 国家高能耗 的重化工业 , 迫使其加快产业结构 调整的步 伐 , 始 发展 以微 电 子 技 术 为 主 的 较 少 消 耗 能 源 的知 识技 术 密 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 。 开 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 , 传统的 国际间产业转移正相应地 集型产业 , 而将钢铁 、 化工 、 造船等粗放型重 化工业转 移到亚洲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
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
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到1/2,世界贸易的1/5到1/4。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
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
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
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
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4次浪潮
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4次浪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渗透,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通常情况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通过跨国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先后经历了四次较大范围的转移浪潮,每一次都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国的工业化进程。
一、19 世纪下半叶~ 20 世纪上半叶18 世纪中叶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提高,使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及经济霸主。
随着英国产业高度发展,国内产业成本逐渐升高,市场容量矛盾日益突出,19 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逐渐对外进行产业转移,开启了第一次国际性的科技与产业转移浪潮,输入国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及北美国家。
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吸引了众多的英国工业企业到美投资,成为第一次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及最大受益者。
美国借助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及技术基础,以及与此相关的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实现了经济崛起,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二、20 世纪50 ~ 60 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使得美国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德国,进行海外投资和资本、技术输出。
德国、日本通过承接转移产业,大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工业产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
德国、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和新的“世界工厂”。
三、20 世纪70 ~ 80 年代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区域集中在东亚和部分拉美地区。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美国一起成为这一时期产业转移的主导国家。
由日本所推动的东亚地区产业转移,引领了东亚地区的“雁阵飞翔”,催生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奇迹。
这些国家和地区获得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契机,逐步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型产业向出口加工产业的过渡,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四、20 世纪90 年代至今在这一阶段,美、日、德等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将产业结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
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潘悦• 2012-10-11 11:18:12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京)2006年4期作者简介:潘悦,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后。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全球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分析了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特征与走势,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
文章认为,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产业转移是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迄今为止,世界经济格局的诸多变动都缘于国际产业转移。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世界经济格局产业全球化战后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生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
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美国在确立了全球经济和产业技术领先地位后,率先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国内集中力量发展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把纺织业等传统产业通过直接投资向正处于经济恢复期的日本等国家转移。
日本由于整体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承接了美国移出的轻纺工业后,很快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
科技革命推动发达国家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美、德、日等国集中力量发展钢铁、化工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电子、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轻纺工业大量向外转移。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积极把握这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的轻纺工业,其工业化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启动了真正意义上“外围”国家的现代经济增长。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两次石油危机及其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发达国家努力发展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将“重、厚、长、大”型的钢铁、造船和化工等重化工业以及汽车、家电等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外转移。
与此同时,亚洲“四小龙”积极承接从发达国家转移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
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是所有制造业大国都面临的共性难题。
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过程,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同时又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获取成本及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程度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历了五次大的产业转移,也是发达国家过剩产能五次消化的过程。
第一次产业转移(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
输出地是英国,输入地是欧洲大陆和美国。
此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从英国向美国的第一次变迁,催生了新兴的工业帝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20世纪50年代)。
产业输出地是美国,输入地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
此次国际产业转移对次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巨大,日本和原联邦德国在承接了美国移出的产业后,很快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日本建成了第三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二次变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这次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基本上把资本缺乏、科技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排除在产业转移进程之外,其结果是把全球分割为两类不同的生产体系:一面是发达国家形成了以机械化大生产为主的全球生产链,一面是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生产体系。
第三次产业转移(20世纪60--70年代),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输出国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输入国是亚洲“四小龙”。
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通过两次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国内产业得到了两轮“废旧建新”的重构。
亚洲“四小龙”一方面积极承接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将自己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
与此同时,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转移到东盟,由此形成了产业的梯次转移结构。
第四次产业转移(20世纪80--90年代)。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输出国是美国、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输入国是发展中国家。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产业模块化发展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跨境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基于四次全球产业转移国际经验的分析
1632021年04期 (2月上旬)经贸论坛国际产业转移对跨境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基于四次全球产业转移国际经验的分析樊怿霖 河南投资集团科研工作站摘要:受贸易摩擦、疫情冲击、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结构正经历新一轮重构浪潮。
目前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国际产业变迁将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和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分析了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中的典型国家产业表现,研究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典型国家国际收支结构的趋势性变化特点,为应对当前国际产业重构和维护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跨境国际收支一、历史上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由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上世纪50年代后至21世纪初,世界上共发生了四次国际产业转移。
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将技术密集度较低的产业向外转移,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承接国是日本和西德,日本借此成为英美之后的第三个世界工厂。
第二次是60年代至70年代初,两次世界能源危机冲击下,美、日、德为集中力量发展能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将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产业转移至中国台湾、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第三次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移出国与承接国出现多层次迭代特征,美、欧、日继续将重化工及汽车、机电等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转移,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将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和东盟国家。
第四次发生于90年代,美、日、欧将信息和网络技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向“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转移,而新兴国家将传统资本密集型产业与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截至21世纪初,这四次产业转移推动全球制造产业格局形成了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工厂”、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工厂”和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工厂”。
二、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国际收支结构的变化(一)世界产业四次转移浪潮的关键国家及相关产业梳理为研究国际产业转移对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化影响的传导路径,本文选取美国、日本、新加坡(亚洲“四小龙”代表)、泰国(亚洲“四小虎”代表)四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四次产业转移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向低成本地区梯度转移是主导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潘悦• 2012-10-11 11:18:12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京)2006年4期作者简介:潘悦,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后。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全球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分析了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特征与走势,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
文章认为,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产业转移是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迄今为止,世界经济格局的诸多变动都缘于国际产业转移。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世界经济格局产业全球化战后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生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
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美国在确立了全球经济和产业技术领先地位后,率先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国内集中力量发展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把纺织业等传统产业通过直接投资向正处于经济恢复期的日本等国家转移。
日本由于整体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承接了美国移出的轻纺工业后,很快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
科技革命推动发达国家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美、德、日等国集中力量发展钢铁、化工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电子、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轻纺工业大量向外转移。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积极把握这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的轻纺工业,其工业化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启动了真正意义上“外围”国家的现代经济增长。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两次石油危机及其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发达国家努力发展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将“重、厚、长、大”型的钢铁、造船和化工等重化工业以及汽车、家电等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外转移。
与此同时,亚洲“四小龙”积极承接从发达国家转移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东盟国家沿着亚洲“四小龙”的发展路径,接过亚洲“四小龙”转移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进口替代的轻纺工业纳入出口导向式的发展轨道,创造了良好的出口业绩和经济发展局面。
借助三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世界经济体系中发展水平呈梯次结构的三类经济体相继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这在东亚表现得尤其突出。
在东亚,“四小龙”不仅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起飞和繁荣,而且通过转移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持续升级换代树立了典范。
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的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产业模块化发展的影响。
所谓“模块化”,就是将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工序分别按照一定的“模块”进行调整、分割,模块各自独立运行,然后依据统一的规则与标准连接成整体。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个人计算机行业率先开始了模块化战略经营。
此后,计算机行业的模块化战略发展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崛起,并很快被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等高科技产业、汽车等传统制造业和金融等服务业。
国际产业转移由此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加速。
这种态势的直接表现就是产业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强。
联合国贸发会议采用跨国指数①来度量跨国公司海外经营活动在其总体经营活动中的相对水平。
这一指数可以充分反映出产业的全球化趋向。
(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全球100强跨国指数在20世纪90年代整体呈上升态势:由1990年的51.1上升至1995年的51.5,2000年这一指数已经达到55.7。
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研究表明,制造业链条正沿着由低附加值链条和部门向高附加值链条和部门的顺序持续地向低成本国家外移和外包。
20世纪90年代,制造业的转移与外包主体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前者以服装、鞋帽为代表,后者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和家用电器。
21世纪以来,制造业的转移和外包将以汽车制造、生物制药和通讯设备等更多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到2015年,美国约一半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2/3的较低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近1/4的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市场需求将由外移和外包产品的再进口来满足。
②三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链条不断延展。
产业转移沿着制造业链条向服务业和研发部门延展已然形成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开始超越制造业,在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服务业外包与服务业离岸外移一起,共同推动了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浪潮。
目前,国际外包市场的规模正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
国际产业转移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相当深远,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展示。
第一,国际产业转移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全球产业格局的变换。
相对于国内封闭的产业结构调整而言,国际产业转移使得各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和效率迅速提高。
当先行国家某一要素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比较优势时,发展新兴产业并将丧失比较优势产业向后进国家转移是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日趋自由化,由先行国家向后进国家的产业转移步伐在加快,全球产业格局的变换也呈加速状态。
研究表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主导产业在世界各国间的转移与传递速度在不断加快。
纺织业成为世界性产业用了200年,钢铁工业地理格局的改变至少也用了70-80年,③而二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的一些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如汽车、家电等,在全球的转移速度已缩短至20-30年,IT产品的全球生产扩散更是彻底改变了产业的地理布局和产业转移的路径。
全球主导产业的加速转移导致了全球产业格局的迅速变化,产业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次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向今天的高科技产业的过渡。
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产业格局演进的推动作用在东亚地区表现最为显著。
研究证实,从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东亚经济体在每一次升级换代过程中,在转换时间、转换条件的孕育或是形成等方面都比其他地区要快捷得多或强烈得多。
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方面,除了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城市国家(地区)之外,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第一产业产出比重的下降过程比英、美、法、德等几个主要的工业化国家迅速得多。
同样,较之二战以前先行工业化国家第二产业的平稳上升,东亚经济体第二产业产出份额上升轨迹也要陡峭得多。
在制造业内部,取得同等程度的霍夫曼比率(即消费资料工业与生产资料工业之比)的下降时间,东亚经济体明显少于20世纪初的工业化国家。
④第二,国际产业转移加速了国际分工格局的深化和广化,带来了国际贸易格局的巨大变化。
国际产业转移将一些开放式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纳入全球分工体系,国际分工也由以产业间分工为主向以产业内部分工为主的格局转变。
今天,在产业模块化和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亚洲和拉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纷纷通过开放政策融入了全球分工体系,产业内部分工开始向工序之间、向日益细化的链条和模块之间的分工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的国际转移和产业链条的全球配置,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迅猛增长,产业内贸易替代产业间贸易占据了主导地位,加工贸易成为多数国家的一般贸易形态。
贸易流向随之发生显著变化,由跨国公司投资或外包、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完成的制成品大量返销发达国家,由此引发了贸易逆差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移。
贸易顺逆差的原有内涵和经济意义发生了改变,以国界划分的贸易逆差或顺差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各国的贸易平衡状况和产业竞争力状况,更不能准确地衡量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得失。
国际产业转移对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影响在东亚得到充分显现。
经过三次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东亚地区形成了“雁阵”发展格局,“雁阵”中几乎所有的国家(地区)都对美国拥有越来越多的贸易顺差。
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全球跨国公司涌入中国,随着全球制造业链条向中国东南沿海的大规模转移,东亚其他地区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随之转移到中国,而中国对这些国家的逆差开始增加。
在中国,加工贸易占据了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而外商投资企业约有80%以上从事加工贸易。
因此,今天中美之间引人注目的贸易不平衡并不是中美产业竞争力状况的反映,也不是中美贸易利益的真实体现,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短期内难以改变。
第三,国际产业转移改变了国际利益分配格局,加剧了全球分工利益的不均衡。
由于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最优配置,国际产业转移增进了全球福利。
但是,新增福利的分配是十分不均衡的。
一方面,只有融入全球产业链条的国家才能够分享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福利增进。
虽然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被纳入了国际分工体系,但产业的国际转移是非常集中的,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产业集聚的重要性提升,这种集中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强。
它意味着,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福利分享也同样是十分集中的。
统计表明,截至2003年,前10大发展中东道国的直接投资输入占整个发展中世界的71%,而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比例为66%,80年代升至68%。
迄今为止,仍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未曾移入任何产业,整个社会仍处于传统经济状态,在全球化进程中,这些被边缘化的国家很难融入全球体系,更不可能分享由此产生的福利。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在加剧。
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它们控制着产业的核心技术和销售体系,占据着产业链条上附加值最多的环节,攫取着产业运营利润中最大、最多的部分。
通过产业或其链条的国际转移,发达国家将资本、技术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相结合,从而得以扬长避短,充分享受着国际分工的效率和收益。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被动地位,它们基本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或者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这些产业或环节的附加值通常都很低,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这些产业和环节,它们之间的竞争导致了附加值的持续下滑。
当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都认可全球化发展的路径并相继挤入全球化链条时,不能及时实现产业升级的国家就面临被挤出的危险。
研究还表明,由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成熟技术,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即使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顺次实现了产业升级,不同层次国家之间的产业级差仍将长期存在,在今天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这种产业级差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从而使旧有的垂直分工格局及其相关的利益分配状况非但不能改变,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⑤第四,国际产业转移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经济摩擦。
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多国合作生产的结果,国际市场对各国经济增长的意义凸现,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持续上升。
如同表1所显示的,全球和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都在迅速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依存度高于发达国家,东亚国家的贸易依存度显著高于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