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古无轻唇音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錢大昕《古無輕唇音》
凡輕脣之音,古讀皆爲重脣。
《詩》:“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檀弓》引《詩》作“扶服”,《家語》引作“扶伏”;又“誕實匍匐”,《釋文》:“本亦作‘扶服’”;《左傳》昭十二年:“奉壺飲冰,以蒲伏焉”,《釋文》:“本又作‘匍匐’,‘蒲’本亦作‘扶’”;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釋文》:“本或作‘匍匐’”;《史記·蘇秦傳》:“嫂委蛇蒲服”、《范雎傳》:“膝行蒲服”、《淮陰侯傳》:“俛出袴下蒲伏”、《漢書·霍光傳》:“中孺扶服叩頭”,皆“匍匐”之異文也。
古讀“扶”如“酺”,轉爲“蟠”音。
《漢書·天文志》:“晷長爲潦,短爲旱,奢爲扶。
”鄭氏云:“‘扶’當爲‘蟠’,齊魯之間聲如‘酺’,‘酺’、‘扶’聲近‘蟠’,止不行也。
”《史記·五帝本紀》:“東至蟠木。
”《呂氏春秋》:“東至扶木。
”又云:“禹東至槫木之地。
”“扶木”謂扶桑也,《說文》作“槫桑”。
古音“扶”如“蟠”,故又作“蟠木”。
《一切經音義》“菩薩”又作“扶薛”
“服”又轉爲“犕”音。
《說文》引《易》“犕牛乘馬”,“犕牛”即“服牛”也。
《左傳》:“王使伯服、游孫伯”,《史記·鄭世家》作“伯犕”,《後漢書·皇甫嵩傳》:“義真犕未乎”,注:“‘犕’古‘服’字。
”
“服”又轉爲“謈”音。
《漢書·東方朔傳》:“舍人不勝痛,呼謈。
”服虔云:“謈音‘暴’。
”鄧展云:“‘瓜瓝’之‘瓝’。
”師古曰;“痛切而呌呼也,與《田蚡傳》‘呼服’音義皆同。
”《田蚡傳》:“蚡疾,一身盡痛,若有擊者,謼服謝罪。
”晉灼云:“‘服’音‘瓝’。
關西俗謂得杖呼及小兒啼爲‘呼瓝’。
”
《廣韵》:“菢,薄報切,鳥伏卵。
”“伏,扶富切,鳥菢子。
”“伏”“菢”互相訓,而聲亦相轉,此伏羲所以爲庖犧、伏羲氏亦稱作庖犧氏。
《說文》:“ ,迫也,讀若《易》虙羲氏。
”《唐韵》:“ ,平祕切。
”《風俗通》:“伏者,別也,變也。
伏羲始別八卦以變化天下。
”“伏”又與“逼”通。
《考工記》:“不伏其轅,必縊其牛。
”注:“故書‘伏’作‘偪’。
杜子春云:‘偪當作伏。
’”按,“偪”、“迫”、“別”、“變”皆重脣。
“伏”又與“馮”通。
皮冰切《史記·魏世家》:“中旗馮琴而對”,《春秋後語》作“伏琴”;《戰國策》:“伏軾撙銜”,《漢書·王吉傳》:“馮式撙街。
”
古音“負”如“背”,亦如“倍”。
《史記·魯周公世家》:“南面倍依”,《漢書·徐樂傳》:“南面背依”,“倍”與“背”同,即負扆也。
《書·禹貢》:“至于陪尾”,《史記》作“負尾”,《漢書》作“倍尾”。
《漢書·宣帝紀》:“行幸負陽宮”,李斐曰:“負音倍。
”《東方朔傳》:“倍陽、宣曲尤幸”,師古曰:“倍陽即萯陽也。
”《釋名》:“負,背也,置項背也。
”
《書》:“方命圯族”,《史記》作“負命”,《正義》云:“‘負’音‘佩’,依《字通》,負違也。
”按,“負命”猶言“背命”。
“負”亦爲老母之稱。
《漢書·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如湻曰:“俗謂老大母爲負。
”師古曰:“劉向《烈女傳》:‘魏曲沃負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
”此則古語謂老母爲負耳。
武負,武家之母也。
”案,古稱老嫗爲負,若今爲婆,皆重脣、非輕脣。
古讀“附”如“部”。
《左傳》:“部婁無松柏”,說文引作“附婁”,云:“附婁,小土山也。
”今人稱培塿《詩》:“景命有僕”,《傳》:“僕,附也。
”《廣雅》:“薄,附也。
”
“苻”即“蒲”字。
《左傳》:“取人於萑苻之澤”,《釋文》:“苻音蒲。
”《晉書》:“蒲洪孫堅,背有草‘付’字,改姓苻。
”
古讀“佛”如“弼”,亦如“勃”。
《詩》:“佛時仔肩”,《釋文》:“佛,‘毛’苻弗反,大也。
鄭音‘弼’,輔也。
”《學記》:“其求之也佛”,《正義》:“佛者佛戾也。
”《釋文》:“本又作拂,扶弗反。
”《曲禮》:“獻鳥者佛其首。
”注:“佛,戾也。
”《釋文》:“作‘拂’,本又作‘佛’,扶弗反。
”《晉書》:“赫連勃勃”,《宋書》作“佛佛”。
乞伏氏亦作“乞佛”。
古音“伏”“佛”皆重脣“佛”亦作“㚕”,《說文》:“㚕,大也,讀若‘予違汝弻’。
”
古讀“文”如“門”。
《水經注·漢水篇》:“文水即門水也。
”今吳人呼蚊如“門”。
《書》:“岷嶓既藝”、“岷山之陽”、“岷山導江”,《史記·夏本紀》皆作“汶山”。
《漢書·武帝紀》文山郡注:“應劭曰:‘文山,今蜀郡㟭山。
’”《禮記》:“君子貴玉而賤䃉”,“䃉”或作“玟”,《釋文》:“玟,武巾切,又音枚。
”《漢書·高帝紀》:“亡諸身帥閩中兵”,如湻曰:“閩音緡。
”應劭曰:“音文飾之文。
”“文”“閩”同音,皆重脣也。
《史記·魯世家》“平公子文公”,世本作“湣公”,“湣”與“閔”同,“閔”亦从“文”聲。
古讀“弗”如“不”。
《廣韵》“不”與“弗”同分勿切。
《說文》:“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筆’‘弗’聲相近也。
”
古讀“弗”如“弼”。
《孟子》:“入則無法家拂士”,《史記·夏本紀》:“女匡拂予”。
古讀“笰”如“蔽”。
《詩》:“翟笰以朝”,《傳》:“笰,蔽也。
”《周禮注》引作“翟蔽以朝”;“簟笰魚服”,箋:“笰之言蔽也。
”“簟笰朱鞹”,《傳》:“車之蔽曰笰”。
古讀“茀”如“孛”。
《史記·天官書》:“星茀于河戌”,《索隱》云:“‘茀’音‘佩’,即孛星也。
”《漢書·谷永傳》:“茀星耀光”,師古曰:“‘茀’與‘孛’同,音步內反。
”
論語:“色勃如也”,說文兩引,一作“孛”,一作“艴”。
《廣韵》十一部沒韵:“艴,艴然不悅,蒲沒切。
”此古音。
又八物部:“艴,淺色,敷勿切。
”此齊梁以後之音。
古讀“繁”如“鞶”。
《左傳·成二年》:“曲縣繁纓以朝”,《釋文》:“繁,步干反。
”“繁纓”亦作“樊纓”。
《周禮·巾車》:“玉路錫樊纓,十有再就”,注:“樊讀如‘鞶帶’之‘鞶’,謂今之馬大帶也。
”《釋文》:“樊,步干反。
”《廣韻》二十六桓部有“繁”字,云:“繁纓,馬飾,薄官切,陸元明作步干切,是寒桓不分也,故知寒桓分開口合口呼,亦起於法言諸人。
“繁”又轉“婆”音。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繁氏、錡氏。
”《釋文》:“繁,步河反。
”《漢書·公卿表》:“李延壽爲御史大夫,一姓‘繁’。
”師古曰:“‘繁’音蒲元反。
”《陳湯傳》:“御史大夫繁延壽。
”師古曰:“‘繁’音蒲胡反。
”《蕭望之傳》師古音“婆”,《谷永傳》師古音“蒲何反”,延壽一人,而小顏三易其音,要皆重脣非輕脣,則是漢時無輕脣之證也。
《史記·張丞相列傳》:“丞相司直繁君”,《索隱》音“繁”爲“婆”。
《文選》“繁休伯”,呂向音“步何反”。
《廣韻》八戈部有“繁”字,薄波切,則“繁”姓讀爲“婆”音爲正。
古讀“蕃”如“卞”。
《漢書·成帝紀》引《書》“於蕃時雍”,“於蕃”即“於變”也,《孔宙碑》又云:“於卞時雍”,卞變蕃皆同音。
古讀“藩”如“播”。
《周禮·大司樂》:“播之以八音”,注:“故書‘播’爲‘藩’。
杜子春云:‘播’當爲‘藩’,讀‘后稷播百穀’之‘播’。
”《尚書·大傳》:“播國率相行事”,鄭注:“播”讀爲“藩”。
古讀“僨”如“奔”。
《禮射義》:“賁軍之將”,注:“‘賁’讀爲‘僨’,覆敗也。
”《詩·行葦傳》引作“奔軍之將”。
古讀“汾”如“盆”。
《莊子·逍遙遊篇》:“汾水之陽。
”司馬彪、崔譔本皆作“盆水”。
古讀“紛”如“豳”。
《周禮·司几筵》:“設莞筵紛純”,鄭司農云:“‘紛’讀爲‘豳’。
”
古讀“甫”如“圃”。
《詩》:“東有甫草”,《韓詩》作“圃草”,《薛君章句》:“圃,博也,有博大茂草也。
”鄭箋云:“甫草,甫田之草也,鄭有圃田。
”《釋文》:“鄭音‘補’。
”《左傳》:“及甫田之北竟”,《釋文》:“甫,布五反,本亦作‘圃’。
”
古音“敷”如“布”,《書·顧命》:“敷重篾席”,《說文》引作“布重 席。
”《詩》:“敷政優優”,《左傳》引作“布政”。
《儀禮·管人》:“‘布幕于寢門外’,注:今文‘布’作‘敷’。
”“敷”亦讀如“鋪”。
《詩》:“鋪敦淮濆”,《釋文》:“韓詩作‘敷’。
”又“敷時繹思”,《左傳》引作“鋪”。
《蓼蕭箋》:“外薄四海”,《釋文》云:“諸本作‘外敷’。
”注:“芳夫反”,是亦讀如“鋪”也。
《公羊·隱元年》釋文:“扳,普顏反,舊敷閒反。
”是古讀“敷”如“普”。
古讀“方”如“㫄”。
《書》:“方鳩僝功”,《說文》兩引,一作“㫄逑僝功”,一作“㫄救孱功”,《史記》作“方聚布功”。
《書》:“方施象刑惟明”,《新序》引作“㫄施”。
《立政》:“方
行天下”,亦讀爲“旁”,與《易》“㫄行而不流”義同,《傳》云:“方,四方”,非也。
《書》:“方告無辜于上”,《論衡》引作“旁”。
《士喪禮》:“牢中㫄寸”,注:今文“旁”作“方”。
《左傳》:“衡流而方羊”,《釋文》:“方,蒲郎反。
”《莊子·逍遙遊篇》:“彷徨乎無爲之側”,崔譔本作“方羊”。
“方”又讀如“謗”。
《論語》:“子貢方人”,鄭康成本作“謗人”。
《廣雅》:“方,表也。
邊,方也。
”《說文》:“方,併船也。
”古人讀“方”重脣,與“邊”、“表”、“併”聲相近。
《字林》:“穮,方遙反。
”“襮,方沃反。
”“邶,方代反。
”呂忱,魏人,其時初行反語,即反語可得“方”之正音。
六朝以後,轉重脣爲輕脣,後世不知有正音,乃強爲類隔之說,謬矣。
古音“魴”如“鰟”。
《說文》:“‘魴’或作‘鰟’。
”《春秋》:“晉侯使士魴來乞師”,《公羊傳》作“士彭”,是“魴”非輕脣也。
古音“逢”如“蓬”。
《詩》:“鼉鼓逢逢“,《釋文》:“逢,薄紅反。
徐仙民音‘豐’。
”亦讀“豐”爲重脣也。
《爾雅》:“歲在甲曰閼逢”,《淮南·天文訓》作“閼蓬”。
《莊子·山木篇》:“雖羿蓬蒙不能眄睨”,今本“蓬”作“逢”,蓋淺人妄改。
茲據陸氏釋文。
即孟子之逢蒙也。
後世聲韵之學行,妄生分別,以“鼓逢逢”讀重脣,入東韵;“相逢”字讀輕脣,入鍾韵。
又別造一“逄”字,轉爲薄江切,訓人姓改“逢蒙”、“逢丑父”之“逢”爲“逄”以實之,則真大謬矣。
洪氏《隸釋》引司馬相如云:“烏獲、逢蒙之巧”,王襃云:“逢門子,彎烏號。
”《藝文志》亦作“逢門”,即“逢蒙”也。
《古今人表》有“逢於何”數人,陽朔中有太僕逢信,《左傳》有逢伯陵、逢丑父矣,漢有逢萌,《莊子》:“羿逢蒙不能睥睨”,《淮南子》:“重以逢門子之巧”,皆作“逢迎”之“逢”。
石刻有《漢故博士趙傳逢府君神道逢童子碑》,其篆文皆從“夆”。
《魏元丕碑》有“逢牧“,《孔宙碑》有“逢祈”,《逢盛碑陰》有“逢信”。
亦不書作“逄”。
又聞漢儒尚借“蠭”爲“逢”,則恐諸“逢”當讀為“鼉鼓逢逢”之“逢”,洪說是也。
漢魏以前未有“逄”字,其爲六朝人妄造無疑。
《廣韵>江部又有“韸”字,訓“鼓”聲,此即“鼉鼓逢逢”之“逢”,音轉爲薄江切,俗師改從音㫄,又以夆爲夅,皆所謂不知而作也。
古讀“封”如“邦”。
《論語》:“且在邦域之中矣”,《釋文》:“邦或作封”;“而謀動干戈於邦內”,《釋文》:“鄭本作‘封內’。
”《釋名》:“邦,封也。
有功於是,故封之也。
”
“封”又讀如“窆”。
《檀弓》:“縣棺而封”,注:“‘封’當爲‘窆’,下棺也。
”《春秋傳》作“堋”。
《周禮·鄉師》:“及窆,執斧以涖匠師。
”鄭司農云:“‘窆’謂葬下棺也。
《春秋傳》曰:‘日中而塴’,《禮記》所謂‘封’者。
”《太僕》:“窆亦如之”,鄭司農云:“‘窆’謂葬下棺也。
《春秋傳》所謂‘日中而塴’,《禮記》謂之‘封’,皆葬下棺也。
音相似,‘窆’讀如‘慶封汜祭’之‘汜’。
”《左傳》:“日中而塴”,《釋文》:“堋,北鄧反,下棺也。
《禮》家作‘窆’,彼驗切,義同。
”《說文》:“堋,喪葬下土也。
《禮》謂之封,《周官》謂之窆。
”封,府容切;堋,方驗切;窆,方鄧切徐邈音甫鄧切,聲皆相似,故可互轉。
後儒不通古音,乃有類隔之例,不知古音本無輕脣也。
古人讀“封”如“邦”,先鄭云:“窆、塴、封音相似”,是東京尚無輕脣音。
古音“勿”如“沒”。
《爾雅》“蠠沒”,即《詩》“密勿”也。
《詩》“黽勉從事”,《劉向傅》引作“密勿從事”。
《禮記·祭義》:“勿勿諸其欲其響之也”,注:“勿勿猶勉勉。
”《大戴禮·曾子志事篇》:“君子終身守此勿勿”,注:“勿勿猶勉勉。
”《曲禮》:“國中以策彗䘏勿”,注:“䘏勿,騷摩也。
”古人讀“勿勿”重脣故與“勉”、“摩”聲相轉。
《顏氏家訓》云:“《戰國策》音‘刎’爲‘免’。
”古音“刎”、“免”皆重脣,六朝人轉“勿”爲輕脣,故以爲異。
古讀“副”如“劈”。
《說文》:“副,判也。
”“判”“副”雙聲。
引《周禮》“副辜”,籀文作“疈辜”。
《詩》:“不坼不副”,讀“孚逼反”。
《字林》:“判也,匹亦反。
”《詩釋文》。
古讀“罰”如“軷”。
《周禮·大馭》:“犯軷”,注:“故書‘軷’作‘罰’。
杜子春云:‘罰’當爲‘軷’,讀‘軷’爲‘別異’之‘別’。
”
古讀“非”如“頒”。
《說文》:“ ,賦事也,讀若‘頒’。
一曰讀若‘非’。
”《周禮·大宰》“匪頒之式”,鄭司農云:“匪,分也。
”“匪”、“頒”雙聲。
古讀“匪”如“彼”。
《詩》:“彼交匪敖”,《春秋·襄廿七年傳》引作“匪交匪敖”;《詩》“彼交匪紓”,《荀子·勸學篇》引作“匪交匪紓”。
《春秋襄八年傳》引《詩》“如匪行邁謀”,注:“匪,彼也。
”《廣雅》:“匪,彼也。
”
“匪”又與“邲”通。
《詩》:“有匪君子”,《韓詩》作“邲”。
“腓”與“芘”同。
《詩》:“小人所腓”,《箋》云:“‘腓’當作‘芘’。
”毛於此文及“牛羊腓字”之“腓”皆訓爲“辟”,蓋以聲相似取義。
古文“妃”與“配”同。
《詩》:“天立厥配”,《釋文》:“本亦作‘妃’。
”《易》:“遇其配主”,鄭本作“妃”。
“剕”與“臏”通。
《書》:“剕罪之屬五百”,《史記·周本紀》作“臏”。
“菲”與“苞”通。
《曲禮》:“苞屨扱衽”,注:“‘苞’或爲‘菲’。
”
“浘”與“浼”通。
《詩》:“河水浼浼”,《釋文》:“浼,每罪反。
《韓詩》作‘浘浘’。
”“娓”即“美”字。
《詩》:“誰侜予美”,《韓詩》作“浘浘”。
《說文》:“娓,順也,讀若‘媚’。
”古音“微”如“眉”。
《少牢禮》:“眉壽萬年”,注:“古文‘眉’爲‘微’。
”《春秋·莊廿八年》:“築郿”,《公羊》作‘微’。
《詩》:“勿士行枚”,《傳》:“枚,微也。
”《廣韻·六脂部·眉紐》有“覹、矀、䉠、黴、溦、薇”六字,皆古讀,後來別出微韵,乃成鴻溝之隔矣。
古讀“無”如“模”。
《說文》:“ ,或說“規模”字。
”漢人“規模”字或作“橅”。
《易》:“莫夜有戎”,鄭讀“莫”如字,云:“無也。
無夜,非一夜。
”《詩》:“德音莫達”,《箋》:“莫,無也。
”《廣雅》:“莫,無也。
”《曲禮》:“毋不敬”,《釋文》云:“古人言‘毋’,猶今人言‘莫’也。
”釋氏書多用“南無”字,讀如“曩模”,梵書入中國,繙譯多在東晉時,音猶近古,沙門守其舊音不改,所謂“禮失而求諸野”也。
“無”又轉如“毛”。
《後漢書·馮衍傳》:“饑者毛食”,注云:“按衍集‘毛’字作‘无’。
”《漢書·功臣侯表序》:“靡有孑遺秏矣”,注:“孟康曰:‘耗音毛’,師古曰:‘今俗語猶謂無爲耗’。
”大昕案:今江西、湖南方音讀“無”如“冒”,即“毛”之去聲。
“無”轉訓爲“末”。
《檀弓》:“末吳禁也”,注:“末,無也。
”又轉訓爲“靡”,《釋言》:“靡,無也。
”
古讀“蕪”與“蔓”通。
《釋艸》:“蔓菁”,《釋文》云:“蔓音萬,本又作蕪,音無。
”
古讀“膴”如“模”。
《詩》:“民難靡膴”,《箋》:“膴,法也。
”《釋文》:“徐云;鄭音‘模’,又音‘武’。
《韓詩》作‘靡媒’。
”《詩》:“周原膴膴”,《文選注》引《韓詩》作“腜腜”,莫來切。
“模”、“腜”聲相近。
《說文》:“膴讀若模。
”
“璑”從“無”聲。
《周禮·弁師》:“瑉玉三采”,注:“故書‘瑉’作‘璑’。
”《說文》:“璑,三采玉也。
”“璑”、“瑉”聲相近。
“鳳”即“朋”字。
《說文》“朋”“鵬”皆古文“鳥”字,朋象形,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爲“朋黨”字。
《字林》:“鵬,朋黨也。
古以爲‘鳳’字。
”《莊子·逍遙遊篇》:“其名爲鵬”,《釋文》:“崔音‘鳳’,云:‘鵬即古鳳字,非來儀之鳳也’。
”宋玉對楚王問云:“鳥有鳳而魚有鯤。
鳳皇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天,足亂浮雲,翱翔乎杳冥之上。
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與莊子說正同,可知“鳳”即“鵬”也。
古讀“反”如“變”。
《詩》:“四矢反兮”,《韓詩》作“變”。
《說文》“汳水即汴水。
”《廣韻》以“汳”、“汴”爲二字:汳,芳萬切,在“願”韻;汴,皮變切,在線韻。
由不知古無輕脣。
古讀“馥”如“苾”。
《詩》:“苾芬孝祀”,《韓詩》作“馥芬”。
古讀“復”如“愎”。
《釋言》:“狃,復也。
”孫炎云:“狃伏前事復爲也。
”《春秋傳》:“愎諫遠卜”,謂諫不從而復爲也。
《說文》無“愎”字,蓋即“狃復”字,后儒改從心旁耳。
今人呼“鰒魚”曰“鮑魚”,此方音之存古者。
古讀“法”如“逼”。
《釋名》:“法,逼也。
人莫不欲從其志,逼正使有所限也。
”
古音“晚”重脣,今吳音猶然。
《說文》:“晚,莫也。
”《詩毛傳》:“莫,晚也。
”“莫”、“晚”聲相近。
古讀“馮”爲“憑”。
本從仌(冰)得聲。
《易》:“用馮河”,《詩》:“不敢馮河”,《論語》:“暴虎馮河”,《春秋》:“宋公馮”,皆皮冰反。
吾衍謂《孟子》諸“馮”、馮婦之“馮”皆皮冰反。
按,《水經注》:“皇舅寺是太師昌黎憑晉國所造”,攷《魏書》,馮熙字晉國,文明太后兄也,封昌黎王。
是魏時讀“馮”姓皮冰反,故或作“憑”也。
“俘”與“寶”通。
《春秋》:“齊人來歸衛俘”,《公》《榖》“俘”作“寶”。
《一切經音義》引《詔定古文官書》“抱”“桴”二字同體,扶鳩反,是“桴”與“抱”同音。
《廣韻·十七真部》府巾切有“份玢邠攽砏”,武巾切有“旼汶忞盿”,符巾切有“ ”。
《二十文部》無分切有“蟁聞閩闅”,符分切有“墳鼖䩿 濆燌豮羵䴅橨鐼馩轒”,府文切有“饙餴 ”。
《二十五德部》蒲北切有“菔踣仆垘䵗 ”,匹北切有“覆 ”,莫北切有“万”。
《十陽部》輕脣武方切十二字,《十一唐部》重脣莫郎切十四字,其同者“芒杗朚邙 ”五字,今皆讀重脣,無讀輕脣者。
北音又轉爲喻母
古讀“房”如“旁”。
《廣韻》:“阿房,宮名,步光切。
”《釋名》:“房,旁也,在堂兩旁也。
”《史記·六國表》:秦始皇二十八年,“爲阿房宮”;二世元年,“就阿房宮”。
宋本皆作“旁”,“旁”、“房”古通用
古讀“望”如“茫”。
《釋名》:“望,茫也,遠視茫茫也。
”《周禮·職方氏》:“其澤藪曰望諸”,注:“望諸,明都也”,疏:“‘明都’即宋之‘孟諸’。
古音孟如茫。
古讀“務”如“牟”。
《荀子·成相篇》:“天乙湯論舉當,身譲卞隋舉牟光”,即“務光”也。
《左傳》:“莒公子務婁”,徐音“莫侯反”。
古讀“發”如“撥”。
《詩》:“鱣鮪發發”,《釋文》:“補莫切”。
此古音也。
“一之日觱發”,《說文》作“㓖冹”,此雙聲,亦當爲補末切。
《釋文》云:“如字。
”誤矣。
《說文》:“冹,分勿切。
”古讀分如邠,本重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