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第八章笔记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一、兴办学堂
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运动勃然兴起。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
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两类:
第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
另一类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的学堂。
(1)万木草堂(掌握)
1891年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于广州,变法派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起初只有梁、徐勤等20多个学生,到1898年时,学生已达千人,成为宣扬维新思想、培养变法人才的场所。
康有为撰《长兴学记》以为学规。
康在草堂讲学四年,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日后的政治活动中,大批草堂学生坚定追随,如梁启超、麦孟华、徐勤、康广仁等。
(2)时务学堂(掌握)
时务学堂是1897年由湖南的维新派人士黄遵宪、谭嗣同、江标和支持维新的官吏陈宝箴等人创办的,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康才常为助教。
采用康有为当年办“万木草堂”的经验,通过教学活动,大力宣传变法思想。
梁规定时务学堂的内容,中西学并重,分经、史、子和西学几类,他把学堂的功课分作“普通课”和“专门课”两大类,学完普通课后,再根据每人的志愿和特长,分别学习各种专门性的课程,以充实专门知识。
进务学堂在当时负有一定声望,并为维新变法事业培养了一批出色的人才。
二、兴办学会和发行报刊
1895年,康有为与陈炽创办的《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并于同年成立北京强学会和上海强学会。
1896年,梁启超在北京创办《时务报》
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各地宣传维新的学会的报刊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维新派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思想的启蒙。
学会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扩大教育面,开民智、新民德的作用。
第二节“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
一、创办京师大学堂
1896年6月,刑部侍郎李端菜在《请推广学校折》中首次向朝廷正式提出设立京师大学堂的建议,此后,康有为、王鹏运等也多次奏请开办京师大学堂,但因一些大臣的反对未能实施。
1898年,在光绪皇帝的严令督促下,总理衙门委托由梁启超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并于7月3日上报,光绪皇帝当即批准,并派吏部尚书孙家算为官学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
戊戌政变后,京师大学堂成为维新运动仅存的说过,同年11月正式开学
1900年,京师大学堂会与大国联军大火
1902年,复开并纳入清末学制系统,规模不断扩大。
二、书院改办学堂
1898年,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中明确宣示:从今以后,王公大臣、士子以及庶民百姓都要兼习中、西学。
嗣后,光绪帝有令各省及地方官将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新式学堂。
凡民间祠庙不在祀典者,一律改为学堂,并鼓励捐资兴学。
三、改革科举制度
1898年5月,光绪帝下诏废除八股取士之制,客观上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后改试时务策论,且开经济特科,科举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
这一措施的实施,为思想的解放创造了条件。
尽管顽固派在政变后恢复了八股取士,然而,科举制度却已在人们心目中趋向破产,大势所趋,科举终被废除。
总结:百日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些进步要求,就当时来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教育事业。
但是,长期的封建教育的影响,加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改革仅仅持续103天就失败了,大部分改革措施实际上还停留在纸面上。
第三节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一、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康有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在向西方学习真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①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科举
康有为认为八股取士,导致读书人不研究现实,不研究各国情形,也放弃了真正的中国传统学问。
指出清政府在军事上的失利源于八股。
②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
③此外,为了更好更快地学习西学,康有为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议。
二、《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康有为晚年曾著《大同书》,提出过其教育理想。
在书中,康有为构造了一个大同式的社会理想蓝图,没有国家、没有阶级、没有家庭,全世界人类尽为平等,是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社会。
在大同社会中,设“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分阶段进行教育,男女平等接受教育,他还利用女子人才资源,以及对胎教和儿童教育的影响角度说明重视女子教育的意义。
《大同书》里的教育理想,虽然也反映了一些封建主义的教育思想,但总体来说,其实质是以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为蓝本而加以理想化,甚至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虽在当时不可实现,但也包含着一些合理的成份和科学的内容,如男女平等教育、义务教育,注重年龄特征,强调校舍的选择等。
第四节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一、“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
梁启超认为国势的强弱随着人民的受教育程度而转移,并明确地将“开民智”与“伸民权”联系起来,揭示了专制与愚民、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
他的“开民智”实具有科学与民主启蒙的内涵。
二、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1902年,《论教育当定宗旨》,提出教育宗旨应结合“品行智识体力”即德育、智育、体育三种基本要素,使受教育者能“备有资格,享有人权”,具有自动、自主、自治、自立的品质,融民族性、现代性、开放性于一体,在《新民说》中称为“新民”。
梁启超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新民,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诸如国家思想、权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险精神以及公德、私德、自由、自治、自尊、尚武、合群、生利、民气、毅力等。
可以看出这种新民正是具有资产阶级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的新国民。
第五节严复的教育思想
一、“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
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他在《原强》中首次阐发了他的“三育论”。
他认为一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取决于国民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
所谓“鼓民力”就是提倡体育;“开民智”就是要全面开发人民的智慧,其核心是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和训话辞章之学,讲求西学;“兴民德”主要是从改变传统德育内容,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取代封建伦理道德,培养人民忠爱国家的观念意识。
严复所论德智体三育皆备的教育目标体系,无论是其结构要素还是各育的内容,都基本确立了中国教育目标体系的近代化模式。
二、“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严复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文章,对比中西之学的一系列差别,明确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并指出西方文化是“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隐含“体”、“用”不可分割的观念,间接对“中体西用”加以否定倡导对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要一体学习。
“体用一致”还包括对西学整体性和发展性的认识。
整体性:认为西学中的思维方式学科、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是联成一体的,相资为用,交叉发明。
发展性:西学运用考察、实验、归纳的方法创新新知和验证学理更不断跟新、改进和发展。
据此,他批判洋务教育急功近利的学习西方的某些技术,或是抄袭西学现成的结论,忽视了西学的整体性和发展性。
第六节清末新政与近代的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壬寅学制:1902 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8 月15日奏呈颁布,通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
后因制定仓促,存在不足未能实行。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最早颁布,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癸卯学制:第二年,光绪《奏定学堂章程》,1904 年1 月颁布执行,该学制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学制系统---“最早被实施”
癸卯学制纵的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仅设中学堂五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科大学堂3年到4年,通儒院5年。
主系外还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清末学制在制订过程中参考了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学制模式,因而具有近代资本主义教育
的特征。
学制的整体结构仿照西方流行的三级学制系统模式;规划了义务教育的目标,反应了对教育普及性的要求;在教育目标上确立了德智体三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三育”模式;设置了众多的实业学堂,以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实弹教育,加强了教师的职业训练,将分年课程规划、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同时它又受到封建思想的支配,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因此,清末学制包含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因素,是传统和近代的综合产物。
二、废科举,兴学堂
(1)废科举的原因
科举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科举制成为新式学堂发展的最大障碍。
(2)废除科举制的过程
改革科举内容、废除八股取士(1901年1月)递减科举取士名额(1903年11月)停科举(1905年9月)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八月,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乡试、会试一律停考,各省岁科考试也随即停考
(3)废科举的影响
标志着封建教育在形式上的结束,推动了新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标志着天下士子所依赖入仕的途径不复存在,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发生巨大变化;去掉了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紧箍咒,为新思潮传播奠定基础。
三、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1905年,中央成立了学部,并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的最高长官叫尚书。
1906 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
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管理学务。
四、制定教育宗旨
《奏定学堂章程》中的教育宗旨: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1906 年,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宗旨的前两项强调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封建教育的根本性质。
后三项分别与德育、体育和智育对应,但出发点都是国家本位的。
“尚公”强调国家利益和公民道德,“尚武”的目的是强兵,“尚实”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
这个教育宗旨根本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教育目的。
五、留日教育与“庚款兴学”
清末新政的鼓励下,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
清末留日归国学生虽然在输入近代西方科技方面整体层次不高,但他们充实了新式学堂的师资,壮大了实业技术人才的队伍,翻译了大量日文西学书籍,广泛传播了资本主义思想观念。
特别是以留日学生为骨干,形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群体,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辛丑条约》中的“庚子赔款”。
190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提醒美国政府应当采取一种“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方式”来控制中国的发展。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此方案,将美国的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建议中国政府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
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称“退款兴学”。
为了更好的实施庚款留学计划,中国政府拟定《派遣留美学生办法大纲》,在华盛顿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作为管理中国留美学生的机构,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通过“退款兴学”,美国达到了“把中国留学潮流引向美国”的目的,中国留学生的流向结构从此发生了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