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五章复习重点——组织、细胞的损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组织、细胞的损伤
变性:细胞浊肿或水变性、脂肪变性或脂变、玻璃样变或透明变性、淀粉样变、粘液样变性细胞死亡:坏死(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凋亡(与基因调节有关,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一、萎缩
定义:已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由于其组成细胞的体积减小和数量减少而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过程。

萎缩的发生过程:细胞器减少,继而,细胞体积变小,减小的细胞消失,组织、器官体积减小。

萎缩与发育不全及不发育:器官先天性地部分性或完全性未发育所致体积小。

萎缩与假性肥大: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萎缩时,常继
发其间质组织增生(主要是脂肪组织)有时使组织器官的体积比正常的还大,称为假性肥大。

萎缩的分类: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营养不良性、神经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压迫性萎缩)生理性萎缩:动物由于年龄的增长而使某些器官萎缩,如法氏囊、胸腺、老龄动物组织器官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
(一)、全身性萎缩:见于长期营养不良和分解代谢过度的慢性病(肿瘤、寄生虫、结核)。

全身性萎缩是在消耗状态下,机体首先消耗糖元和脂肪贮备,其次为肝、脾和肌肉等器官,最后为心、肺和脑,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和内脏萎缩,称为恶病质。

1、肉眼观察:脂肪组织消失或被灰黄色胶样物质所替代;骨骼肌变薄;内脏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深呈褐色、边缘薄锐、实质减少、间质增生、被膜增厚,有腔器官内腔扩大。

2、镜检: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核密集、嗜碱性增强、浓缩,胞浆少而致密,间质组织相对增多。

电镜下可见细胞内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数量减少,自噬泡增多。

(二)、局限性萎缩:
1、废用性萎缩:肢体因骨折、关节疾病被固定时造成长期不活动或活动受限制,工作负荷减轻,营养供应减少和物质代谢降低造成的。

2、神经性萎缩:中枢或外周神经发炎、受损伤后,其支配的部位发生萎缩,如马立克氏病。

3、激素性萎缩:组织器官因内分泌刺激减少而萎缩。

如动物去势后性器官萎缩,垂体促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肾上腺萎缩。

4、压迫性萎缩:长期受压局部血流受阻、缺氧和缺养而萎缩。

病理变化:肉眼:体积↓,重量↓,色深,但保持原态
镜下:主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量变少,间质(如纤、脂)则增生,故质韧,萎缩细胞仍保持原状,但胞浆浓染,核也浓缩深染。

正常的骨骼肌:肌纤维断面较粗、排列紧密,肌核分布疏密适度;
骨骼肌萎缩:萎缩肌束:肌纤维变细、排列松散,间质显著增宽。

严重萎缩的肌束:肌纤维显著变细、趋于消失,肌核密集。

影响和结局(图):⑴可复性:时间短,病因消除──恢复原状
⑵功能降低:肌肉──力量↓;骨──骨折;
二、变性
定义:因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形态变化,表现为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各种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

细胞浊肿:颗粒变性+水泡变性
好发部位:肝、心、肾
主要原因:缺氧、感染、中毒
发生机制:线粒体受损、ATP减少、Na-K泵功能障碍
病理变化:肉眼观,混浊肿胀。

镜下观,细胞胞浆颗粒样变、胞浆疏松、气球样变。

结局:是细胞轻微损伤的早期表现,病因祛除,恢复正常
㈠颗粒变性
⑴原因:急性感染、中毒、缺氧和高热等
⑵机理:常见于线粒体丰富,代谢活跃的器官,如心、肝、肾
①细胞膜损伤→通透性↑
②线粒体受损→APT↓→Na-K泵↓→细胞内盐离子浓度升高→水↑
⑶病理变化:①镜下:体积↑,胞质疏松淡染,出现颗粒状物质。

②肉眼:混浊无光泽,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

⑷影响和结局:①可逆性;②功能降低;③病因加重→细胞水肿→细胞坏死
(二)水泡变性
定义: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出现多量液体,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使整个细胞呈蜂窝状的结构。

病理变化:1、肉眼观与颗粒变性相似,程度更严重,呈煮熟样外观,色泽苍白。

2、镜检: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水泡互相融合后,整个细胞为水分所充盈,核悬浮于中央,或被挤压于一侧。

因水泡变性时细胞显著肿大,胞浆空白,形如气球,故又气球样变。

(三)脂肪变性
定义:胞浆内中性脂肪(甘油三酯)的蓄积称为脂肪变性。

好发部位:肝、心、肾。

主要原因:营养障碍、感染、中毒、缺氧。

发生机制:不同器官脂肪变性的发生机制不同。

病理变化: 电镜观:可见脂滴形成于内质网中,为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小体、即脂质小体。

光镜观:细胞内脂滴因被脂溶剂溶解,表现为空泡状。

肉眼观:脂变器官黄染、触之质如泥块且有油腻
肝细胞脂肪变性机制(图):脂蛋白合成障碍、中性脂肪合成过多、脂肪酸氧化障碍。

(1)、Ⅰ来源:①肠道吸收;②脂库动员
Ⅱ去路:①少部分进行β氧化,供能。

②大部分结合成脂蛋白入血运到脂库或其它组织利用。

③少部分磷脂和类脂形成细胞各种膜结构成分-即结构脂肪。

上述任何一过程破坏便可脂变,如:
①中性脂肪合成过多; ③脂肪酸氧化障碍。

④细胞结构破坏。

②脂蛋白合成障碍:A、磷脂、胆碱缺乏B、中毒引起内质网结构破坏或抑制酶活性
⑵、病理变化
1)肉眼:肝体积↑,包膜紧张,色黄,边缘钝,质实,切面隆起,有油腻感。

2)镜下:①肝:细胞体积↑,胞浆出现脂滴。

心肌因严重贫血而发生脂肪变性时,心内膜下可见平行且黄红相间条纹,称为虎斑心。

⑶影响和结局:功能↓,病因持续,可发展为细胞坏死(肝硬变、心衰等)
(四)玻璃样变性:在HE染片中组织、细胞内出现均质、粉红至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称为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性。

常见有三种类型:
⑴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①部位:细动脉等。

②机理:1)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渗出、浸润、凝固;
2)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合成与分泌基底膜物质增多
③病理变化:1)内膜下血浆蛋白凝固;2)管壁厚、腔窄、质地硬。

④后果:1)细动脉弹性降低;2)管腔狭窄
⑵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见于纤维结缔组织的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

可能是由于胶原蛋白交联增多,胶原纤维大量融合、多量糖蛋白蓄积其间。

或是胶原蛋白变性、融合的结果。

①部位:瘢痕组织、各种组织纤维化等。

②机理:1)胶原纤维肿胀、崩解、融合
2)缺血,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浆中外渗的糖蛋白沉积于胶原纤维间。

③病变:
1)镜下: A、结缔组织细胞(纤维细胞)减少乃至消失;B、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化变粗融合
2)肉眼:A、量少,无明显改变;B、量多,呈半透明灰白色,质坚韧。

⑶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①部位:肾小管上皮细胞、肝细胞、慢性炎症灶中浆细胞、某些肿瘤细胞等。

②病理变化:表现为胞浆内圆形、红染玻璃样物质。

细胞内透明变性
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红染玻璃样圆滴-细胞内透明滴状变。

其发生机理是由于肾小球滤过性升高,血浆蛋白大量滤出进入肾小管腔,肾小管上皮细胞吞饮渗出的蛋白并在胞浆内形成透明样物。

浆细胞胞浆内可见圆形的嗜伊红小体,将核挤向一侧,是免疫球蛋白蓄积的结果。

(五) 淀粉样变
细胞外的间质内,特别是小血管基底膜处,有蛋白质和粘多糖复合物蓄积,显示淀粉样呈色反应。

刚果红染色为红色。

有原发(免疫球蛋白轻链)和继发(严重慢性炎症)之分。

淀粉样物质淀粉样变多发生于肝、脾、肾和淋巴结等器官。

脾淀粉样变性:脾组织中粉红染的淀粉样物质呈灶状沉着,局部脾组织,萎缩消失
(六)粘液样变性
定义:是指间质内有粘多糖(透明质酸等)和蛋白质的蓄积。

常见疾病: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营养不良时的骨髓和脂肪组织等。

骨骼肌萎缩时,肌间结缔组织发生粘液样变性,见肌间结缔组织变疏松,其中充以淡蓝染的类粘液样物质和散在的多角形细胞。

三、细胞死亡:细胞因受严重损伤而累及胞核时,出现代谢停止,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等
不可逆性变化。

包括坏死和凋亡
㈠坏死:机体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特点:代谢停止、功能丧失、不可逆。

⒈原因:⑴局部缺血:
⑵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毒素
⑶理化因素:强酸、强碱和各种毒物;机械性、高温、低温、射线等
⒉病理变化:肉眼:范围小,不易辨认。

坏死组织特点:①外观无光泽,暗淡混浊;
②失去正常组织弹性,捏起或切割回缩不良
③无血液供应,故温度↓,血管无搏动、清创时无新鲜血液流出;
④失去正常感觉及运动功能
坏死的基本病变
核固缩:表现为核缩小、凝集、呈深蓝色,提示DNA停止转录。

核碎裂:表现为染色质崩解为致密蓝染的碎屑,散在于胞浆中,核膜溶解。

核溶解:染色质中的DNA和核蛋白被 DNA酶和蛋白酶分解,核淡染,核的轮廓不清。

胞浆:嗜酸性增强,红染,胞膜破裂,坏死细胞进而解体、消失;
间质:间质内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液化,基质解聚。

⒊坏死的类型:
⑴凝固性坏死:
①条件:1)动脉血供受阻;2)含蛋白丰富
②机理:1)凝固酶作用;2)局部酸中毒蛋白性质变化
③器官:心、肝、肾、脾等。

④病理变化:1)肉眼:灰白或灰黄,干燥、坚实、混浊坏死灶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
2)镜下:组织原有轮廓依稀可辨。

干酪样坏死不见组织轮廓。

⑤举例:早期贫血性梗死,结核病干酪样坏死。

⑵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分解呈液状。

①条件:1)含磷脂、水分多,含蛋白较少组织; 2)与病原、病变性质有关。

②机理:1)蛋白水解酶作用;2)含水及脂质质多
③器官:脑、脊髓等。

④病理变化:肉眼:灰白或灰黄的液状物。

⑤举例:化脓性炎症;脑软化;脂肪坏死(急性胰腺炎时)
⑶坏疽:大块组织坏死合并腐败菌感染
①特点:1)较大范围坏死;2)黑色(硫化铁);3)污秽
②部位:四肢、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易受腐败菌感染)。

③分类:1)干性坏疽;2)湿性坏疽;3)气性坏疽。

干性坏疽:动脉受阻、静脉回流正常;好发于四肢、指(趾)头;黑褐色、干涸、皱缩,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感染腐败菌较轻时可自行脱落,无明显全身症状。

湿性坏疽:动、静脉均受阻,伴淤血;四肢、与外界相通的地方;明显肿胀,深蓝、污绿、污黑、恶臭,界限不清;发展较快,弥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休克。

气性坏疽:湿性坏死伴产气腐败菌感染;深部肌肉的创伤,伤口较小;坏死组织呈蜂窝状,有捻发音,有大量气体;发展迅速、全身症状明显,毒素吸收快,中毒性休克。

干性坏疽:慢性型猪丹毒
剖检特征为:心内膜炎(在二尖瓣心房面附着较大的菜花样赘生物,是丹毒性溃疡性心内膜炎继发血栓形成及血栓机化的形象);多发性关节炎;皮肤坏死(肢体皮肤坏死,继发坏疽并已开始腐离;耳翼边缘皮肤坏死并继发干性坏死并继发干性坏疽)。

⒋坏死对机体的影响:⑴小范围坏死:疼痛及功能↓
⑵重要器官坏死:功能↓↓及危及生命
⑶大范围坏死伴感染:即坏疽,全身中毒
⒌坏死的结局
(1)、吸收再生:坏死范围不大,细胞自溶,组织溶解液化。

液化灶被淋巴管血管吸收,或被吞噬细胞清除,并由细胞再生修复。

(2)、腐离脱落:体表皮肤较大面积坏死时,其与健康组织间的炎性反应促使其逐渐分离脱落。

形成糜烂、溃疡后可被肉芽组织修复形成瘢痕组织。

(3)、机化:由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组织的过程,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4)、包裹: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包裹较大坏死灶的过程。

(5)、钙化:坏死组织内出现钙盐沉积。

(二)细胞凋亡(apoptosis)
概念:由基因调控、自身启动的程序性的细胞死亡过程
特点:单个或小团细胞死亡,质膜完整,不发生自溶,无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可见于:胚胎器官发育过程中,如肢端部分细胞凋亡而形成指、趾;老化的细胞凋亡以新老更替;某些病毒如乙肝病毒损伤肝细胞后;一些激素依赖性器官因激素的撤除而致细胞死亡,器官萎缩;病理性因素如高温、射线、缺氧、抗癌药的作用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生物学意义:细胞凋亡与其它类型的细胞坏死不同,其发生常有积极的生物学意义,它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所必需,并与细胞分裂、繁殖相互协调,共同调控胚胎发育、器官发育与退化、免疫、造血等生理过程。

病理形态特征:初期为细胞表面微绒毛和细胞突起消失,细胞连接松解,与相邻活细胞分离。

随后,细胞体积缩小、变形,并向表面隆起,胞浆变致密,细胞器聚集;同时核染色质也变致密,成团块状附在内核膜上,核仁分离,核的形态随着整个细胞变形而改变。

最后,整个细胞裂解为大小不等的有膜包围的小体-凋亡不体。

凋亡小体迅速被邻近的实质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并进而被溶酶体酶分解。

有些管道上皮细胞的凋亡小体可排入管腔内,然后自行崩解。

病理条件下细胞凋亡见于萎缩、肿瘤细胞退化和一些毒性刺激作用于组织时。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的程序化细胞死亡,主动进行(自杀性),耗能。

生理性刺激因子可诱导发生。

多为散在的单个细胞。

细胞固缩、核染色质边聚,细胞膜及各细胞器膜完整,膜可发泡,形成凋亡小体。

早期DNA规律降解为180-200bp片段,琼脂凝胶电泳呈特征性梯带状。

不引起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但凋亡小体可被邻近细胞吞噬。

细胞坏死:意外事故性细胞死亡,被动进行(他杀性),不耗能。

病理性刺激因子诱导发生。

多为连续的大片细胞。

细胞肿胀,核染色质絮状或边聚,细胞膜和细胞器膜溶解破裂,细胞自溶。

DAN降解不规律,片段较大,琼脂凝胶电泳不呈梯带状。

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

四、病理性物质沉积
形态特点:染色时,钙盐呈蓝色颗粒状或片状。

类型:营养不良性钙化, 继发于局部变性、坏死组织或其它异物内钙化。

体内的钙磷代谢正常。

转移性钙化:体内钙磷代谢障碍(高血钙),导致正常肾小管、肺泡壁、胃粘膜等处的多发性钙化。

可影响细胞、组织的功能。

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和血中碱性磷酸酶活力升高,促使磷酸盐从尿排出和骨质脱钙,肾因钙盐沉着受损,磷酸盐排出障碍,血磷升高,磷酸钙在各脏器沉着)、骨肿瘤破坏骨组织等。

(3)、尿酸盐沉着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引起尿酸和尿酸盐沉着于一定组织。

(内脏型,关节型)机理:一般认为饲料中核酸及嘌呤类物质过多,维生素A和D缺乏,矿物质搭配不当,肾功能障碍或其他引起细胞内核酸大量分解的疾病(淋巴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