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基督教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基督教的历史背景与发展
![基督教的历史背景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0a6961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d.png)
基督教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它影响深远,具有广泛的文化、哲学、政治和社会影响。
这种宗教始于约2000年前的古代罗马帝国,从那时起就一直在不断发展。
第一世纪,耶稣基督在犹太地出生。
他成长后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宗教领袖,在巴勒斯坦地区游历,教授他的教义。
他的教义着重强调爱、和平、谦卑和公义,深受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认同。
耶稣的教义受到了犹太宗教和罗马帝国的压制,他最终在公元30-33年间被罗马军队处决。
然而,他的教义却被他的追随者广泛传播开来,并成为新兴宗教基督教的核心。
在基督教早期的几个世纪,基督教教义得到了许多重要人物的发展和推广,并历经了兴衰的波澜。
约在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标志着基督教的一个转折点。
此后,基督教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
在欧洲和美洲,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
据估计,全球有超过20亿人自称是基督徒,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基督教对世界文化、社会和经济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除了耶稣基督本人外,基督教历史上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人物。
其中包括许多主教、神学家和哲学家。
圣奥古斯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圣奥古斯丁强调信仰与理性的结合,并提出了先知信仰、宗教信仰和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问题。
在西方世界中,基督教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宗教改革时期依然很重要。
文艺复兴时期,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重新得到了重视,同时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的自由和尊严。
这些变革对基督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发展。
宗教改革时期,一些基督教信徒,包括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和欧内斯特·齐默曼,开始倡导基督教的改革运动。
这些改革强调了基督教中信仰的本质和个人与神的直接关系。
这些变革促进了新教的形成,也使得基督教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基督教的文化、哲学、政治和社会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发展史
![基督教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4066019151e79b896802261d.png)
关于基督教起源和发展提纲:一、基督教的起源1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1.1希伯来民族的早期历史和以色列的由来1.2灾难深重的以色列人1.3统一的信仰1.4希律王和本丢·彼拉多1.5犹太人的集团2基督教产生的宗教背景1.6犹太教1.7犹太教经典1.8弥赛亚3基督教产生的文化背景二、基督教的简史1基督教历史简介2基督教发展时期表3基督教宗派表一、基督教的起源1 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1.1 希伯来民族的早期历史和以色列的由来巴勒斯坦濒临地中海东岸、北接腓尼基、叙利亚,南邻西奈半岛、埃及,东为阿拉伯沙漠。
据考证,这个地区的人类文化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居住在这里的迦南人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创造了青铜文化。
迦南人居住的地区被称为迦南(Canaan)。
大约公元前2000年以前,居住在阿拉伯沙漠的亚摩利人曾一度侵入这一地区,所以,埃及、亚述的一些历史文献曾把这里称为“亚摩利人之国”。
公元前十八世纪时,北方的西克索斯人征服迦南并南下侵入埃及。
公元前1580年,埃及人驱逐出了西克索斯人,进而兼并了迦南和叙利亚。
约公元前十四世纪上半叶,东方沙漠的一个游牧民族趁埃及衰微之机,自北方侵入迦南,当地人认为他们来自东方的幼发拉底河(《圣经》成为“大河”),所以称他们为“希伯来人”(亚兰文Ebrai),意思是“来自大河边的人”。
希伯来人入侵迦南后并在迦南定居。
公元前十三世纪末,埃及中心征服这个地方,公元前1223年(中国殷商末年),埃及法老梅尼普塔在炫耀自己的战功的碑文中记有“以色列已化为废墟,但他的种族并未灭绝。
”这是现存文献中的一次提到“以色列”(希伯来文Yisrā'ēl)这个名字。
起初,希伯来人只是几个部落不能算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圣经》中把这些部落描绘成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分别繁衍的支派。
这些部落进入迦南后首先在地中海和约旦河之间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土地,强迫迦南人为奴,这些希伯来人各自为政,互不相统属。
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
![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fb8f0e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8.png)
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
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之间,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这段时期在宗教方面有着重要的变革和影响,也对欧洲的精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宗教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中世纪的特点和影响。
一、宗教文化1.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主要以基督教为主导。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这使得基督教开始在欧洲迅速传播。
教会成为中世纪社会的核心,而教士成为社区的重要领袖。
修道院也开始兴起,成为精神和文化生活的中心。
2. 宗教仪式和礼仪的重要性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强调神圣仪式和礼仪的重要性。
教堂是信仰的场所,宗教仪式如弥撒、圣餐等被认为是与神沟通的方式。
教会还鼓励民众的虔诚,提倡忏悔和悔改,以准备好进入天堂。
3. 宗教建筑的兴盛中世纪的宗教文化还表现在宗教建筑的兴盛上。
哥特式建筑风格被广泛采用,以其高大、宏伟的尖顶和精美的雕花而著名。
著名的教堂如巴黎的圣母院和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是中世纪宗教建筑的杰作,也是宗教与精神文化的象征。
二、精神文化1. 学术与知识的复兴中世纪是学术与知识的复兴时期。
修道院和大教堂不仅是宗教中心,也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修道院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献,学者们通过研究这些文献来了解古代知识和智慧。
这些学术研究和知识的积累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2. 文学与艺术的繁荣中世纪的精神文化还表现在文学与艺术的繁荣上。
史诗和传说故事流传下来,成为口头传统。
而在艺术领域,中世纪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以宗教题材为主,弥散着宗教与信仰的氛围。
3. 修道院和修行的重要性中世纪的精神文化中,修道院和修行被视为精神生活的核心。
修道院是僧侣修行和学术研究的场所,也是宗教精神的寄托。
修道院生活的要求包括禁欲、守贞和智慧的追求,这些修行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方法。
总结: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在欧洲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基督教的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及原因
![基督教的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ff43975dc850ad02de8041ff.png)
1、兴起与原因(1)兴起(a)大约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由沙漠侵入巴勒斯坦,与当地的迦南人逐渐融合,形成农耕的以色列部落;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犹太人之间开始产生不幸意识和罪恶意识。
(b)公元前13世纪末叶,犹太人之间出现了先知摩西,其著名的摩西十诫构成了犹太人不可违背的基本行为规范,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苛严刻板的律法。
(c)面对现实的苦难,犹太人一面小心谨慎地恪守着各种诫命和律法,一面殷切地期待复国救主的降临。
(d)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中发展出来的。
公元前586年,在著名的犹太人“巴比伦之囚”事件中衍生出“受膏者”(即弥撒亚)和“千禧年”的观念。
(e)在公元1世纪初,一个犹太教的支派把加利利的拿撒勒热认作弥撒亚(即基督),他们在与正统派的斗争中逐渐脱离犹太教,形成了基督教的雏形。
(2)原因:(a)文化渊源上:普遍推崇“两希”(即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传统之说,具体而言,就是希伯来的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与救世福音),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则为基督教提供了一套形而上学的神学思想(b)历史渊源上:a.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于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由沙漠侵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迦南人融合而形成以色列部落后,在公元前13世纪末叶开始后的1000多年里几乎都在处于被异族所征服和奴役之下,犹太族产生了浓厚的不幸意识;同时,由于反抗无果,犹太人又产生了一种深沉的罪孽意识,把民族的苦难归咎于祖先和族人对上帝的不虔诚。
他们坚信,虽然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选民,但雅赫威只有在使他们受尽磨难、洗尽罪孽之后才会降福于自己。
b.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之囚后,处于奴役的犹太人仍然相信会有弥撒亚来解救他们,但因当时犹太教中在宗教态度和观点方面的分歧而形成了互不相同的派别,且分别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
(c)思想渊源上:伴随着犹太人的充满罪孽意识地奴役苦难史,产生了“摩西五诫”和“摩西十诫”,他们坚信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选民,苦难只是暂时的,只是上帝的一种“考验”,“复国救主”终会降临的思想深深植根于其精神追求中。
关于基督教起源和发展
![关于基督教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f7ae88603d8ce2f01662372.png)
1.5 犹太人的集团 散居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犹太人,与异族杂居,接受后期希腊文化的影响,虽然 以会堂为中心继续保留犹太教的传统,但政治上大的都已不再同罗马统治者对抗。 留居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根据经济、社会地位和对罗马通知者的政治态度,形 成了几个宗教的政治集团。最重要的有撒度改派:由祭司、贵族和富商组成,遵 奉犹太的律法书,但屈从于罗马的统治;法利赛派(意为隔离者):由文士和律 师为主体组成,遵奉律法书和口传律法,以严守犹太教传统相标榜,强调异教、 异族隔离,对罗马持既不明显合作又不公然对抗态度;奋锐党(吉拉德派):由 下层反抗分子组成,反对外族侵略者和依附侵略者的犹太当权者;艾赛尼派:由 农牧民众和手工业者组成,积极参加反罗马斗争,组成有无相通的共同生活团体, 严守派规,寄希望于弥赛亚来临以解脱尘世苦难。据《圣经》记载,耶稣对撒度 改派和法利赛派持严厉批判态度。他的十二个门徒中有一人属于奋锐党。现代多 数学者根据对死海古卷的研究,认为原始基督教又部分教徒和艾塞尼派的库兰社
“律法书”、“先知书”和《诗篇》是犹太教的主要经典。在犹太教 会堂每年都要读一遍“律法书”。它是教义方面的最高权威。其他各 卷也常在犹太会堂中宣读。犹太教圣经后来被基督教继承下来,成为 基督教《圣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旧约全书》。
2.3 弥赛亚
如前所述,以色列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从公元前1世纪中叶,1000 多年的历史记录中,只有大卫和所罗门王朝的统治下的大约80年(前 1010—前930年)他们是独立自由的时代,其余 1000多年都是在民族灾 难中苦苦挣扎。但他们又骄傲的认为自己民族的保护神——耶和华上 帝——是唯一的真神,统治着世上万族万国,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是他特别宠爱的。每到民族灾难严重时,他们就呼求上帝向他们伸出援 助之手并惩罚她们的民族敌人。这种宗教信念逐渐发展成以色列民族复 兴运动的旗帜,到“巴比伦之囚”时期,就成为对先知们预言“弥赛亚” 的期待了。
基督教历史与文化
![基督教历史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5571db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9.png)
基督教历史与文化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广泛传播的宗教之一,在全球大约有23亿基督徒。
基督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当时,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基督教的初始事件。
从那以后,基督教逐渐扩散到欧洲、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成为影响深远的宗教、文化和哲学力量。
基督教的诞生和发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基督,他出生在公元前4年左右的犹太教家庭中。
耶稣自认为是上帝的儿子,他的教导强调爱和仁慈,呼吁人们相互关爱、宽容和包容。
耶稣在公元30年左右被罗马帝国处死,但他的教导却在门徒和信徒的传承中得到了继承和传播。
最早的基督教信徒是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他们认为耶稣是弥赛亚,并希望通过他的教导和生命来恢复犹太王国的尊严。
但是,随着基督教的扩散,它的福音逐渐超越了犹太教,开始吸引了不少外邦人。
基督教的第一个教会就是在罗马建立起来的,随后,它开始向亚细亚、希腊、埃及、北非等地区扩散。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是在公元312年康斯坦丁大帝胜利后,他成为罗马皇帝后根据据说神迹发生的光辉事迹而皈依基督教,该宗教因此受到了政治和社会的正式承认。
从此之后,基督教的影响力和地位就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基督教的文化影响基督教的文化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基督教对艺术、建筑和音乐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礼仪、建筑和艺术风格都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例如,西方的哥特式建筑、圣灵降临节的歌谣、望远镜、教皇的贵族服饰等等都是基督教文化的产物。
其次,基督教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化和政治制度。
基督教思想呼吁人们保持良善、原谅和权力上的平等,这些思想对历史上的个人行为和社会、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基督教思想反对奴隶制度,反对暴力、咒骂和谎言。
而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民主制度、非暴力抗议、平等主义等观念都源于基督教思想。
第三,基督教的普及也促进了教育和科学的发展。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创建了欧洲最早的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为欧洲和世界提供了教育资源并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acd32f1da8114431b90dd8e2.png)
(三)政治上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必要性:天主教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可能性 (一)思想上:宗教异端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 (二)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和发展 (三)政治上:天主教会势力受到挑战 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并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结束分裂割据
③一些国家的君主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加强中央集权 实现 富国强兵
(4)确立——13世纪初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 又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必要性(根本原因):
——天主教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基督教的发展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1)主要原因: a .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
____世纪第一次分裂1054年 11
天主 _____教(以罗马为中心) 东正 ____教(君士坦丁堡是中心)
16 ____世纪的第二次分裂
天主 _____教 新 ____教 东正 _____教
①______教(宗)②________教③________教 路德 加尔文 英国国
b.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
c.欧洲封建王权衰落 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2)表现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必要性:天主教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1)主要原因: (2)表现 A、经济: B、政治: ⅰ.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西欧最大封建主 占据土地 1/3 什一税 赎罪券
第1课
基督教的产生与其社会背景
![基督教的产生与其社会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f88072f7941ea76e58fa048d.png)
不可贪恋他人财产,包括妻子、仆人、牛 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胜
十 驴,以及身边人的一切。
于饮食,身体胜于衣裳。
基督教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 罗马帝国的残酷统治 公元一世纪左右,巴勒斯坦犹太人处于罗马帝国奴隶主统治下,残酷的民
族压迫和掠夺,激起犹太民族的强烈反抗。当时发生了多次犹太民族大起义, 但都在罗马帝国的残酷地镇压下失败了。
基督教的影响力
国际影响
✓ 政治 ✓ 哲学 ✓ 文明
(建筑领域、美术领域、音乐领域、文学领域)
✓ 世俗
基督教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基督教神学大师奥古斯丁(公元353——430年),他的代表作 《三位一体》和《上帝之城》,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基础。 在编纂基督教经典《圣经》中,除了《旧约全书》之外, 《圣经》中的《新约全书》就是于公元一世纪后半期用希腊 文写成。到公元四世纪左右,编辑完成了至今使用的的《圣 经》全文,完成了基督教的思想理论体系。
➢ 传统的犹太教弊端显现 特别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奴隶、贫苦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是反抗运
动的主力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原来以维护以色列国家的奴隶社会秩序 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犹太教已经不能起到团结犹太民族摆脱罗马帝国的统治 的作用。
基督教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 生而逢时,符合多数人民的愿望
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要实现 民族的团结就必须有一个精神上 的统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 实现这一点要求,唯一的方法就 是建立一个能够为全民族接受的 宗教。
二
不可制造神的偶像。也不可制造、崇拜、 侍奉别的神。
不可亵渎和妄称神的名字。 三
不可试探神。当只拜一神,侍奉一神。 神是灵,当用心灵和诚实崇拜。 不可因诱惑,吃祭拜给偶像的食物。 对人子犯的罪和亵渎的话,一切都可得赦免;亵渎和顶撞灵的, 今世来世都不得赦免。
世界各国的宗教与信仰
![世界各国的宗教与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2f7314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f.png)
世界各国的宗教与信仰宗教和信仰是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神秘力量和生命意义的追求与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宗教与信仰的多样性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探讨世界各国的主要宗教与信仰,以及它们对社会、文化及个人的影响。
一、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信仰基督耶稣为救世主。
它起源于中东地区,随着欧洲殖民的扩张传播到全球。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是爱、信仰和和平。
基督教的教派众多,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等。
天主教在西方国家影响深远,东正教在东欧和俄罗斯具有重要地位,而新教的教义和信仰形式则较为多样。
基督教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西方国家,基督教价值观通常以人权、民主和自由的形式表现,对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也对艺术、音乐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塑造了西方文化的基本面貌。
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信徒分布广泛,特别在中东、北非和南亚国家。
它的教义源自古兰经,信徒们奉行五个基本功(信仰原则、礼拜、斋月、救济保障和朝圣)。
伊斯兰教有两个主要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
伊斯兰教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显著的。
它以其伦理道德原则而闻名,强调正义、平等和慈善。
伊斯兰文艺复兴时期,阿拉伯世界的科学、哲学、医学和数学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全球文明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现在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广泛传播。
佛教被视为一种哲学、精神实践和生活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八正道、四圣谛和中道思想。
佛教信仰创立者佛陀是一个觉醒者,他的教导强调人们通过内心的透彻认知来超越痛苦,并寻求内心的和平与平衡。
佛教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历史悠久。
在东亚地区,佛教对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佛教也鼓励人们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内在修养,推崇和平、慈悲和谦虚。
四、印度教印度教是印度本土的主要宗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印度教有着广泛多样的信仰体系和神祗,崇尚“种姓制度”,提倡个人灵魂的轮回转世和解脱。
三分钟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三分钟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312393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2.png)
三分钟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据不完全的统计,全世界现存宗教有万种之多,尽管数量众多,但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的信徒是占据信教人口绝大多数的。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起源和发展。
通常所说的基督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某一种宗教,而是一类宗教的总称,它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其他那些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派。
目前,基督教的信徒在约22亿人以上,有着非常庞大的信徒群体和强大的影响力。
那么规模如此巨大的宗教是从何而来的呢?据基督教教义记载,基督教起源于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巴勒斯坦地区,由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
传说耶稣出生在一个贫困的木匠家中,他的母亲玛利亚圣灵感孕生下了他。
耶稣在拿撤勒镇长大,从十二岁开始传教,耶稣在耶路撒冷传教时,被门徒犹大出卖,被钉在十字架上处死。
与犹太教相比,基督教并不排斥其他种族皈依信教,因此在耶稣死后的两个世纪,基督教在罗马迅速传播,很快就有了一大批信徒。
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基督教在罗马取得了合法地位,此后基督教的信徒越来越多。
直到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狄奥多西在临终前,将罗马划分为东西罗马,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继承。
以亚得里亚海为界,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
而基督教也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而形成了两大教派。
一派是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会,一派是西罗马帝国的天主教会。
这标志着,基督教的两大教派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形成。
马丁·路德在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九十五条论纲》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进入了神权统治的中世纪,也就是常说的黑暗的中世纪。
在当时,只有教会才能对“神的旨意”解释,只能在教堂学习圣经。
“神的旨意”在当时的普通民众之中是非常有市场的。
借此权力,教会大肆搜刮民财,还发动了非常著名的“十字军东征”,兜售让人匪夷所思的“赎罪券”。
而“赎罪券”引起了各方的强烈不满,神父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掀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他主张因信称义,人通过信仰可直接与上帝建立联系,获得救赎,无需依靠教会与教皇。
学案10: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学案10: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907699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d.png)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天主教进行神权统治是开展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
2.宗教“异端”思想运动奠定了宗教改革的思想基础。
3.西欧的近代化为宗教改革准备了社会条件。
【自主学习】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大约1世纪左右在小亚细亚和一带产生。
(2)发展①4世纪初,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②476年,在日耳曼封建王权的庇护下继续发展。
(3)分裂:11世纪时,分裂为以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罗马为中心的。
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1)原因①通过整顿教会,与争夺权力。
②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势力不断扩展。
③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衰弱。
(2)表现①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还通过兜售“”等方式搜刮钱财。
②政治上:鼓吹高于王权,如“卡诺莎之辱”。
③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垄断了,掌握了《圣经》解释权,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④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
二、宗教“异端”1.性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斗争。
2.表现(1)兴起:12世纪后期,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要求纯洁教会。
(2)高涨①英国人把《圣经》由拉丁文译成英文,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②捷克人揭露高级教士的奢侈和残暴,将《圣经》从拉丁文译成。
3.影响(1)对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
(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经济上: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开始出现和发展。
2.政治上(1) 开始兴起并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3)一些国家的君主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实现富国强兵。
3.思想上: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网络构建]【合作探究】探究一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宗教“异端”形式的原因史料一封建制度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
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f8cd2d8b14e852458fb576e.png)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拥有信徒最多的第一大宗教。
基督教信仰耶稣基督,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简称,来源于希腊文Christos,意为“救世主”。
基督教的起源初期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在犹太人的底层民众中传播,要说明基督教的产生过程,就要从犹太教说起。
古代希伯来人在公元前10世纪建立了以色列王国,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很快就分裂和没落了。
犹太人世代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区先后被波斯王国、埃及王国、希腊王国、叙利亚王国、罗马帝国轮番统治,最后在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彻底取消了以色列王国,将它变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
在承受国破家亡而又无力抗争的长期痛苦时,犹太人寄希望于他们的民族神雅赫威,推崇他为创造和主宰世界的唯一真神,认为雅赫威拣选犹太人为自己唯一的选民,并将派来救世主弥赛亚,由他带领犹太人和雅赫威一同统治他的光荣的、永恒的国家。
公元1世纪30年代,在犹太人中出现一个新的宗教,这些犹太人在坚持犹太教的基本信仰的同时,认为犹太教世世代代盼望的救世主弥赛亚已经降生,他是造物主上帝的道成肉身,并且被圣灵降孕的玛丽亚生养成人。
他们打破了犹太教的传统,开始向其它民族传播上述“福音”,宣传只要信奉上帝和跟从耶稣就可获救。
希伯来文的弥赛亚在罗马帝国的希腊语中被译成基督,所以这个新宗派的追随者自称基督教徒,基督教徒们的新主张在罗马统治者看来是造反,被严守犹太教律法的法利赛人看作是异端,因此他们受到了两方面的迫害。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处死,许多基督徒被处死或监禁,这样的迫害持续了几个世纪。
但基督徒们仍以地下活动方式秘密传播他们的主张,最终形成了基督教。
基督教的发展基督徒们在长期遭受迫害的过程中,宣扬的主张逐渐不再像以前那样富有棱角,为了避免造反的嫌疑,经过几代神学家和哲学家的加工,基督教宣扬的教义更加精致和富有哲理了,并开始注意向上层社会和皇室传教。
罗马统治者们也逐渐意识到统一的精神信仰对于他们的统治有利无害,于是在公元313年,东、西罗马帝国皇帝联合发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具有合法地位,并在公元4世纪末,立基督教为国教。
基督教发展简史
![基督教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d5fadd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c.png)
基督教发展简史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主要事件,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一、起源与背景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古代罗马帝国,其创始人是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是犹太人,他的教导和行为吸引了许多追随者。
他的死亡和复活成为基督教的核心信仰,被视为救赎人类罪恶的重要事件。
二、早期发展基督教最早是在耶稣基督的使徒和门徒之间传播的。
最著名的使徒是彼得和保罗,他们分别在耶路撒冷和罗马传播基督教。
早期的基督教会面临着来自罗马帝国的迫害,但这并没有阻止基督教的传播。
相反,迫害使得基督教成为追求真理和信仰的人们的避难所。
三、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
这个事件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的地位得到提升,它的信徒数量迅速增加。
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地位使得基督教的教义和组织结构得到了更多的规范和统一。
四、东西方分裂公元1054年,东方基督教和西方基督教发生了分裂,这被称为东西方教会分裂。
这个事件主要是由于教义和权力争议引起的。
东方基督教发展成为东正教,而西方基督教则发展成为天主教。
这个分裂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基督教在不同地区的教义和组织结构有所差异。
五、宗教改革16世纪,马丁·路德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宗教改革运动旨在对天主教教会的教义和实践进行改革。
这个运动导致了新的基督教教派的形成,如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宗。
宗教改革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基督教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六、基督教的全球传播自宗教改革以来,基督教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欧洲的殖民扩张使得基督教传入了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
基督教的传播对这些地区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也导致了许多新的基督教教派的形成。
七、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节1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节1基督教的早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02dca4d8bd63186bdebbc74.png)
④公元前11世纪末叶进入以色列王朝时 期。
⑤公元前930年统一的以色列王朝分裂 成北部的以色列国和南部的犹太国。
⑥公元前722年亚述人攻陷以色列首都 撒玛利亚。
⑦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占领犹太国 首都耶路撒冷,犹太人从此进入“巴比伦 之囚”时期。
⑧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开始了对巴 勒斯坦长达两百年的统治,在此期间有一 部分以色列人回归故土重建家园。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一、基督教的“两希”传统
基督教与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均有着 文化上的承继关系,即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 为基督教提供了形而上学的神学基础,希伯 来的犹太教为基督教提供了历史背景和罪与 救赎的教义。
(一)律法主义的犹太教
1、犹太民族的历史
①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侵入巴勒斯坦。 ②公元前13世纪末叶被掳到埃及。
②罪孽意识
漫长的苦难生涯使得犹太 人产生了深沉的罪孽意识,把 民族的苦难归咎于祖先和族人 对于上帝的不虔敬。
③律法主义
犹太教的律法主要有三部,分别 记载于《出埃及记》、《利未记》与 《申命记》中,其中所有的要义都体 现在“摩西十诫”中。
“摩西十诫”构成了犹太人不可 违背的基本行为规范,而苛刻刻板的 律法主义则成为犹太教的基本特征。
⑨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巴 勒斯坦。
⑩公元前165年玛咯比兄弟领导以 色列人起义推翻塞琉西王国的统治,但 是很快以色列人难意识
犹太人是一个饱受苦难的民族; 现实世界的不幸一方面造成他们深重 的苦难意识,另一方面也促使他们在 宗教的来世世界中寻找安慰。
④弥赛亚意识
苦难中的犹太人寄希望于由上帝派来 一位“弥赛亚”(意即救世主)拯救他们, 复兴犹太民族,并重建圣殿。这种等待弥 赛亚奇迹般到来的盼望激励着犹太人民忠 贞于他们的信仰,即使被迫远离圣地、在 异族他乡也坚定地供奉上帝。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https://img.taocdn.com/s3/m/4325c0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8.png)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课题: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2022年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传播,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1.地位: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4世纪开始,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大小不一的王国,史称“蛮族王国”。
法兰克王国是其中最强大的国家。
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查理在位时,法兰克王国国势最盛。
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帝国分为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
这三个国家是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的雏形。
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对西欧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封君与封臣、查理曼帝国。
四部分内容讲述的是基督教的形成、发展,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发展和分裂过程,以及基督教与法兰克王国的关系。
在学习基督教的兴起时,要了解基督教于1世纪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国教。
学习法兰克王国这一部分内容,首先了解欧洲的民族大迁徙和蛮族国家的建立,进而从法兰克王国的演变中理解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
4世纪,匈奴人西侵,直接引发了欧洲的民族大迁徙。
民族大迁徙历经200多年,十几个日耳曼蛮族部落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先后建立了各自的国家。
这些蛮族国家主要有西哥特王国、勃艮第王国、法兰克王国等。
法兰克王国的开创者是克洛维,他皈依基督教,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罗马帝国的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因而获得广泛支持,从而巩固了统治。
法兰克王国成为实力强大的蛮族国家,为其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西欧封建化。
511年克洛维死后,法兰克王国陷于分裂。
714年,查理·马特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实行“采邑”分封制,以土地为纽带,建立封君与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公开课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6d5c535acfa1c7aa00cc4a.png)
814年, 查理曼去世后, 帝国走向分裂。
查理曼帝国分裂
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互不隶属;形成 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
德
(
意
法 兰
志 )
西
(意大利)
)
基督教盛行西欧 全方位
材料一:天主教会拥有大量田产。此外,教民按照教会当局的
规定或法律的要求,捐纳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什一税)供宗教事
A. 君主立宪制
B. 共和制
C.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 联邦制
西欧的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经济合一的制度。 ①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 ②形成了与封主封臣制相适应的封土制度; ③中央权力衰落,各封建主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随堂练习
1. 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精神领袖是( C )
A. 佛教及喇嘛
B. 伊斯兰教及穆斯林
C. 教会和教皇
D. 法兰克宫廷及国王
巩固统治的措施
整个法兰克王国都 信仰了基督教
(1)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 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2)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国有土地和无主土
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封君与封臣)
扩张
克洛维去世时,法 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 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 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 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 强大。
政治上;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 教权凌驾王权之上
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文化上:教会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在精 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拓展延伸】
讨论: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有其特定的内涵,与我们 习惯上所说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截然不同的,试分析不 同点有哪些?
基督教文化的起源、教义与影响
![基督教文化的起源、教义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477b45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d.png)
基督教文化的起源、教义与影响基督教文化(Christian Culture)是信仰基督教为主的人群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文化,并构成了基督教文明(christian-civilization)的主体。
以下是对基督教文化的详细阐述:一、起源与发展基督教文化起源于中东地区的犹太教,犹太教综合了两个相距较近、独立起源的不同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和尼罗河流域文化。
公元一世纪,从犹太教发展出一个分支,信仰耶稣为拯救人类的弥赛亚,逐步发展成为独立于犹太教的宗教。
基督教将犹太教从一种民族性宗教扩展为一种跨民族的宗教。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基督教很快传遍全世界,成为世界信徒最多、影响最广泛的宗教。
二、基本教义1.十诫:规定了信徒与上帝及其他人之间的行为准则。
2.三位一体:相信上帝唯一,但有三个“位格”,即圣父、圣子(耶稣基督)和圣灵。
三者是一个本体,却有三个不同的位格。
3.原罪与救赎: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偷食禁果而犯罪,并将这种罪传给了后代子孙。
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从而拯救全人类。
4.因信称义:人类凭信仰就可得救赎,这是在上帝面前成为义人的必要条件。
5.天国与永生:相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灵魂会因信仰而重生,并可得上帝的拯救而获永生。
6.地狱与永罚:人若不信或不思悔改,就会受到上帝的永罚,在地狱里受煎熬。
7.末世审判:相信在世界末日之时,人类包括死去的人都将在上帝面前接受最后的审判。
三、信仰与实践基督教的信仰源自圣经中的启示,强调的是人与神之间的信仰和关系。
基督教的实践也是其文化特色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礼拜与祷告:基督教徒通常会参加教会的礼拜和祷告活动,以表达对神的信仰和敬畏。
2.宣教活动:每个基督教徒都有责任传扬福音,将神的爱和救恩传达给更多的人。
教会也会鼓励信徒进行宣教活动。
3.社会责任:基督教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同时也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爱和关怀。
基督教发展简史
![基督教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79e162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2.png)
基督教发展简史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的古代罗马帝国。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1. 起源和背景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犹太地区,其核心是耶稣基督的教导和生平。
耶稣被认为是上帝的儿子,他的教导强调爱、宽恕和救赎。
耶稣的死亡和复活成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2. 早期教会的发展耶稣的十二门徒成立了早期基督教会,他们传播耶稣的教导,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
早期基督教会在罗马帝国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但也面临着迫害和压力。
3. 罗马帝国的承认和正统化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了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
这一事件标志着基督教从地下教会转变为公开的宗教。
随后,基督教开始受到罗马帝国的官方支持,并逐渐正统化。
4. 东西教会的分裂公元1054年,基督教会发生了东西教会的分裂,形成了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两个分支。
分裂的原因包括教义和权力争夺等因素。
此后,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成为两个独立的教会。
5. 宗教改革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由马丁·路德等人发起。
宗教改革的目标是改革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义和实践。
这一运动导致了新教派的形成,如路德宗、加尔文宗等。
6. 基督教的全球传播基督教在欧洲殖民时代得到了全球传播。
欧洲国家的殖民者将基督教带到非洲、亚洲和美洲等地。
基督教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不同的教派和教会。
7. 基督教的社会影响基督教对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它对道德、法律、教育、艺术和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基督教的价值观和原则也塑造了许多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制度。
8. 当代基督教基督教在当代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
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进行。
同时,基督教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宗教多元化、世俗化和信仰衰退等。
总结:基督教发展简史涵盖了从耶稣时代到当代的漫长历史。
它的起源和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的教义和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塑造了许多国家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基督教发展简史
![基督教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9a3bd3ffba0d4a7302763ad9.png)
基督教简史一、基督教概况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信奉人数最多(约有19亿信徒)和分布最广(几乎遍布世界各国)的宗教。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和其它一些小教派。
它与伊斯兰教、佛教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在基督教的信仰体系中,各个教派都认可的核心内容可以概述为三个“一”,即一信(信仰救世主基督)、一经(信仰《圣经》)、一洗(信仰受洗)。
二、基督教发展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基督教发端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
1至5世纪是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的时期,是基督教从受迫害的宗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时期,是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教基本教义和神学学说的时期。
这一时期常被称为基督教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
(1)耶稣创立基督教。
(2)早期传教与改革。
耶稣十架受死后,其门徒继续把基督教传向希腊罗马;保罗改革基督教教规,为把基督教推向世界扫除了由于风俗习惯而造成的严重障碍。
基督教在希腊罗马文化区域传播的过程中注意吸收希腊罗马文化,这为基督教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创造了条件。
(3)定为国教。
起初,罗马帝国迫害基督教。
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
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它为国教。
从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全境广为传播,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很快基督教化了。
(4)迁都和早期教父神学。
罗马帝国分为说希腊语的东部地区和说拉丁语的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的神学家称为“希腊教父”,西部地区的神学家称为“拉丁教父”。
330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往“新罗马”即君士坦丁堡(现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中心在东部。
4、5世纪基督教内部有关教义的争论和信经的拟定在东部进行。
西部教会承认罗马教会的首席权。
罗马教会从这种首席权发展出教宗(教皇)集中领导制度。
东部教会不承认这种教宗制度。
另外,西部地区的拉丁教父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几乎支配了西部教会一千年,并对后来的基督教新教产生重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文化】基督教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亚洲西部巴勒斯坦,以及散居小亚细亚、埃及的犹太人中间。
最初,它只是犹太
教的一个教派,后来才独立出来,发展为世界宗教。
它不仅在欧美
盛行,而且随着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传插到了世界各地。
目前,
全世界基督徒据称有9.5亿人,分布在150个国家和地区。
原始基督教是被压迫者的运动。
巴勒斯坦位于“新月形沃壤”的西南端,地处交通要道,其地理位置招致了邻近的沙漠游牧部族的
侵犯,使之成为互相敌对的各大帝国的必争之地。
所以,自古以来,外族不断侵入,战争连绵不断,灾难深重。
犹太民族多次遭受邻近
大国的征服与蹂躏,在公元前320年至公元前301年期间,巴勒斯
坦易主达七次之多,最后落入托勒密王朝之手。
大批的犹太人被驱逐到了亚历山大里亚等地,在沿地中海各大城市中,都有犹太人的侨居地。
公元前198年,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
占领巴勒斯坦,犹太人几经斗争,终于在公元前142年获得独立,
建立了马加比王朝,但在公元前63年又亡于罗马。
罗马大帝国实行
残酷的统治和压迫,帝国境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奴
隶起义和民族独立战争此起彼伏,但各次起义都在强大的帝国武装
残酷镇压下归于失败。
公元前73-公元前74年,在意大利爆发了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参加起义的奴隶达12万人,斗争达三年之久,席卷整个意大利半岛。
起义由于奴隶主的全力镇压而失败,6000多名奴隶被钉死在罗马城
大道的十字架上。
公元66-70年亡国的巴勒斯坦全境犹太人大起义,惨遭镇压,耶路撒冷尸横遍野,十字架上钉满死人,居民被卖为奴隶者达7万多人。
人民革命运动被镇压下去后,压抑、绝望、萎靡的情绪,对非
人的生活条件和对压迫者的仇恨情绪四处蔓延。
这种绝望、无可奈
何的仇恨和政治上的幼稚、软弱,使犹太人很自然地产生宗教幻想,指望出现一个救世主,从天而降,拯救人们于水火之中。
犹太人通过这种幻想,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解放,以摆脱完全绝望的处境。
于是,日益加剧的不满情绪和无能为力的怨
恨情绪都倾注到宗教形式中去了。
正如思格斯指出的:“对于巨大
的罗马世界强权,零散的小部落或城市进行任何反抗都是无望的。
被奴役、受压迫、沦为赤贫的人民的出路在哪里?他们怎样才能得救?所有这些彼此利益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冲突的不同的人群的共同出路
在哪里?这样的出路找到了,但不是在这个世界上。
在当时的俏况下,出路只能是在宗教领域内。
基督教出现了,它认真地对待彼岸世界
里的报偿和惩罚,造出天国和地狱,一条把受苦受难的人从我们苦
难的尘世引入永恒的天堂的出路找到了”。
基督教是东方神学和庸俗化了的希腊哲学的混合物。
基督教是在当时现实的阶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也离不开当时社会历史
所提供的思想基地和传统,它是“从普通化了的东方神学,特别是
犹太神学和庸俗化了的希腊哲学,特别是斯多噶哲学的混合中俏俏
地产生的。
”在奴隶起义和民族起义屡遭惨败,被压迫生灵走投无
路的情况下,罗马帝国各地的新宗派、新宗教、新先知数以百计地
出现,各式各样关于救世主就要降临,帮助人类从罪恶不义的世界
中解放出来,建立穷人的幸福的“天国”的传说不胫而走。
基督教事实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自发地形成的,是这些宗派中最发达的宗派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中间物。
它最初只是犹太教的一个流派,以后才分离出来。
基督教的形成是一个过程。
关于基督教的
“开端”问题,我们只能有一个笼统而又模糊的概念:它是各种宗教、唯心主义学说和道德学说互相吸收、融合、筛选的结果,是从
各种宗教派别、思潮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西亚的地理位置、
各帝国之间的纷争和更替以及统一的罗马大帝国,都促使希腊和罗
马哲学熔于一炉,促使东西方民俗和宗教互相渗透。
这就是基督教
产生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