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的三个“外人”及陶渊明的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中的三个“外人”及陶渊明的理想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选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序》里的《序》,题为《桃花源记》。在《桃花源记》中,出现了三个“外人”,一般注者为之注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甚至连本套教材也是这样注释的。本人认为这种注释有失准确。
第一处“外人”出自“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内的人自秦时避乱至此,五百多年不与外界相通,“乃不知有汉”,不知今世为何世,如将此句理解为“男女衣着,完全和洞外的人一样”那就令人费解了:莫非五百年过去了,人们(包括洞内和洞外的人)的衣着一点变化都没有吗?根据前后文分析,此处的“外人”应是指“秦时的人”。
第二个“外人”出自“……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此处的“外人”如作“洞外的人”解,似乎也觉得欠准确,应理解为“自秦以来至晋的所有洞外人(包括汉、三国、晋人)”。
第三个“外人”出自“不足为外人道也”。此处的“外人”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似乎是可以的,但如果理解为“不包括渔人在内桃花源以外的晋人”则更为准确。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仕宦之家,由于家道中落,他从小生活贫困;受当时社会影响,他从小就热爱自然。但他毕竟受家庭的影响,儒家建功立业的思想也在他的身上有很深的烙印,因此陶渊明早年也怀着“大济苍生”的壮志。可是他生活在晋宋交替的动乱年代,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其“大济苍生”的壮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到官场“大济苍生”的理想破灭以后,陶渊明终于挂印归隐。在归隐后的二十多年中,他长期参加劳动,接触、了解了劳动人民,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黑暗,再加上他自身贫困的生活越来越难以维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平和……”)于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君臣,平等、温饱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式的美好理想社会便在诗人的笔下产生了。尽管这种桃花源(即“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只能是空想的,但是它反映了陶渊明的思想精华,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追求,因此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