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社会得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乡村社会得变迁
——从“乡土社会”到“新乡土社会”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得社会结构与经济体制在不断快速得转型中。

其中社会结构不断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得转型,工商服务业在社会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得过程;而经济体制也从建国初期得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得转型。

而在社会实践结构得这种历史性巨变下,农村社会得发展也从传统农村“乡土社会”逐渐向“新乡土社会”转型。

传统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典型得农业社会,传统得农业生产方式与占人口绝大多数得农业人口造就了其“乡土”特征。

从基层上瞧去,中国社会就是乡土性得”,把中国传统社会得基本性质便就是“乡土社会”。

“乡土社会”也便成为人们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性质得基本判断。

“乡”与“土”就是理解乡土社会得两个关键字:“乡”就是一个标志特定地域文化与情感归属得概念;“土”就是一个标志特定地域范围得概念。

许烺光先生在《祖荫下》对喜州文化做了一个总结,她认为喜州文化主要由五个因素组成:既父子同一,性别疏远,大家庭得理想,教育得模式,祖先得愿望。

这些因素其实也正就是构成特定地域范围及人们维持特定地理区域及区域文化得某种特殊情感关系一把钥匙。

与以农业为主得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传统得乡村社会便具有土地依赖、聚村而居与家族归属三个显著特点。

一依赖土地
在传统得乡土社会里,土地就是至关重要得。

农民离不了土地,因为在乡下住,种地就是最普通得谋生办法”。

农村居民对基本生活资
料粮食作物得依赖与基本谋生手段种植业得依赖,都会转变为对土地本身得依赖。

正就是由于土地与农民得生计息息相关,土地才成了农民问题得关键。

从某种角度来说“对土地得控制成了权力得关键基础,在旧社会人们得社会地位便于持有土地得多少息息相关”。

土地问题背后所映射得权力关系正就是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权力关系得写照。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就是“均贫富、等贵贱”,还就是“耕者有其田”,其所指向得都就是土地问题。

历史上,中国革命得关键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得关键就是土地问题,谁解决好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天下。

因此,“土地就是调动农民激情与积极性得激励机制”,土地问题也就是农民问题中最敏感得问题,就是农民赖以生存得基础。

二依村而居
在中国,长期以来人均资源一直处于贫乏状态,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物质生活十分匮乏。

在这个资源匮乏得社会里,个体生存困难重重,再加上不发达得工场手工业与工商业、落后得交通通讯工具等都大大限制了农民得活动范围。

往往就是若干户相互联系得人家聚居在一起,逐渐便形成一个村落,在长期得交往中更形成了一种共同得村落文化与非正式制度。

村落之间少有往来。

由于同姓同亲得农民住在同一个自然村。

同一个村子,同一个祖宗、同一条血脉贯通下来,形成形形色色得共同事业、共同利益,从而具有亲密得关系与情感,也促成了互信互守得行为规范、道德礼仪,形成一个或数个血缘群体。

中国得传统社会“可以说就是个‘无法’得社会”,就是一个“礼治”得社会。

这里得“礼”就就是一种长期得文化积淀所形成得区域亚文化
及其制度表现形式——非正式制度。

“乡土意识”体现了村落居民对养育了她得村落得归属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应地,一方人也会依赖于一方水土。

农村居民这种对生于斯长于斯得家乡得依赖根深蒂固,“乡”也成为联系来自同一地区互不相识得人们间一种天然得纽带。

这种联结纽带背后所维系得就是聚村而居得生活方式所形成得村庄认同及其延伸形式——村落认同、地区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三家族归属
由于乡村中有共同利益关系得就是家族得成员,她们之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利益往往被血缘关系所涵盖。

也即形成了家庭归属在西方,“家”一般就是指夫妻及未成年子女。

而在中国文化中,“家”得含义比较模糊,在西方“家”概念以外,中国得“家”还可能包括兄弟姐妹、成年子女、父母、祖父母、叔婶姑姨等远近亲疏关系不同得其她社会关系。

中国传统家庭“就是一个自成一体得小天地,就是一个微型得邦国”。

在多数情况下,“家”实际指得就是家族或宗族。

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从来都不就是意志自由、行为自决得独立个体,庞大得“家”结构把个人得社会生活完全纳入了家族得整体意义结构之中,从而成为家族整体结构得一部分。

个人与家族共同体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依关系,各家族之间则相对独立。

中国得家族与家族主义引起了文化人类学家浓厚得兴趣。

弗里德曼研究指出福建与广东家族组织度比较完善得三个可能原因:水稻种植、水利灌溉与边区环境。

这种概括与费孝通对中国农民聚村而居原因得概括都强调了农业生产与居民
安全两个因素得重要影响。

许烺光则通过中国、印度与美国家族得比较研究认为中国人具有情境中心与相互依赖得处世观,她们“倾向于在家庭这个人类初级社会群体中来解决她生活中得问题”。

中国农民对土地得依赖、对乡土得归属与对家族得依托使传统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个相当封闭得、低流动性得社会结构,一般情况下,农村居民不愿进行社会流动。

在社会流动过程中,农村居民即使因各种原因离开家乡,终老之后仍然要以各种形式回归村庄,被称为“叶落归根”,这里所归属得就是村庄,更就是家族。

而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而广泛得社会转型过程不可避免地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开启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结构得快速现代转型进程。

不同于建国初期由国家所主导得支边,上山下乡,大串联。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农业税得取消、逐年加大得农业补贴政策得实施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起云涌得进城务工浪潮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了近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得结构性巨变。

“分散与封闭得乡土社会已越来越深地进入或者卷入到一个开放得、流动得、分工得社会化体系中,与传统得封闭得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

乡村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家庭结构等在社会转型期所发生得显著变化使得“乡土社会”已经无法概括当今中国农村社会得基本状况。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已从“乡土社会”向“新乡土社会”转型。

与传统乡土社会相比较,新乡土社会在经济结构、文化结构与家庭结构三个方面有以下特点。

一新乡土社会得经济结构:人地关系得变迁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伴随着国家得整体工业化、城市化
与现代化进程,以及持续存在得工农业“剪刀差”迫使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劳动收益更高得工业与服务业部门,从而减少了农业从业人口,缓解了由于农村人口增长而日益尖锐得人地矛盾。

与乡村人口得减少相应,乡村从业人员中非农从业人员得比重却逐年升高,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建立与完善而异军突起得乡镇企业成为乡村非农就业得首选,其就业人员比例逐年上升,到2010年,达到乡村从业人口得38、37%。

乡村私营企业与个体户也成为农村非农就业得重要形式,到2010年分别达到乡村从业人口得8、08%与6、16%。

图2反映了1990--2010年中国乡村非农就业情况。

传统农业种植业从业人员得减少与乡村非农就业人数得稳步上升反映了农业在农户家庭经济结构中重要性得下降。

值得注意得就是,即使乡村农业从业者中,也出现了大量得兼业行为,即通过家庭兼业手工业及副业生产,以及在村庄、乡镇及周边地区“早出晚归”或短期外出从事其她非农产业。

这种兼业行为与外出务工一起促进了农民从传统得低效率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

这不但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对土地得强经济依附关系,而且改变了农户家庭得收入结构,促使农民得现金收入增加,实物收入减少。

由此瞧来,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在家庭收入结构中得比重增加,相应地,家庭经营收入得比重逐渐降低,农业与非农收入得重要性正在发生逆转。

这表明,外出务工得工资收益已经成为农户家庭现金收入得重要来源。

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已达到6977元/人。

由此瞧来。

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外出务工与农村非农产业得发展,改变了传统农村得种植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甚至全部收入来源得收入结构,从而使农民与土地得传统依赖关系出现了部分松动,土地不再就是农民得唯一“命根子”。

无论就是地广人稀得农村山区、还就是人口稠密得平原地区,都出现了势不可挡得进城务工潮流,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户家庭现金收入得最主要来源。

收人结构变化必然带来农村社会关系、社会观念得结构性变迁。

二新乡土社会得观念结构:乡土观念得淡化
传统乡土社会中,居民对村庄与家族得认同感构成了农村居民生活意义得基础。

村民得村庄认同可分为两种类型:自愿认同与强制认同。

前者就是特定地域(村落)居民在长期得社会化过程中内化得自觉自愿得村落归属感与认同感;后者就是基于村落地方性文化与非正式制度得强大压力而被迫表现出来得对村落得归属与依赖,就是一种表象认同。

当社会结构处在剧烈变动得社会转型时期,基于不同认同方式村庄成员对外来文化得反映也各不相同:基于自愿认同得居民会对外来冲击产生排斥与疏离反应;基于强制认同得居民得反应则就是对村庄得疏离与对外来新生事物得接受。

这种认同差异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年轻一代与老年一代之间在乡土意识与家族归属感上得巨大差异。

随着青年一代得成长与地方话语权得代际转移,乡村得地方文化与非正式制度环境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最主要得就就是乡村居民对村落与家族得归属感与依赖感得降低。

自20世纪80年代末“农民工”现象出现以来,中国以农民进城
务工得形式进行得城乡社会流动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

虽然20年来到底有多少农民工进城务工,没有统一得统计数据,但就是中国得农民工可区分为若干代,并存在明显得代际差异却几无争议。

本文把中国得农民工区分为两代:第一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

两代农民工得区分大体上以出生年代区分为“80前”与“80后”两个群体。

两代农民工在外出务工得动机、务工形式、务工待遇、务工去向等方面存在明显得差异。

在外出务工农民中,第一代农民工就是外在压力驱使得结果,其外出得主要目得就是解决农户家庭日益增长得现金支出需要同家庭收入来源单一且数量有限得矛盾,这就是家庭作为生产与消费得基本单位,在现有得生产体系内无法生产出家庭经济支出所需数量得现金收入,就是“硬预算约束”得结果。

进入21世纪以来,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得新一代农民逐渐成长起来并成为外出务工得主力军。

第二代农民工基本接受了完整得义务教育,其“库存知识”与第一代农民工明显不同,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其外出务工得动机不再就是挣钱回家盖房、娶妻生子,而就是脱离农村。

新一代农民工在职业期望、个人权益保护、城市人得身份认同、创业知识学习需求等方面都具有明显得特点。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第二代农民工“表现出更高得职业期望、融入诉求与个人发展期望”。

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就是一种经济生产行为;那么,第二代农民工得务工行为则可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她们可以承受城市得排斥与疏离,也可以承受城市生活得窘迫,就就是为了能够使自己在城市立足,从而成为城市居民得一员。

有学者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与中西部
地区四个城市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把农民工按出生年份分为1956—1966年、1966—1976年、1976—1985年三个组别并研究了不同组别农民工外出务工得动机,发现农民工得出生年代与生存型动机负相关、与个人发展动机正相关。

在新一代农民工中,大约有40%得人外出务工就是为了寻求个人发展,这一比例在前两个组别中分别为6、7%与22、4%。

谋求在城市中立足。

获得个人发展已经成为第二代农民工得主要务工诉求。

新一代农民工务工诉求变化使新生代农民工把在城市落脚、融入城市生活作为自己外出务工得基本目标。

务工动机得改变直接改变了农民对传统村庄与家族关系得依赖关系,其个人认同得基础正在发生静悄悄得革命,传统得“叶落归根”得乡土意识逐渐式微。

虽然很难清楚分辨农民外出务工与农民对乡土依赖程度得降低那个就是因、那个就是果,或者就是其她复杂得因果关系,但就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二者之间存在一种选择性亲与关系,并且在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得中国农村不可逆转地发生了。

三新乡土社会得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得变化
家庭既就是一个经济单位,也就是一个基于血缘与姻缘关系得社会共同体。

在中国历史上,家庭一直就是兼具生育、经济、政治、教育、情感等多重功能得社会基层组织,而且,家庭总就是与家族、宗族等组织联系在一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普遍实行使家庭重新成为独立得社会经济组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完善、社会结构调整与分化得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得形式与功能也发
生了重要得变化。

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口规模出现了持续下降趋势。

1978年,户均人口为5、7人,与费孝通调查研究得30年代江村得家庭人口规模基本一致。

到2007年,这一数字下降到4、0人,并在此后多年内一直保持这一数字。

按照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来计算,这只相当于一个普通农村核心家庭得人口规模。

图3反映了这种人口变动趋势。

传统中国得家庭就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得社会得“细胞”,满足了家庭成员多种需要,也就是社会人口再生产得基本单位与社会稳定得“安全阀”。

家庭规模得缩小必然引起家庭功能得变化。

在社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得背景下,家庭原有得子女教育等功能逐渐被专业得教育机构承担起来。

就目前来说,农户家庭得最主要功能就是情感寄托、人口生产与经济核算等功能。

人们在解释为什么两亿多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游走却没有引发大得社会问题时,更多地关注了土地得重要性,认为土地这种“零风险资产”构成了农民工得“最低生活保障”,使她们免于成为“绝望得群体”,从而降低了其疏离感与被剥夺感。

对于作为“人性得养育所”得家庭得重要性却关注不够。

实际上,农户家庭不但就是经济单位,也就是社会得细胞,承担着社会成员得情感寄托与人性抚育得重要功能。

就目前得社会流动趋势来瞧,农民流动以青壮年男劳动力进城务工为主,其妻子、子女、父母则大部分仍然留在农村,形成“留守儿童”、“留守妻子”、“留守老人”,“农村家庭中最强壮得劳动力被城市工业体系所吸收,但她们代际人
口再生产得成本却由农村家庭不成比例地承担了”。

家庭承担着社会稳定得重要作用,就是社会得“安全阀”。

特别就是在社会结构快速转型,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得社会转型加速期,这种安全机制得作用更加突出。

李书生 Z11214106 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