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公共政策的民主化
与科学化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
指导教师:
2012年06月
论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摘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正确的公共政策可
以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公共政策出现的种种失误又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顺利发展产生了消极的作用,使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地侵蚀和破坏了政府的公共管理形象。为此研究公共政策活动的规律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是提高我国政府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宏观管理水平,重塑高效廉洁的政府公共管理形象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公共政策;民主化;科学化
1概念的厘定
1.1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一种完全系统化、理论化的政策体系,也是一种价值的具体表达,在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它更突出其“公共”二字,在本质特征上意味着它是以维护公共价值作为其最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以保护、协调与合理分配公共利益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其中包括对社会资源和权力的分配。所以在公共政策概念当中“公共”一词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以体现公共利益为价值标准;
②以解决公共问题为根本目标;③形成过程具有法定的民主政治程序;④制定与执行的基本主体是国家公共权力机构,但又涵盖政党等政治实体,而公民也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民主途径参与和分享公共政策的制定,从而实现公民追求根本利益的社会需求。因此,在具体理解公共政策这一概念含义的时候,应该主要抓住以下几点:第一,公共政策的主体应该是一些具有战略性位置的行动者,即那些具有权威性的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中的决策部门和具有管理支配
权的个人,而公共政策是他们意图的体现。因此,公共政策涉及对社会中的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第二,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解决某一公共问题和处理某项公共事务,即为了促成某些社会改变。这些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可能是比较具体的,也可能是与社会总体的变革有关的或与抵制社会自发的变化有关的。公共政策通过解决某些公共问题或处理某些公共事务达到期望实现的状态,也就是有效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而那些公共问题就是公共政策的目标对象。因此,公共政策是有其价值目标取向的,这种价值目标取向有的时候被清楚地表达了出来,有的时候是隐含的。第三,公共政策既是为了促成期望的社会改变而采取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所依据的计划、方案或规划,也是一个较长的社会实践过程,这种较长的社会实践过程大多是依据一定的计划、方案进行的。因此,公共政策主要是指向未来的,是希望对未来的某种状况、行动施加影响。第四,公共政策具体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法律、法令、法规,也可以是行政规章、行政决议、行政规划,以及行动方案和工作计划等。在这些公共政策具体的表现形式当中,一般会包括对所要处理的事项必须遵循的原则,特别是对公共政策的目标、行动方式、行动规则、执行者与目标对象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使其具有不同的实施效力。第五,作为公共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法律、法令、法规、行政规章、行政决议、行政规划,以及行动方案和工作计划的行动过程,都离不开一定的实践检验、科学知识、社会理论、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指导。第六,在公共政策的原则、目标的确立
和计划、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包含着对相互冲突利益和价值的优先确定和调整。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所谓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乃指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事务,是与一定范围内的社群成,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规约或利害关系,必须回应与体现公共利益,并且是以公共意志为其决策依据的①。公共政策这种内生的、自然的属性及其内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1)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具有公共性。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它主要是国家公共法权主体,即国家法定的公共权力主体、社会政治权力主体和社会非法权主体。(2)公共政策的客体具有公共性。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成千上万、无边无际。旧的问题刚刚解决或者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进步和发展的。政府的基本功能和公共政策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及时和有效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因此,社会问题,特别是公共问题是所有公共政策的真正起点,是以解决任何公共问题作为其必要存在的基本前提条件的。(3)公共政策的目标具有公共性。公共政策的全部价值和目的就在于在实际行动中,按照社会公众的意愿和利益,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和实现他们的根本利益,从而塑造井然有序的公共秩序,规范公平的公共交易,解决所有的公共问题。公共政策的这种基本①黄维民:《浅析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公共性的涵义》,《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属性和内涵,强调了公共政策目标的公共性,规定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时候,必须要以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为其根本目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还是公共政策的评估,都必须应该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在整个公共政策活动中都应该将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和公共利益贯彻始终。因此,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保障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有效完成公共事务的管理,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可以说是公共政策的初衷和基本内涵,是公共政策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公共精神。
公共政策的民主化
所谓的公共政策民主化,主要是指必须保障广大公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整个过程,从而在公共政策中反映广大公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民主参与的程序和社会环境。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听取社会各阶层的建议,以体现广大公众所具有的国家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和参加公共管理的民主权利,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政策备选方案,从而确保民主决策的可控性与透明性,实现既定的公共政策目标②。在当代社会,每个国家的宪法都充分赋予了广大公众有权利去管理国家的一切公共事务,使得公共决策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以保障广大公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加强公共
②黄维民:《论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西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