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第9课《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
中所说的“文明国家的这种罪恶
的渊薮sǒu”指的是( C )
A.商业利益 B.猪栏理想 C.战争妖魔 D.社会贫困
7、《我的世界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A ) A 爱因斯坦 B 罗素 C 陈独秀 D 蔡元培
8、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是( D ) A 哥伦布 B 牛顿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 9、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文章中,爱因斯 坦认为将追求“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 的理想是( B ) A 牛栏的理想 B 猪栏的理想 C 人类的理想 D 勤奋的理想 30/31
12、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文章中,爱因
斯坦引用了叔本华“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
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来
说明对人对己都要宽容的人生道理,这在
论证方法上叫做( A 反证法 C 归纳法
B )
B 演绎法 D 比较法
演绎法:由一般到特殊,由共 性到个性。 32/33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理解文章 深意。 2、选取课文一些重点语 句,揣摩品读。
3、爱因斯坦所不相信的自由应当是指? 原因何在? 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按照自己的意志, 不受任何约束进行活动随心所欲,即超 必然的绝对自由。
原因:“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 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
4、爱因斯坦说的“必然”指什么?人 类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必然”指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未被 认识时,以必然的形式存在着,人是它 们的奴隶;规律一旦被认识,人就成为 客观世界的主人,人就获得了自由。 所以,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要主观服 从客观,尊重客观,自觉按照客观规律 认识事物,处理事物。
任意而行者为假自由, 行其所当者为真自由。 ——一位哲人
5、文中提到了叔本华的什么观点?爱 因斯坦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对他有什么 作用? 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 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爱因斯坦完全赞同叔本华的观点,并且 从青年时代起,就将之作为一个真正的 启示。 作用:当爱因斯坦的生活面临困难的时 候,使他得到安慰,成为宽容的源泉, 不必太苛求自己和别人。
爱因斯坦
课堂练习
1、阅读《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 回答问题: “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 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 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 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A.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生活不空虚? B.写出文中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 限”的语句。 C.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
《我的世界观》
作者:爱因斯坦
大学语文
【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爱因斯坦的生活态度、政治立 场、以及他对宇宙的奥秘,宗教的真谛所做 的哲学思考。 2、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独立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在本篇演讲词中所表达的人生 观、政治理想和宗教感情。 2、理解文题“我的世界观”的内涵。
什么是世界观?
定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 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重要性:是人性倾向性的最高层 次,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 约着人的整体心理面貌,直接影 响人的个性品质、处理问题和观 察世界的方式。
影响世界观形成的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看下面两个例子:
世界观一: 这个世界太糟糕了, 到处都是不平等的 现象,到处都是残 酷的竞争,到处都 是尔虞我诈……算 悲观、消极、压抑、 了,我还是什么都 封闭„„ 不要想了,也不要 做了,干脆就这样 等死吧!……
谈谈这篇演讲词的文风与作者人格的一致性 (见课文第三自然段) 。这篇演讲词的文风主 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深远而言语朴实; 二是见解独到而态度谦逊; 三是坦率自然而真情涌动。 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 图名、不图利,虽然他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但是他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方式 的认同、对别人足够宽容、对真善美的不懈 追求正是如此,所以我们说:这篇演讲词的 文风与作者人格具有一致性。
世界观二: 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嘛。有亲人的关 心和陪伴,有阳光雨露的滋润,有很多 有意义的事可以去做„„虽然有时有困 难和挫折,悲伤和难过,失败和沮 丧„„但是,人生也因此变得丰富而精 彩啊!所以,还是坚持努力吧!要活得 更长久,更快乐。
乐观、积极、自然、开朗„„
朗读课文思考:
1、爱因斯坦的世界观体现 在哪些方面?
阿尔贝特·爱因斯坦
(1879—1955),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生于德国。现代物理学 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 理学奖。
质能方程式E=MC2表明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 巨大的能量,已由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得到 确证。热爱真理,追求正义,深切关注社会 进步,和平主义者。
1933年,纳粹统治了德国,爱因斯坦离开了 他的祖国,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度过了 他生命最后的22年时光。1952年,刚成立的 以色列曾想授予他总统职位,但被他拒绝了。
思考:
1、作者认为,人生“目的何在”“不必深思”,但 却得出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结论,这如何 理解?
因为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 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那当然就 “不必深思”了。 因为他认为“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 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 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 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
爱因斯坦不图名不图利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科学研究 所工作时,校方给了他年薪16000美元的待 遇,他却说:“这么多钱? 是否可以给我少一 点? 给我3000美元就够了。 据说,他曾把一张1500美元的支票夹在书里 当书签用,结果把书弄丢了。 有人请他在无线电台讲话,他拒绝了,说自 己不爱出风头。 还有人出了1000美元,请他讲一分钟话,他 也拒绝了,说自己不需要钱。 1952年,刚成立的以色列曾想授予他总统职 位,但被他拒绝了。
24/33
2、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 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C ) A.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 忍受 B.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 存在 C.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著 追求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 活着
3、《我的世界观》阐述了爱因斯 坦的( B C E ) A.教育思想 B.人生观念 C.政治思想 D.科学贡献 E.宗教感情
2、阅读“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是多 么奇特呀!……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 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这一段文字,回答:
A、这段话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观点是
什么?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B、“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 别人”这句话反证了哪一句话?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2、对于作者阐发的世界观, 我们该作何理解?
问题解析
这篇演讲词主要阐述了作 者的世界观的三个方面:
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 教感情”
一、人生观
人生观(即人生基本理念):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具体体现: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 俭朴生活方式的认同,对别人足够 宽容,专注于客观世界和真善美的 追求等方面。
因为作者认为“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 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 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所以,他为了 不让自己的生活显得空虚,成为安逸和享乐的“猪 栏的理想”,坚持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 美”的“宗教感情”,这基于他的“宇宙无限、人 的认识有限”这种理念献身精神。
4、下列关于《我的世界观》的描述, 正确的有( A C D E ) A.倡导“为别人活着”的人生观 B.主要运用类比方法来阐明道理 C.对专制独裁和战争妖魔深恶痛 D.宣扬献身科学的“宗教感情” E.演讲风格坦诚自然、深刻锐利
5、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 所说的“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 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指的是 ( C ) A.上帝意志 B.灵魂不死 C.客观世界 D.精神王国
10、从爱因斯坦“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
这一行为中,可以体现出其( D )
A道德情操 ຫໍສະໝຸດ Baidu人生观
C政治思想
D宗教感情
11、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是基于“宇 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献身精神, 同样认为“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 中国古代哲人是( A A 庄子 B 荀子 ) D 韩非子
31/33
C 墨子
二、政治理想
爱因斯坦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 他反对“很快就会腐化堕落”的 专制制度和战争妖魔。
三、“宗教感情”
爱因斯坦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努
力追求最美好的“奥秘”的经验,
是对 “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的追求和坚守,而决不是相信万能 上帝和死后灵魂的存在 。
思考:
作者既认为“客观世界”是“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 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却又坚持探索“最深奥的 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这如何理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