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垃圾》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中的垃圾》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中的垃圾》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中的垃圾》教案及教学反思活动目的:1、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课题,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2、通过写研究方案,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实验、参观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使学生关注社会,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意识。
活动准备:课前学生调查统计自己家庭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及数量,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材料。
活动过程:一、汇总课前调查的资料1、出示两组图片,学生谈想法,在对比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四人小组交流调查表,初步了解每家产生的垃圾种类及数量。
3、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调查结果,教师适时点评。
4、联系柳州市八十万户家庭,出示具体数据,引导学生体会一日、一月、一年所产生的垃圾量。
5、说明:柳州实际所产生的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
猜想:全世界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展示一组有关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文字数据)7、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说明垃圾与生活的联系,并出示课题。
二、确定活动主题1、学生结合刚才有关垃圾的图片文字,说说自己对于“生活中的垃圾”想了解和研究的问题,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归纳为四个主题:来源;危害;种类及处理;变废为宝。
3、教师进行选题的提示引导,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了解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4、学生思考讨论,对四个主题用手势1、2、3、4进行表决,进行换位分组,推选组长。
三、设计研究方案1、教师进行填写研究方案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填写研究方案表,教师巡视指导。
2、各小组代表分别将本组的活动方案向全班同学汇报,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点拨。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生活垃圾(说课稿)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生活垃圾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关注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垃圾。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家庭和学校产生的垃圾,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处理垃圾的正确方式和方法,以及学会通过简单的方法回收、再利用和减少垃圾产生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学会回收、再利用和减少垃圾产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地对家庭和学校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回收、再利用和减少垃圾产生。
3.情感目标•了解个人行为与环保的关系,树立环保理念;•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回收、再利用和减少垃圾产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真正培养学生树立环保理念,养成环保习惯。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幻灯片投影仪;•PPT课件。
2.教学资源•相关的图书、视频、声音等资源。
五、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本节课的导入主要通过幻灯片和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垃圾,让学生们了解日常生活中垃圾的种类和危害。
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们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引入主题(10分钟)在导入的基础上,教师将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分别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该如何分类处理,介绍相关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通过游戏、问答等方式互动交流。
3.实践操作(20分钟)让学生们分小组,到学校周围的环境中寻找和收集垃圾。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将在实际的情况中运用到之前所学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
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们提高对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认知能力,并加深对分类和处理方法的理解。
4.总结讲解(10分钟)学生们将向全班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垃圾,并讲解如何进行分类处理和使用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们收集垃圾的情况进行总结讲解,带领学生们更深入了解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课教案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课教案——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3. 环保知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处理问题。
2. 讲解: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讲解环保知识。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出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分类垃圾,了解垃圾处理方法。
2. 学生能够提出减少垃圾产生的建议,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和数据: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垃圾分类小游戏: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环保宣传材料:提供更多环保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让学生直观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2. 开展垃圾分类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3. 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种植绿植等。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知识。
2. 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
3. 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内容:介绍垃圾的减量和资源化处理,引导学生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2. 后续活动安排: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检查学生的实践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环保知识。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生活垃圾及其处理,全国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生活垃圾及其处理一、活动主题:认识生活垃圾,学会分类处理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定义和分类。
(2)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2. 活动内容:(1)生活垃圾的定义与分类(2)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3)垃圾分类的环保意义3. 活动步骤:(1)引入话题:讨论生活垃圾的概念和分类。
(2)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调查家庭生活垃圾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调查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生活垃圾情况。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2. 活动内容:(1)调查方法的学习(2)家庭生活垃圾的调查与统计(3)调查结果的分享与讨论3. 活动步骤:(1)讲解调查方法,分派调查任务。
(2)学生回家后进行调查,记录调查结果。
(3)第二天课堂分享调查成果,讨论家庭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三、活动主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认识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种类和作用。
(2)培养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垃圾处理设施。
2. 活动内容:(1)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种类与作用(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3)参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3. 活动步骤:(1)讲解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种类和作用。
(2)讲解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
(3)组织学生参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加深对设施的认识。
四、活动主题: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垃圾分类宣传海报。
(2)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活动内容:(1)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的设计理念(2)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的制作方法(3)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的展示与评价3. 活动步骤:(1)讲解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的设计理念。
(2)讲解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的制作方法,分派制作任务。
(3)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海报的展示和评价。
五、活动主题:生活垃圾处理知识问答比赛1. 活动目标:(1)检验学生学习生活垃圾处理知识的成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问题,学会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3.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
4. 减少垃圾的方法:节约使用、重复利用、分类投放。
三、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 减少垃圾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具体操作。
2. 如何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教学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新课导入】一、垃圾的分类1. 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各种垃圾的特点。
二、垃圾的处理方法1. 教师讲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2. 学生了解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三、垃圾对环境的影响1. 教师讲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
2. 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四、减少垃圾的方法1. 教师讲解减少垃圾的方法:节约使用、重复利用、分类投放。
2. 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方法。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的知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垃圾分类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2.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流程。
3.建立正确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技能。
1. 知识点讲解教师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垃圾分类的类型和方法。
1.1 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垃圾按照不同的材质、性质、用途等分类,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浪费,保护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1.2 垃圾分类的类型•可回收物: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
•有害垃圾:如电池、荧光灯、废油漆、药品等。
•厨余垃圾:如餐厨废料、果皮、蔬菜等。
•其他垃圾:如纸盒、塑料袋、烟蒂等。
1.3 垃圾分类的方法•直接分类法:即在裹着垃圾袋的桶上贴上可回收、有害、厨余、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志,投放相应的垃圾即可。
•预分类法:即在家庭中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别收集在不同的容器中,再统一扔进垃圾桶。
2. 实践操作教师现场演示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流程,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1 实践流程1.学生分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
2.教师发放可回收、有害、厨余、其他垃圾的样品,学生按照类型分类并标注。
3.学生重新组合四种垃圾并投入垃圾桶。
4.每组随机选取一名组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流程。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场景还原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垃圾分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而操作教学法则通过让学生亲身操作,深化学习效果和记忆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和表现,进行现场评价和反馈。
评价方式包括:•观察学生的分类准确率和速度。
•检查学生的投放操作是否规范、整洁。
•考察学生在讲解环节是否能清晰表达,确保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五、延伸拓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垃圾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等环保知识,扩大学生的环保视野和认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更多的环保行动。
四年级综合实践(生活中的垃圾)教案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垃圾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二、活动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3.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生活垃圾的种类及处理方法”的调查。
三、活动课时:3课时四、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
师配乐描述:我们生活在这美丽的地球上,是地球妈妈孕育了一切生命。
看看我们的周围多美!小鸟在歌唱,花儿在微笑,小朋友们在欢快地做游戏。
但是有些人只顾着为自己,不顾对地球妈妈的保护,导致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2.课件播放有关环境污染垃圾成堆的图片。
师描述:看到街道上,小区里垃级成堆,校园里纸片飞扬,工厂前浓烟滚滚,这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怎能不让我们心痛!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又怎么能忍心看到她备受摧残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生活中的垃圾”。
(二)问题与思考同学们,对于生活垃圾这个话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班级交流。
)教师小结:1、生活垃圾主要有哪些?2、生活垃圾有哪些危害?3、处理生活垃圾有哪些常用方法?4、垃圾是不是真的就是没有用处?5、怎样做才能减少生活垃圾?(三)小调查汇报交流1.生活垃圾的种类与危害。
(1).师: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有哪些危害?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来做一个小调查。
(教师板书:生活垃圾小调查)(2).学生分小组讨论要调查生活垃圾什么方面的内容后全班交流。
生活垃圾都包含哪些?生活垃圾是怎样产生的?一个家庭能产生多少生活垃圾?(3).初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
同学们,我们大家每天都要制作出许多垃圾,这些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虽然很多,但是我们可以先把它进行分类,来了解生活垃圾。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引言:生活垃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分类处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为资源回收利用提供了条件。
了解垃圾分类并掌握分类的方法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常识。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将学习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以及处理方式;2、能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正确的分类生活垃圾;3、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指的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排出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废弃物。
2、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1)厨余垃圾: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废弃物,如剩菜、剩饭、果皮、瓜皮等。
可用作肥料或发酵制取沼气。
(2)可回收物:指可再利用的物品,如报纸、饮料瓶、玻璃瓶、废铁、废纸张等。
它们可以再加工制造成新产品。
(3)有害垃圾:指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废弃物,如电池、灯管、杀虫剂、过期药品、废油漆桶等。
必须得到特殊的处置,不能乱扔。
(4)其他垃圾:指不属于其他三类垃圾的日常生活垃圾。
3、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1)厨余垃圾可进行堆肥处理或制取沼气;(2)可回收物可进行再加工制造;(3)有害垃圾必须得到专门的处理,不能与其他垃圾混放处理;(4)其他垃圾可进行填埋处理。
三、教学过程:1、情景描述:通过图片展示和对话,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垃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探究: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展示、互相交流等方式展开对垃圾分类的探究,引导学生体验垃圾分类过程。
3、动手实践: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垃圾的实践操作,熟悉垃圾分类的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探究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
通过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本次活动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拓展。
《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课件)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共35张PPT)
1吨废纸 可制造
850千克好纸 节省木材300千克
17 少砍伐 棵树
74% 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
1吨废塑料 可回炼
600千克
无铅汽油和柴油
可少开采1.8吨
石油或天然气 有人形象地将它们比
作"二次油田"
1吨废玻璃 能造出
2万个
500g的玻璃瓶
节约石英砂720公斤 少用纯碱250公斤 节约长石粉60公斤
节约煤炭10吨 节约电400度
有害垃圾
3 垃圾怎么分类
有害垃圾有什么危害?
1.过期药品。药品都是通过特殊的元素制作而成,千万
不要随意丢弃 ,必须要进行特殊的回收处理以免影响环境。 一粒过期药品造成的污染与三节废电池相当,约污染一个 人的5年用水量。
2.含汞(水银)废弃物。常见的水银温度计、水银血
压计、纽扣电池、荧光灯、节能灯都是含汞物质。一支小 小的节能灯管平均含有0.5 毫克的汞,渗入地下就会造成 大约180吨水的污染;1支水银温度计在15平方米的房间打 破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中毒。如果发现水银温度计等含汞物 品破碎,应该立即打开窗户通风并通知大人前来处理,请 勿触碰水银。
剧毒
过期药品 属于有害垃圾!
汞
本内容主要依据《广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及作业规范》(DB45/T 1896—2018)编制
3 垃圾怎么分类
厨余垃圾
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家庭、食堂、餐馆、农贸市场等产生的 易腐烂、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如菜帮菜叶、剩菜剩饭、 瓜果皮核、废弃食物、废弃油脂等,还包括家庭产生的树 枝、碎草、落叶、花卉等。
1 垃圾从哪儿来
垃圾填埋和堆放会造成土地占 用和土壤污染,使植物无法生 长。
传播疾病、危害健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3. 环保意识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难点: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及环保意识教育。
2. 学生准备一次性垃圾袋,以便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各类垃圾的特点及处理方式。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次性垃圾袋,捡拾校园内的垃圾,并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垃圾分类成果,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5. 环保意识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分类垃圾,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学生能够自觉养成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加深对垃圾处理的了解。
2. 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举办环保主题活动,如低碳出行、节约用水等,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3.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建议1. 建议学校定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综合实践教案《垃圾》
综合实践教案《垃圾》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2.培养环保意识和遵守环保行为的习惯;3.学会正确分类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2.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2.录制好的相关视频素材;3.绘制好的垃圾分类图表。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垃圾污染的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当处理垃圾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2.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引起他们对垃圾问题的思考。
3.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垃圾问题的危害和解决办法。
Step 2 基础知识讲解1.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2.利用PPT展示垃圾的分类标准和不同类别垃圾的处理方法。
3.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类垃圾的特征和归类方法。
Step 3 观看案例视频1.准备好相关的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地区的垃圾分类与回收案例,以及垃圾分类正确和错误的示范。
2.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关注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实际操作过程。
3.观看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回收方法。
Step 4 垃圾分类游戏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准备一桶垃圾,标注上对应的垃圾分类。
2.将垃圾分类图表贴在教室的墙上,并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分类卡片。
3.进行垃圾分类游戏,每组根据卡片上的分类要求,将垃圾正确分类。
4.游戏结束后,检查每组的垃圾分类结果,并给予正确和错误分类的解释。
五、拓展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进行垃圾分类,记录并整理自己家庭产生的垃圾类别和数量,并用图表形式展示出来。
2.预约参观:安排学生去当地的垃圾处理厂或者回收站进行参观,亲身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实际操作过程。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明确了垃圾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并了解到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以身作则,影响身边的人一起保护环境。
综合实践课活动课教案垃圾
综合实践课活动课教案——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知识,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知识介绍2. 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3. 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4. 垃圾分类的环保意义5. 垃圾分类的案例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知识,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
2.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分类知识,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2. 演示法:展示垃圾分类的操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操作。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垃圾分类的环保意义和案例分享。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垃圾分类的实物样品,垃圾分类的操作工具。
2. 场地:宽敞的教室,可以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操作的地方。
3.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垃圾分类的宣传片,引起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垃圾的分类标准,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及其分类方法。
3. 演示垃圾分类操作:展示垃圾分类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4. 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5. 垃圾分类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垃圾分类的环保意义,分享垃圾分类的案例,互相交流心得。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垃圾分类的知识,反思自己在垃圾分类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垃圾分类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对垃圾分类环保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将所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应用到家庭生活中,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心得体会。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第十九课:垃圾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第十九课:垃圾一、教学目标1.认识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2.培养学生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习惯;3.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爱护家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垃圾的分类;2.垃圾的处理方法;3.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好习惯;2.让学生深刻认识垃圾对环境的危害;3.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将分为三个部分:认知引入、垃圾分类实践、环境保护行动。
1. 认知引入首先,我将通过课堂问答的形式,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到垃圾这一概念,并引导学生谈论一下垃圾的危害和垃圾分类的意义。
接着,我将介绍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2. 垃圾分类实践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实践,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活动。
首先,我将在黑板上粘贴不同颜色的分类标志,让学生与我一起讨论和确认每个颜色分类的垃圾种类和处理方式。
随后,我将分发垃圾袋和手套,让学生按照分类准则,将垃圾放到相应的分类袋子中,并记录每种垃圾的数量。
最后,我将领学生观察回收站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回收站的重要性。
3. 环境保护行动在垃圾分类活动结束后,我将向学生介绍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和行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和推广环境保护的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环保行动,如清理垃圾、栽种植物、节约用水等。
五、板书设计垃圾分类1.可回收垃圾(蓝色):纸张、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2.有害垃圾(红色):废电池、药品、废油漆等;3.厨余垃圾(绿色):剩饭剩菜、果皮等;4.其他垃圾(灰色):尘土、烟蒂、旧鞋子等。
垃圾处理方法1.埋填:适合不易分解的垃圾,如塑料瓶、玻璃瓶等;2.焚烧:适合有害垃圾,如电池、药品等;3.厨余垃圾:可制成堆肥用于植物种植。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课堂问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认知引入,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和垃圾分类的意义。
由于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还不是非常常见,所以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减少身边垃圾的产生。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3. 环保行动:减少垃圾产生、分类投放、资源回收。
三、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减少身边垃圾的产生。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和环保行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减少身边垃圾的产生,分享心得。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第一章:认识垃圾1. 导入:讲解垃圾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2. 讲解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3. 讲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第二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1. 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 讨论垃圾分类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三章:养成良好习惯,减少垃圾产生1. 讲解如何减少垃圾产生:购物自带环保袋、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2. 讨论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实践减少垃圾产生。
3. 分享减少垃圾产生的心得体会。
第四章:垃圾分类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章:环保行动——资源回收1. 讲解资源回收的意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2. 讨论如何进行资源回收:废品回收、旧物捐赠等。
3. 分享资源回收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内容1.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土地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
2. 环保行动:减少垃圾产生、分类投放、资源回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垃圾-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垃圾-7一、课程目标•能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处理•能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养成环保意识二、课程内容1. 导入环节老师进行热身,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什么是垃圾?你们家产生了哪些垃圾?•垃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垃圾对环境和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你们是否了解垃圾分类?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2. 学习环节老师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可回收物的种类和其他垃圾的种类,并进行分类处理。
•利用图片、课件等教具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种类和标志,如: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等其他垃圾。
•老师给每组学生发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让学生进行分类处理,让学生体验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过程。
班级代表将分类好的垃圾放入对应的垃圾桶。
3. 拓展环节老师通过小组讨论或主题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环境污染、环保和垃圾分类等话题,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进行交流和探讨,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进行主题作业,如设计海报、写环保日记、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加强学生对环保和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正确识别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
•学会将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掌握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养成环保意识。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垃圾分类所需要用到的标志和种类不熟悉,需要进行讲解和教学。
•学生在实践垃圾分类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将垃圾放入错误的垃圾桶中,教师需要耐心指导。
五、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讨论、交流和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实践操作和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对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当学生能正确识别和分类不同种类的垃圾时,即可认为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垃圾-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垃圾分类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明确产生垃圾的原因和危害。
2.能通过实际操作识别面前的垃圾,正确地分类垃圾。
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准备1.垃圾桶与分类标志牌:塑料桶、纸篓、厨余桶、可回收物桶、有害垃圾桶,以及对应的标志牌。
2.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五组,每组3-5人,每组一份分类标志牌。
3.备课材料:垃圾分类知识讲解。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以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垃圾分类?(二)探究1.教师对垃圾分类的概念进行讲解。
2.让学生分别带一张垃圾图片到讲台,让大家猜猜这些垃圾应该属于哪个分类。
3.分小组讨论并列出垃圾分类规则,让学生思考各种垃圾属于哪个分类,以及分类的原则。
(三)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活动。
教师提供一些垃圾,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分类操作。
2.教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正确分类垃圾,并纠正错误。
3.学生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的标志牌,并在每个分类桶旁贴上自己的手工标志牌。
(四)总结1.讨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出一个完整的垃圾分类流程。
2.结合实际,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四、教学效果本次教学活动结合了理论和实践,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通过活动,学生的垃圾分类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垃圾分类的实际推广和应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怎样正确处理生活垃圾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怎样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垃圾是指人们使用后丢弃的东西,它们会给环境和人类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中,如何正确处理生活垃圾是课程内容之一,也是孩子们必须学会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重要课题。
正确分类是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核心。
根据物品种类,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其中,可回收物指的是可以利用的废品,例如纸张、瓶子、罐子、金属和塑料袋等。
而有害垃圾则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垃圾,例如电池、荧光灯管、废药品、化学品等。
厨余垃圾则是指由餐厨废弃物组成的垃圾,例如菜叶、水果皮、骨头等。
其他垃圾则是指除上述三类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
在正确分类的基础上,孩子们还需要学会如何分类投放。
例如,可回收物需要轻放、清洗,并投放到指定的回收箱内,以方便回收。
有害垃圾需要单独收集,并送到指定的有害垃圾处理中心进行专业处理。
对于厨余垃圾,则需要选择合适的包装袋,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而其他垃圾则需要注意不要与可回收物混合在一起,投放到指定的其他垃圾桶内。
要正确处理生活垃圾还需要注意垃圾的处理方式。
例如,对于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将其进行分类清除后,务必要及时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以免造成异味和滋生害虫;对于有害垃圾,则需要使用专用的袋子进行包装和封口,以避免有害物质外泄造成污染和危害;对于其他垃圾,则需要使用塑料垃圾袋进行密封后再投放到垃圾桶中,以减少异味和对环境的污染。
怎样正确处理生活垃圾,还需要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和支持。
家长应该通过身教和指导,让孩子们养成正确分类和投放垃圾的好习惯;社区应当加强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垃圾处理技能。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区三者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垃圾处理工作的价值和效率。
怎样正确处理生活垃圾是孩子们必须学会的重要技能和社会责任。
只有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习惯,才能切实减少垃圾对于环境和人类的危害,为美好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课教案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课教案——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降解、焚烧、填埋。
3. 环保意识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难点: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资料。
2. 学生准备垃圾分类的实物(如废纸、塑料瓶、厨余垃圾等)。
3. 教室环境布置,划分成四个区域,分别代表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环保动画短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2. 讲解: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各类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式。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正确分类和投放垃圾,学生跟随操作。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将带来的实物进行分类投放。
5. 讨论: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分类和投放垃圾。
2. 学生能够阐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处理和环保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直观地了解垃圾处理的流程。
3. 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计划根据学校教学安排,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垃圾分类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垃圾》
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或领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适于的学段/年级:小学四年级
一、简介
人类向自然界排放的垃圾越来越多,使地球面临着被垃圾淹没的危险,解决全球存在的垃圾问题已刻不容缓。
我们的地球能否在21世纪永保绿色的青春,生态环境能否那么美丽多姿,资源能否永续利用,都取决于今天少年儿童心中绿意的深浅。
见于此本节课是一节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产生的垃圾入手,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头脑风暴”式的发表对垃圾的种种见解,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生活的周边垃圾状况有初步的了解,进而通过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等知识,加深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和行为,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微机操作和上网能力,并且学生对周边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谈话导入—-联系实际、讨论交流—-网上学习、自主探究—-拓展延伸”等几个基本环节,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中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即教学中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会主动学习以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求。
为此,本节课教学,教师期待实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头脑风暴"式的发表对垃圾的种种见解, 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生活的周边垃圾状况等问题有初步的了解,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谈起,让学生感受到垃圾就在我们身边,解决垃圾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3、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搜集提取信息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鼓励学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分析,鼓励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5、使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发展自己。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其主动、生动地全面发展。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策略水平。
采用“谈话法”,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愉快、融洽的教学氛围中进行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
通过赏识评价、及时评价和总体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爱学、乐学。
五、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
1.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声像、图文并茂,能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教学目的。
2.互联网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的与教学紧密相关的信息资料,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行自学。
既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能真正实现教学的差异性,兼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六、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在课前先初步了解学生对垃圾的认识情况。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垃圾的图片,录像和动画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作课件.
学生在课前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上网查找所需的资料。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任务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垃圾吗?
2、师讲:我们的生活在不断的制造着垃圾,所以有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谈一谈并且初步的研究研究垃圾好吗?{板书课题——垃圾}
说明:
此环节,通过教师与学生亲切的交谈来引入课题,给学生创设民主、
平等、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二:联系生活,讨论交流:
师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们的家里都能产生哪些垃圾?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并且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
然后全班集体交流,教师适当的纠正总结.
2.师问:这么多的垃圾你们家都是怎样处置的?
学生畅所欲言,各自谈自己家里的情况。
3.师问:同学们考虑一下,那些回收了的垃圾都可以干什么?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并且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
然后全班集体交流.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师适时调控,相机点拨,及时肯定,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4.师问:你们家里那些废弃了的,不可以回收的垃圾师怎么处置的?学生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回答。
5.师问:刚才同学们谈到了这么多的垃圾,都是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除了生活中的垃圾,想一想社会上还有哪些垃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说明:
(1)、这几个环节按问题层次安排了三次讨论交流活动,使学生之间的交往不断加深,自觉主动得将课堂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2)、通过"头脑风暴"使大家有机会自由发表对垃圾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听取他人的观点,使每个学生从集体的财富中汲取营养,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谈起,让学生感受到垃圾就在我们身边,解决垃圾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充分享受交流的快乐。
(5)、教师“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见解,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采用赏识评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6)、教师采用谈话法,以平等的态度,及时引导点拨,互动式开展交流活动,体现了教师的调控作用,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了新知,学会了合作,提升了自信,锻炼了思维,张扬了个性,展现了自我。
6.观看一段有关垃圾的录像资料。
(这段资料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垃圾污染,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的分类。
)
说明:
(1)、通过观看录像,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起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2)使学生对垃圾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同时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任务三:网上学习,自主学习。
1、师问:录像看完了,同学们考虑过没有,既然垃圾的种类这么多,我们能不能只用一种方法来处理垃圾呢?既然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那么我们在回收垃圾的时候应当怎么办呢?
2、研究垃圾的分类:
(1)师讲:到底垃圾分为几类呢?请同学们上网查找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然后前班集体交流。
说明:
①互联网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的与教学紧密相关的信息资料,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行自学。
既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能真正实现教学的差异性,兼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③学生把自己搜集的信息在班上交流,分享资源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个性。
(2)师讲: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垃圾分类的动画片,我们一块来看一看。
学生观看,然后教师提问:看了动画片你知道了什么?
说明:
①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声像、图文并茂,能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教学目的。
②动画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垃圾分类的知识,从而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研究垃圾的处理:
(1)师问:垃圾分好类后,就要对不同的垃圾进行相应的处理,还是请同学上网查找有关垃圾处理的资料。
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然后全班集体交流。
(2)师讲: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现在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堆肥等很多的方法,如果垃圾处理不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播放一组图片。
说明:
①通过观看图片资料,可以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生活垃圾必须要处理好,如果处理不好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②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图文并茂,能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任务四:拓展延伸:
教师小结:在刚才的交流中,同学们获得了许多的知识,那么到底每一类垃圾又都包括些什么?每中处理方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国外既有哪些先进处理技术呢?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作为单位用多种形式继续查找有关的资料,有的可以做成手抄报、有的可以上网、有的可以做成课件,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好吗?
说明:
①让学生就垃圾这个内容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调查研究。
为今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②还可以让课堂探究不断的向课外延伸,体现了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学内容及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教学过程总体说明: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以上四个任务完成,教师的教学组织也在这四个任务中体现,教学目标也在这四个任务过程中得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