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教案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对成语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2. 成语误用的原因分析。
3. 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成语误用的原因分析。
2. 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误用的案例、成语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准备成语积累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几个成语,让学生说出正确的意思。
2. 提问: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误用的情况?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成语误用。
二、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1. 教师展示成语误用的案例,如“举案齐眉”误用为“举案齐眉”。
2. 分析成语误用的类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搭配不当、重复累赘等。
3. 学生举例说明成语误用的现象。
三、成语误用的原因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成语误用的原因,如:对成语含义理解不准确、受方言影响、受广告语、网络用语等影响等。
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四、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1. 教师总结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a. 理解成语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b. 了解成语的用法和搭配,避免褒贬误用、搭配不当。
c. 注意成语的重复累赘,避免使用过多。
2. 学生练习正确运用成语,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原因和正确运用方法。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 学生收集成语误用的案例,并分析原因。
2. 学生自选一个成语,编写一段含有该成语的句子,注意运用正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原因和正确运用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充分了解成语误用的现象。
2. 引导学生分析成语误用的原因,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褒贬误用学案

成语误用归纳——褒贬失当【考点分析】成语是具有感情色彩的。
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
具有褒义色彩的成语,通常表达肯定、赞扬的情感态度,而含贬义色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与批判的情感态度,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中性色彩的成语。
有的成语感情色彩比较明显,如罄竹难书、众叛亲离、溜须拍马、光明磊落、才华横溢等。
有的成语感情色彩不太明显,但是它含有表示优劣、美丑、好坏的语素,可以通过这些语素进行推测,如“人满为患”,“患”指祸患,既然成为了祸患,那就是表否定和批判的,是贬义词。
有的成语直接看不出感情色彩,需要通过理解它的意思来把握,如“面目全非”,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通过解释可以得知它是贬义词。
有些成语,具有多种感情色彩,如“粉墨登场”,当它表示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时是中性词,当它表达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的意思时,是贬义词。
有很多成语具有鲜明的褒贬色彩,运用时若不能根据句子感情倾向的需要选取成语,就会损害表情达意,或令人失笑。
例①《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例②《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例③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例④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辨析】例①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
含褒义。
例②中“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含贬义。
例③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
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例④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这句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是误认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以上都是由于色彩不当而造成的成语误用。
要注意的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不属此列,它是作者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故意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一般情况下,往往加“引号”以加以区分。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成语误用的辨识能力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的误用情况及辨识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3. 成语的误用情况及辨识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误用情况3. 互动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成语使用心得4.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2.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成语的含义、结构、来源和分类3. 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成语在句子中的正确运用,强调成语的语义、感情色彩和搭配关系4. 分析成语的误用情况:列举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如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当等,并解释误用的原因5. 训练学生辨识成语误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6.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成语及其使用心得,互相交流学习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分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和辨识能力。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发现和纠正错误。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成语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成语在日常沟通中的重要性。
2. 成语接龙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学生需要接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以此类推。
这个活动有助于学生记忆成语并提高反应能力。
3. 成语故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熟悉的成语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其他学生理解和记忆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避免常见错误;3. 提高学生对汉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2. 常见错误类型及纠正方法。
教学难点:1. 成语的正确运用;2. 识别和纠正常见错误。
二、教学准备教材或教学资源:成语故事书、成语卡片、PPT等;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强调成语的结构、来源和修辞特点。
介绍成语的四字短语特点,使学生对成语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常见错误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提出纠正方法。
例如:错误案例1:他每天都在努力学习,但还是成绩平平。
(应为“成绩优异”)错误案例2:这个电影非常好看,我看了三遍。
(应为“引人入胜”)4. 实践演练(10分钟)教师发放成语卡片,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纠正成语使用错误。
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并进行评价。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成语,并尝试运用到写作中。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五个成语,了解其基本含义和用法;2. 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成语,注意避免常见错误。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成语接龙游戏(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并注意成语的逻辑关系。
通过游戏,巩固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2. 成语辨析比赛(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成语辨析比赛。
成语误用类型教案

成语误用类型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2. 帮助学生掌握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意识。
教学重点:
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2. 如何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背景。
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错误。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遇到的成语误用情况,并讨论如何纠正。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正确用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因为成语误用而引发的误会或笑话,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成语的基本知识,包括成语的定义、来源和特点,以及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如望文生义、张冠李戴、画蛇添足等。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成语误用的例子,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类型,并给出正确的用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纠正成语误用的经验和技巧。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成语的规范使用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测试、小组报告、口头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成语误用类型的掌握情况。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导入

初中数学心理阴影教案反思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内容: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数学交流、数学应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心理阴影的形成原因及危害;2.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数学困难和挫折,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4.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心理阴影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数学心理阴影的形成原因,如:学习压力、家长期望、同学竞争等;2. 教师讲解数学心理阴影的危害,如:影响学习效果、降低自信心、阻碍数学思维发展等;3. 教师讲解如何克服数学心理阴影,如:正确面对困难、调整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状况;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学生的数学心理阴影形成原因及危害;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数学学习经历,讨论数学心理阴影的形成原因及危害;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数学心理阴影的形成原因及危害;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2. 学生分享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克服心理阴影的经历和方法;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数学心理阴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学心理阴影的认识程度;2. 学生是否能正确面对数学困难和挫折,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3. 学生是否能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4.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成功体验。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心理阴影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容易误用的成语开课教案

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开课时间:2018年12月25日开课地点:录播室开课人:陈智民教学目标:1、进一步拓展知识面,进一步积累一定量的成语。
2、感受汉语言文化的精妙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汉语言之情。
3、掌握正确使用和辨析成语的方法。
4、了解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提高成语运用的辨析能力一、导入:看图猜成语二、什么是熟语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
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
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应读:shú,yǔ(一)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怎样判断正误?(1)一看句子的中心辞,(2)看成语意思的指向示例: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指的是“技艺”而不是“全面”“整个局面”,所以用错。
2、我们隔壁的一家人与人交往十分慷慨,从不吝啬,被人们称为大方之家。
中心词是“慷慨”,“大方之家”是指有见识有专长人家,所以用错。
课堂训练:1、追悼会上,人们长歌当哭,沉痛悼念伟大的小平爷爷。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
把它理解为大声哭泣。
2、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3、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不是闲适的田园生活。
4、那个“梁上君子”,经常登堂入室,盗窃财物,最终被绳之以法。
比喻学识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褒贬不分: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误用。
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辨析方法:(1)看是欣赏还是辩词(2)看成语是褒义还是贬义。
常见的成语误用解说教学设计

常见的成语误用解说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common idiom misuse exp lanation常见的成语误用解说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短语句词是一个语法学术语,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一类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本教案根据短语句词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黑色的高三漫不经心地就来了。
漫:随便。
指人对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瑟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比喻夫妇不和。
不能用于其他人物关系。
3.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指对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极度愤慨。
不能用于对自然灾害等。
4.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娓娓道来,不拉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用于表现听者一方的感受。
5.实际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经历,使他时时刻刻念念不忘。
念念:时刻思念着。
形容牢记心上,时刻不忘。
一般不用于不幸和痛苦的事情。
6.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失误也一笔抹杀了。
指把成绩、优点全部勾销或全盘否定,一般不用于否定错误或罪行。
7.二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场改革与我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休:喜;戚:悲伤,不幸。
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形容彼此利害一致。
一般用于人与人或人与集体之间,而不用于事物。
8.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敷衍了事。
敷衍:做事不认真。
随便应付一下,就算把事办了。
用于对事。
9.这场戏真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
不用于演戏。
10.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反思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反思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及修改方法;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3.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2. 修改方法: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和语境进行修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成语误用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知成语误用的现象;2.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误用的原因和危害。
二、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15分钟)1. 望文生义:解释成语的本义,指出错误理解成语的现象,举例说明;2. 褒贬不当:区分成语的褒义和贬义,指出错误使用成语的现象,举例说明;3. 搭配不当:分析成语的搭配习惯,指出错误搭配的现象,举例说明;4. 用错对象:指出成语使用对象的限制,举例说明;5. 重复冗赘:分析成语的意义,指出重复冗赘的现象,举例说明;6. 谦敬错位:区分成语的谦敬用法,指出错误使用成语的现象,举例说明;7. 自相矛盾:分析成语的意义,指出自相矛盾的现象,举例说明;8. 不合语境:根据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指出不合语境的现象,举例说明。
三、练习与讲解(15分钟)1. 学生自主练习,找出课文中的成语误用实例;2. 教师选取部分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修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和修改方法;2. 提醒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成语的正确运用。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收集成语误用的实例,进行修改并总结;2. 写一篇关于成语误用的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和修改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成语的正确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1. 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望文生义。
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成语意义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语;2. 学生在运用成语时,常常出现搭配不当的现象。
成语误用之一----望文生义

(2)承接式, 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主谓式, 胸有成竹 杞人忧天 叶公好龙 毛遂自荐
(4)动宾式, 不见经传 莫名其妙 如数家珍 如丧考妣
(5)动补式, 退避三舍 逍遥法外 荒谬绝伦 轻如鸿毛
(6)动宾补式, 问道于盲 贻笑大方 拒人千里 入木三分
(7)因果式,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望文生义原因
①只从字面去理解其意思;
②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复存在,
现只存在它的引申义。
3、解题技巧
(1)把握重点语素。
如:“文不加点”,是说“写文章非常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形容才思敏捷,下
笔成章。“点”,在这里是“涂改”的意思,而不是字面意思——“文章不加标点符
例 2、“千方百计”不能作“百计千方”;“铜墙铁壁”不能作“钢墙铁壁”。
③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例 3、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④感情的褒贬性。含有褒贬色彩
例 4、无所不至(贬) 无微不至(褒)
⑤结构的丰富性。
例 5、 (1)联合式, 披坚执锐 苦尽甘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成语误用之一——望文生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成语深层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及,归纳答题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白成语的内涵来自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成语含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正确使用成语,是高考说明中考试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从近年的高考语文试
正确使用成语教学案

正确使用成语教学案正确使用成语【解题策略】为了在考试中做到万无一失,我们首先应做个有心人,建立常用成语正误档案,把课内学到的、课外看到的常用成语进行正误归类,有时间拿出来看看,加深记忆,强化积累。
其次,应理解成语误用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点:1、褒贬不当。
成语一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如: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
....【解析】““死得其所”意思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含有褒义。
这个成语用在句中,色彩不当。
2、不辨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形容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运用错误。
如:①小徐是我童年时代青梅竹马的朋友,当年我们如亲兄弟一般天天在一起玩。
....②翘首西望,海面上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解析】“青梅竹马”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只能用于男女儿童之间的关系感情,不能用于小男孩之间或小女孩之间。
“巧夺天工”指人工制作的精巧胜过天然。
“苍山”“洱海”是自然景观。
不是人工景观,故不能用。
3、不明词义。
成语的意思具有整体性,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思与句子语义相悖。
如:①有的同学写得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从中吸取教训。
....【解析】“文不加点”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不足为训”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值得训斥、责备。
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不值得作为典范和规则。
训,典范、规则。
不明词义的结果,就会望文生义,导致答题失误。
4、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上谦辞,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人。
如果辨析不清,就会误用。
如:①您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初中成语误用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热爱,增强语文素养。
3.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
教学难点:1. 识别成语误用的能力。
2. 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准备:1. 成语误用的案例。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分享自己喜欢的成语。
2. 提问:你们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理解上的困难或者误用的情况?二、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15分钟)1. 成语的含义与实际意义不符。
- 举例:心旷神怡,原意是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误用为形容景色优美。
2. 成语的感情色彩误用。
- 举例:得意忘形,本意是形容人骄傲自满,忘乎所以,误用为形容人很高兴。
3. 成语的适用对象误用。
- 举例:指手画脚,原意是指着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误用为形容动作夸张。
4. 成语的结构和搭配误用。
- 举例:倾盆大雨,形容雨势非常大,误用为形容雨下的很快。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呈现成语误用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析误用的原因。
3. 教师总结,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四、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否。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及时给予反馈。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成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否,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避免机械记忆。
同时,要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初中语文成语易错系列教案

初中语文成语易错系列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成语易错点,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增强语文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易错点分析3. 成语易错举例4. 成语易错练习教学重点:1. 成语易错点的理解和掌握2. 成语易错练习的解答和分析教学难点:1. 成语易错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2. 成语易错练习的独立解答和分析教学准备:1. 成语易错资料的收集和整理2. 教学PPT的制作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成语产生兴趣。
2. 提问:你们在学习成语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二、成语易错点分析(15分钟)1. 向学生讲解成语易错点,包括同音字、形近字、意义混淆等。
2. 举例说明成语易错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成语易错举例(20分钟)1. 向学生展示成语易错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2. 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分析,解释成语易错原因。
四、成语易错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成语易错练习题目。
2. 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成语易错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成语易错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
2. 向学生推荐一些成语学习的资源,鼓励他们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成语易错点,让学生深入了解成语的误用原因,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同时,教师要注重解答学生的疑问,耐心解释成语易错点的含义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成语易错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成语运用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常被误用的成语教学设计

经常被误用的成语教学设计Idiom teaching design often misused经常被误用的成语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短语句词是一个语法学术语,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一类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本教案根据短语句词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

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3. 培养学生识别和纠正成语使用错误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3. 识别和纠正成语使用错误三、教学准备1. 成语资料卡片2. 成语错误例句3. 教学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成语产生兴趣2. 新课内容:讲解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如成语的意思、用法、搭配等3. 实例分析:分析成语错误例句,引导学生识别和纠正错误4.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练习使用成语,教师巡回指导5. 总结环节: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的正确使用五、课后作业1. 收集五个成语,了解其意思、用法和搭配2. 运用所学的成语,写一篇小短文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能在适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成语。
3. 学生能够识别并纠正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错误例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力。
3. 实践性教学法:通过小组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成语的知识点。
八、教学内容1. 成语的起源和演变:介绍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成语的构成和特点:分析成语的词义、结构、修辞等特点。
3. 成语的正确使用:讲解成语的语境、对象、感情色彩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4. 成语错误类型:列举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如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等。
九、教学活动设计1. 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2. 成语辨析竞赛:通过竞赛形式,训练学生快速识别正确与错误成语的能力。
3. 成语情景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将成语融入到生活场景中,加深对成语用法的理解。
十、教学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成语运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成语运用中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
2、能够准确辨析语句中成语运用的正确与否。
3、把握考题的答题技巧。
4、积累成语,提升成语运用的能力。
二、重、难点
1、掌握成语运用中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
2、正确辨析语句中成语运用的正确与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复习过程:
(一)考题回放
1、(2015年)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展区,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的同学蒙着眼睛为观众展示零件组装,娴熟的技艺不禁让人拍手称赞
....。
B、首上春晚的李宇春上演“分身术”通过刺绣工艺品营造唯美意境,呈现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
C、在毕业前夕举行的师生恳谈会上,同学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老师们现身说
法风趣幽默,同学们心中的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
D、对于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老赖”广大市民要协助提供其行踪及财产线索,
在公共场所公开“老赖”名单,让“老赖”四面楚歌
....。
2、(2014年)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五年不见的小学同学今天在成都萍水相逢
....。
B、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做试验,求得彻底了解,绝不囫囵吞枣
....,马虎了事。
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其巍峨磅礴,重
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
D、范冰冰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的武则天栩栩如生
....,演得真绝了。
二、火眼金睛——成语误用
1、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说说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恰当()
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
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
C、我们来到郊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
....,真是心旷神怡。
D、那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马革裹
...尸.的结局。
我的诊断1:
2、说说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恰当()
A、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
....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既然是“民心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
....,促其尽快上马,以造福市民。
D、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
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
....般地冒出来了。
我的诊断2:
3、说说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恰当()
A、元旦将至,一群正值豆蔻年华
....的小伙子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搞一些文艺节目。
B、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同学。
C、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
汗牛充栋
....。
D、本刊将洗心革面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最高水平攀登。
我的诊断3:
4、说说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恰当()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
....,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
到了竭泽而渔
....的地步。
C、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所赠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赠营业面积的三
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
....的局面。
D、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全神贯注
....的跟他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末班车。
我的诊断4:
三、师生共同归纳:成语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
(1)望文生义;(2)感情色彩(褒贬误用)
(3)成语适用对象;(4)不合语境,前后矛盾。
四、牛刀小试
1、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栩栩如生的报告,赢得了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B、面对着重重困难,她和奶奶相依为命,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C、时间风驰电掣,转眼间我们初中要毕业了。
D、临近期末,各种考试接踵而至,我都快麻木了。
2、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制止滥砍滥伐。
B、事情一件件、一桩桩地紧跟而至,人手反而减少了,让留守的人目不暇接。
C、世界游泳名将罗雪娟这次在巴塞罗那世锦赛初出茅庐就得了三块金牌。
D、谁知细雨蒙蒙,连绵不断,刮来秋风瑟瑟,遍体生凉。
4、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B、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十分钟时间才做完,真是小题大做。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5、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王帆竞选班长成功,就职演说那天,他精心准备后粉墨登场。
B、某厅长前不久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丑行而被停职,真是雪上加霜。
C、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D、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也无可非议,因为谁也不能规定作者应该怎样写。
6、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B、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弟弟对什么都好奇,一有不明白的事,总要问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