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一、导入:
从1927年以“上海征服者”形象首次登上《时代》封面,直到去世,蒋介石前后10次登上时代封面。这既是蒋介石个人命运的浮沉缩影,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浮沉缩影。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封面故事里讲述了一周以前的上海,在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武装斗争中,“布尔什维克”与美国水兵发生的冲突。在这场冲突背后的较量中,蒋介石被美国人寄予厚望。美国人笔下1927年的蒋介石,已经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光头形象。画面上的蒋介石眉头紧锁,眼睛炯炯有神,一副威严的军人派头,呼应着画像下对他“蒋介石将军”的称呼。8天之后的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以武力流血的方式解除了上海工人纠察队武装,“四·一二”由此成了第一次国共分裂的标志性事件。关于这期封面人物的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那么孙中山逝世后的一直以孙中山继承者自居的蒋介石将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呢?国共两党在北伐后各自的前途和命运又将如何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革命的失败:
(1)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国民党是如何一步步分裂国共合作的。展示廖仲恺先生牺牲处纪念碑及廖仲恺先生像。廖仲恺是伟大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和伙伴。他早年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同孙中山流亡日本。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任黄埔军校党代表,财政部长,工人部长农民部长等职。他全力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极力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在位于广州市越秀南路的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遭国民党右派买凶暗杀遇刺牺牲。——暗杀左派人士廖仲恺(黄浦军校国民党党代表)就是国民党领导集团向右转的一个标志,也是日后政变的前奏曲。
(2)国民党右派的叛变:
蒋介石是革命队伍中披着伪装的阴谋家野心家,早在北伐前,蒋介石就开始了夺取政权的活动。他先后炮制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为了排斥共产党人,夺取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军权,命令海军的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调派中山舰到黄埔候用。第二天,中山舰开到黄埔。蒋介石却诬指中山舰擅自开入黄埔,是共产党阴谋暴动。20日,蒋介石以此为借口,命令逮捕了李之龙。扣押中山舰,宣布广州全市戒严,还包围苏联顾问团住处。这样就迫使共产党员退出黄埔军校和第一军蒋介石夺取了军权。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即策划从国民党的领导机构中排挤共产党、全面控制国民党的党权。1926年4月1日,蒋介石又搞了个整理党务案。简单的说就是蒋介石想要搞清楚都多少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党内,在搞清楚之后,蒋介石驱逐了在国民党内任部长职位的共产党,自己亲自担任了中央组织部部长兼军人部部长,随后,又任国民党中央常
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党最高军事权利。自此蒋介石一手控制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
(3)“四一二”政变:
1927年北伐初期取得胜利后,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进入上海后立即谋划反革命政变。4月12日凌晨,全副武装的青红帮流氓数百人冒充工人先后在闸北、南市、虹口等地袭击工人纠察队,随后事先埋伏好的大批军警以调解“工人内杠”为名,展开对共产党员的逮捕和屠杀。
展示图片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出对共产党的残杀手段是多么残酷。在事变后3天中,上海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踪者5000多人,优秀共产党员汪寿华、陈延年、赵世炎等光荣牺牲。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中国阶级关系和革命形势的重大变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从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完全转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从此,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完全从革命统一战线中分裂出去。
于此同时我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在北京北张作霖杀害。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能够发动这场政变呢?(意在分析蒋介石的阶级本性)展示图片蒋介石宋美龄结婚,上海青红帮老大,杜月笙黄金荣等。
第一,帝国主义的扶住。第二江浙财阀的支持。第三,北伐军的武力。
(5)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展示图片。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加上北方的张作霖奉系军阀,中国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三个政府并立的局面,(6)“七一五”政变:
于此同时在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同共产党决裂,制造了七一五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汪精卫本着“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原则大肆屠杀共产党员。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使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中途夭折,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7)两次反革命政变造成国共决裂,国民大革命失败。那么我们来看一组材料【材料一】:“中国革命么?谁革谁的命?谁能领导革命?如何去争领导?领导的人怎样?”——瞿秋白:《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1927年中共五大【思考讨论】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又有哪些经验教训?(结合探索与争鸣,根据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并总结归纳。)
失败原因:
客观: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反革命阵营力量强大,国民党反动派互相呼应,以政变形式袭击共产党人。
主观:中共处于幼年阶段,缺少政治经验。中共某些主要领导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认识不清,对国民党右派妥协退让。共产国际帮助了中国革命,但也做出了不少错误的指示。
深刻教训:
正确认识统一战线领导权。(之后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南昌起义)
探索自己的革命道路,完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真正意义上的相结合。(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
2、国民政府的统一
(1)宁汉合流
含义:1927年9月,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同汪精卫集团在反共的基础上实行反革命合并,成为“宁汉合流”。蒋介石和汪精卫在反共反人民上有着一致的观点,因此双方合并势在必行。
(2)东北易帜
宁汉合流后蒋介石继续北伐,统一全国。1928年6月初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改北京为北平。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回关外事被日本人炸死于皇姑屯,这就是著名的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的原因:虽然日本帝国主义是张作霖背后的支持者,但由于张作霖没有答应日本侵略中国“满蒙”的条件,日本人决定除掉他,重新扶植听话的代理人。于是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又一次暴露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本质一。张作霖被炸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司令,当时张学良只有27岁,国民政府极力劝说张学良服从于它,日本帝国主义也不断向张学良施加压力,威逼东北“独立”。在这样的形势下,假如你是张学良,你如何应对时局?(提问学生)
我们看看张学良又是如何应对的:张学良鉴于皇姑屯事件的教训,集国恨家仇于一身,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毅然于1928年底发表通电,宣告东北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将过去的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一正义之举史称“东北易帜”。
张学良有爱国的胆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爱国将领。他的爱国举动在以后将要学
习的西安事变中更有所体现。(为日后的学习做铺垫。)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先生在
美国辞世,为他的爱国之举,我们缅怀他。
【问题】:东北易帜对时局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练习与测评1)
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经过两次北伐之后,中国的军阀数量
大大减少,混乱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实现了统一。为日后全国范围的政治、经济
改革提供了条件。
日本阴谋暂时受挫,为“九一八”事变埋下伏笔。
二、
改订新约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重塑政府威信,制造对外“自主”形象,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重建中外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政治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