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无信不立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1),民信(2)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3)。”(《论语·颜渊第十二》)

【注释】

(1)兵:军备。

(2)信:信任。

(3)立:成立、稳固。

【翻译】

子贡问怎么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当政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这三项应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应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终究是要死的,老百姓如果不信任当政者,那么国家就不能成立了。”

【评析】

当政者要致力于三件最基础的事业,足食、足兵和让人民信任。“民以食为天”,“食”很重要,但是人民如果只求活命,不需温饱,那也不一定要依靠当政者。安全防卫也是,不一定非要跟着当政者不可。但是如果人民对当政者不信任,那么国家政事各方面,就很难推展开来,国内可能会内乱,无法稳固,这时候也别奢望要足食、足兵了。可见足兵、足食是建立在人民信任当政者的基础上的,就像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没有信任,也不可能交往,更不会建立起互动关系和随之而来的合作事业。以史为鉴,暴秦“弃礼义而上首功”(《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传》),形势逆转,没有征战的对象后,也就失去兵士对它的信任而很快内乱覆灭;而宋朝重文轻武,偏重防内,没有足兵,但还能让人民信任,所以国祚也长。当政者行仁政,广施德泽,必受人民爱戴,天下太平,丰衣足食。

【延展】

1、当政者应当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或当政者无德,民心必不服。以德服人,心悦诚服,近悦远来;以力服人,以暴易暴,冤冤相报。想想看:以德服人的国家会不会被以力服人的国家消灭?为什么战国时代六国会被秦国并吞?那六国有行德政、施仁义吗?

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政者应当谨慎体察民意向背,作为施政参考,不能违背诚信原则。古代明君他们懂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所以很能接受臣子的谏言,然而“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要当一位勤政爱民的仁君,没有很好的道德修养可能吗?你最欣赏历史上哪一位明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