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审三校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审三校”制度
一、三审
1.责编初审。
(1)仔细阅读撰稿记者稿件全文,掌握稿件的基本内容,审查稿件是否符合刊物的宗旨和报道范围。
(2)改正稿件中的错别字和病句等错误。
(3)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稿件应及时修改和补充。
(4)对外稿初审不符合要求的稿件应作退稿处理。
(5)对内容基本符合要求的稿件填写发稿单,并提出意见。
2.主编复审
(1)责编将选定稿件,送交主编二审。
(2)主编根据刊物宗旨、稿件质量和责编意见,对稿件作全面审查,并签署能否发表意见。
(3)主编对视觉总监、责任美编及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的大样进行审核,并对大样标题、副标题、图片说明、版式着重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审核后署名和日期交责任编辑修改。
(4)主编对视觉总监、责任美编及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的清样进行审核,无误后署名和日期交执行总编审核。
3.执行总编终审
(1)主编按栏目类别分批送执行总编终审。
(2)执行总编签署能否发表的定性意见,返回主编安排排版。
(3)主编将署名和日期的清样交执行总编终审,执行总编对
标题、版式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或批清,署名和日期并返回主编进行修改。
二、三校
1、初校。
初校由撰稿记者校对,在校对文字后与原稿对红改正后署名和日期,并交稿与责任编辑。
2、一校。
一校是在初校的基础上进行,责任编辑对撰稿记者原稿进行逐字逐句的校对。
编辑必须在校对表上签上校对意见。
一校完成后,责任编辑给每篇文稿编号。
清点校样,提供署名日期的txt文本文件的稿件与主编,经主编审核签发后由美术编辑进行排版。
3、二校。
责任美编出大样交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
撰稿记者及责任编辑对大样进行文字、标题、图片说明、版式的逐一校对,并与原稿对照对红。
责任编辑根据二校样(大样)的版面情况,进行认真检查,调整版面,定下当期版面并清点校样,校稿记者和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后交主编审核。
4、三校。
版面责任美编接主编审核二校稿(大样)与版面原稿对红,并进行改动。
修改后将署名和日期的三校稿(清样)交责任编辑对红。
记者对标题和文字进行对红,署名和日期后交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进行详细的单项抽查,校对时,对标题、眉题、副标题、作者姓名、人物职称、地名等重要内容要一一复查校对。
三校完成后,清点校样,若无重大修改,署名和日期后交主编、执行总编审定。
审定批清后返回责任编辑,并交责任美编逐字逐
句修改,检查无误后,出版文件。
一、什么是“三审制”
对于图书出版而言,审读书稿决定了作品的命运和出版社的成败,也影响作者的发展前途,有助于编辑提高编辑书稿的实务能力和保证书稿质量,关系重大。
三级审稿制度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是现行的审稿制度,三审制于出版管理而言是一种制度,于审读书稿而言是一种审稿方法。
所谓三审制,是指责任编辑(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均可担任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副主任)或由出版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复审(二审),社长或总编辑或者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终审(三审)。
三审制对各个审级都规定了具体的人物,在程序上交叉互补、递进制约,既可以实现对书稿客观、公正评价,也可以避免由于编辑人员知识不足和工作疏忽造成的失误,有助于对书稿质量的严格把关。
二、什么是“三校”制
三校——书稿发排出样时,先由照排人员毛校,然后出初样,送校对室校对。
校对人员对初样一般是一校、二校连校(由不同人)。
初样经两校后,称为“一校样”。
一校样经照排人员改样后出样,交校对室进行第三次校对。
按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校对人员第三次校对后,责任校对应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
整理工作,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并负责付印前的通读工作。
除重点图书外,许多出版社第三次校对后的校样,实际上就成了终校样。
终校样经照排人员“灭红纠错”后出的新样,就是清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