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

北京积水潭医院屈辉徐黎

原发肿瘤少见,解剖位置特殊,具有特殊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图1 脊柱肿瘤构成类别

原发良性肿瘤:骨软骨瘤、骨血管瘤、骨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软骨瘤、神经纤维瘤、骨样骨瘤、软骨母细胞瘤、神经鞘瘤……

肿瘤样病变:嗜酸性肉芽肿、动脉瘤样骨囊肿、纤维异常增殖症、孤立性骨囊肿……

原发恶性肿瘤:脊索瘤、骨肉瘤、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

转移性肿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甲状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黑色素瘤……

表1 脊柱肿瘤临床特点鉴别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简便、低廉、直观,有效提供病灶数量、骨破坏、钙化、骨化、椎体形态、椎间隙改变等信息。常规首选。

CT扫描:密度分别率高,避免前后重叠,在显示病变密度、强化特点、范围、软组织肿块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螺旋CT扫描可进行各角度重建,有助于清楚地显示病灶本身、与邻近结构的关系;CT 灌注扫描可动态观察肿瘤强化过程,用于判断病变性质、估计病变的分级分期、评价疗效等。主要方法。

MR检查:组织分别率高,对髓腔信号变化敏感,更有效地观察肿瘤范围、病灶内部结构、与邻近结构的关系;MR灌注、弥散成像、频谱分析对定性诊断有帮助。重要补充方法。

放射性核素显像:敏感,主要用于寻找病灶,少数组织特异性摄取的示踪剂可进行定性诊断。

血管造影:显示病变的供血血管,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法、进行术前栓塞。

图2 脊柱肿瘤影像学检查步骤

图2 脊柱肿瘤诊断分析要点

表2 脊柱肿瘤影像学特征鉴别

脊柱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1.血管瘤

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女性﹥男性,多无症状偶然发现;

脊柱各段均可发生,胸椎﹥腰椎﹥颈椎﹥骶椎;

多为单发,少数多发;

病灶位于椎体,少数可侵犯附件;

X线平片—“栅栏样”或“灯心绒样”,CT—“圆点花布

样”,MRI—T1WI及T2WI斑点样高信号,有强化

2.骨母细胞瘤

好发于10~25岁,男性﹥女性,局部轻度疼痛,无夜间痛,水杨酸制剂不能缓解;

胸椎和腰椎多见;

单发;

病灶位于椎弓,可累及椎体后部;

边界清楚的膨胀性破坏,边缘硬化,内部斑点样钙化或骨

化,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围弥漫骨髓和软组织

水肿,可有强化;

边缘模糊、内部骨化影减少或模糊、软组织肿块提示恶变3.巨细胞瘤

20~40岁多见,女性﹥男性,局部疼痛、酸胀和神经症状;

骶椎多见;

单发;

病灶位于椎体,易侵犯椎旁组织,骶椎病变位于骶骨上部,可越过骶髂关节;

膨胀性骨破坏,边缘模糊,表面有薄层骨包壳,内部呈强

化明显的实性成分,可有囊变区,T1WI低信号、T2WI高

信号

4.动脉瘤样骨囊肿

好发于10岁~20岁,男女无明显差异,局部疼痛、酸胀

和神经症状;

胸椎和腰椎多见;

单发,少数可累及邻近椎体;

病灶位于附件,可累及椎体;

“皂泡样”骨破坏,边缘锐利或硬化,可见骨嵴和骨样分

隔,晚期进行性骨化并自愈,内部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腔

和液-液平面,囊壁光滑、强化明显,MRI可见新旧不等

的出血灶

5.嗜酸性肉芽肿

好发于5~15岁,男性多见,局部疼痛、畸形,服用非类

固醇镇痛剂可缓解,血嗜酸细胞增高、血沉加快或正常;

胸椎、腰椎多见;

多数单发,可多发;

病灶位于椎体;

X线平片—“扁平椎”,周边可有硬化,MRI示T1WI均匀

低信号、T2WI均匀高信号,周围弥漫骨髓和软组织水肿;脊柱原发恶性肿瘤

1.脊索瘤

好发于40~70岁,男性﹥女性,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

骶骨和枕骨斜坡常见;

单发,可侵犯多个椎体;

广泛性溶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残留骨、钙化和大

片液化坏死区,MRI信号不均匀,有强化,椎间隙正常;2.骨髓瘤

分为孤立性和多发性两类,好发于40~70岁,男性﹥女性,全身疼痛、贫血、肾功能异常,本-周蛋白尿、骨髓异常

浆细胞增生;

多发/单发,并破坏颅骨、肋骨、骨盆等;

病灶位于椎体;

穿凿样骨质破坏,边缘清晰,可侵犯邻近结构、形成软组

织肿块,伴弥漫性骨质疏松,MRI可早期发现病变

3.淋巴瘤

发病高峰为45岁~75岁,男性﹥女性,局部疼痛、神经

症状和全身症状,如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

骨髓异常淋巴细胞增生;

多发,并纵隔、腹腔淋巴结肿大;

病灶位于椎体和附件;

不规则溶骨破坏,边缘模糊,病灶逐渐增大并融合4.Ewing’s肉瘤

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女性,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部分患者发热、贫血和血沉加快;

骶椎和腰椎多见;

单发,常侵犯邻近关节和骨;

病灶位于椎体,可侵犯附件;

不规则虫噬样骨破坏,边缘模糊,伴葱皮样或针状骨膜反应和不规则瘤骨形成,Codman三角、软组织肿块,强化明显且不均匀,MRI为T1WI等或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

脊柱转移瘤

脊柱转移瘤患者中,仅40%~50%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原发肿瘤以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最多见;

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神经症状和全身症状;

腰椎和胸椎多见;结肠癌多累及腰椎;

常多发;

病灶位于椎体,早期侵犯椎弓根;

溶骨型—胃癌、结肠癌和肺癌,成骨型—前列腺癌、乳腺癌、鼻咽癌和骨肉瘤,混合型;

病灶边缘清楚或模糊,缺乏硬化带,伴椎旁软组织肿块,

可侵犯邻近肋骨,强化不规则,椎间隙可增大,MRI信号缺乏特异性

肿瘤异质性简介

转自:曾庆平的博客 【新闻背景】 9月1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视点”栏目刊载了关于“肿瘤异质性” 的系列文章,从遗传与环境两个方面剖析了肿瘤异质性的起源,并站在临床角 度探讨了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前景。 早在1976年,Peter Nowell就提出了肿瘤异质性起源的“克隆演化”理论,他认为连续多轮克隆选择是导致肿瘤基因及其他分子变异的根本原因。 “克隆”是指无性繁殖,克隆演化只涉及体细胞,不涉及性细胞。 再往前回溯至1930年代,就有人注意到肿瘤功能及表型的异质性,因为发现小鼠肿瘤的某些细胞经过移植可以长出新的肿瘤,但移植另一些肿瘤细胞 却不会导致新肿瘤形成。然而,迄今为止对于肿瘤细胞的起源仍无定论,而肿瘤异质性的确认并未降低肿瘤治疗的难度。 【点评】 肿瘤干细胞还是肿瘤起始细胞? 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或称癌干细胞(CSC假说的提出及其模型的建立,人们似乎倾向于认为肿瘤起源于干细胞,而肿瘤干细胞正是肿瘤发生的 “罪魁祸首”。如果不清除肿瘤干细胞,即使经过化疗消灭了大部分肿瘤细胞,最终还是会复发和转移,并对化疗产生耐药性。于是,“擒贼先擒王”和“斩草除根”成为最先进和最有创意的肿瘤治疗理念。 为了把抗肿瘤药物这支“箭”更准确地射向肿瘤干细胞这个“靶”,人们争相寻找其区别于普通干细胞及其他正常细胞的分子标记。然而,经过多年努力,某些肿瘤的特异标记倒是找到不少,但所有肿瘤的共同标记却很少发现。有些标记则是先肯定而后否定,如脑瘤的CD133黑素瘤的CD271乳腺癌的CD44等。 尽管如此,肿瘤异质性依然客观存在,肿瘤中的确既有致瘤细胞也有非致瘤细胞。至于致瘤细胞是否肿瘤干细胞以及它们如何起源,一种观点认为,致 瘤细胞既有可能起源于干细胞或祖细胞,也有可能起源于具有分裂能力的普通体细胞。为此,建议将肿瘤干细胞改称肿瘤起始细胞或肿瘤原始细胞。 肿瘤异质性的概念 所谓肿瘤异质性包括肿瘤间异质性(不同肿瘤细胞之间的基因与表型不同)和肿瘤内异质性(相同肿瘤细胞以内的基因与表型也不同),其中肿瘤内异质性又有空间异质性(相同肿瘤不同区域不同)与时间异质性(原初肿瘤与次生肿瘤不同)之分。实际上,肿瘤异质性的基因结构与形态表现取决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肿瘤异质性的本质在于“外因”(环境)对“内因”(基因)的定型与重塑。 简而言之,肿瘤异质性指肿瘤内既有致瘤细胞亚群,也有非致瘤细胞亚群。同时,它也指肿瘤既起因于遗传不稳定性,也起因于表观遗传不稳定性。此外,它还应该涵盖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概念。除极个别情况外,肿瘤发生通常只涉及体细胞而不涉及性细胞。因此,人体的绝大多数肿瘤都不会遗传给后代,但种系基因缺陷所致肿瘤遗传倾向例外。

肿瘤科基本简介

肿瘤科基本介绍 一.科室发展简介 肿瘤内科创建于1996年3月,当时为了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周边无肿瘤医院,我们创立了肿瘤科,为患者们解决了路程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省城医院就诊的困难。故购买了钴60远距离外放疗机,模拟定位机。由刚开始的病员稀少,到现在逐渐增多。且得到了周边县市广大群众的认可。病人从住院10余名增加到现在40余名。治疗好转率逐年上升,根据病人的增多,病情的需求,于2011年又购置了直线加速器及热疗机,二维及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X刀治疗系统,可开展三维适形治疗图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10余来,本科室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浓厚的历史沉淀,营造了严谨求实、积极向上的学术及文化气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学科带头人及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梁玉翠主任(副主任医师)。自参加工作以来,继承并发扬光大了本科室的优良传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相关专业的发展及科室管理等方面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有效的措施,提出了在学科文化理念建设上“外树形象,苦练内功”等许多新的理念,并得到认可和院方的采纳,已成为该院的一个亮点。在学术方面,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本科室医护人员的队伍整体素质高,梯队趋于合理,在27名专业人员中,高级职称者2名,中级职称3名,他们绝大多数在

国内及省内最高学术单位进修1年以上。本科室的专业人员多是一专多能,即一个肿瘤临床医生具有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的多项专业技能,这为合理、有效地进行综合治疗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本科室的技术优势所在。我科10余年来在治疗方面总结出肿瘤病人前10位为: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直结肠癌、胃癌、肝癌、卵巢癌、鼻咽癌、脑瘤。在针对肿瘤放射治疗副反应如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局部皮肤损伤方面做出了努力,采取局部护理,灌肠等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处理,得到了广大病人的认可。护理方面针对患者长期输液,时间长,尤其化疗药物损伤血管等问题做出了努力,引进了PICC 中心置管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目前该技术已趋于成熟。 (1)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在梁玉翠副主任医师,苏峥主治医师,吴谦主治医师的领导下,本科室对恶性肿瘤的化疗最佳药物的选择,以丰富的经验,并在临床应用中使病人的治疗疗效较前有了明显提高。 (2)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在梁玉翠副主任医师,吴谦主治医师,乔俊敏主治医师的努力下,近年来本科室对更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做了一些探索,包括放射增敏的应用,本科室开展的X-线刀治疗已显示出独特的局部治疗效果。 学科发展及前景:目前本科拥有床位50张,其中放疗15张。配有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X-线刀计划系统、热疗机等成套先进设备,基本满足了广大病人的需求。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

临床诊疗指南(肿瘤科分册)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一、概述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肺癌诊疗水平,改善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 (一)高危因素。有吸烟史并且吸烟指数大于400支/年、高危职业接触史(如接触石棉)以及肺癌家族史等,年龄在45岁以上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二)临床表现。 1.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以下症状: (1)刺激性干咳。 (2)痰中带血或血痰。 (3)胸痛。 (4)发热。 (5)气促。 当呼吸道症状超过两周,经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

2.当肺癌侵及周围组织或转移时,可出现如下症状: (1)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 (2)癌肿侵犯上腔静脉,出现面、颈部水肿等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表现。 (3)癌肿侵犯胸膜引起胸膜腔积液,往往为血性;大量积液可以引起气促。 (4)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可以引起持续剧烈的胸痛。 (5)上叶尖部肺癌可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入口的器官组织,如第一肋骨、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剧烈胸痛,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表现。 (6)近期出现的头痛、恶心、眩晕或视物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应当考虑脑转移的可能。 (7)持续固定部位的骨痛、血浆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应当考虑骨转移的可能。 (8)右上腹痛、肝肿大、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应当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9)皮下转移时可在皮下触及结节。 (10)血行转移到其他器官可出现转移器官的相应症状。 (三)体格检查。 1.多数肺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患者出现原因不明,久治不愈的肺外征象,如杵状指(趾)、非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简介-历史及上市药物

肿瘤的靶向药物选择一一国内外已经上市的分子靶向(MTT)药物… 一、靶向药物(targeted medicine )简介 靶向药物是目前最先进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是随着当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产生的高科技药物。靶向药物与常规化疗药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作用机理:常规化疗药物通过对细胞的毒害发挥作用,由于不能准确识别肿瘤细胞,因此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殃及正常细胞,所以产生了较大的毒副作用。而靶向药物是针对肿瘤基因开发的,它能够识别肿瘤细胞上由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所决定的特征性位点,通过与之结合(或类似的其他机制),阻断肿瘤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增殖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杀灭肿瘤细胞、阻止其增殖。由于这样的特点,靶向药物不仅效果好,而且副作用要比常规的化疗方法小得多。靶向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小分子药物 小分子药物通常是信号传导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阻断肿瘤生长、增殖过程中所必需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诺华制药生产的格列卫(Gleevec ,通用名Imitinib )、阿斯利康生产的易瑞沙(Iressa ,通用名Gefitinib )均属此类; (二)细胞凋亡诱导药物 通过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的目的。如美国千年制药公司生产的Velcade (通 用名bortezomib )、Genta 公司生产的Genasense(oblimersen ); (三)单克隆抗体 例如赫塞汀(Herceptin,通用名Trastuzumab),用于治疗HER2基因阳性(过量表达)的乳腺癌。这类药物是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识别肿瘤细胞的。 除上述列举的已经进入临床使用的靶向药物外,另外还有多种靶向药物正在开发中。 二、肿瘤的靶向药物上市历史回顾: ■白血病费城染色体开启靶向治疗之门 早在I960年,美国费城的研究者发现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中存在一个染色体异常。数年后,研究者发现这是9 号和22 号染色体长臂易位的结果。由于这个染色体异常首先在费城(Philadelphia )发现,故命名为费城(Ph)染色体。该染色体也成为了40年后 上市的CML靶向治疗的靶点。2001年,首个被证实可对抗费城染色体分子缺陷的药物一一伊马替尼以FDA史上最快的速度(仅经过3个月评审)获批上市,自此成为CML勺标准治疗,使CML成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病。 第2个治疗CML的靶向药物是达沙替尼,2006年被FDA批准用于伊马替尼不耐受或耐药的CML2010年其适应证扩展至早期CML的初始治疗。同年,尼洛替尼获批用于CML2012 年,伯舒替尼(bosutinib )和普纳替尼(ponatinib )陆续获批治疗CML。 ■肺癌从EGFF到VEGF ALK 1987年,研究者首次证实肿瘤细胞上的受体一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 胞肺癌的生长和扩散中发挥重要作用。短短6年之后,首个靶向EGFR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吉非替尼获FDA批准,次年同类药物厄洛替尼获批。在 我国,自主研发的埃克替尼于2011 年用于临床。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的贝伐珠单抗于2006年获FDA批准与标准化疗联 合,作为不可手术的非鳞癌、已发生肺内或肺外播散,或已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的初始治疗。 2011年,靶向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通路药物克唑替尼(crizotinib )获准用于ALK

肝癌诊治指南(试行)

肝癌诊治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三、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肝癌 AFP: (a-fetoprotein)甲胎蛋白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CA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糖抗原19-9 ICG15:(Indo Cyanine Green)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 HBV:(hepatitisB virus)乙肝病毒 HCV:(hepatitisC virus)丙肝病毒 TAIT:( transarter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3DCRT:(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 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疗 四、诊断依据 (一)高危因素。 有乙型/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接触史、饮水污染史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二)症状。 具备高危因素,合并肝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黄疸、腹水者,应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三)体征。 1.多数肝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合并高危因素者,出现肝大伴或不伴结节、上腹肿块、黄疸、腹水、脾大等,应警惕肝癌可能。 3.肝掌、蜘蛛痣、血管痣和腹壁静脉曲张等为肝硬化体征。 4.临床诊断为肝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咳嗽、喀血、骨痛、病理性骨折、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四)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原发性肝癌,可能出现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肝脏功能改变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改变。2.肿瘤标志物检查 AFP(甲胎蛋白)是肝癌诊断中最好的肿瘤标记。AFP>400ng/mL一个月;或AFP>200ng/mL 持续二个月,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者,高度警惕肝癌,应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肿瘤放疗科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 肿瘤放疗分册

目录 第一章头颈部肿瘤 (1) 第一节鼻咽癌 (1) 第二节上颌窦癌 (7) 第三节筛窦癌 (8) 第四节口咽癌 (9) 第五节口腔癌 (11) 第六节喉癌 (12) 第七节甲状腺癌 (17) 第二章胸部肿瘤 (20) 第一节肺癌 (20) 第二节乳腺癌 (26) 第三节纵隔肿瘤 (31) 第三章消化道肿瘤 (35) 第一节食管癌 (35) 第二节大肠癌 (38) 第四章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44) 第一节肾癌 (44) 第二节膀胱癌 (47) 第三节前列腺癌 (50) 第四节睾丸肿瘤 (57) 第五节阴茎癌 (60) 第五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62) 第一节外阴癌 (62) 第二节阴道癌 (63) 第三节子宫颈癌 (63) 第四节子宫内膜癌 (68) 第五节卵巢癌 (72) 第六章淋巴系统肿瘤 (75) 第一节何杰金淋巴瘤 (75) 第二节非何杰金淋巴瘤 (78) 第七章骨及软组织肿瘤 (86) 第一节骨肿瘤 (86) 第二节软组织肿瘤 (86) 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88) 第一节颅内肿瘤 (88)

第一章头颈部肿瘤 第一节鼻咽癌 一、定义 鼻咽癌是鼻咽部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鼻咽癌居各种恶性肿瘤的第8位,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81%,在头颈部的恶性肿瘤中鼻咽癌的发病率则居首位。 二、诊断 (一)临床表现 ⒈颈部淋巴结肿大 2. 鼻部表现包括鼻堵,回缩性血涕及涕中带血。 3. 耳部表现常见耳鸣、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 4. 头痛确诊时约有70%患者有头痛,多表现为一侧为重的偏头痛,少数为颅顶枕后或颈项部痛。 5. 面部麻木约15%-27%患者有面部麻木症状,这是三叉神经受侵或受压所致的浅感觉异常,包括额面部蚁爬感、触觉过敏或麻木,是鼻咽癌前组颈神经受损发生率最高的症状。 6. 眼部症状表现为复视、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可因肿瘤侵至眶内或侵及颅底,眶尖眼外肌支配神经受侵引起。 7. 颅底受侵引发的颅神经麻痹综合征 ⑴眶上裂综合征:Ⅲ、Ⅳ、V1、V2颅神经麻痹,多伴头痛。 ⑵眶尖综合征:Ⅲ、Ⅳ、Ⅵ、V1颅神经麻痹及头痛。 ⑶垂体蝶窦综合征:Ⅲ、Ⅳ、Ⅵ颅神经先受累,继而Ⅵ和Ⅱ颅神经损伤致失明。 ⑷岩蝶综合征:又名海绵窦综合征或破裂口综合征,首先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继而顺次出现V3、2、1、Ⅲ、Ⅳ、Ⅱ颅神经麻痹。 ⑸颈静脉孔综合征:出现Ⅸ、Ⅹ、Ⅺ颅神经麻痹症状。 ⑹舌下神经孔症状:致舌下神经损伤,伸舌偏向患侧,患侧舌肌萎缩。 8. 远地转移临床表现以骨转移最多见,肺及肝转移次之。 (二)分期 目前,国内惯用的是1992年福州分期,国际上常用的是UICC分期,分别如下: 1. 1992年福州分期 1

肿瘤科基本介绍

肿瘤科基本介绍

————————————————————————————————作者:————————————————————————————————日期:

肿瘤科基本介绍 一.科室发展简介 肿瘤内科创建于1996年3月,当时为了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周边无肿瘤医院,我们创立了肿瘤科,为患者们解决了 路程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省城医院就诊的困难。 故购买了钴60远距离外放疗机,模拟定位机。由刚开始的病 员稀少,到现在逐渐增多。且得到了周边县市广大群众的认可。 病人从住院10余名增加到现在40余名。治疗好转率逐年上升,根据病人的增多,病情的需求,于2011年又购置了直线加速 器及热疗机,二维及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X刀治疗系统, 可开展三维适形治疗图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10余来,本科室 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浓厚的历史沉淀,营造了严谨 求实、积极向上的学术及文化气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 专业人才。 学科带头人及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梁玉翠主任(副主任医师)。自参加工作以来,继承并发扬光大了本科室的优良 传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相关专业的发展及科室管理等 方面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有效的措施,提出了在学科 文化理念建设上“外树形象,苦练内功”等许多新的理念,并得 到认可和院方的采纳,已成为该院的一个亮点。在学术方面, 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本科室医护人员的队伍整体素质高,梯队趋于合理,在27

名专业人员中,高级职称者2名,中级职称3名,他们绝大多数在国内及省内最高学术单位进修1年以上。本科室的专业人员多是一专多能,即一个肿瘤临床医生具有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的多项专业技能,这为合理、有效地进行综合治疗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本科室的技术优势所在。我科10余年来在治疗方面总结出肿瘤病人前10位为: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直结肠癌、胃癌、肝癌、卵巢癌、鼻咽癌、脑瘤。在针对肿瘤放射治疗副反应如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局部皮肤损伤方面做出了努力,采取局部护理,灌肠等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处理,得到了广大病人的认可。护理方面针对患者长期输液,时间长,尤其化疗药物损伤血管等问题做出了努力,引进了PICC中心置管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目前该技术已趋于成熟。 (1)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在梁玉翠副主任医师,苏峥主治医师,吴谦主治医师的领导下,本科室对恶性肿瘤的化疗最佳药物的选择,以丰富的经验,并在临床应用中使病人的治疗疗效较前有了明显提高。 (2)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在梁玉翠副主任医师,吴谦主治医师,乔俊敏主治医师的努力下,近年来本科室对更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做了一些探索,包括放射增敏的应用,本科室开展的X-线刀治疗已显示出独特的局部治疗效果。 学科发展及前景:目前本科拥有床位50张,其中放疗15

腮腺癌临床治疗指南

涎腺肿瘤诊疗指南 (2012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唾液腺肿瘤亦称涎腺肿瘤,包括三对大涎腺即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广泛分布于口腔,鼻窦,气管粘膜下的小涎腺。腮腺恶性肿瘤所占比例不足20%,颌下腺良恶性肿瘤约各占一半,舌下腺肿瘤中80%-90%为恶性肿瘤。小涎腺肿瘤中恶性肿瘤略多于良性。 【解剖及生理功能】 大涎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小涎腺数以百计,广泛分布于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的粘膜下。 1.腮腺 腮腺是三大涎腺中最大的一对,系浆液性腺体。腮腺区位于颧弓以下,颌骨下缘沿线以上,前外界为下颌支内面后份和翼内肌后缘,后外界为外耳道的前下部并延伸到乳突尖部。大体呈楔形。底向外尖向内,以面神经为界将腮腺分为深叶和浅叶。腮腺肿瘤约90%发生在浅叶。腮腺深叶在外耳道软骨下方绕下颌骨后缘向内,腮腺导管全长约3.5-5cm,直径约0.3cm,自腮腺前 缘穿出后平行于颧弓下约1.5cm水平的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转向内侧,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粘膜处。约50%的人有副腺体,多位于腮腺导管的上方。腮腺恶性肿瘤以黏液表皮样癌,恶性混合瘤及腺癌较多见,其他组织类型较少见。 腮腺淋巴结可分为腺内和腺外淋巴结,腺内淋巴结位于腮腺实质内,面后静脉周围。腺外淋巴结主要在耳屏前,腮腺前缘的咬肌表面以及腮腺后面和胸锁乳突肌间。腮腺的淋巴引流经腮腺浅和腮腺深淋巴结至颈浅和颈深上淋巴结。腮腺非上皮来源肿瘤中以淋巴瘤较常见,腮腺淋巴结转移癌常来自头面 部皮肤粘膜黑色素瘤,鳞癌及睑板腺癌。 2.颌下腺 颌下腺是混合性腺体,以浆液腺泡为主,位于二腹肌前腹、后腹和下颌骨下缘所形成的颌下三角内,紧邻下颌骨的内面和翼内肌的下部。舌下神经由腺体的内下方行于舌骨舌肌浅面入舌。舌神经在腺深部的上方经舌骨舌肌浅面入舌。颌下腺开口位于口底粘膜的舌下肉阜。颌下腺周围有4-6个淋巴结,

脊柱肿瘤病变

第16章脊柱肿瘤病变 病变的分型 为了便于回顾脊柱肿瘤病变,作者将这一章分为三部分,首先讨论的是硬膜外占位性病变:?多发椎体病变:转移瘤、骨髓瘤、血管瘤 ?单发椎体病变:嗜酸性肉芽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巨细胞瘤、骨样骨瘤/成骨细胞瘤、 脊索瘤(转移瘤、骨髓瘤、血管瘤也可归于此类) ?硬膜外间隙病变:转移瘤、淋巴瘤、白血病、血管脂肪瘤、脂肪沉积症(硬膜外感染亦 可呈肿块样,在15章讨论) 硬膜下(蛛网膜下腔)髓外(脊髓外)病变可分为: ?多发:转移瘤、淋巴瘤、白血病、神经鞘瘤、脊膜瘤、脑脊液囊肿 ?单发:前述的任意一种(脂肪瘤和错构瘤在13章讨论,囊虫病在15章讨论) 髓内(位于脊髓内)肿瘤和肿物少见,分类如下: ?单发病变: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神经节瘤、转移瘤、副神经节瘤、脊髓空洞症(和 脊髓水肿,两者均可多发) ?多发病变:成血管细胞瘤、转移瘤、淋巴瘤(最常见的髓内多发病变为炎症,在15章 讨论) 这一分类或许对于脊柱的肿瘤或肿块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所帮助。 387 硬膜外病变 多发病变 转移瘤 脊柱最常见的肿瘤是转移瘤(1),成人多见,原发部位常为乳腺、肺、前列腺、肾脏;儿童常见的脊柱转移瘤则来自神经母细胞瘤和Ewing氏肉瘤。好发部位为胸段、腰段,较少累及颈段。约10%的肿瘤患者有脊柱转移(1),90%的脊柱转移为多发。最常见的症状为疼痛,5%的患者主诉为脊髓压迫症状。压缩性骨折常见,转移瘤可侵入硬膜外间隙伴或不伴神经和骨结构的破坏。 图16.1 椎体转移瘤。矢状T1(A)和T2(B)像示斑片状异常信号。转移瘤的典型表现为T1低信号,这位乳腺癌患者并无椎管狭窄。另一患者的轴位增强T1(C)像示腹侧硬膜外间隙内强化的肿瘤形成“窗帘征”,即肿瘤被中脊分开。左侧腰大肌亦受侵。 388 传统认为转移瘤首先侵犯椎弓根,而骨髓瘤首先侵犯椎体,这一结论基于平片发现之上,或许与事实不符(理论上讲,肿瘤可首先侵犯脊柱的任一部位)。大多数脊柱转移瘤为溶骨性破坏,成骨性转移为前列腺癌或其他少见肿瘤如类癌病变转移的特征性表现。虽然核医学检查对于骨转移十分敏感,但是只有骨皮质破坏才摄取放射示踪剂,对于局限于骨髓内的转移瘤常漏诊。正因为此,作者认为MRI是最佳的检查方法,它不但可以提供骨的信息,还可以观察到潜在的或即将发生的脊髓压迫,其中最有意义的序列是平扫T1像(2)。转移瘤呈非特异的T1低信号(图16.1A),大多数为T2高信号(图16.1B)。注射造影剂后,多数转移瘤强化,强化程度与正常的骨髓一致,因此常为等信号而难以观察。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转移瘤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时,病灶难以观察易于漏诊。但压脂的增强序列则可很好的显示肿

肿瘤诊治规范(完整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管发〔2010〕1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各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卫生局: 为规范市、县级医院肿瘤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我部于2010年9月印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0〕153号),决定在16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开展8种常见肿瘤市、县级医院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为指导试点医院做好相关试点工作,我司组织制定了《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从卫生部网站医疗服务监管司主页下载),请你们指导试点医院做好相关工作。在试点工作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联系我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附件: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附件: 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一)肺癌(lung cancer)。 全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腺体或肺泡上皮的肺部恶性肿瘤。 1.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 一种特殊病理学类型的肺癌,有明显的远处转移倾向,预后较差,但多数病人对放化疗敏感。 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除小细胞肺癌以外其他病理学类型的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程方面具有一定差异。 (二)中心型肺癌(central lung cancer)。 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及以上的肺癌。 (三)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 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以远的肺癌。 (四)隐性肺癌(occult lung cancer)。 痰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未发现病变的肺癌。

2021年肿瘤治疗常用术语缩写

肿瘤知识补充: 1. 欧阳光明(2021.03.07) 2.NCCN证据级别分类: 1类:基于高水平证据(如随机对照试验)提出的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 2类 A:基于低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 B:基于低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基本同意,无明显分歧。 3类:基于任何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意见存在明显分歧*除非特别指出,NCCN对所有建议均达成2A类共识 3.肿瘤常用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2.1 生存的疗效评价指标: 1) 总生存期(OS,Overall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random assignment)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death)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随访结束日)。 2) 中位生存期:又称半数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尚存活的时间。由于截尾数据的存在,计算不同于普通的中位数,利用生存曲线,令生存率为50%时,推算出生存时间。 2.2 肿瘤反应的疗效评价指标: 1)无病生存期(DFS,Disease Free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第一次肿瘤复发/转移或由于任何原因导致受试者死亡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

随访结束日)。 通常作为根治术后的主要疗效指标。 与OS相比需要样本量更少,两组间PFS的差异往往会比两组间OS的差异更大,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更少的事件数来检验出差异. 目前对DFS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倚。 2) 中位DFS:又称半数无病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未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 3) 无进展生存期(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进展或死亡时间。 通常作为晚期肿瘤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目前对PFS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倚。 4) 疾病进展时间(TTP,Time To Progress):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客观进展的时间。 与PFS唯一不同在于PFS包括死亡,而TTP不包括死亡。因此PFS更能预测和反应临床收益,与OS一致性更好 在导致死亡的非肿瘤原因多于肿瘤原因的情况下,TTP是一个合适的指标 5) 客观缓解率(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是指肿瘤缩小达到一定量并且保持一定时间的病人的比例(主要针对实体瘤),包含完全缓解(CR,Complete Response)和部分缓解(PR,Partial Response)的

2020上半年肿瘤领域指南和共识汇总(附链接)

2020上半年肿瘤领域指南和共识汇总(附链接) 2020年已过半,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上半年发布的肿瘤科指南和共识。以下精选20篇,供大家临床参考。 肺癌 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2020.V6)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与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 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NSCLC 指南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指南之一,其每年的更新均纳入当年的最新研究进展。2020年6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非小细胞肺癌指南2020年第6版。 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ae19082092.html,/guideline/20879 推荐阅读:划重点| 2020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更新要点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0版) 肺癌是我国的高发肿瘤,《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自2016年首次发布,至今已更新5版,秉承CSCO恶性肿瘤指南紧跟领域内国

际前沿进展、兼顾我国临床实践可及性的特点,本版《指南》综合考虑药物可及性、地区医疗经济差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范围,以及我国医保报销政策等因素,同时重点参考包括我国研究者参与或主导的国际临床研究和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药物,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助力我国肺癌临床诊疗策略的优化与进步。 推荐阅读:一文盘点:2020 CSCO肺癌指南更新要点及相关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多学科共同参与的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对规范防治措施、提高中国肺癌诊治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给各级临床医师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意见,中华医学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新进展,并同时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和诊治的可及性,结合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制定了中国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旨在为专业的各级临床医师提供循证、指导性意见。指南的内容覆盖肺癌的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情况等。 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ae19082092.html,/guideline/20730

肿瘤治疗基本知识

肿瘤放化疗基础知识

一、肿瘤细胞生物学 肿瘤组织主要由3种细胞群组成: 增殖细胞群、静止细胞群和无增殖能力细胞群。 1)增殖细胞群是指处于增殖周期并不断按指数进行分裂增殖的细胞,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群比较多,所以肿瘤组织的生长迅速,这部分细胞占整个肿瘤细胞群的比率称为生长比率(growth fraction,GF)。GF值越大,肿瘤组织增长越迅速,同时对药物也越敏感,化疗效果好,如急性白血病;反之,GF值小,则肿瘤组织增长缓慢,但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因此化疗效果较差,如多数的实体瘤。 2)静止细胞群(G0期细胞) 这类细胞具有潜在的增殖能力,但暂不进行增殖,是后备细胞。当增殖细胞群的细胞因化疗、放疗或其他因素而大量伤亡时,G0期细胞即可进入增殖周期进行增殖,因此G0期细胞是肿瘤复发的根源。同时G0期细胞也是肿瘤化疗中的主要障碍,因为这部分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 3)无增殖能力细胞群这类细胞由于没有增殖能力,因而无法进行分裂增殖,最后老化死亡。 肿瘤细胞表现为不受约束而无限增殖。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的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增殖周期。根据细胞内DNA含量变化可将增殖周期分为4期: ①G1期(DNA合成前期) 此期主要为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②S期(DNA合成期) 此期内一方面进行DNA的复制,另一方面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③G2期(DNA合成后期) 此期内DNA合成已经停止,但仍继续合成RNA和蛋白质;④M期(分裂期) M期可分前、中、后、末4个时相,在此期内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一部分子细胞进入增殖周期进一步增殖,另一部分子细胞储备于G0期。凡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的生化条件或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或致肿瘤细胞死亡的药物,都可发挥抗肿瘤作用。 根据增殖周期中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可将抗肿瘤药分为两大类: 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nonspecific agents,CCNSA) 对增殖周 期中各期肿瘤细胞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有 些药物甚至对Go期的肿瘤细胞也有一定的 抑制或杀灭作用。烷化剂、铂类制剂和抗肿 瘤抗生素等均为周期非特异性的抗肿瘤药 物。此类药物对癌细胞作用强,杀伤力随剂 量增加而成倍增加,剂量反应曲线近直线。 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specific agents,CCSA) 本类药物仅对增 殖周期中的某一期的肿瘤细胞具有抑制或 杀灭作用。如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羟基脲 等可以抑制DNA合成,主要作用于S期的 肿瘤细胞;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等可以影响微 小管蛋白的合成而阻止有丝分裂,主要作用 于M期肿瘤细胞。此类药物对癌细胞作用一 般较弱,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杀伤作用。 小剂量时,杀伤力随剂量而增加,达到一定 剂量后,效应不再增加。

国际首部肿瘤营养指南专著--《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出版

25. Kumar R, Kobayashi T, Warner GM, et al. A novel immediate early response gene, IEX-1, is induced by ultraviolet radiation in human keratinocyte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8;253(2):336-341. 26. Rumelt S, Hogan NR, Rubin PA. Four-eyelid sebaceous cell carcinoma following irradiation. Arch Ophthalmol. 1998;116(12): 1670-1672. 27. Kim JH, Lee EJ, Hyun JW, et al. Reduction of radiation-induced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apoptosis by dithiothreitol. Arch Pharm Res. 1998;21(6):683-687. 28. Varghese S, Jung M. Overexpression of Rb and E2F-1 in ataxia- telangiectasia lymphocytes. Arch Pharm Res. 1998;21(6):640-644. 29. Ikonomov OC, Sbrissa D, Venkatareddy M, et al. Class III PI 3-kinase is the main source of PtdIns3P substrate and membrane recruitment signal for PIKfyve constitutive function in podocyte 收稿日期:?2017-04-15 本文编辑:王晓琳endomembrane homeostasis.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5; 1853(5):1240-1250. 30. Kuger S, Flentje M, Djuzenova CS, et al. Simultaneous perturbation of the MAPK and the PI3K/mTOR pathways does not lead to increased radiosensitization. Radiat Oncol. 2015;10:214. 31. Nemazanyy I, Montagnac G, Russell RC, et al. Class III PI3K regulates organismal glucose homeostasis by providing negative feedback on hepatic insulin signalling. Nat Commun. 2015;6:8283. 32. Chang L, Graham PH, Ni J, et al. Targeting PI3K/Akt/ 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radioresistance.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15;96(3):507-517.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7年6月第4卷第2期 Electron?J?Metab?Nutr?Cancer,Jun.?2017,Vol.?4,No.?2·211· 国际首部肿瘤营养指南专著--《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出版近日,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举行新书发布会,热烈庆祝国际上第一部肿瘤营养指南专著--《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出版发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教授、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杜贤总编辑、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卫计委《医学参考报》报社周赞社长等知名人士出席了新书发布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联合发布。是国际上第一本系统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讨论肿瘤营养治疗的专门著作。从制定指南的宗旨、制定指南的方法、肿瘤营养治疗通则开始,依照肿瘤营养治疗的实际流程一直向前,从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通路的建立、营养制剂的选择,到营养干预的实施、治疗效果评价、并发症预防、营养治疗护理,最后到家庭营养指导,覆盖了临床肿瘤营养治疗的全部过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新华医院、第六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卫计委北京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天津南开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鼓楼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肿瘤医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邵逸夫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吉林省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等单位近百名专家直接参与了本书的编写、讨论、修订工作。学会先后安排数十次的小范围讨论,征集百余专家修改意见,编写人员进行近千次修改更新。历时3年,终于完成。因此,本书是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正如石汉平教授在前言写道,希望本书成为规范肿瘤营养治疗的准则,指导肿瘤营养治疗的纲领。是飞行的塔台,更是远帆的航标。 ·微信·

肿瘤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肿瘤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史采集】 1.注意询问与肺癌发生有关的病史,如长期吸烟、职业环境、家族史等。 2.症状:包括肺内症状、肺外症状、全身症状。注意有无咳嗽、咯血或血痰、胸痛、声嘶、胸闷、气急、发热、消瘦、关节胀痛、皮肤改变、血栓性静脉炎等。 【物理检查】 1.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视诊:有无Horner氏综合征、上腔静脉压迫征、杵状指(趾)、紫绀、皮肤损害等。 (2)触诊:有无锁上、腋下淋巴结肿大,有无肝脏肿大、皮下结节,骨骼有无压痛及叩痛。 (3)听诊:有无声音嘶哑、肺部罗音、哮鸣音、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征。 【诊断】 1.胸部X线检查:包括胸透、胸部正侧位及体层片。 2.胸部CT检查:包括CT平扫、增强、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等。 3.胸部MRI检查。 4.痰细胞学检查:无咳嗽咳痰者,可采用雾化引痰法。 5.胸水细胞学检查。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肿瘤的部位和范围、活检或刷检进行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 7.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组织学诊断,包括转移淋巴结的活检、B超或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经纤支镜的活检、皮下转移结节的活检、胸膜活检及开胸探查、术中冰冻切片活检等。 8.B超检查:有助于远隔转移的了解(肾上腺、肝、脾、腹腔淋巴结及锁上淋巴结等),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等。 9.有骨痛的病人应做骨ECT检查。

【分型】 1.以肿瘤发生部位分型: (1)中央型:发生于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或发源自段支气管,但已侵犯叶支气管的癌。 (2)周围型:发生于段和段以下支气管的癌。 2.组织学分型: 临床一般可将肺癌简略地分为五类: (1)鳞状细胞癌; (2)小细胞肺癌; (3)大细胞肺癌; (4)腺癌; (5)细支气管肺泡癌。 【临床分期】 1.肺癌的TNM分期可以较准确地估计病情,对选择治疗有很大帮助。1997年UICC公布的分期方法如下: (1)T:原发肿瘤 (2)Tx:隐性癌在支气管分泌物中找到癌细胞,但在X线或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癌肿。 (3)T0:无原发性癌的征象。 (4)Tis:原位癌。 (5)T1:癌肿最大直径在3cm或以内,周围为肺组织或脏层胸膜。在支气管镜下未见有向叶支气管近端侵犯。 (6)T2:癌肿最大直径在3cm以上或任何侵犯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以上;侵犯脏层胸膜;或任何大小的癌肿向肺门区扩展伴有关联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其范围不超过全肺。 (7)T3:癌肿任何大小并伴有向邻近器官直接侵犯如胸壁,包括肺上沟肿瘤,膈肌或纵隔、胸膜、壁层心包;或在支气管镜下与隆突相距不到2cm但未侵犯隆突;

-肿瘤治疗常用术语缩写

肿瘤知识补充: 1. NCCN证据级别分类: 1类:基于高水平证据(如随机对照试验)提出的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 2类A :基于低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 B:基于低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基本同意,无明显分歧。 3类:基于任何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意见存在明显分歧 *除非特别指出,NCCN对所有建议均达成2A类共识 2.肿瘤常用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2.1生存的疗效评价指标: 1)总生存期(OS,Overall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random assignment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death)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随访结束日)。 2)中位生存期:又称半数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尚存活的时间。由于 截尾数据的存在,计算不同于普通的中位数,利用生存曲线,令生存率为50%时,推算出生存时间。 2.2肿瘤反应的疗效评价指标: 1)无病生存期(DFS, Disease Free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第一次肿瘤复发/转移或由于任何原因导致受试者死亡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随访结束日)。 通常作为根治术后的主要疗效指标。 与OS相比需要样本量更少,两组间PFS的差异往往会比两组间OS的差

异更大,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更少的事件数来检验出差异? 目前对DFS 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倚。 2) 中位DFS:又称半数无病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未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 3) 无进展生存期(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 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进展或死亡时间。 通常作为晚期肿瘤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目前对PFS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倚。 4) 疾病进展时间(TTP,Time To Progress:) 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客观进展的时间。 与PFS唯一不同在于PFS包括死亡,而TTP不包括死亡。因此PFS更能预测和反应临床收益,与OS 一致性更好 在导致死亡的非肿瘤原因多于肿瘤原因的情况下,TTP是一个合适的指标5) 客观缓解率(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是指肿瘤缩小达到一定量并且保 持一定时间的病人的比例(主要针对实体瘤),包含完全缓解(CR,Complete Response和部分缓解(PR,Partial Response的病例。 客观缓解率是II 期试验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可提供药物具有生物活性的初步证据。但一般不作为III 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疗效指标。 6) 缓解持续时间(DOR,Duration of Response)是指肿瘤第一次评估为CR或PR 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