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幼儿自主游戏中介入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如何在幼儿自主游戏中介入指导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意愿性活动。老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引导对幼儿发展影响深远。在幼儿自主的游戏世界里,老师要学会尊重幼儿的意愿,通过敏锐的观察,把握支持幼儿游戏行为的尺度,在尊重和支持中引导幼儿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把握指导方式
在幼儿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老师可以以多种角色出现其中。那么,怎样介入才会增强幼儿的游戏兴趣,并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而何时介入会是不合适的,甚至会局限孩子们的创造、会消解幼儿的游戏热情,并干扰幼儿的游戏进展呢?我想这完全取决于老师对幼儿的敏锐观察与积极思考,把握好在孩子游戏时的时机,和孩子一起演好这场“戏中戏”,让若有还无的介入呈现出重彩。
一、关注细节,为孩子游戏提供必要保障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他们常常会对置身的游戏情节产生一种“特别真实”的体验,非常投入。游戏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老师在这时就必须对幼儿进行干预,否则会影响游戏的正常开展。当幼儿游戏行为的意义是积极的,而游戏的动作和道具潜伏着不安全隐患时,老师可以采取保护措施,当幼儿游戏的动作和材料直接有损于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时,老师要直接制止或转移。比如情节中出现假想的食物时,幼儿便会真的把它放入口中吮吸或咀嚼一下,虽然他会再吐出,但这样既不卫生又不安
全。
在一次小班的娃娃家游戏中,当妈妈的苏可涵招呼小客人李竣杰吃糖,李竣杰剥开糖纸,张开嘴巴,把橡皮泥做成的糖放到了嘴巴里,教师见状要采取直接介入的方法,取得即时的效果。在游戏活动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关注游戏活动中的细节,以保证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
二、顺水推舟,为游戏发展添砖加瓦
游戏活动中,固定的游戏活动室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而幼儿在游戏中想象是无限的,他们常能跨越时空的限制,想象出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游戏形式或情节,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游戏中,老师要适时介入,及时回应幼儿的主动求助,为游戏的发展添砖加瓦。
胡可君是一个中班的小朋友。这天,他扮的是娃娃家的爸爸。他们一家人去超市回来发现家里有“小偷”来过,他马上跑到老师的跟前:“警察在哪儿,我要请他抓小偷。”教师这时就可以随机启发他自己想一想怎样才能请到一个警察。他指着建构区说:“那儿像警察局,浦鹤会用积木搭枪,我请他做警察。”老师笑着点点头,认可了胡可君的发现。游戏结束,老师问胡可君:“你对警察还满意吗?”胡可君说:“要是有一个帽子就更像警察了。”第二天,小朋友带来一个警察帽,一个警察的游戏就诞生了。
幼儿会随时通过情境转换就地为自己假想出一个个游戏的场景。当他们遇到困难求助老师时,教师要意识到这是不是游戏过程中的一个暂时场景,对幼儿继续游戏能否构成困难。教师对幼儿要抱有
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此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作用,显然这种介入是支持的,而非干预性的。
三、学会等待,机智看待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幼儿在游戏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也会遇到诸多的矛盾,他们会茫然、会争执、甚至可能会产生攻击性的冲突行为。
超市里尧尧和超超两个人争执不下。教师上前了解情况,超超举着手里的方形纸片,比划着说:“我刚才就拿这个卡这样刷了一下,给过钱了,她不让我拿东西。”教师问尧尧:“你知道刷卡就是给钱吗?…知道。我妈妈买东西也刷卡。…‘可是我们又没有刷卡的机器。”是啊,没有机器,怎么刷卡呢?教师启发两个小朋友们一起从百宝箱找来了一个纸盒子作为刷卡机。教师以矛盾为契机介入幼儿游戏,通过思考了解到尧尧已有的知识经验,试图通过引导来提升他的经验,这其实有些主观。如果再耐心等待一下,静观他们的争论结果,择时而入,可能就会有新的发现:或许尧尧和超超对于刷卡机的经验确实不同,或许超超只是沉溺于假想,认为只要有一个刷卡动作就可以了,而尧尧却游离于游戏情节之外,追求真实。现在过早的介入,这怎能不说是教师的权威因素起的作用呢?
老师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做出准确判断,找出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避免出现皮亚杰常说的:“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
我们正妨碍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
四、仔细观察,及时介入实现必要的经验提升
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幼儿知道得越多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越充实。因此幼儿的经验是在游戏中得到提升的,当幼儿的原有经验和新的问题发生冲突时,也正是提升幼儿经验的契机。有时幼儿能通过尝试探究的活动自我提升经验,但有时问题与其原有经验的距离较大,则教师的建议往往能够产生提升幼儿经验的效应。教师的介入必须以幼儿的需要为前提,提升经验不能成为一种刻意的追求,而违背幼儿的游戏意愿。
幼儿游戏主题和情节的深化有时需要外在的环境刺激和老师引导。当幼儿的主题情节难以深入时,老师有必要介入,有效的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对游戏行为有更好的塑造。老师通过角色语言和行为,幼儿就能得到启发自主地延续活动,使原来的主题产生新的情节,被唤起的已有经验又使游戏得以深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