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教学中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它属于非语言信息,如点头、手势、身体的位移等。教师的肢体语言对学生的影响表现在肢体语言营造了更为和谐的课堂气氛,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肢体语言以它的形象感强的特点得到我们教师的广泛青睐,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在向学生传递信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讲究姿势语言的艺术。
教师要正确使用眼语,眼睛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目光和眼神,应该是自然亲切的,包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上课铃响,教师走上讲台,用亲切含笑的目光环视教室一周,望望每个孩子,我想这是上好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哪位学生开小差了,教师可以望一望,表示提醒,违规严重,用严厉的目光表示批评,给回答有困难的学生送去鼓励的目光,给困境中的学生送去亲切关怀的目光。教师亲切自然的目光表示心情的愉悦和欢快,学生也会在轻松愉悦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借助眼神“说话”的教育方式,比起言语表达更令学生难以忘怀。
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的确,微笑是人的一种肢体语言,它也是人类最甜美、最动人的表情。教师的脸庞,是放大了的晴雨表,是情绪变化的特征,教师要做到端庄中有微笑,严肃中有柔和,切忌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不愉快形之于色,如板起面孔,拉长脸。记得那次由于家庭琐事,
我心情一直不好,总是唉声叹气,一改往日课堂上的谈笑风生。结果那段时间课堂气氛就非常沉闷,就连以往喜欢在课间问问题的学生也不问了,这多么可怕!一时的心烦而忘记了微笑,立刻在学生身上得到了回应,他们的内心纯洁得就像晶莹剔透的美玉,他们喜欢笑,也希望周围的人们尤其是老师对他们报以微笑。我想,微笑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相通、彼此信任的桥梁,是微笑让孩子们受到老师人格魅力与博大胸怀的熏陶和感染。
手是会说话的工具,教师应充分发挥手势的表达功能,做到自然、舒展,节制活动的频率,注意摆动的幅度,切不可手舞足蹈,或插入衣袋,或双手撑在讲台上,甚至整个上身就趴在讲台上。教师的躯体动作,应当稳重大方,轻松自如,一举一动都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初中生面前,不能用像对待小学生那样摸摸他们的头和脸蛋的动作,这会引起他们的害羞与反感。在与学生交谈时,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搂搂他们的双肩,通过手传递给在困境中的学生以自信;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对初中的孩子我们以成人的方式握手致敬,以示对他取得成绩的肯定赏识,通过手激励他更加积极奋进。
“请给他一些掌声!”“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某同学的精彩发言喝彩吧!”“掌声响起来!”这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语言,并且带头鼓掌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文艺演出观众的掌声能给演员以激励,能渲染一种热烈的气氛,让演员在热烈的气氛中更有激情的表演。课堂也如此,学生是主体,对学生精彩的表现教师带
头鼓掌是喝彩,对困顿的学生鼓掌,是激发他潜在的激情,给他自信,一个充满掌声的课堂是充满生命力的,是洋溢着人文关怀的,具有强烈肯定、赞扬意味的掌声可以唤醒一个孩子的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给予他人生中一个崭新的起点。
课堂教学是一种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言和肢体的和谐运用。教师进入教学时,应当用稳健、镇定、自信的步伐,速度适中,服装整洁,发式雅致,面带微笑,这样的体态,会给学生带来自然稳重的风度,给他们留下亲切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使学生的心里安定。在充满灵性和稚气的孩子面前,教师是长者,是朋友,是慈母严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以身体前倾侧首的姿势和学生展开交流,这样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老师有多么重视他、关注他,这种平等的精神力量会激励着学生更加热情地学习。
当然,教师在使用肢体语言时,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恰如其分,动作幅度不能过分夸张,否则就喧宾夺主,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你的肢体动作上了,而忽视了对文意的理解。如有的教师上课太像演员表演,手舞足蹈,教室里穿梭不停,这都是过分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肢体动作。
总之,语言是表达情感的工具,肢体语言亦然。教师不经意的一个手势、一束目光、一种表情往往都会影响孩子,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微妙的变化。请让我们用微笑表示友好,用眼神交流情感,用触摸传递温暖,用掌声鼓励自信……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能够架
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教育直达孩子的心灵,让教育收获一个又一个春天。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细节,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让肢体语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彰显无穷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