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价值工程(VE/VA)
1.定义——以谋求最低的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 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必要功能,对产品的功能 成本进行有组织的系统分析的一种技术方法。
产品功能(F) 价值(V)=
全寿命周期成本(C) 全寿命周期成本(C)
——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交付使用,直到报废为止 的全过程的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之和。
1. 功能分类——是功能分析的基础 功能——某个产品或零件在整体中所担负的职能或 所起的作用。“它是干什么用的?”
( 1 )按功能性质特点:使用功能与美学功能 分 ( 2 )按重要程度: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类 ( 3 )按用户要求: 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
( 4 )按功能定量:过剩功能和不足功能
2. 功能定义——用语词表达研究对象的功用或作用 3. 功能整理
功能系数 F=
平均得分 平均得分总和
第二步,求成本系数 零部件成本
成本系数(ci)= 总成本 第三步,求价值系数
价值系数 ( vi )=
功能系数( fi ) 成本系数( ci )
最后按以下原则进行选择(3种情况):
F V=1
V>1
V<1 C
V<1,成本偏高,应作为分析对象 V>1,较理想,但若V很大可能存在质量隐患,则要
反之,若给定的S较小,选 定的VE目标就多。
S取值:视选择目标的需要人为给定。在应用时可 以通过试验,代入不同的S值直到获得满意结果为止。
R×L= R1×L1 = R2×L2 = S
S:给定的常数
现举自来水笔作例子来说明这一方法。
把自来水笔分为墨水、笔尖、笔圈、吸墨水管、 押黄、笔杆、杆帽、气孔、笔套九个零件。根据功能 分析求出各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并已求 得各零件的价值系数 (见下表)。
B 2 3 3 2 3 3 1 2 3 2 24 2.4 0.24
C 1 1 0 1 2 0 1 1 0 2 9 0.9 0.09
D 3 2 3 3 1 3 4 3 2 2 26 2.6 0.26
E 1 0 0 0 0 0 0 1 1 0 3 0.3 0.03
总 计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0 10 1.00
第五章 价值工程(VE/VA)原理
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 VE) VE/ VA
价值分析( Value Analysis —— VA )
VE/VA是二战时期美国设计师麦尔斯(es)在石 棉短缺问题上研究出代替材料的方法,他总结出一套在保证 相同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的较完整的科学技术方法,其后 又发展到改进设计、工艺和生产领域,而至目前完善成为一 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统称为价值工程。
按费用(或其百分比)大小排序:
分部名称 代 号
框架
C
墙体
B
门窗
F
基础
A
装饰
E
楼地面
D
其他
G
总计
费 用(元) 75149.86 41909.53 33777.31 29113.01 20571.49 10446.04 5390.59
216357.83
% 34.73 19.37 15.61 13.46 9.51 4.83 2.49 100
通过试验取S=50,在价值系数坐标图上作出的两 条曲线,并把表中的数值画在价值系数坐标图上 (见下 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笔尖、笔圈、杆尾、押簧、气 孔、吸墨水管都在最合适区域内,可以不列为VE目标, 墨水、笔套、杆身都在最合适区域外,特别是杆身远 离最合适区域,可以列为VE目标。
编号 零件名称 功能评价系数 成本系数 价值系数
价值工程的整个过程: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工作重点: 选择对象与资料收集、功能成本分析、方案
创新设计与方案评价
三、对象选择和信息资料的收集:
(一)选择对象的原则: 1.优先考虑在企业生产经营上有迫切需要的对国计
民生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2.在改善价值上有较大潜力的产品或项目
(二)选择方法: 1.ABC分析法(成本比重法) :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莱脱(Pareto)创造的, 现已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材料成本分析中。
例如有A,B,C,D四个零件,有关数据见下表。
零件 功能评 目前成本 成本 价值
名称 价系数
(元)
系数 系数
A
0.090
100
0.10 0.9
B
0.009
10
0.01 0.9
C
0.20
100
0.10 2.0
D
0.02
10
0.01 2.0
… … … … …
合计 1.00
1000 1.00 —
曲线所包络的阴影部分为最合适区域
二、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与方法:
阶段
步骤
应回答的问题
准备阶段 分析阶段 创新阶段 实施阶段
1.对象选择 2组成价值工程小组 3.制定工作计划 4.搜集整理信息资料 5.功能系统分析 6.功能评价 7.方案创新 8.方案评价 9.提案编写 10.审批 11.实施与检查 12.成果鉴定
VE对象是什么?
该对象的用途是什么? 成本和价值是多少? 是否有替代方案? 新方案的成本是多少?
累计百分比(%) 34.73 54.1 69.71 83.17 92.68 97.51 100 —
由上表可知:应选框架、墙体、门窗作为研究对象。
这种方法的缺点:没有将费用与功能联系起来共同考虑, 容易忽视功能重要但成本不高的对象。
2.价值系数法(p233例9.2.1)
第一步,用强制确定法(又称FD法或01评分法) 计算功能系数:
由5-10个专家按功能的重要程度两两比较, 重要者得1分, 不重要者得0分, 自己与自己比较不得分用“×”表示, 再累计,用公式计算:
功能系数(fi)=
零部件得分累计 总分
注:强制确定法不能直接反映功能差异很大或很小 的零部件间的关系。
例如,某个产品有五个零部件,相互间进行功能重要 性对比。以某一评价人员为例:(见下表)
零件名称 A B C D E 得分
A
×1 1
0
1
3
B
0× 1
0
1
2
C
0 0× 1
0
1
D
11 0× 1
3
E
00 1 0×
1
总分
10
如请10个评价人员进行评定,把10人的评价得分 汇总,求出平均得分和功能评价系数,见下表:
零件 名称
评价 人员



Hale Waihona Puke 四五六七



得分 总数
平均 功能评 得分 价系数
A 3 4 4 4 4 4 4 3 4 4 38 3.8 0.38
即 C=C生+C使
C Cmin
C= C 生+ C使 B
C生
不可取区 域
C使
F0
F
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B点所对应的功能水平(F0) 是从成本方面考虑的最为适宜的功能水平
B点以左——功能低下,增加的成本转移到用户身上去 了
B点以右——功能提高,以适应追求功能而不惜花钱的 用户的需求
2.提高V的途径:根据公式 V=
我国对这种方法的认识是在1978年,现已被重视和普及。
VA与VE的区别
❖ 今天的VE和VA是一回事,但严格地说它们是 有区别的。
❖ 从产品投产到制造进行的价值活动分析即事 后分析,称价值分析( VA );
❖ 在科研、设计、生产、准备、试制新产品的 生产过程之前进行价值活动分析即事前分析, 称价值工程(VE)。
考虑; V=1,重要性与成本相符,是合理的, 不必分析
3.最合适区域法(田中法)
——也是通过求价值系数来选择VE目标
选择VE目标时提出了一个选用价值系数的最合适 区域。思路是:
价值系数相同的对象,由于各自的成本系数与功 能评价系数的绝对值不同,因而对产品价值的实际影 响有很大差异。在选择目标时不应把价值系数相同的 对象同等看待,而应优先选择对产品实际影响大的对 象,至于对产品影响小的,则可根据必要与可能,决 定选择与否。
13.97 1.47
36.31 0.43
可以作为价值分析的重点 对象如下
❖ l.产品设计年代已久、技术已显陈旧; ❖ 2.重量、体积很大,增加材料用量和工作量的产品; ❖ 3.质量差、用户意见大或销售量大、市场竞争激烈
的产品; ❖ 4.成本高、利润率低的产品; ❖ 5.组件或加工工序复杂、影响产量的产品; ❖ 6.成本占总费用比重大、功能不重要而成本较高者。
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内容
❖ 掌握这方面的资料是为了明白价值工程活 动的客观制约条件,使创造出的方案既先进 又切实可行。这方面资料包括企业设计研究 能力,施工生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采购、 供应、运输能力,筹措资金的能力等。
四、功能成本分析
——是价值工程活动的中心环节
功能分析
功能分类 功能定义 功能整理 功能评价
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把产品各构成要素的功能连 接起来,构成一个功能系统图。是功能评价和方案构 思的依据。
整体功能 目的
分功能1
分功能2 手段
子功能1 子功能2 子功能3 子功能4
(上位功能) (下位功能)
末位功能1 并列 末位功能2 关系

手段





功能系统图
4. 功能评价
❖ 功能评价是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应用 一定的科学方法,进一步求出实现某种功能 的最低成本(或称目标成本),并以此作为功 能评价的基准,亦称功能评价值,通过与实 现该功能的现实成本 (或称目前成本)相比较, 求得两者的比值即为功能价值;两者差值为 成本改善期望值,也就是成本降低幅度。
(三)信息资料的收集: 用户 技术
收集内容 经济 本企业其它方面
收集资料时要注意: 目的性、可靠性,适时性。
使用及销售方面的内容
❖ 收集这方面的信息资料是为了充分理解 用户对对象产品的期待、要求。例如用户对 产品规格、使用环境、使用条件、耐用寿命、 价格、性能、可靠性、服务、操作及美观等 方面的要求。
F C
(1) F , C
V
(2) F ,C
V
(3) F , C
V
(4) C , F
V
(5) F , C
V
3.VE/VA的特点:
1) 着眼于全寿命周期成本 2) 以提高价值为目标,反映了生产者和用户的共同利益 3) 以功能分析为核心 4) 是有组织的集体创造活动 5) 其应用一般在方案的研究设计阶段
分部名称
基础 墙体 框架 楼地面 装饰 门窗 其他

代号 A B C D E F G

费 用(元) 29113.01 41909.53 75149.86 10446.04 20571.49 33777.31 5390.59
216357.83
% 13.46 19.37 34.73 4.83 9.51 15.61 2.49 100
技术方面的内容
❖ 收集这方面的信息资料是为了明白如何进 行产品的设计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要 求,根据用户的要求内容如何进行设计和改 进。
经济方面的内容
❖ 成本是计算价值的必需依据,是功能成本 分析的主要内容。实际产品中,往往由于设 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原因,其成本存在 着较大的改善潜力。在广泛占有经济资料(主 要是成本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成本的实际与 标准的比较,不同企业间比较,揭露矛盾, 分析差距,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值,这方 面的信息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其计算公式为:
❖ V=F/C=目标成本/目前成本
❖ 式中: F——功能评价值 (目标成本);

C——功能现实成本 (目前成本);

V——功能价值 (价值系数)。

功能改善期望值=C-F
❖ 此时功能评价值F 常常被作为功能成本降低 的奋斗目标,亦称标准成本。
曲线的确定:
即曲线上任意一点Q(前图)价值系数坐标图(Xi , Yi )至标准线V=1的垂线QP即Q点到标准线的距离R与OP 即P点到坐标中心 O的长度L, R与L的乘积是一个给定的
常数S, 见下图。
R×L= R1×L1 = R2×L2 = S
L大则R小 S一定
L小则R大
s大 阴影部分面积大 VE的目标将选择得少
1 气孔 2 押簧 3 杆尾 4 笔圈 5 墨水 6 笔尖 7 吸墨水管 8 笔套 9 杆身
4.35 5.65 7.76 9.08 16.06 13.60 7.25 20.54 15.68
1.12
3.88
1.23
4.59
3.91
1.98
6.50
1.40
6.93
2.32
8.41
1.62
11.62
0.62
将各零件按其成本大小进行排序,按以下原则分类:
零件种类 零件数量n(%)
A 少10%-20%
B
其余
C 多70%-80%
零件成本C(%)
高70%-80% 其余
低10%-20%
研究对象的选择
重点对象 一般对象 不作为对象
C(%) A B
C
画出ABC分析图:
100
90
70
0
20 40
100 n(%)
例:某八层住宅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 材料、机械、人工费总计为216357.83元,建筑面积 为1691.73m2,。各分部所占费用如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