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抗高血压药研究进展
题目:
姓名: 阿吉古丽﹒吾舒守
学院: 药学学院
专业: 药学专业
班级: 药学061 学号: *********
指导教师: 包晓玮职称: 讲师
2010年月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抗高血压药研究进展
作者:阿吉古丽·吾舒守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 也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医学界,把它称为无声的杀手,就是说它“杀人不眨眼”,是非常有害健康的一种疾病。目前,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正朝着高效长效,高选择性,多器官保护,低副作用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开发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较为活跃, 开发能够降压,改善靶器官损伤、而且有较好效应/价格比的长效抗高血压药, 努力寻找新的抗高血压药物作用靶点是医药工作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年递增,三高是指: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病罪魁祸首“三高”。而其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大隐患。在近十几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几乎增加的近―倍, 由高血压所引发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位。由于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很大,轻者可以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重者可以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因此人们说:“高血压猛于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1. 高血压的临床意义
1.1 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①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②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15%,>20g/日发病率30%。③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④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⑤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2]。
1.2 高血压病的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3]。
2.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据国际高血压学会发表的新闻公报说,全球大约有9.72亿人患高血压或血压偏高症,相当于世界成年人口的26.4%,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及心、肾功能衰竭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一旦发病,一般须终生服药。因此,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药物非常重要。理想的抗高血压药应具有以下特点[4]:(1)能有效降压而不产生耐受;(2)不良反应少;(3)不增加(甚至能改善)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4)能逆转靶器官的损害;(5)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服用方便;(7)价格便宜。
目前临床常用高血压治疗药物可归纳为六类[5]: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 受体阻滞剂、a-受体阻滞剂。
2.1 利尿药
利尿药是使用最早、最常用的降压药物,降压作用显著。对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降压尤为适用,但不适宜痛风、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患者。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用能增加降压效果。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三类。利尿剂能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输出量,缩减细胞外液容量,使总外周阻力下降,血管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降低。常用高效代表药为呋塞米,中效为氢氯噻嗪,低效为螺内酯和氨苯喋啶[6] 。
2.2 β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慢心率,应用很广泛。包括选择性(β1)、非选择性(β1与β2)和兼有a受体阻滞三大类。常用有阿替洛尔、卡维德罗、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普萘洛尔等。此类药物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减少心输出量和抑制肾脏β受体,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缓心律、降低血容量等作用而达到降压目的。β受体阻滞剂降压安全、有效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伴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高血压型病人,首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病患者尤为适合,但对心率慢、心脏传导阻滞和有哮喘的高血压病患者禁用[7]。
2.3 钙拮抗药
钙拮抗药是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型L电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收缩藕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性。钙离子拮抗剂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分三类:①二氢吡啶(DHP)类:代表药物硝苯地平,目前第一代的硝苯地平的短效制剂已较少应用,临床多使用其缓释和控释制剂或二、三代的尼群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②苯烷胺类[11]:如维拉帕米、加洛帕米等。③苯噻氮唑类:代表药物地尔硫卓。后两类合称非二氢吡啶(NDHP)类。按照其作用时间长短分为短效、中效、长效。短效的有硝苯地平,中效有尼群地平,长效有氨氯地平、拉西地平[8]。
2.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水平,进而扩张血管,起到降压作用。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短效的有卡托普利(开博通),中效有马来酸依那普利,长效有培哚普利、福辛普利钠、盐酸贝那普利、咪达普利等。ACEI常见副作用有刺激性干咳,发生率可达10%-20%[9]。
2.5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阻断药(ARB)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是在ACEI 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一类最新的降压药,不会引起咽痒干咳的不良反应,被认为是不良反应最少的降压药[10]。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最早应用的是氯沙坦钾,以后开发的有缬沙坦、依贝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推荐ARB作为一线治疗用药。其不良反应有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11]。
2.6 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能选择性阻断外周血管α-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这类药对妊娠、肾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