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俄罗斯进攻性外交传统 何长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俄罗斯进攻性外交传统
——以俄国寻找出海口为例国政1001 何长天20104108 【摘要】本文从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出发,分析俄罗斯自身的地缘
特征对其外交传统中进攻性的影响,并以寻求出海口为案例进行研究,结合当代其外交决策加以分析,以充分说明其外交传统进攻性的存在、持续和影响之深。
【关键词】俄罗斯地缘政治进攻性外交出海口
【正文】
一、进攻性外交的概念及内涵
进攻性外交的基础是米尔斯海默提出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
“进攻性现实主义”(Offensive Diplomacy)是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是相对于“防御性现实主义”(Defensive Diplomacy)而言的,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国际政治因为大国间彼此竞争、争夺权力而充满残酷和危险;其次,大国几乎总是拥有修正主义意图并试图改变权利的分配直至获得地区霸权;再次,大国的衡量标准是军事实力,推卸责任是受威胁的大国建立均势时的主要手段;最后,无政府状态下,大国增加权力的主要手段是战争。
因此,大国为了增加实力,获取地区霸权,势必会采取相应的外交战略来进行角逐,从而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二、俄罗斯的地缘特征及对其外交传统的影响
在目前的外交理论研究中,一国的地缘政治因素因其特有的高度稳定性的特征而对外交传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俄罗斯最著名的思想家别尔嘉耶夫也指出:“有一个事实,它凌驾在我们的历史运动之上,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的历史,它包含着历史之所有的哲学,它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时代,并确定着各个时代的特征,它同时是我们政治伟大之重要的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之真正原因,这一事实,就是地理的事实。”①
纵览俄罗斯的地图不难发现,这个庞然大物是一个典型的巨大均衡板块型②国家。而这样的国土形状使得其外交具有典型特征。
一方面,这给它的外交以及自身安全的保障带来许多有益之处。首先,国土分布均衡,这就使得其战略纵深长,外交回旋余地大。详细来说,俄罗斯可以利用其地域广阔的明显优势,在遇到强敌进攻时,以空间换取时间,从而削弱对方实力,稳住阵脚。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汉斯·J·摩根索所说的:“只要征服俄国的
①[俄]恰达耶夫:《哲学书简》,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②杜正艾: 《地缘特点对俄罗斯外交传统的影响》.载《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在文中作者将国家版图分为三种类型:巨大均衡板块型、狭长型、零散型。
目标制订有误并倾向于毫无限度,那么,对俄国领土的征服就会成为征服者的包袱而不是资产。不是征服者在吞并领土并从中获取力量,而是领土在吞噬着征服者,削弱他的力量。”①其次,幅员辽阔也为其外交政策转换的概率较大,外交运作的重心变化较多奠定了基础。其广阔的领土基本上把与俄罗斯相邻的国家上分为东、西、南三大块。而俄罗斯自身可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为其外交运作争取机会。
另一方面,这也带来了俄罗斯外交的复杂性和安全方面的挑战。
首先,俄罗斯领土广阔并横跨欧亚大陆使得其邻国众多,下表是各个历史时期俄罗斯的邻国状况,详见表1)。
处理与邻国的关系在俄罗斯外交中始终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在与这些国家的交往中的成败极为深刻地影响着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成败。这些俄罗斯的邻居们,强国弱国交杂,民族宗教相对多元,使俄罗斯边界的可渗透性较强,面临分裂的隐患较大,安全问题值得俄罗斯的关注。
1700年前瑞典王国、波兰共和国、奥斯曼帝国、中亚各国、中国
1815年挪威和瑞典王国、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奥斯曼帝国、中亚各国、中国、日本
1871年瑞典、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阿富汗、中国、日本
1914年瑞典、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阿富汗、中国、日本
1939年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朝鲜、日本
表1)
其次,避免两线或多线作战在俄罗斯外交中占有突出位置。如上所述,俄罗斯的广阔领土使得它的邻国众多,而这样却使它与更多的强国相接壤。观察它的东、西、南三面不难发现:东边蒙古帝国的铁蹄、日本的野心让其记忆深刻;西面法、德、波兰、瑞典曾攻陷国俄罗斯的半壁江山;南部的土耳其与俄罗斯多次发生冲突。如果说这只是外部给予俄罗斯的安全压力的话,那么俄罗斯自身同样担心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度会从内部瓦解。极长的国境线给了它与周边邻国更多的接触机会,但其许多边疆地区在种族、宗教和文化上没有明确界限并具有向外可渗透的特点。历届统治者都力图进一步扩张来扩大其防御纵深,彻底消排除可渗透性。
为了达到自身的安全,维持这样一个大国的稳定,俄罗斯的对策之一就是实行进攻性外交,推行扩张性政策。也就是说,俄罗斯希望通过将领土范围不断地向外扩张而建立缓冲区,以此来来扩大防御纵深并达到安全目的。而历史上俄国寻找出海口这种进攻型外交思想作为现在俄国外交传统之一,对现在俄罗斯的外交产生一脉传承的影响。以下部分我将以俄罗斯寻求海洋出海口为例阐述俄罗斯的进攻性外交。
三、寻求海洋出海口的现实原因
(一) 地缘因素的促进
米尔斯海默特别强调地缘因素对国家权力的影响。俄国想要实现其在欧洲、①[美]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甚至是世界的霸权,寻找海洋出海口是其继续解决的问题。“毫不奇怪,由于一些政治因素以及水上航道和运河交错形成的陆地商业位置而产生通向海洋——通向波罗的海、黑海和太平洋的强烈愿望,一直是俄国史的一个主题。”①在彼得大帝以前,俄国虽然不是一个濒海国家,但国土内有大量河流通向海洋,三条航路通往波罗的海;位于莫斯科东北的北德维纳河与伏尔加河的支流相接通向白海;南部奥卡河的支流可以通顿河最后流向亚速夫海。
(二)经济贸易需求的刺激
一国的经济活动如果仅局限在国内,其增长将会受到很大限制。在俄国的沙皇们看来,广阔的领土上没有可供贸易的海岸港口貌似是不可容忍的。里海的贸易被土耳其人控制,黑海、波罗的海的贸易由于没有出海口,也少得可怜;就连北冰洋一年又9个月的冰封,东部的鄂霍茨克入海口由于地处远东,据莫斯科太远,基本不起作用。俄国势必也感觉到贸易方面因为没有出海口而带来的不便,正如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的话语反映的那样:“瑞典人现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领导俄国的贸易。”②瓦·奥·克柳切夫斯基评价俄国著名外交家纳肖金的开拓活动时也曾指出:“在纳肖金的开拓活动中,占第一位的当然还是他心目中的那块最靠近的西部地区,波罗的海。他更多考虑的是国民经济方面的问题,而对民族和政治方面则考虑较少。因为他懂得波罗的海对俄国具有工商贸易和文化上的意义。”③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对俄罗斯是如此具有吸引力,其极其想要将内河运输扩展到出海运输,这样的直观利益诉求无疑是其寻找出海口的重要动因之一。(三)构建通向欧洲通道的激励
彼得一世这位沙皇对欧洲的发达和繁荣充满了向往,这表现在他亲政不久就组织使团出访欧洲,其自身也夹在其中游历,期间学习了欧洲制船业先进技术,这某种程度上这也显示了他对于海上强国的追求野心。而海上通道无疑是通向欧洲的最佳途径,俄国人要做的是“不求土地而求水”④,因此获取并保持出海口成为彼得一世及其后继沙皇们极其珍贵的财富。另一件事情也反映了这一观点。彼得一世曾将首都迁往圣彼得堡,其主要原因就是要在地缘上与欧洲进一步接近。通往西方之路的另外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打通通往黑海两海峡的道路。众所周知,君士坦丁堡和黑海两海峡是连结东西方世界的一座“金桥”,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则直接将其称之为“俄国房屋的钥匙”。⑤而恩格斯在评述俄国的对外政策时也指出:“侵占君士坦丁堡是俄国对外政策一贯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是不择手段的。”⑥
四、为了寻求出海口俄罗斯采取的进攻性外交
(一)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在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谋取中,彼得一世趁欧洲列强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干涉波罗的海事务之机,巧妙利用瑞波矛盾、瑞丹矛盾、瑞普矛盾、与丹麦、波兰-萨克森建立“北方同盟”共同对抗瑞典。战争期间,为防止
①[美]赫坦巴哈:《俄罗斯帝国主义:从伊凡大帝到革命前》,三联书店,1978年版
②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③[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④陈复光:《有清一代之中俄关系》,云南崇文印书馆, 1947年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