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审判现象的解读及防范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伴随着这一变革,“媒介审判”现象也日益凸显,对社会公正和法治秩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媒介审判”指的是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
这种现象并非新媒体时代所独有,但新媒体的特性无疑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滋生土壤。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门槛大幅降低。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自媒体平台等发布信息,这使得大量未经核实的消息得以迅速传播。
在某些热点案件中,一些自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往往在案件还在侦查阶段就迫不及待地发表带有强烈倾向性的言论,引导公众舆论。
比如,在_____案件中,一些自媒体在警方尚未公布完整调查结果之前,就凭借道听途说的消息和主观猜测,将嫌疑人描绘成十恶不赦的罪人,煽动公众的愤怒情绪。
新媒体的互动性也是导致“媒介审判”现象加剧的重要因素。
网友们可以在新闻下方留言、评论、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这种舆论压力有时会对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产生干扰。
一旦某个案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大量的评论和指责会如雪片般涌向司法机关,给司法人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判决不符合公众预期而遭受指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也为“媒介审判”创造了条件。
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往往习惯于通过浏览简短的标题和摘要来获取信息,缺乏对事件全貌和细节的深入了解。
这种碎片化的认知容易导致公众形成片面的判断,进而参与到“媒介审判”的行列中。
“媒介审判”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司法审判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然而,“媒介审判”往往会给司法机关带来舆论压力,影响其正常的审判程序和结果,使司法判决失去应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其次,“媒介审判”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构成了侵犯。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审判现象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审判现象媒介审判是指媒体在报道某些难以界定罪与非罪的案件时,对案件所涉及的罪犯或被害者进行道德评价和审判。
通常情况下,由于犯罪嫌疑人还未经过法律审判,他们应该被视为“无罪推定”,但是在新闻报道中,媒体却常常把他们当作已经罪有应得的罪犯来报道。
本文将从媒介审判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改进措施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媒介审判的定义媒介审判,是指媒体在报道某些涉及罪犯或被害者的案件时,对案件所涉及的罪犯或被害者进行道德评价和审判。
这种由媒体替代法律程序对人进行社会评价和审判的现象,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行为。
二、媒介审判的原因1. 社会公众好奇心人类天生就有探究真相的欲望,尤其是在涉及到罪犯的问题上,公众往往会对这些新闻事件十分感兴趣。
然而,有时候当新闻报道某些事情时,由于这些报道会涉及到某些难以找出准确真相的案件,媒体往往就会试图通过声张自己的观点来引起公众的关注。
2. 媒体的商业目的媒体通常会希望自己的报道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购买,因此他们往往会在报道中对一些耸人听闻的事情加以渲染,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3. 指向罪责由于一些媒体机构为了能够“抢跑”其他媒体报道,或者为了给受害者以清晰的指向,往往会在报道中把疑犯的名字、照片、犯罪经过等方面披露出来,如果涉及到了无辜群众,将给他们带来沉重的道德负担。
三、媒介审判的影响1. 回避公正司法、降低司法权威媒介审判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司法权威,当社会上出现这种情况时,会对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同时,公众也会扭曲法律的本意,对司法部门产生不正确的看法。
2. 对被害人产生二次伤害公众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不良评价会给被害人家庭带来二次伤害。
当媒体把完全未被证实的新闻事件给公众放大后,会对被害人和受害者的人格尊严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3. 对罪犯的道德伤害媒介审判容易使罪犯受到惩罚,容易引起社会的恶意和仇视。
但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这种被大众诬陷和抹黑打压下去的做法,不利于罪犯的正常思考和形成良性的进修心态。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一、引言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
然而,这种新媒体时代也带来了一系列难以掌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媒介审判”。
本文将详细讨论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二、媒介审判的概念1·1 媒介审判的定义媒介审判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的信息被大众广泛转发和评论,从而形成舆论压力,对传播信息的个人或组织进行道德、伦理或法律上的审判。
1·2 媒介审判的特点1) 全民参与: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表个人对信息的评价和评论,形成舆论。
2) 冲动性:媒介审判常常受到情绪的影响,导致不理性的批评和攻击。
3) 信息失真:由于互联网上信息的广泛传播和编辑不严谨,媒介审判往往产生不准确的论断。
三、媒介审判的形式2·1 网上追踪和曝光媒介审判最直接的形式是通过互联网追踪和曝光个人或组织的言行。
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工具,人们可以方便地查找和发布相关信息。
2·2 网上评论和点赞大众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对信息的评论,也可以通过点赞或转发来表达对信息的支持。
这种形式使得舆论更加快速和广泛。
2·3 网上辩论和抨击媒介审判往往伴随着激烈的网络辩论和抨击。
不同观点的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对话和辩论,也会有人以辱骂和嘲讽为手段抨击对方。
四、媒介审判的影响3·1 影响个人和组织形象被媒介审判所指责的个人或组织往往会受到形象受损的影响。
负面信息的广泛传播可能导致公众对其产生负面印象,从而影响个人和组织的声誉。
3·2 媒介审判的舆论压力在媒介审判的压力下,个人或组织常常会受到舆论的压力,需要积极应对,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修复形象。
3·3 对言论自由的威胁媒介审判的过度批评和攻击可能对个人和组织的言论自由造成威胁。
人们会因害怕遭到攻击而自我审查,避免发表真实的观点。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审判,是指公众对媒体报道和信息的评价和批判。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媒介审判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媒体信息越来越多,媒介审判也变得更加频繁和复杂。
在媒介审判中,一些不良的报道和信息可能会对个人、组织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寻找应对策略,以确保媒体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媒介审判的本质是公众对媒体报道进行客观评价和监督,以应对可能存在的不实报道或者偏颇信息。
公众对媒体的审判通常表现为对报道内容、报道立场、报道方式的评价和批判,并对媒体的道德、职业规范进行监督。
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尤为突出,因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公众更容易获取信息,也更容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媒介审判并非总是客观和理性的,有时也会受到个人偏见和情绪的影响。
媒介审判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应对策略,以便找到更合理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探究媒介审判的原因和动机。
为什么公众会对媒体报道进行审判?一方面,这是因为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传播渠道,其报道对公众的认知和判断具有重要影响。
公众自然希望媒体能够客观、准确地报道事实,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世界。
媒体的报道往往涉及到社会利益、公共道德和个人权益等重要问题,因此公众对媒体报道的质量和真实性有着合理的关注和期待。
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介审判实际上是公众对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监督和督促,是对媒体公信力和可信度的一种检验。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媒介审判的影响和作用。
媒介审判能够对媒体的报道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媒体更加关注真相、客观、公正地报道各种事件和问题。
公众的监督和批判可以帮助媒体改正错误,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增强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和认可。
媒介审判还能够促进媒体改革和发展,推动媒体从业人员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媒介审判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可能导致煽动性言论和情绪化的批判,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与之相伴的“媒介审判”现象也日益凸显,对社会公正和法治秩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媒介审判”并非一个新鲜的概念,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它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更为复杂的态势。
简单来说,“媒介审判”指的是新闻媒体在司法机关还未对案件做出判决之前,就凭借自己的报道和评论,预先给案件定性、定罪,影响公众的判断和司法的公正裁决。
新媒体时代为“媒介审判”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首先,新媒体的低门槛和便捷性使得信息传播的主体变得极为广泛。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发布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和观点,而这些未经严格核实和筛选的信息很容易迅速扩散。
其次,新媒体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使得信息能够在瞬间传遍全球。
一旦某个热点事件被曝光,瞬间就能引发无数人的关注和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再者,部分新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往往会采用夸张、煽情甚至歪曲事实的手法来报道新闻,从而吸引更多的眼球。
“媒介审判”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对于司法公正而言,它可能干扰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
司法审判应当依据事实和法律,遵循法定程序进行。
但当媒体的舆论压力过大时,司法机关可能会受到影响,难以做出公正、客观的判决。
这不仅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也破坏了法治社会的根基。
对于当事人来说,“媒介审判”可能导致他们的名誉受损,甚至在未被定罪之前就遭受社会的唾弃和歧视。
即使最终被证明无罪,所受到的伤害也难以弥补。
此外,“媒介审判”还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过度的舆论炒作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度降低,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比如在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刑事案件中,媒体在案件侦查阶段就对嫌疑人进行了大量的负面报道,将其描述为“罪大恶极”的形象。
公众在这种舆论的引导下,纷纷要求严惩嫌疑人。
然而,后续的调查结果可能表明,嫌疑人的罪行并没有最初报道的那么严重,或者甚至可能存在冤情。
“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及预防措施
“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及预防措施摘要:“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如何预防和减少“媒介审判”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让“媒介审判”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这样就有悖于法治精神。
关键词:媒体媒介审判新闻报道近几年,我国法治较昌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依法治国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新闻界也应时而动,加强了对法制新闻的报道和司法领域的舆论监督,从新闻价值层面来说,法制新闻的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等特征,满足了受众猎奇求趣以及寻求安全的心理欲求。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法律是一门十分精确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法制新闻的报道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
而当下新闻界的现状是:新闻媒介不拥有专业的调查手段,难以全面掌握事实,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有限,在对法制新闻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些与法治原则相悖的现象。
其中“媒介审判”或称“报刊裁判”(trialbynewspaper)。
就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一、“媒介审判”出现的原因(一)司法制度的缺位使媒介有空可钻,媒介是情有可原目前我国的司法体制正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不过其自身的设计缺陷、执法过程中的种种漏洞、以及其内部的监督苍白无力等原因,都在不同程度上使人们对其能力和效力产生了怀疑。
然而人们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向媒体寻求帮助。
而一些媒介也恰恰就是打着“满足受众需求”的旗号,以填补司法功能的缺陷为由,大胆地充当了“勇士”,为人民说话、办事,进行“媒介审判”。
因此,在司法公正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其监督资源又比较缺乏的今天,新闻舆论监督“钻空子”是难以避免的。
(二)媒介过分追求刺激性,缺乏理性思考,媒介难辞其咎许多媒体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常常靠报道社会热点问题等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电视等)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而在这个媒介渗透的时代,媒介审判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媒介审判指的是,在媒介中涉及到的言论、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可能因为违法、违规或不当而被提起审判。
如何应对媒介审判,成为了各方面关注的话题。
一、媒介审判的体现及风险媒介审判通常体现为以下情况:1.网络传播的不当内容,比如含有涉及到侵犯他人隐私、人身攻击、色情等等的言论、图片或视频等非法内容。
2.媒体报道中,对于某个事件或个人进行错误或不公平的报道,造成公众质疑或者损害。
3.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发布的信息不实或者存在明显的歧视问题。
4.媒体编造、散布、炒作虚假信息,或者在事件报道过程中夹带着不实的言论引发质疑。
对于这些媒介审判的实际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个人而言,涉及到违法、违规或不当行为的言论、文章、图片、视频等可能会面临被起诉或处理的风险,对个人造成不良影响。
2.对于企业、机构或者公共人物而言,面对媒介审判的风险同样很大,一旦发生不当行为或者对其进行不公平报道,可能造成重大的声誉危机,甚至影响到开展业务活动。
3.对于公众而言,虚假、不实或歧视性的信息可能会对其产生错误的引导或者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对社会产生负面的作用。
面对这些媒介审判的风险,人们应当如何应对呢?2.及时核查推送内容。
在推送信息之前,要尽量核实来源和真实性,不得散布虚假信息、有意外升性抹黑他人或者故意误导公众等言论。
3.加强监督。
媒体自我审查和监督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地防止媒体报道中带有错误、不公的内容,以及减少涉嫌侵权、侵犯隐私等不当行为的出现。
4.加强“反制”。
一旦涉及到侵权、侵犯隐私等不良言论的出现,个人和组织可以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如与媒体和网络服务提供商进行沟通、检举、告发等方式。
结语:媒介审判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涉及到网络和新媒体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论、行为和行动,避免不当或违法行为,同时,推动相关机构、媒体和组织加强自我监督,维护公平公正的网络环境和社交环境。
“媒介审判” 之危害及解决对策
“媒介审判"的危害近些年来,“媒体审判”在我国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很多案件,法院尚未开庭审理,媒体记者就随意使用“杀人犯”、“贪污犯”等等定性词汇,以带有严重情感色彩的语言描述案件或当事人,从而给审理案件的法官、陪审员施加了种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压力。
在我国,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对审判机关进行舆论监督,促使审判机关依法裁判是社会监督的体现,也是一种特殊的民主监督形式.但是现在媒介审判这种舆论监督的“越位"现象已经被新闻界认为是舆论监督实践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如何预防和减少“媒介审判”的呢?1、政府及司法机关要加强立法,不断完善自身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立法,明晰各方的权利义务,保证法律的权威性,既欢迎媒介监督,又要坚持司法独立;另一方面,在审判中要加强信息透明度,满足公众知情权和媒介的新闻自由权,保证公开审判,取得公众的信任和理解。
2、媒介应做不懈努力。
一方面,要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媒体自律。
媒介在报道新闻时只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者,不是仲裁者.同时,要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遵守职业准则.做一个中立者。
媒体要注意对新闻工作者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教育,而且也要与司法机关彼此沟通.一旦司法机关介入了某个新闻事件并立案以后,传媒就要确立“立案意识”。
这时,媒介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等基本原则,忠实于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坚持用中性语言,尽可能做到平衡报道,力求司法机关处理该案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公众也应出一份力。
解决好受众的问题,“媒介审判”也就更容易消除,公众自觉学习法律,增强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遇事理性思考,理性判断,不轻易受媒介的煽动,做一个信法、守法的群体,才能更好地保证司法的权威性,阻止”媒介审判”的发生。
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分析及防范策略
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分析及防范策略摘要:近年来,网络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吸引汇聚了无数网友,并由此造就了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形成舆论的能力,然而由于网络匿名性和“把关人”缺失而产生的“网络媒介审判”现象却妨碍了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不利于网民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并严重影响了网络媒介生态环境的发展。
只有通过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网络把关力度、紧抓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和消除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
关键词:网络舆论媒介审判;媒介生态;媒介素养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031-03“‘媒介审判’,最初是西方新闻传播法中的一个概念,意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在法庭判决前对案情作出判决,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期或胜诉、败诉等结论的现象”[1]。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一种更为严重的“媒介审判”现象――“网络媒介审判”产生了。
一、“媒介审判”与网络“媒介审判”在我国,传统的“媒介审判”主要表现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一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大案件,在法院尚未作出最终判决前,就进行大量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主观舆论引导的报道,如1997年8月24日河南民警张金柱酒后驾车过失致人死亡最终被判死刑的案件,因张金柱在临刑前说“记者害了他“的话而备受关注,此案也成为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经典案例。
而“网络媒介审判”除了具备传统“媒介审判”的特点外,更多的是被赋予了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所衍生的新特点。
(一)“网络媒介审判”与“媒介审判”的异同“网络媒介审判”与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审判”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指媒介干预、影响审判独立的“越位”行为。
总结起来,其相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案件的报道带有强烈感情色彩,以博得更多关注;2.主观臆断,只对一方当事人的观点加以陈述;3.断章取义,为了达到宣传效果,甚至刻意歪曲事实;4.发表大量指责批评性评论,言语犀利,严重影响大众对案件的感受;5.案件尚未正式审理,就给被告人定罪,严重影响司法公正。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审判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平台来对他人进行批评、评价甚至谩骂的行为。
媒介审判最初源于西方社会,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现象。
媒介审判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信息爆炸的状况,也暴露了社会中对于道德伦理的缺失以及个体自我约束能力的不足。
对于受到媒介审判的个体而言,其人身、名誉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犯,甚至可能引发自责、恐惧、沮丧、崩溃等心理问题,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媒体审判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造成了舆论的极度分化,甚至导致社会对待问题的冷漠和公众对于真相的怀疑。
应对媒介审判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在面对媒介审判时,个体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1.保持冷静。
面对批评和谩骂,保持冷静、不激动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陷入情绪化的状态。
及时与亲朋好友交流,诉说自己的困扰和不快,通过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来减轻心理负担。
2.不要回应。
回击只会加剧争议。
媒介审判是缺乏道德底线和理性思考的表现,回应只会助长这种行为。
对于网络暴力言行,应以法律手段来维权,通过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媒介审判给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困扰,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个体克服困扰,恢复心理健康。
4.提高个人素质。
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意识形态修养,培养理性思维和自我批评的能力。
关注社会正能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从而减少成为媒介审判的目标。
5.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
不过度追求外在的赞美和认可,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稳定,不被外界的文化浪潮所左右。
应对媒介审判的问题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教育机构、媒体等应加强对媒介审判现象的监管和引导。
政府可以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修订和落实,确保对于网络暴力言行的打击力度。
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能力。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审判是指公众通过媒体对某一人或事件进行追责与批评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媒介审判现象日益普遍,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媒介审判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之所以频繁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媒体的力量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媒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具有舆论导向的作用,往往能够引导公众对某件事情的关注和判断。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和评论者,公众可以通过发表言论来参与对某一人或事件的审判,这使得媒介审判现象更加突出。
媒介审判对被批评的个人或事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被媒体审判的个人或事件可能受到名誉损害,甚至遭到社会舆论的排斥和谴责。
媒介审判往往是针对个人或事件的一种过度追责和批评,可能会对被审判的个人或事件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其失去正当的待遇和机会。
媒介审判还可能引发公众的集体情绪和行动,对社会治安和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媒介审判现象,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个人和媒体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个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要慎重发言,避免被媒体审判的风险。
媒体在报道时要注意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避免对个人或事件进行片面评价和批判。
公众也要理性对待媒体报道和舆论,不盲从于媒体的导向和某些具有情绪化的言论。
作为受众,我们应该对媒体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形成独立的观点和判断。
政府和相关机构也需要加强对媒体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媒介审判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媒介审判,个人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媒体应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公众应理性对待媒体报道和舆论。
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强对媒体行业的管理和监督。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减少媒介审判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正文:一、引言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广泛。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媒介审判”。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现象。
二、媒介审判的定义及起因2.1 定义媒介审判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对媒体传播内容进行评判、批评和辩护的行为。
它是一种集体舆论现象,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评论和论坛等渠道进行传播。
2.2 起因2.2.1 新媒体时代的全民媒体参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任何一个个体都有权利参与媒体内容的创造和传播。
这种全民媒体参与使得公众对媒体传播内容有了更大的关注和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渠道。
2.2.2 媒体传播内容的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的传播内容可能存在信息不真实、偏颇等问题,这导致公众对媒体产生了质疑和批评的态度。
媒介审判正是公众为了表达自身意见而出现的一种现象。
三、媒介审判现象的表现形式3.1 社交媒体上的热议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公众可以对媒体传播的内容进行评论和评判。
这种形式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极高的传播速度,能够迅速引发公众对媒体的关注和讨论。
3.2 网络评论的洪流媒体报道的文章往往会在网络上引发大量的评论。
公众可以在相关的新闻网站、博客、论坛等平台上发表自己对媒体报道的看法和评价。
3.3 公众参与的集体行动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后,公众可能会发起集体行动,如联名上书、发起示威游行等,以表达对媒体报道的不满和质疑。
四、媒介审判现象的影响及其挑战4.1 媒体形象受损媒介审判往往质疑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使媒体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一旦媒体形象受损,将丧失公众对其报道的信任,影响到媒体的发展和运营。
4.2 媒体责任的加重媒介审判要求媒体必须更加认真、负责任地进行报道。
一旦媒体报道出现问题,将面临公众对其追责的风险,这就给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
4.3 媒体的调整与变革在面对媒介审判的挑战时,媒体需要进行调整和变革,提高自身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这可能涉及到组织结构、编辑守则、消息来源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改进。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审判是指通过媒体对公众人物、事件或事务进行评价和批判的过程。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传统媒体的发展,媒介审判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媒介审判的过度和不公正可能会给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媒介审判的现状和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有效缓解媒介审判带来的问题。
一、媒介审判的现状与影响媒介审判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传播速度快,媒介审判的范围和影响力大大扩大。
无论是名人、政治人物还是普通民众,都可能成为媒体和公众口中的话题。
媒介审判的情绪化趋势明显。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的注意力往往被极端和情绪化的言论所吸引,导致媒介审判更加偏激和片面。
媒介审判常常受到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的操纵,造成对某些事件或个人的不公正评价和扭曲报道。
由于媒介审判的公众性和随意性,一些个人或组织可能因此遭受严重的名誉侵犯和负面影响。
媒介审判可能给社会个人和组织带来以下几种负面影响:媒体对个人和组织的不公正评价可能导致其名誉受损,进而对其生活、事业和社会地位造成严重影响。
媒体的偏激言论和片面报道可能导致公众对事件或事务的认识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社会舆论和公众决策。
作为传媒机构的报道行为对事件的态度和倾向,往往会影响公众对事件的不同认知,导致社会矛盾和分歧进一步扩大。
长期以来的不公正媒介审判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公信力和道德水平。
二、媒介审判的应对策略1. 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公正为有效应对媒介审判带来的问题,完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于媒体和媒体人员的不当行为应当依法进行惩处,并加强对虚假报道和不实信息的监管。
建立起媒介自律的机制,加强对报道的核实和客观性评估,制止媒体的不当行为。
建立公平公正的诉讼机制,对于涉及名誉侵权和不当评价的行为,应当对侵权方进行法律追责,保护受影响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2. 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公众的媒介素养对于应对媒介审判也是至关重要的。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2023版)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正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审判”现象日益凸显。
传统的大众媒体主导的信息传播模式被逐渐取代,新媒体的兴起使得每个人都有了发布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对于媒体内容的批评和审判的浮现。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审判”现象。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与“媒介审判”⒈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⑴社交媒体的崛起⑵用户自由发声的平台⑶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⑷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的挑战⒉“媒介审判”的意义和作用⑴促进公共舆论的监督和引导⑵倡导媒体责任与规范⑶维护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⑷保护个人合法权益三、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审判”的形式和特点⒈网友评论与曝光⑴网友评论的重要性⑵网友曝光的力量⑶网友评论和曝光的限制和挑战⒉自媒体热议与批评⑴自媒体的兴起和影响力⑵自媒体热议的特点与影响⑶自媒体批评的价值和影响⒊公众舆论与话题讨论⑴社交媒体对公众舆论的影响⑵话题讨论的扩散与影响力⑶舆论引导与炒作的问题四、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审判”对社会的影响⒈媒体生态的变革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与互动⑵传统媒体的改变与转型⑶新媒体的威胁与机遇⒉政治与权力的制约⑴媒体监督与机构的自律⑵“媒界审判”对官员和权力的制约⑶社会治理与民意表达的平衡⒊公共舆论的激化与偏激化⑴多元化声音与意见的冲突⑵网络暴力与谣言的蔓延⑶公共舆论引导的责任与挑战【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以下:⒈网友评论案例附件⒉自媒体热议案例附件⒊社交媒体话题讨论案例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舆论引导:指通过媒体和舆论的力量,对公众的思想、意见和态度进行影响和引导的行为。
其合法性和道德性存在争议。
⒉网络暴力:指在网络上针对个人或集体进行人身攻击、羞辱、谩骂等恶意言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法律责任。
【结尾】通过对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进行全面探讨,我们发现它既具有积极的一面,又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精简版范文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信息获取和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时代,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舆论成为了影响公众观点和决策的重要因素。
随着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的分发失控,新媒体时代也出现了一种现象,即“媒介审判”。
所谓“媒介审判”,指的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对个人或组织进行舆论批判和谴责的现象。
这种审判可能是基于真实的事实,也可能是基于错误、偏见或恶意的信息。
在这种审判中,舆论可以很快地形成并被传播,对被审判者造成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可以推动舆论的形成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公众可以更快速地获取信息、发表言论,并迅速形成共识。
这种集体的力量可以推动社会问题的曝光、改变和解决。
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也存在着问题和挑战。
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分发的失控,错误的信息和谬误可能被放大和扩散,导致对被审判者的不公正对待。
个人隐私和声誉可能受到损害,被审判者可能面临虚假指控和网络暴力的威胁。
为了应对“媒介审判”的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我们需要培养公众的媒体素养,提高大众对信息真伪鉴别的能力。
社交媒体平台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内容审核和信息监管措施,打击虚假信息和网络暴力。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和透明的舆论环境,让真相和理性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在新媒体时代,面对“媒介审判”的现象,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判断,不盲从于舆论的热度和扭曲。
通过加强个体和社会的媒体素养,以及改善社交媒体平台的管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和管理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正文:一、引言在新媒体时代的普及下,大量信息通过各种平台迅速传播,并迅速塑造了社会舆论。
这种大规模的信息传播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媒介审判”现象。
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进行详细探讨。
二、概念解读⑴“媒介审判”的定义“媒介审判”是指在新媒体平台上,公众对媒体行为和言论进行评判和裁决的现象。
媒介审判主要体现在网络舆论的集中表达和对媒体品质的批判。
⑵“媒介审判”的表现形式“媒介审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网络舆论的集中表达:当传媒行为具有较大的争议时,公众会在网络上积极参与讨论,并对其进行评判和批评。
b) 媒体品质的批判:公众对媒体行为的质量进行批评,如内容失实、偏颇、夸大等问题。
三、影响因素⑴媒体的立场和偏见媒体在报道中往往有自己的立场和偏见,这可能引发公众对其进行批评和评判。
例如,一些媒体可能会在报道中夸大事实或者有意诋毁某些个人或团体。
⑵公众对信任度的变化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有所下降。
这使得公众更加愿意对媒体的行为进行质疑和评判。
四、“媒介审判”现象的影响⑴媒体的道德和责任感提升面对公众的监督,媒体可能会更加注重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升自身的道德和责任感。
⑵新闻报道的多样性和独立性增强在“媒介审判”的压力下,媒体可能会更加注重报道的多样性和独立性,以满足公众对多元化观点的需求。
五、案例分析⑴ A事件的“媒介审判”在A事件中,某媒体发布了一篇关于某政治人物的报道,由于报道内容失实,公众积极参与网络讨论,并对该媒体进行了批评和谴责。
⑵ B事件的“媒介审判”在B事件中,某媒体对某社会问题进行报道时,片面夸大事实,公众对该媒体的行为进行了评判和指责。
六、解决方法⑴提升媒体素质媒体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对新闻事实的核实和客观报道,以增强公众对媒体的信任感。
⑵加强监管和规范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法律,以保障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审判是指在互联网上对某个个人、组织或事件展开的公众舆论的大规模批判和指责,通过网络传播媒介迅速传播,广泛影响大众对事件或人物的观点和评价。
媒介审判的出现,虽然有助于曝光一些不正义的行为和事件,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公正,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媒介审判存在主观判断和不完全客观的问题。
在媒介审判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媒体聚焦的影响,而忽视了事情的全面性和不同立场的观点。
这样容易产生片面的观点,导致对相关人物或事件的错误评价和定性。
媒介审判也容易导致对个体的造成伤害。
在媒介审判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对相关个人进行恶意攻击和人肉搜索,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媒介审判而被社会舆论排斥和歧视,给其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媒介审判往往存在过度炒作和夸大事实的问题。
为了迎合大众的好奇心和刺激感官的需求,媒体可能会对事件进行过度渲染和放大,甚至夸大事实,从而损害公众对事件的正确认知和评价。
对于媒介审判的应对策略,首先是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运用和效果。
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不仅要惩罚恶意攻击和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还要建立健全举报和维权机制,帮助受害个体维护自身权益。
个体要保持客观、理性的判断,不被媒体的主观导向所左右。
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调查,多方面了解,避免盲目跟风,形成多元的观点和判断。
媒体也应加强自律,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在报道中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
对某个人或事件的报道,应当有充分的依据和证据,并充分考虑到不同立场的观点,避免造成对个体的伤害和社会的不公正评价。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在当今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伴随而来的“媒介审判”现象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媒介审判”,简单来说,就是指新闻媒体在案件尚未进入司法程序或者司法判决尚未做出之前,就对案件进行大量的报道和评论,从而影响公众舆论,给司法审判带来压力和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现象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新媒体的低门槛和高传播效率为“媒介审判”提供了便利条件。
以往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核和把关,而在新媒体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一条微博、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甚至是一段短视频,都有可能迅速引发大量的关注和传播。
这种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使得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者带有偏见的观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广泛扩散,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同时,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碎片化也加剧了“媒介审判”的问题。
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往往更倾向于接收简短、直观的信息。
这就导致了对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容易片面化、简单化,无法呈现出事件的全貌和复杂性。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刻意截取部分内容进行夸大和渲染,从而误导公众的判断。
另外,社交媒体上的“群体效应”也容易导致“媒介审判”的发生。
当一个话题引起广泛关注时,大量的用户会参与讨论和转发。
在这个过程中,观点相似的人会相互影响和强化,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声势。
这种群体效应可能会使理性的声音被淹没,从而让情绪化、极端化的观点占据主导。
“媒介审判”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严重干扰了司法独立和公正。
司法审判应该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而“媒介审判”形成的舆论压力可能会影响法官的判断,导致司法判决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损害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其次,“媒介审判”对当事人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案件尚未有定论之前,媒体的过度报道和负面评价可能会给当事人的名誉和生活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即使最终司法判决证明当事人无罪,之前的舆论压力和负面影响也很难完全消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探讨 ɾ网络财富
Theory StudiesɾIntemet fortune
媒介审判现象的解读及防范
邓欢
(武汉科技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媒介审判现象是犯罪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媒介舆论监督职能的错位。媒介审判影响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不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构建理 性媒介监督,需要媒体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增强法律意识,杜绝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媒介应努 力消除“人治情结”。从“人治”到“法 治”,这是人类社会管理方式的进步,也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要完全做 到“法治”,需要作为社会的人的自我完 善国家的对象性完善的共同作用。
3.4 司法独立和传媒自由实现平衡合 理的良性互动
西方国家虽然标榜新闻自由,但法律 上明文规定了媒介报道的原则。如英国, 按照传统的做法,当嫌疑犯被捕时,除了 姓名、年龄、职业以及被指控的罪名外一 概都不准报道。嫌犯如果对警方有所供 述,也不得提及。任何证据以及评论意见 都不许发表,违者可能构成藐视法庭罪, 被处以罚款或者徒刑。1981年,英国制定 了《藐视法庭法》,虽对限制媒体报道犯 罪案件过于严厉的内容有所修改,但普通 法有关藐视的规定并未废除。[5]
3.2 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 准绳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关于 司法的独立性,西方的学者概括为七个方 面:独立于国家和社会各种势力;独立于 上级官署;独立于政府、独立于政党;独 立于新闻舆论;独立于国民时尚与时好; 独立于自我偏好、偏见与激情。”[4]新闻 媒体超越司法程序,恣意挥舞法官之锤,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 “宣判”,甚至煽动 社会情结,制造社会舆论,实际上是对 “人民法院独立行驶审判权”的一种干 涉。加上我国司法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 种干涉越演越烈。
我们应该看到媒介审判的传播推手 已经伸向了权力的边界,甚至将司法审判 的权力和自身的舆论监督权力的边界模糊 化,将二者混为一谈。在结构意义和程序 意义上,媒介审判已经不同程度地侵蚀和 干涉,往往导致审判城区偏离了正当性, 审判结果偏离了准确性。
比如,在蒋艳萍案件的报道中,出 现了大量煽情的话语,以“财色双送”、 “肉体炸弹”等等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如 此大量的刺激眼球的话语无形之中给权力 阶层形成巨大压力,进而左右审判进程。 媒介的迷失不仅严重干扰了司法的公正和 进程,同时也折射出媒体的伦理道德的丧 失。
判。难怪,美国学者Benjamin在考察了中 国媒介和司法关系后认为,中国媒介影响 司法的基本模式是媒介影响领导、领导影 响法院[1]。
庸讳言,媒体在其进行新闻报道或舆 论评判时有其自身的问题,如为追求经济 效益而进行煽情的炒作、用道德标准对法 律问题进行评判、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 件定性等等,但是它毕竟没有法律上的力 量。如果司法公正,即使媒体发表不公的 评论,也不会必然影响到审判的结果。因 此,尽管我国司法体制正在不断的完善之 中,但其自身的体制缺陷、执法漏洞、内 部监督急需完善等原因,使得媒介和公众 对其能力和效力产生了怀疑。
3.3 公众:加强法律意识,消除对媒 介依赖
在法治社会氛围下,不同的群体和个 人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 之后会形成一种公众舆论,公众舆论如果 一味地给媒介制造压力或者被媒介加以渲 染和煽情,那么,媒介整合后的报道偏离 了合理的媒介舆论监督。
一方面,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公众自 身应处于一个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不断寻求合理的舆论监督道路。同时,媒 介应有选择地,有把关地突出某些意见而 促成主导性舆论的形成,而不是简单地夸 大或者迎合公众片面的诉求。
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法制意 识。新闻媒介作为社会舆论表达的载体, 那么应对公众不合理舆论诉求的时候,自 身应该运用法律来进行区分,以理性的话 语来回应公众,同时也以理性的话语将事 件进行客观的报道。此外,新闻工作者还 需要深入社会群体之中,公正客观地采写 新闻,树立起一个新闻人应有的理想,努 力架起联系社会群体和执政部门之间的桥 梁,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促进社会稳 定方面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何麟(1986—),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 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公共社 会学。 邱建新(1963—),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 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文化社 会学。
127 2009年7月 网络财富
网络财富ɾ 理论探讨
Intemet fortuneɾTheory Studies
大于法,指鹿为马,司法不公,投诉无 门,人民的人身、财产受到肆意侵犯等现 象仍然普遍存在,加之公众的法律意识淡 薄,一但公众权益受到践踏,往往会诉诸 于媒介,将媒介视为自身所依附的“救命 稻草”。再者,媒介越权“审判”,以道 德代替法律规定,本身就是一种法制观念 和法制意识淡薄的表现。因此,有人认为 “媒介审判”是现代法制社会里由新闻界 和公众共同制造的人治的神话。[2]这种报 道方式不但不能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法律 意识,反倒迎合了公众的人治情节,甚至 使公众对媒介更加依赖。
媒介审判现象。 3.1 媒介:规范监督行为,恪守新闻
客观性原则 一方面,媒介要明确自身定位,加强
媒体自律。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媒介在报 道新闻时,只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者,不是 仲裁者。客观报道在西方视为新闻报道之 根基,对防范媒介审判很有益处。因此, 媒介应该公正、合理、透明地报道新闻。 因为一个健全、运转灵活通畅的社会,通 常是新闻信息自由流通、社会透明度高, 信息不对称现象较少、有利于社会经济发 展和社会成员认同程度提高的社会。[3]
我国的经济现代化要求必须实行法 治,彻底摒弃人治。法治是近代大工业和 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近代西方的法治, 推动了西方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社 会分工、自由竞争。我国的法治建设的步 伐虽然不断加快,但是,公众的法律意识 的培养和形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2.辩证看待“媒介审判”的社会效应 媒介审判作为我国现在阶段存在的 一种非正常的传播现象,要谈论其社会效 应,就必须对其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探究 这种传播效果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我 们需要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不能偏执地 完全肯定一面或者完全否定一面。 2.1 消极:妨碍司法独立,以“话语 强权”代替舆论监督 一般来说,司法独立常用在两种意 义上。一是结构意义,是指司法机关独立 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它是一种“国家 权力的结构原则”;二是程序意义,在司 法过程中保障法官司法,维护程序正当性 和结果正确性,也称为“技术性的司法规 则。”
1.“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 1.1 司法制度的缺位、媒介越位 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 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 律公开进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7条也 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 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 一律公开进行。”因为公开才可能公正, 公开是司法公正的前提,而公开就需要新 闻舆论的广泛参与。同时,宪法第27条规 定:“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 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 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 监督。”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提 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宪法第41条的规定正是新闻舆论监督 权的权利来源。新闻媒体的作用正是帮助 公民将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变为现实。媒 介首先对案件进行长时间、广范围、一边 倒的报道和炒作,以至形成一种高热度、 高密度、高偏见的舆论氛围。然后,吸引 某些国家部分的权力介入,吸引某些部门 领导的重视,形成行政上的压力。最终, 法官不得不考虑公众舆论和上级部门的压 力,从而导致一些案件无法得到公正的审
2.2 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话语权 媒介的话语权是指媒介在对受众产 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一般来 说,在信息传播活动中,话语权的产生一 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信息传播主体的话 语权,另一种是媒介之间的话语权控制。 媒介将其手中拥有的话语权,为一部分弱 势群体所分有,这也是弱势群体不相信法 官判案,反而相信记者的报道的根本原 因。当媒介话语权释放的时候,往往是报 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之间的话语 权的共同作用。 进一步来说,媒介作为最普遍的公众 利益表达渠道,合理合法的媒介关怀,不 仅能够引起对弱势群体问题的广泛关注, 而且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和社 会意义。媒介可以让弱势群体的要求和现 实状况为社会和政府所知,监督社会政策 不越过公平的底线,对于避免社会危机和 动荡的产生具有不可避免的价值。 例如“孙志刚事件”,2003年4月25 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记者陈峰采写 的一篇题为《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披 露了孙志刚惨死于广州收容所人员救治站 的内幕。随后各大主流媒体都报道“孙志 刚事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大量报道 来促成突发、热点事件向公众政策议程的 转换,最终2003年6月22日,颁布于1982 年5月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收容遣送 办法》终于被废除。 当然,任何权力的放大只会对社会 产生负面的效应。我们不能过于放大媒介 手中的话语权,不然会出现媒介话语的泛 滥。 3.构建理性媒介监督,预防和减少 “媒介审判”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使使媒介审判合 理地过渡到媒介监督,就应该在把握理性 的话语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报道议程, 构建想理性媒介监督机制,减少甚至消灭
他人劳动并自己也直接参与劳动的生产经营者占本阶 层的22.0%,自雇工商户即有足够资本自己开业经营但 不雇佣他人劳动者,占78.0%。 ④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R].2004.
参考文献 [1]刘欣.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J],社会 学研究 2007.6.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 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2. [3]李春玲.中国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J], 科学 社会主义 2004.1. [4]李炜,李春玲.社会阶层划分的理论与调查方法说明 [J],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李强.关于中产阶级与中间阶层 [J],人民大学学报 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