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古风新韵》教案 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风新韵》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游子吟》

欣赏《关山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通过学习乐曲《关山月》,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情感,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游子吟》,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歌曲的意境。

(2)通过听、看、体验、探究等活动,体验名曲的意境和古琴曲的风格特点。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游子吟》。

(2)通过聆听、欣赏古琴曲《关山月》,使学生初步了解古琴的基本常识,并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体验古琴曲深邃的意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充分感受、体验和表现母子情。

2.通过《关山月》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古琴的热爱。

难点:

1.能够在演唱歌曲《游子吟》的同时充分感受母子情。

2.能够简单的认识古琴的基本构造。

【教学准备】

钢琴、古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游子吟》这首歌是由唐代诗人孟郊所写,诗中深情的吟诵饱含着伟大的母爱。歌曲采用七声徵调式,4/4拍子,由四个乐句和尾声构成一段体结构。此歌以动人优美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演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古琴曲《关山月》为21世纪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此曲是由六个乐句组成、带

有再现的单段体。每个乐句都有上下呼应的两个乐节,前三个乐句均落于徵音——泛音,后三个乐句均落于宫音——实音,前面的五个乐句可反复,最后以开始乐句的变化再现而结束。曲虽短小,但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词是中国的国粹。当你读古诗时,会感觉自己沉浸在书香和文化的海洋中,这就是中国古诗所蕴含的一种独特的古典与韵味。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歌曲再来感受一下中国古诗的韵味。引出课题《游子吟》。

二、课程新授

(一)学唱歌曲《游子吟》

1.教师按节奏诵读歌词,让学生聆听和感受,体会歌词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句?

2.学生带着对古诗的理解齐读歌词,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母亲为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是多么伟大,多么可亲可敬啊!学生听后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3.请学生静下心来聆听音乐,说一说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培养他们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稍慢、深情的)

4.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体裁:像这种把古典诗词配合现代音乐唱出来的方式叫做“古诗新唱”。

5.教师弹琴,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

(1)前倚音的准确演唱。

(2)教师引导学生唱好歌曲中的连音线。(好像唱出了母子之间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3)教师指导学生要唱满歌曲最后两个小节的时值。

(4)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来演唱歌曲。

6.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旋律,再一次感受母子情。

7.师生接龙、生生接龙演唱歌曲旋律。

(二)欣赏乐曲《关山月》

1.教师讲述伯牙遇子期的故事。引入教学内容。

2.认识古琴,出示古琴图片,有条件的可将古琴带入课堂,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又称“瑶琴”“玉琴”。古琴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琴身是个狭长的木质音箱,加上厚漆,有七根弦。琴面外侧有十三个形状的标志叫作徽;一般用贝壳、金、玉或磁等物质制成,镶在边上,用以标明各种不同音位。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的代表曲目有《高山》《流水》《梅花三弄》《阳关三叠》等。)

3.初次聆听

思考:古琴的音色如何?该曲的速度情绪如何?

4.再次聆听

让学生边听边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5.配乐诗朗诵

介绍《关山月》的古诗词,体会古琴曲的意境,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词。

6.让学生们对琴歌加以了解。(古时候人们往往喜欢将诗句与古琴音韵相结合,这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琴歌。)

7.认识古琴谱,教师讲解古琴谱上的文字主要是规定了演奏的指法。(出示古琴谱)

8.完整地聆听乐曲《关山月》,感受古曲的魅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由诗词改编而成的乐曲《游子吟》,欣赏了古琴曲《关山月》,两首乐曲抒情绘景、气魄恢宏,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古朴韵律。下面就让我们在独具韵律的乐曲《关山月》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古风新韵》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但愿人长久》

学唱《花非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歌曲《但愿人长久》,感受古诗词新韵的魅力。

(2)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感受音乐内在、含蓄的“朦胧美”。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分析、学唱、讨论等方式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3.知识与技能

(1)注意歌曲中连音的演唱。

(2)掌握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上的特点,以及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聆听古诗词歌曲,全面分析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2)指导学生能够生动地演唱《花非花》;巩固学生对4/4拍子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并进行歌曲改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歌曲《但愿人长久》是一首流行歌曲,由台湾著名作曲人梁弘志为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谱曲,邓丽君演唱,是邓丽君经典名曲之一,后经很多人翻唱。歌曲采用E 大调,4/4拍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词的上阕,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旋律舒缓优美,在低音区低吟,节奏舒展平稳,反映了词者对月、问天的惆怅之感;第三、四句重复了第一、二句。第二部分是词的下阕,也是有四个乐句,第一、二句节奏转以紧密,旋律急转上行,表达了词者以超然达观的心态面对不得意的现实;第三、四句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似是词者又回到现实之中,寄托了词者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花非花》是我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创作的一首影响最广的艺术歌曲,歌词取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集《常庆集》中《花非花》段。歌曲采用D大调,4/4拍子,四句体乐段结构,两小节为一句,旋律起伏,基本上是上句上行,下句下行。第一和第三乐句音调向上,是由两个乐节组成的句式。第二和第四乐句的音调则向下,且比较连贯。在词曲结合中较好地采用依字创腔,使歌曲犹如在吟诵,给人以无限的柔媚感。歌曲虽短小,却意境超脱。婉转优美,行板的速度更增强了词意的朦胧感和意向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词?师生交流。那大家知道苏轼的《水调歌头》吗?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引出课程。

二、课程新授

(一)欣赏《但愿人长久》

1.老师带领学生赏析苏轼的《水调歌头》,简介其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内容。

2.学生小声跟着配乐有感情地朗诵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

3.初次聆听。谈一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4.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第一部分。

(1)思考: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教师范唱第一部分旋律,学生小声跟唱。

(3)师生分析小结:歌曲的第一部分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5.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1)老师简单教唱歌曲。要求注意:歌曲中前倚音和反复跳跃记号处的演唱,将全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