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解表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黄、桂枝的比较:
味甘,发汗力不及麻黄,表实、表虚均宜 风寒表证 桂枝 善温通经脉而治寒凝血滞诸痛证。 温阳化气以行水湿而治痰饮、水肿、 奔豚气。
紫 苏
生姜
性味——辛,温。 共 1. 发汗解表—治风寒表证轻证。 每相 性 功用 2. 止 咳—治风寒咳嗽痰多证。 须为用 3. 止 呕—治呕吐证。 4. 解鱼蟹毒—治食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藁本
善达巅顶,为治巅顶痛之要药。
辛夷 苍耳子 善通鼻窍:治鼻渊之鼻塞、不闻香臭、时流浊涕或 外感风寒鼻塞。苍耳子还能祛风湿,治风湿痹痛。
细辛、白芷、羌活、藁本: 共性:辛温香燥,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其中:
细辛 善治阳明经头面诸痛,还可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白芷
散寒之力较强,又能温肺化饮,表、里寒证均可使用
自《本草经集注》起即称誉为“伤寒发表之第一药” “夏月不用麻黄”、明·李士材“麻黄,夏秋不可轻用,惟在表真有 寒邪者可用”
风寒实喘 2.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喘咳证 外寒内饮者 (每与杏仁配伍,宣降结合以顺肺气) 邪热郁肺者
前人素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之说
3.利水消肿——治水肿初起有表证者(风水证) 此外,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是取其散寒 通滞之功。 用法用量:3~10g。 生用——发汗力强 炙用——润肺止咳平喘力佳。 使用注意:发散力强,虚汗、虚喘者均当慎用。 注意与麻黄根区别。
生姜:
1.发汗解表作用较弱,治外感风寒轻证,为民间常用, 加红糖煎汤,乘热服;或辛温解表剂中作辅药用。 2.功擅温胃散寒,和中降逆止呕,为“呕家圣药”,适 用于各种呕吐证,尤宜于胃寒呕吐。 3.温肺化痰止咳力大于紫苏,每治风寒客肺、痰多咳嗽。 4.尚能解药毒,解生半夏、生天南星毒,单用有效。
六、 汗法的作用机理
1.促进汗腺分泌和血管舒张反应,以利于祛除病 邪,其中可能包括排泄毒素、中和毒素、抑制细 菌和病毒,以及加强吞噬细胞的防御能力等。 2.通过发汗和扩张周围血管,以发散体温而起退 热作用。 3.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谢产物的 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 4.通过发汗和全身循环的加强,增加肾小球过滤 等作用,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等。
防风
[歌诀]
荆芥祛风解表药,风寒风热均可服。 透疹止痒疗疮速,炒炭止血配它药。
[歌诀]
防风解表同荆芥,表寒表热均可煎。 胜湿止痛风湿餐,止痉解毒记心间。
羌
活《药性论》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羌活的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归肾、膀胱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歌诀:羌活发汗解表弱,表寒夹湿首选服。 胜湿止痛风湿除,上半身痛疗效速。 要点 羌活为太阳经引经药,善祛在上在表之游风及 寒湿之邪,宜太阳头痛(后枕部疼痛)及上半身风寒湿痹。 注意点:本品气雄升散,燥性亦强,故血虚痹痛、阴虚 外感、表虚汗出均忌用。
1、掌握发散风寒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
一、性能特点 1.性味: 兼苦味—麻黄、羌活、苍耳子 多为辛、温 兼甘味——桂枝、防风 2.归经:多入肺、膀胱经 3.毒性:细辛、苍耳子有小毒 二、功用: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其症状为: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汗出不畅、口不渴、苔 薄白、脉浮紧)
通鼻 窍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作用较强。其治痹痛,尤宜于上半身风寒
湿痛Biblioteka Baidu
羌活
藁本
胜湿
尤善治外感风寒,巅顶头痛甚者
香 薷《别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香薷的全草
[性味归经] 味辛,性微寒。归肺、脾、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歌诀]:香薷发汗解表强,祛暑化湿是特长。 利尿消肿配方良,煎汤冷服要记牢。 要点: 香薷外能发汗祛暑而解表,内能化湿浊而和中,用 治外感于寒,内伤于湿的阴暑证,为“夏月之麻黄”,此 外,有利水消肿的作用。 用量及用法:3~1克,水煎服。利尿消肿宜浓煎 注意点:(1)表虚有汗者忌用,暑天感冒有汗者慎用。 (2)暑天感受暑热所致阳暑证禁用。
各论 第一章 解表药
[学习要求] 1、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 方法. 2、熟悉使用解表药时发汗太过、煎煮时间不宜 过长,注意因时因地而异,以及病证禁忌等注意事 项。 3、掌握解表药的分类
一.概念
:
表邪 (风、寒、暑、湿、燥、火) 表
解
解除 发散 疏散
表证
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解 表药。又称发表药。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
[学习要求] 1.掌握发散风热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应用。 2.掌握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 麻的功效、临床应用。 3.掌握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与菊花,柴胡、葛 根、升麻三组药物在性能、功效和应用方面的异同点。
一、含义:多性味辛凉,发散解表作用较和缓,以发散风热为主 要作用,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的一类药物
1、麻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麻黄科小灌木草麻黄、木麻黄或中 麻黄的草质茎。生用、蜜炙或捣用。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歌诀]: 麻黄辛温解表强,风寒表实最宜尝。 宣肺平喘实喘良,利尿消肿风水疗。
功用: (1) 发 汗 解 表 —— 治 外 感 风 寒 表 实 证 ( 感 冒 ) (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 每与桂枝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外感风湿头痛 胜湿止痛 风湿痹痛 祛风止痉——破伤风 止泻(炒)——肝木乘脾,腹痛泄泻 解药毒 解乌头、芫花、野菌毒 解砷毒,配绿豆、红糖、甘草 味兼甘,其微温不燥,甘缓不峻,发汗力 不如麻、桂,辛燥性不及羌活,药力和 缓,为“风药中的润剂”。 阴虚火旺、血虚发痉者慎用。
白 芷《本经》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根茎 [性味归经]本品味辛,性温。归肺、胃经 [功效] 祛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歌诀]:白芷散寒通鼻窍,祛风止痛功效妙 燥湿止带配方效,消肿排脓别忘掉。 [要点] 白芷辛温芳香,辛温祛风解表,芳香上达,通窍止 痛,主入阳明经,所以善治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及阳明头 痛、牙痛、鼻渊等证,为阳明经之引经药。此外又燥湿止 带、消肿排脓,用于寒湿带下及疮疡肿痛。 [用量及用法]: 3~10克,水煎服。
二、性能特点
兼苦味:牛蒡子、蔓荆子、柴胡、 1.性味:多属辛, 菊花 凉(微寒) 兼甘味:菊花、葛根、升麻、淡 豆豉 部分甘、寒(质轻)——蝉衣、桑叶 2.归经:多归肺经;次入肝经。 二、功用 发散风热——治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者。
二、 性能特点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因其轻而扬之”
1. 味多辛(桑叶、蝉蜕除外),能发散 2. 多归肺(主皮毛)、膀胱经(主表) 3. 质轻善走表 4. 多升浮;个别有毒性
三.功用与分类:
发散表邪
治疗表证
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 部分还治痹证、喘咳、水肿、 疮疡初起兼有风寒表证者 发散风热—治风热表证. 部分还可治风热所致目赤多 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及 风热咳嗽
2.体虚外感,应扶正祛邪。 气虚——配补气药 血虚——配补血药 阴虚——配养阴药 阳虚——配补阳药
五、使用注意
1.但热不寒,病不在表而在里,不宜使用。 2 .取微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以免伤阴亡 阳。 3. 虚汗、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当慎用。 4. 因时、因地、因人而权衡用量的轻重。 5.味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
细 辛《本经》
[性味归经] 本品味辛, 性温。归肺、肾经 [功效] 祛风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歌诀] 细辛解表同麻黄,阳虚感寒最宜尝。 祛风止痛效力强,温肺化饮通鼻良。 [用量用法] 1 —3克,(历代有“细辛不过钱”之说,指 单用细辛末,而入汤剂则不受此限)用量不宜过大,反 藜芦。 [要点 ] 本品辛、温,归肺、肾经,既能发散表寒,又 散少阴经风寒,治风寒表证及阳虚外感:其善治头痛、 牙痛、痹痛、鼻渊及肺寒痰饮喘咳。 [注意点]:本品气雄升散,辛燥性强,故血虚、阴虚、 表虚汗出者均宜忌用
个性: 紫苏: 1. 发汗力不及麻、桂,多用治外感风寒轻证及老年、 儿童患者,因其兼宣肺止咳之功,故兼有咳嗽气喘者 尤为适宜。 表寒气滞胸闷者 2. 行气宽中 偏寒 (行气止呕) 脾胃气滞 偏热 胸闷呕吐 气滞痰结(梅核气) 3. 行气安胎——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 4. 入煎剂不宜久煎。 苏叶长于发散风寒; 苏梗功偏宽胸利膈、顺气安胎。
2。 .桂枝
《本经》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温经止痛,通阳化气。
[歌诀] 桂枝发汗解表弱,表虚表实均可服。 温经散寒止痛速,通阳化气效力雄
功用: 表实证 助麻黄以发汗; 1. 发汗解肌--治风寒表证 表虚证 与白芍同用 ,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苔薄白、脉浮。)
四、 配伍原则
春季:风热、风温—发散风热药 +清热泻火、解毒 阳暑,发散风热药+解暑药 1.根据四时 夏季——伤暑 阴暑,发散风寒药+化湿药 感邪的不 秋季 凉燥,发散风寒药+润燥药 同,进行 温燥,发散风热药+润燥药 选药配伍 冬季:风寒,发散风寒药+温里药
七、适应范围:
感冒、流感、麻疹、腮腺炎、流脑等感 染性疾病的早期;以及急性肾炎、急性风湿热、 急性结膜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产褥热等临 床各科的疾患。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学习要求]
应用 2、掌握麻黄、桂枝、紫苏、防风、荆芥、 羌 活、白芷、香薷、细辛、生姜等的功效及临床 应用。 3、掌握麻黄与桂枝,紫苏与生姜,荆芥与防 风,羌活、白芷与细辛,麻黄与香薷在性能、 功效和应用方面的异同。
痰饮证 温阳化气以行水 小便不利、水肿 3.助阳化气 温阳通脉以复脉——心动悸、脉结代 心肾阳虚,寒水上逆之奔豚气 用法用量:3~10g, 使用注意:辛温助阳,伤阴动血,故热证、阴虚、 血热证忌用;月经过多、孕妇慎用。
发汗(力强)—表实证 辛、温 麻黄—辛散苦泄,善宣 平喘—肺气壅遏之咳喘 发汗解表 (微苦) 散肺郁而能 利水—风水证(通调水道)
调和营卫,发汗解肌
调和营卫——是纠正营卫失和( “卫强营弱” ),解除风邪 的方法。 如桂枝(辛散)—解肌发表,祛邪从卫外泄 祛邪不伤营 白芍(酸收)—敛阴和营,以治营弱 敛阴不留邪 解肌——即解除肌表之邪。是治疗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方 法。
2.温通经脉 散寒止痛 寒凝血滞诸痛证 胸痹心痛 中寒腹痛 闭经、痛经 风湿痹痛 风寒湿痹 风湿热痹
辛 温 解 表 药
•麻黄---力强(表实无汗证);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桂枝---力弱(表实证/表虚有汗证);温经通阳(温中散寒/温通血脉/温 通经络/温阳利水) •紫苏---行气宽中,理气安胎,解(鱼蟹)毒 •防风 祛风止痉, (炒用)止泻(肝郁侮脾) 胜湿止痛 •羌活 上半身之痹痛;太阳头痛.辛温解表药 •荆芥---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生姜---温中止呕(呕家圣药),温肺止咳,解毒 (天南星/半夏/鱼蟹)毒。 •香薷---化湿和中,(浓煎)利水消肿.(夏月麻黄;阴署证/署湿;水肿脚气) (冷服凉服)。 •白芷 阳明头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通窍止痛 •细辛 少阴头痛,温肺化饮.(入汤3g以下,入散1g以下) •藁 本 颠顶头痛 除湿止痛(风湿弊痛) •苍耳子 通窍止痛(鼻渊头痛) •辛 夷
附:生姜皮,生姜汁。
[歌诀] 紫苏发汗解表寒,宣肺止咳又化痰。 行气和胃手拈来,解毒安胎记周全
[歌诀] 生姜发汗又止咳,止呕解毒不多得。
荆
芥
防风
共性
性味: 辛、微温。 风寒 发表散风——治外感表证 风热 功用 治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消散疮疡 治风疹瘙痒
荆芥
透疹——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止血(炒炭)——治吐衄下血 入汤剂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