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
国家标准地质剖面实习路线简介
1 实习地区基本概况
1.1 交通情况
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位于位于天津市蓟县县城北的罗庄子乡下营镇、洪水庄乡境内,属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市蓟县位于北京市以东,距北京市约110公里。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所处的位置在蓟县县城北部,距县城约20公里路程,交通极为便利。自北京乘车出发,经首都机场高速、京平高速可直达蓟县,然后沿蓟县城北的省道S101至下营镇转入马营公路,在桑树庵村岔路口向北行6公里直达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的常州沟村,即为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底部起点。单向行程约两个小时。
工作区
1.2 地形地貌概况
1.2.1 工作区地形地貌
工作区位于天津市境内的最北端山区,属燕山山脉主脉中段南麓与华北平原的交界部位。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从县城至青山岭村,地势逐渐由海拔高程100m逐渐升高至400m,进入九山顶所在区域,海拔高程迅速抬升,达到九山顶主峰1078.5m。
该区300m高程以下分为四级阶地,河漫滩高程约为190m,一级阶地海拔高程约在200m左右,二级阶地海拔高程约为220m,三级阶地约为250m,四级台地约为290m。在郭家村水库四周分布,可从马营公路的桑树庵村东沟口由南向北观察。
1.2.2 天津市地形地貌
天津市在地貌上处于燕山山地向滨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北部山区属燕山山地,南部平原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东南部濒临渤海湾。总的地势北高南低,由北部山地向东南部滨海平原逐级下降,最高峰为蓟县九顶山,海拔1078.5 m,最低处为滨海带大沽口,海拔高程为零。西部从武清永定河冲积扇尾部向东缓缓倾斜,南从静海南运河大堤向海河河口逐渐降低,地貌形态呈簸箕状。新构造运动使山区不断隆起上升,形成了以剥蚀为主的山地地貌,平原地区新生代以来大面积缓慢下降,接受巨厚的松散沉积层。
根据地貌基本形态和成因类型,划分为山地丘陵、堆积平原、海岸潮间带三个大的形态类型区和八个次级成因形态类型。
一、山地丘陵区
山地丘陵区面积727Km2,占全市面积的6.0%,按成因和形态可分为构造侵蚀中低山、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和剥蚀堆积山间盆地三种类型。
(一)构造侵蚀中低山
主要分布在蓟县北部,在与遵化、兴隆县接壤处主要为中山,海拔高程在800m以上,山势陡峻,切割较深,向南部以低山为主,海拔多在200–800m,山势略为低缓,沟谷变浅。山体主要由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构成,常形成岩层产状与地形坡向一致的单面山,并可见干谷、溶洞等碳酸盐岩岩溶地貌,但溶洞规模不大,表明以白云岩为主的现代岩溶地貌不发育,多以常态山为主。
(二)构造剥蚀低山丘陵
主要分布于蓟县县城以北靠近平原的近山麓地带及于桥水库以南地带,海拔高程100–300m,相对高度50–100m,山丘浑圆,沟浅谷宽,山低坡缓,岩层风化剥蚀较剧,坡脚多坡洪积物覆盖,间歇性流水作用较强。可见多级阶地,以基座阶地为主。
(三)剥蚀堆积山间盆地
分布于于桥水库以东一带。面积约200Km2,占山区面积的27%。周边有低山丘陵环绕,为遵化盆地的西南部分,盆地主要由冲洪积层构成,地势由北东向南西微倾,海拔20–50m。其上有岩溶残丘孤峰分布,如凤凰山、堡子山、峰山、藏山庄山等,是山丘长期风化剥蚀的结果,坡脚多碳酸盐岩角砾及崩塌堆积物,并有蚀余红土。于桥水库位于盆地下游,是引滦入津调蓄水库。
二、堆积平原区
平原区面积11192.7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3%。按成因由北而南和自西北向东南可分为冲积洪
积倾斜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冲积低平原和海积低平原几种类型。
(一)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
沿呈扇形分布,宽度约4–6Km,主要分布于刘家顶–洇溜–礼明庄一线以北,海拔高程10–50m,由北向南降低,地面坡降5–8‰。主要为由州河及山前沟谷间歇性水流冲洪积层组成的扇形地,规模不大,顶部常有坡洪积物。
(二)洪积冲积平原
沿山前倾斜平原南侧分布,南界西起新集,向东至大堼上以北一带。主要由州河、泃河冲积而成,在成因上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地面高程4–20m,地势平坦,坡降一般小于0.5‰。其前缘常形成洼地,如青甸洼、太和洼等。
(三)冲积平原
主要分布于宝坻西北部和武清西部,由蓟运河、北运河、永定河泛流冲积而成。地面高程4–10m,由北西向东南微倾,地势平坦,坡降小于1/5000,其上多古河道,河床多淤高形成“地上河”。
(四)海积冲积低平原
分布于九王庄–崔黄口–北仓–杨柳青一线以南及以东的广大地区,其北界大致与全新世最后一次海侵范围相一致,构成天津平原的主体,约占平原区的80%以上。海拔高程小于5m,地势低平,由近代海侵层和河流冲积而成,海相层分布广,厚度自西向东增厚。平原上多泻湖、洼淀、湿地、残留故道,较大的洼地有大钟庄洼地、黄庄洼、大黄堡洼、里子沽洼、东七里海、贾口洼、团泊洼等。并有数条贝壳堤和牡蛎滩,呈南北向分布,是海侵的遗迹。
(五)海积低平原
沿汉沽、塘沽、大港东部滨海地带呈条带状分布,宽度4–10Km,地面高程1–3m,地势低平,微倾向海面,海相层厚度大,多盐滩、盐水沼泽和湿地,常受海潮影响沿河内伸,土层盐渍化严重。
三、海岸潮间带区
潮间带位于海积平原至水下岸坡之间,指特大潮线以下地区,为潮汐作用形成的近岸海底地形。渤海湾属淤泥质海岸。自陆地向海面可分潮间浅滩、河口浅滩和水下岸坡三种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一)潮间浅滩
是潮间带的主要部分,位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地带,称海涂或浅滩,其中高潮线与特大潮线之间称“龟裂带”,仅在特大潮时被海水淹没,该带常为一贝壳堤淤积起来。向下又可分为中潮滩面和低潮滩面,常被海水淹没,该带常有冲刷陡坎、坑洼、生物洞穴和波痕等微地貌形态。
(二)河口浅滩
主要发育于海河,蓟运河河口零米等深线之间,呈扇形向河口外侧延伸,是河流、潮流交互作用和人工放淤影响形成的浅滩,比潮间浅滩高0.2–1.2m。滩面有龟裂、冲刷陡坎、冲刷沟、波痕等微地貌形态,其组成以淤泥.粉细砂为主。
(三)水下岸坡
位于低潮线至水深25m的地带,可分为河口水下三角洲、海湾三角洲、溺谷等地貌类型。河口水下三角洲主要分布于海河口,系海河入海泥沙沉积形成的水下扇形地,以粉砂和亚砂土为主。海湾三角洲系由黄河、滦河、海河的入海泥沙经潮流再搬运沉积而成,以粉砂和淤泥土为主。溺谷位于渤海湾北部,呈北西–南东向槽形分布,并与海河、蓟运河河道相连,谷中表层为粉砂和淤泥质土,下部有河流相砂砾层、泥炭层。
1.3 本区气候及水文地质概况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可为全年降水量对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