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志之痛苦_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伦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2009年第5期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
第一个大唯意志论者,他以其主要著作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为近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唯意志论奠定了基础。叔本华是一个反理性主义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唯我主义的唯心论,唯意志论的哲学构架、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构成其哲学思想的全部。唯我主义的唯心论是叔本华哲学体系的第一块基石和出发点。他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的人与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从这一个命题出发,指出世上的一切,都具有以主体为条件,并为着主体而存在的性质。同时,他又指出单独构成世界另外一个方面的东西,那才是真正内在的、本质的。叔本华指出,这就是意志,所以叔本华的第二命题,也就是他的哲学的核心,就是“世界是我的意志”。叔本华在完成他的唯意志论哲学体系的基本构造的同时,提出了他的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叔本华从形而上学的理论层面上,体现了唯意志主义;从人生伦理学的理论层面上则表现为人生悲观主义,勾画了一幅痛苦人生的画面。
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种学说或思想的产生、认同或传播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是其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的必然结果,这与他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他在事业、学术以及个人经历、家庭生活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叔本华这种悲观主义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家庭因素的。
社会历史根源。叔本华生活于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法国启蒙运动及其直接后果———资产阶级革命就发生在此期间。这两次革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都带给了人们巨大的震撼。而当时的德国则还处在封建的普鲁士王朝统治之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还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信赖性还很强,因此表现得极为软弱。叔本华生活在革命高潮衰落时期,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正处于尖锐对立,欧洲神圣同盟的建立和封建反动势力的复辟使得资产阶级的政治雄心第一次受到严重打击。特别是19世纪,工人运动蓬勃兴起,这给原本就
比较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更大打击。再加上马克思主义的产
生及其迅速发展,这所有一切使得当时资本主义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均面临严重挑战。于是,叔本华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出路,只看到整个社会充满着矛盾,充满着痛苦,并将之归因于“原罪”。他有着彻底的社会批判精神,他鲜明地表达出对启蒙理性的怀疑、动摇和否定,不遗余力地宣告人生的痛苦,对充分展示人生痛苦的悲剧推崇备至,充满消极、悲观的情绪,终至提出否定生命意志,完全归于寂灭,归于———无,即极端的虚无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逐渐盛行起来,这种价值观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人们为了追逐个人自身
利益,不择手段,相互间进行激烈的竞争和生死搏斗。
“因而,以利己主义为前提的个体之间的殊死搏斗,同样必然会表现为最可怕的形态。每个人不仅想从别人那里取己之物,而且为了增
加自己一方的幸福,会不惜毁灭别人的整个生命和代价。
”[1](P18-19)人们的一生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激烈斗争的环境中度过的。“个体的生活,也正是以同样的方式表现为无穷无尽的搏杀;这种搏杀,不仅仅是象征意义上同欲念和无聊的斗争,而且还是同他人之间的拼杀,它四面受敌,殊死搏斗,最后手握利剑
而血洒疆场。”[1](P3)
叔本华极其敏锐超前地领悟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追逐个人利益,导致激烈竞争的残酷、消极方面,从而深刻地挖掘了人生悲剧性的一面。这种消极、悲观的认识和感受同他从自我出发,从自我的意志出发相结合,就必然得出人生悲观主义的结论。
家庭因素。叔本华之所以得出生存意志痛苦的悲观主义的结论,第二个原因,就是他对自己缺乏爱与被爱的不幸经历的深刻体验。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经商的家庭,父亲是富有而能干的银行家,母亲是名噪一时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敬重父亲的性格和对自己各方面的教育,不幸的是,在他十七岁时,父亲自杀离他而去,这给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叔本华以沉重打击和巨大痛苦,使他对痛苦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以致叔本华在以后阐述解除生命意志痛苦的方法时,也告诫人们不能用自杀的手段,因为这会给别人,特别给自己家人带来极大痛苦。他从小孤僻、傲慢、狂妄自大,很难与他人相处,而且叔本华与其母一直不合,一度断绝来往,这主要是因为性格上的巨
[作者简介]刘丽琴(1975-),广西天峨人,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广西柳州545003。
生命意志之痛苦
———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伦理学
□刘丽琴
[摘要]叔本华哲学最具特色又最遭非议的是他所提出的悲观主义理论。其理论的形成,既受他所生活时代的影响,也是
他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他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功利主义的认识和感悟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伦理分析,以揭示其理论实质及其所蕴含的意义。
[关键词]叔本华生命意志悲观主义
大差异。这使他一生很难体验到爱和被爱的幸福感受。因而,也就很难会得出人生幸福快乐的乐观结论。同时,家庭的悲剧,又给他心灵蒙上悲哀、苦痛的阴影,在这种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中,形成他的悲观主义很自然的。
事业受挫。叔本华对自己充满自信,抱有很大的希望,但现实一次次地击破了他的梦想。在柏林大学任讲师期间,他偏偏选择与同时代的国家哲学代表黑格尔授课时间相同的时间开课,以示向黑格尔的权威地位挑战。但他根本无法动摇黑格尔如日中天的地位,据说只有三个学生选上他的课。这样悲惨的结局使他无法接受,带着悲愤与痛苦离开了柏林大学,从此过上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开始著书立说。尽管他对自己的学说和思想极为自信,但他的著作却遭到读者的冷落。这一段时间是叔本华平生最不得志之时,一系列的不幸遭遇,使叔本华的心灵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因而,他对痛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叔本华在总结个人的一生时认为“如果我们对人生作整体的考察,如果我们只强调它的最基本的方面,那它实际是一场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意味”;[2](P413)他还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的人,便有最多的痛苦。“智慧愈增,痛苦也愈多”,这也是他对自己命运的深刻体验。
二、悲观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
对于世界的看法,叔本华是从现象和本质的角度来探讨的。首先,世界之为表象。在叔本华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他开篇即说“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有一种现象学还原的意味,尤其是当他肯定表象是一种悟性直观时,也就有点象笛卡尔那样想找到一个最无可怀疑的起点了。叔本华补充,这是一个可以先验地说来的真理,那么这个真理陈述了一种什么形式呢?那就是主体、客体的分立。叔本华从主客分立这个最基本的关系出发,引出了表象世界的根据律的四种形式:时空观、因果律、逻辑、动机律。在叔本华那里,认识论和本体论是混在一起的。他认为世界之为表象是科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可分为事因学和形态学,而哲学则求世界之本质。同时,他认为,理性只能局限在表象范围之内,不能透过表象认识世界之本质。因而叔本华的哲学只能是非理性主义的,他以非理性的认识方法把握到了他所谓的世界非理性的本质——
—那就是意志。
其次,世界之为意志。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叔本华指出:认识到主体不仅仅是作为表象的整个世界以之为前提的支柱,而且就是在身体这个表象之中,是认识与身体的统一体,因此他知道身体表象内在的本质为意志,并且推及到整个世界也是如此。那么这个认识的主体是怎么知道世界的谜底为意志的?叔本华解释说:“它完全是一种特别的认识,它是真实性……不能归类于逻辑的、经验的、形而上学的和超逻辑的四种真理之中。”[3](P154)叔本华把它称作“最高意义上的哲学真理”,为究竟是一个怎么特别的认识,就只有叔本华本人才知道了。在论述生命意志时,叔本华流露了这种认识只有少数人才做得到,显然,他把自己归属于是少数人之一。叔本华只有把理性放置于表象之中,才能借助这种神秘的、非理性的认识到方法达到他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叔本华认为世界本质是意志的思想,直接受了印度经典《奥义书》影响,书中把宇宙万物的本质看作是灵魂,称“那就是你”,只是叔本华用的是意志这一
词。因此,这个意志就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个意志。它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它没有时间性,在时空、因果性等根据律之外,是完全自由的,而且,整个世界就只是同一意志。那么表象和意志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叔本华说,表象世界的杂多性、丰富性体现了意志客体化的不同级别。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生命动植物到人,人是高居金字塔塔的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是反理性主义的体系。在这里,理性、认识只是意志客体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为意志服务的工具。叔本华认为理性的出现取消了意志这表现的那种可靠性和准确性,使谬误有了可能,而且也产生了邪恶,“邪恶”不在意欲中而在带有认识的意欲中。”[3](P225)不仅如此,理性只能认识表象,对理念、意志的认识是在纯粹的直观中完成的。总之,叔本华抬高意志贬低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人自身的认识,在人类思维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他片面夸大意志的作用,甚至把它作为世界的本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是对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阐述,而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说明。即是说,作为主体,人本身也是受意志控制的,意志是完全自由的,而人其实是必然的;意志的欲求是无止境的,永远无法满足,因而人生的本质只是痛苦。这样,叔本华就从他的形而学很自然地得出了他的悲观主义伦理学。
三、悲观主义伦理学
叔本华认为:世界就是表象与意志,意志是世界的自在之物,一切现象都是意志的客体化即表象。在这种生存意志的基础上,叔本华推出了一幅带有浓厚悲观主义色彩的人生哲学图画:看不到半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能感到人生的痛苦,无休止的烦恼,生存空虚,以及没有任何希望的未来。具体来说,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是痛苦的人。叔本华把意志看作人的本质和内在内容,指出生存意志体现为欲望和本能冲动,而欲望和本能冲动是缺少的表现,一个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欲望和冲动,就是因为还有有得到满足,是想得到又没有得到,因此,欲望和冲动只能是痛苦。叔本华说:“任何一种愿望也都是苦,愿望的诛求使我们不得安宁,而那种难以忍受的无聊更使我们的生存成为沉重的负担。”[4](P99)即是说,欲望使人不得“安宁”,人只能与痛苦相联系,人的“无聊”,更使人感到“沉重的负担”,同样是更深的苦。
第二,人生是痛苦的人生。按叔本华的说法,分裂性的矛盾伴随着人的一生,因为一个人总是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另一种欲望会随之产生,人生俨如钟摆一样,总是在一种欲望和另一种欲望之间摆来摆去,由于人人都无法逃脱这种分裂性的矛盾,所以人生不可能有什么欢乐和幸福。
第三,人生是灾祸。叔本华认为,每个人所追求的只能是自己的欲望,别人的欲望是由别人的意志决定的,一个人不会知道别人的欲望是什么,不会按别人的欲望行事,所以人人都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根本不存在利他主义,自私自利乃是人的“自然立场”。人的“自私本性”使人与人之间和“狼与狼之间一样”,必然出现争斗、欺诈、战争、统治,人的生活不会有半点和平和谦让。(下转第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