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材与客家文化》讲授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文化与人文修养》讲授提纲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刘丽川

一、岭南地区的四大文化板块

(一)珠江三角洲的广府文化

1、广府文化是中原汉文化南下后与原有土著文化(越文化)交融而产生的区域文化:

《汉书·地理志》:“自交趾至会嵇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是一个众多群体,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地,其中在岭南的主要有南越、西瓯、骆越、闽越等。今清远的阳禺国、博罗的符(傅)娄国、两广交界地区的苍梧国和西呕国、琼雷地区的儋耳国和雕题国等,后来成为汉越血缘交流和文化融合的基地。

2、今肇庆市的封开(广信)在广府文化中的地位:

封开是岭南最早的人类繁衍生息地(1987年在封开县发现“封开人”牙齿化石,距今14.8万年,比曲江“马坝人”早2万年);封开是南北文化的交流地,因而成为粤语的发源地,于唐代形成,是中原古汉语与当地土著语言不断互相渗透融合的结果,现代粤方言有20%的古百越词语,即当今壮侗语族仍在普遍使用的词汇;政治上,封开是岭南最早的“首府”,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岭南设置统辖整个交趾刺史部,其治所就设在“广信”,“广东”“广西”由此得名。东晋南朝时,政区建制岭南急剧膨胀,在部分广信的区域里建了“开建县”;隋代又对前朝郡县进行较大调整,建“封川县”,1961年复设“封开县”;经济上,封开是海陆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对接点:是湖南的贺江与广西的西江进入广东后在封开的江口镇汇接,再从珠海、番禺入伶仃洋。

3、广府族群(民系)定形于唐宋:

秦统一岭南,主要在西江、东江、北江地区建立郡县,同时有组织的移民,除了军人,还有“逋亡人、赘婿、贾人”,以及秦始皇特许1.5万名未婚女子等。他们是广府族群最早的一批外来先民。

汉承秦制。汉初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其疆域虽东西万余里,但重心仍在南越人集中的珠江三角洲和西江地区。(近年广州发掘南越王墓大批文物,在多个文化层面上展示了汉越文化融合的辉煌成就)。

东晋南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移民高潮,中原移民一部分定居西江和北江中下游地区。如嘉靖《广东通志》卷三十一引《交广记》云:“西晋建兴三年(315)江扬二州经石冰、陈敏之乱,民多流入广州……”。南朝统治者在粤西大量设置郡县,最多的萧梁时期今广东多达13州39郡146县,在某种程度上收到民族融合的效果。

唐元和年间,张九龄开通大庾岭,极大地方便了岭南与海内外交通,北人入

粤者日见增加。中唐安史之乱后,移民逐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落户目的地。广州已为“通海夷道”起点,中外商贾云集,进一步加强了经济、文化中心对族群形成的凝聚力。

北宋末和南宋末,金人和元人相继南侵,又有大量灾民流落岭南。这两次移民人数多,规模大,时间长,分布广。他们在珠江三角洲、西江和漠阳江流域成为广府族群的主体。

4、广府文化的特色:岁时、民居、饮食、信仰

(二)韩江平原的潮汕文化

1、潮汕文化是属于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它在潮汕地区(以现在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为中心)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我们所说的潮汕文化与考古出的距今8000年以上的南澳象山文化有着质的不同。汉文化在潮州地方的形成,尚赖宋元以后闽南移民的大规模迁入,但我们决不能忽视秦汉以前在本地区存在过的诸文化对潮汕文化的影响,如方言词汇中的少数与壮侗语、苗瑶语同源的底层词。

2、潮汕族群(福佬)形成于宋元:

晋唐时已有移民进入该区(出土墓葬),此时外来移民与本地土著关系疏远。宋元时期闽文化的西渐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其影响本区的两个途径:第一,闽人出仕潮州,培壅了邹鲁之风。

闽籍官员继承韩愈开启的兴学传统,普遍重视教育,保留在《永乐大典》中的宋元方志,对此有很详细的记载(兴建州县学宫学舍,创办书院;教习礼仪;办置、扩充学田,保证办学经费)。

第二,闽人移居潮州,使本区风俗与闽南趋于一致。

宋代汕头港的开埠。

宋元间主要从福建的泉州、莆田移入,少数来自江西、浙江、江苏。福建人的经商在北宋时已很出名,大文学家苏东坡就说;“唯福建一路,多以海商为业”(《东坡集·论高丽进奉状》)。移潮闽人中的仕宦与世家,很多成为本地望族。他们将闽地风俗,从方言、民间宗教信仰到日常生活习惯带入本区。

3、潮汕习俗(商贸文化对习俗的影响):信仰、戏剧、饮食文化(以“功夫茶”为例)。

(三)广东的客家文化

1、客家在广东的分布与客家民系第三、第四、第五次大迁徙的关系

罗香林先生的“客家五次大迁徙”:

第一次(317-879)——自东晋,受五胡乱华影响,由中原迁至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南北岸,以至赣江上下游,为迁移之第一时期。

第二次(880-1126)——自唐末受黄巢事变影响,由皖鄂赣等第一时期旧居,再迁至皖南及赣之东南,闽之西南,以至粤之东北边界,为迁移之第二时期。

第三次(1127-1644)——自宋高宗南渡,受金人南下元人入主之影响,客家先民之一部分,由第二时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东部北部,为迁移之第三时期。

第四次(1645-1867)——自明末清初,受清人南下入主之影响,客家人之一部分,由第二、第三时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中部及滨海地区与川、桂、湘及台湾,且有一小部分更迁至贵州南边及西康之会理,为迁移之第四时期。

第五次(1867以后)——自同治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事件之影

响,客家一部分人民,分迁于广东南路与海南岛等,为迁移之第五时期。

注:客家人迁移而侨居于南洋各地与南北美洲的,则以第三、四、五各时期为显著。

2、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在明代中期,以闽粤赣山区为大本营

语言是族群的较客观的标志,客家方言形成的时间就可以视为客家族群形成的时间。根据张卫东教授对客家方言声母、韵母一系列语音演变发生的时间研究,认为这个变化时间当在16世纪前后,即明朝中叶。

3、“客家”称谓形成的时间、地域与清初“迁海复界”的关系

4、半山客的分布:饶平县北部、潮安县西北部、揭东县西北部、揭西县东部中部和西部、普宁市西部、惠来县西北部、潮南区西南部、潮阳区金玉镇西部,以及梅州市丰顺县汤坑片

(四)广东沿海的蜑民(水上人家、水流柴)文化

1、蜑民的流布

2、蜑民文化的式威

3、解放后(1968年)蜑民上岸与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融合:以深圳南澳东山

村蜑民为例

二、岭南文化与人文修养

(一)乡土文化与人文修养的关系

中学“乡土文化”教育在学校人文教育中的必要性:对学生进行文化上“根”的教育

(二)乡土文化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以“深圳文化定位”为例:地方干部、文化干部的岭南文化修养水平与“文化沙漠”说、“一夜城”说、“历史文化名城”说及史实上的深圳“岭南文化”。

康熙二十八年官富巡检司巡检廖膺宠在深圳河上修“惠民桥”(石桥),桥头立有石碑一块。八十年代中期将其拆毁,成现今水泥桥“人民桥”。三百年的遗迹就无影无踪了,人为将深圳历史“沙漠化”。

赤湾天后庙,建于何时无考,但在嘉庆二十五年《新安县志》中云:“永乐八年……重修”,以后天顺七年、万历八年、顺治十三年、嘉庆二十三年均有重修。该庙是广东东南沿海最大的天后庙,据记载有房99间,占地上万平方米。郑和下西洋时,船队曾在此庙拜祭;从珠江三角洲一带与“新安县”出洋的华侨中,不少人在此庙许愿后下了南洋,此庙成了他们精神上的“根”,因此这是一座很有历史意义的庙宇。对于它的处理,到九十年代末才有了结果,其中进行得相当艰难。

在“现代化”、“国际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实现现今的乡镇规划与乡土文化在“文脉”上的延续,避免“千村一面,百城一色”的局面。

三、注意学术研究的前沿性与科学性

(1)关注学术界近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到教学内容中,使其保持内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