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习得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习得研究

一、研究对象

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很复杂,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2001)中把趋向补语的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称为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结果意义不表示方向,而表示动作有结果或达到了目的。例如“出来”的结果意义表示从无到有,如:床底下藏着一些违禁品,他很怕被搜出来。状态意义表示动作、状态在时间上的展开、延伸。例如“起来”的状态意义表示进入一个新的状态,如:大家都笑了起来。

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由于数目繁多、意义虚化等特点而成为外国留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此本文想详细地考察留学生习得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情况。

本文根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的安排,把该大纲选取的所有的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排序不分先后):

下来A:动作或状态的继续(从过去到现在)。如:这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个神话故事。

下来B:固定。如:请把你的姓名和地址写下来。

下来C:某种状态出现并继续发展,往往表示由强到弱或由动到静的变化。如:回到家后,他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下去A:动作或状态的继续(从现在到将来)。如:好传统应该保持下去。

出来A:辨认、识别。如:我认出来了,那位是王师傅。

出来B:事物或结果的出现或产生。如:他想出来一个好办法。

出来C:超过。如:大雨过后,这里的水位比平时高出来很多。

过来A:回到原来的正常的状态。如:昏迷了半个小时,他才醒过来。

过来B:对数量、范围大的事情能否有能力完成。如:这么多生词复习不过来。

起来A:从分散到集中的动作取得结果。如:团结起来力量大。

起来B:开始并继续下去。如:外边儿下起雨来了。

起来C:回到记忆中来。如:我想起来了,他是我小学时的同学。

起来D:说话人对事物进行估量或评价。如: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二、问卷调查

本文的被试共九十人。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101年级(平均学习汉语6个月到1年)、201年级(平均学习汉语1年到2年)、301年级(平均学习汉语2年到3年)为初、中、高三个水平,每个水平三十人。并且在每个水平内都按照母语背景分为韩语、日语、英语三个对照组。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表达测试。例如,老师说:这次考试一共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我会把你们的试卷收______。要求被试从A上来、B上去、C下来、D下去、E出来、F出去、G过来、H过去、I起来这九个复合趋向补语中进行选择。本调查主要考察留学生在表达时是否能根据提供的语言环境选择出正确的复合趋向补语。

第二部分是理解测试。例如,学费交上来了吗?

A学费交给老师了吗?(说话的人是老师)B学费交给老师了吗?(说话的人是学生)

C学费比原来贵了吗?(说话的人是学生)D你要去楼上交学费吗?(说话的人是老师)

要求被试选择出对题干中句子的理解。本调查主要考察留学生是否能正确地理解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

三、水平因素与母语背景因素对被试成绩的影响

为了考察水平因素和母语背景因素的各个水平对被试成绩的影响,我们采用了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研究方法。

我们分别统计了三个水平的被试和三种母语背景的被试在表达、理解两方面的成绩,并以此为因变量。因素则为“水平”和“母语”。我们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了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在表达方面,“水平”因素Sig.=.000.05,可见水平因素的影响显著,而母语背景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在理解方面,“水平”因素Sig.=.000.05,可见水平因素的影响显著,而母语背景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根据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两点结论:

第一,从纵向的水平发展的角度来看,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水平被试的成绩差异显著,被试成绩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第二,从横向的母语背景的角度看,韩语、日语、英语三种母语背景被试的成绩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母语背景并没有对被试成绩造成显著的影响,三种母语背景的学生没有明显的高下之分。

四、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习得顺序

我们把被试在表达、理解两项测试中的正确率的平均数作为该项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习得正确率。下表即为十三项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习得正确率:(由高到低排序)

根据习得正确率,我们可以排列出这十三项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习得顺序。但是,在排序的方法上,我们不采用从一到十三的排序,而是根据习得正确率在0~100%之间划分五个档次。

之所以采用五段式的排序方法,是因为我们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是不可能存在一个绝对的习得顺序的,因此讨论从一到十三的精确排序不仅意义不大,而且对实际教学也没有太大帮助。而五段式的划分,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个阶段性的习得顺序,在同一个阶段内各项引申用法之间的习得顺序不是绝对的,可以前后调整。此外,五段式的划分还可以减小由问卷调查的不完善而造成的误差。

按照五段式的划分原则,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表所示的习得顺序:

人类大脑的处理过程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黑箱”。但是习得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推断留学生的这个“黑箱”是如何工作的。因此,大纲、教材、教学的安排都应该参考留学生对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习得顺序。习得顺序的研究结论可以使大纲、教材、教学的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 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3] 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2001.

[4] 钱旭菁.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J].世界汉语教学,1997,(1).

(徐丽,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