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的模糊性来看比喻修辞格的特点_时成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作者对乡愁的比喻在不同的时期用了不同的喻体,两者之间 的联系有吗?有,但是并不是十分密切的,每个人的联想不同, 这些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是诗人特有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心 境下,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发掘出来的。 修辞信息=语义信息+审美信息,修辞活动并不是修辞使用 者自己的事情,接受者同样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修辞活动者必须 给接收者留下联想的审美线索,否则,修辞就成了“死的语言活 动”。从修辞接受者者的角度而言,需要的是语境状态下的信息 传递,看下边的例子: 夜里的小屋,显得更加低矮,就像被满天的星星压进沙子里 去似的,孤零零的成了一座古旧的坟墓,乍一看令人心生惊骇。 (漠月《夜走十三道梁》) 首先接收者需要的是文章语境下的心理感受,“在黑暗的夜 晚下的气氛”,由此联想到孤身一人时的感觉,由此再看“孤零 零的小屋”成了“古旧的坟墓”就很容易实现过渡。在这个过程 中,修辞者需要实现与接受者在生活经验上的共鸣,这样才会实 现修辞接受活动的顺利实现。 比喻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上边几点,通过这些模糊性作者把 一些具体的失误艺术化,实现语言的最佳表达效果。如把“不能 兑现的承诺”比作“空头支票”,就是用具体的事物代言抽象的 事理;把“豆腐西施”比作“圆规”就是用习见的事物比附难言 的人物外在形象;把“出水的荷叶”比作“婷婷的舞女的裙”就 是用生动的形象进行联系。抽象的形象化,难言的浅显化,平淡 的生动化,形成了比喻的积极修辞效果。
从语言的最终交际目的来看,保证语言符号信息的等值传递 是达到交流双方理解的基本前提,但语言交流总是依托具体的语 境,让自己的语言如何顺应语境和交际目的的需要,就牵扯到交 际策略的问题。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语言表达不 仅要内容正确,感情健康,而且要文辞巧妙,精彩动人,“修辞 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辞语的所有效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修辞的 神奇就在于它能使寻常词语艺术化,给人以探不尽的韵味”。
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十分密切的,比喻使用者往 往是从本体的某一属性出发进行联想。比喻的本质特征是“相似 点”,绝大多数的修辞学家都认为,主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 之处,但是“相似点”本身也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两类事物 是否相似,这除了客观事物本身之外,还受到人们的心理因素和 民族文化因素等的制约。有的相似点虽然是事物自身所有的,但 比较隐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王希杰在他的《修辞学通论》认 为:“比喻的生命在于相似点。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潜在的相似 点非常之多,问题是必须得到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的认可。由于 文化的和心理的制约,物理世界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许多相似点 由于习惯往往被忽略了。…一个比喻是否合格、是否优美得体, 这主要取决于文化和心理因素。相似点的发现依靠的是人类的联 想能力。相似点的开发和利用取决于人们的心理特征。”由此看 来,相似点本身是模糊的,对相似点的捕捉和理解离不开语境和 语义联想。
第一、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的模糊性 比喻在语言运用中最基本的思维特征是横向思维。比喻先要 观察本体和喻体的形貌特征,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这就要 求充分调动我们思维中的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由此及彼,由近 及远,由点及面,全面而又细致的进行横向、发散的思考,这样 从一个信息源出发,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一一展开联想。 我们来看下边两个例子: (1)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 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处女的 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朱自
57
大众文艺
汉语言研究
清《绿》)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
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朱自清《荷塘月色》)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往往有多重属性,因此本体和喻体的联
想意义往往呈现出辐射扩散状,修辞者攫取本体和喻体其中的某 一属性而非全部属性进行联想。比喻的目的是化未知为已知,化 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人们在运用比喻的时候,往往借助 表示具体事物的喻体来描写表示抽象事物的本体。然而有时候为 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时也用抽象的事物来做喻体,抽 象的事物本身就具有模糊性,而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之所以能够 构成比喻,还在于具体事物自身的多重属性。例(1)中将绿比 做“象少妇拖着的裙幅”、“象跳动的初恋处女的心”、“象涂 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宛然一块 温润的碧玉”,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梅雨潭绿的特点,只有综合 来看,才能把握;而在例(2)中,“水”的联想义是“泻”和 “晶莹”,这是根据“水”的流动和光泽属性展开的联想。本体 和喻体都具有多边性,而联想是比喻的心理基础,而在某个具体 的语境中,本体和喻体的联想关系如何建立,这是很难把握的。
⑴把两付藤缠儿轻轻得按的揙玭。《闺怨佳人拜月亭》 ⑵跨鹤来怎生插翅羽,他把我挡拦住。《马丹阳三度任风 子》 ⑶是谁人把剑客赶去了,扭身躯猛回头观觑着。《萧何月夜 追韩信》 ⑷醉醺醺迈出龙门外,似草店上般东倒西歪,把我脑撺的抢 将下来。《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3.2.3把+ NP + (AD)+V +O 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该种用法共43处,其中“把+ NP + +V +O”30处,“把+ NP + AD+V +O”13处,例如: ⑴然后向阆州路上转驰驿,把关、张分付在君王手里,教他 龙虎风云会。《关张双赴西蜀梦》 ⑵子为个肥肌体,把锦帏绣幄,幔幕垂帘,做了张盖世界的 鸳鸯被。《李太白贬夜郎》 ⑶把那禽兽、剐割肌肉,号令签头,豁不尽心上忧。《地藏 王证东窗事犯》 ⑷眼见的陈虎那厮送了俺孩儿性命,把媳妇强吓为妻也! 《相国寺公孙汗衫记》 值得一提的是这42处用例中,动词跟趋向动词或“在”、 “到”等组合以后带处所宾语的用法有18处,接近总数的一半。 3.2.4把+ NP +连谓结构 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这种用例共有20处,例如: ⑴那几个首户闲官老秀才,他每都很利害,把老夫监押的去 游街。《散家财天赐老生儿》 ⑵奶奶可怜见小冤家把你做七世亲娘拜,高抬手饶过这婴 孩。《看钱奴买冤家债主》 ⑶你把些钞与我买酒吃。《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 这里我们采用的是朱德熙先生所说的连谓结构,如果按照传 统的分法还可分为“把+ NP +连动式”和“把+ NP +兼语式” , 前者有18处用例,后者有2处。 3.2.5把+ NP +主谓结构 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这种用例不多,仅有5处,例 如: ⑴待把江山,他并吞,为赵盾不从厮记恨。《冤报冤赵氏孤 儿》 ⑵把这一套儿衣服旧改新。《相国寺公孙汗衫记》
汉语言研究
大众文艺
从语言的模糊性来看比喻修辞格的特点
时成伟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传统修辞学研究比喻,大都关注比喻的结构类型以及造成的修辞审美特点,很少有人就比喻本体和喻体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本 文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的模糊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认为比喻实现的根本原因是本体和喻体自身的模糊性和它们之间关 系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比喻 本体 喻体 模糊性
注释 ①.统计数据参见: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第七章,7.4.2 ②.见张蕾《否定式“把”字句的历时发展》,《语文学刊》,2006(8)
参考文献 1.宁希元校点:《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2.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07 3.吕叔湘:《把字用法的研究》,《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 商务印书馆,1984 4.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6.蒋绍愚:《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扩展》,《中国语文》,1997(4); 《<元曲选>中的把字句——把字句再论》,《语言研究》,1999(1) 7.崔勇,陶薇:《把字句的演变轨迹和原因》,凯里学院学报, 2008,26(2)
传统修辞学对比喻的研究大都局限在比喻类别和结构以及比
喻修辞形成的审美特性上边,很少有人就本体和喻体自身的特点 进行研究的。黎千驹在他的《模糊修辞学导论》里边最先就修辞 格的模糊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我们认为,研究修辞的模糊性特 点既是基于了语言本身的特性,也兼顾了修辞产生的审美效果, 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比喻的模糊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接受修辞学认为,修辞活动的两级应该包括表达和接受,表 达者提供获取言语交际最佳效果的可能性,接受者完成可能性向 现实性的转化,因此,修辞活动带有很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 受到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的严重制约。
比喻的心理基础是联想,就表达者来说,联想往往因人而 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李煜在他的《虞美人》中写到:“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由“离愁”联想到 “春水”,换了别人可能并不会有这样的联想。联想因人而异,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联想使得比喻主体和喻体之 间的关系更加难以捉摸。下边我们来看一下余光中的《乡愁》:
修辞是把比较直白、简单的语言艺术化,使语言更生动鲜 明,并不是直述其事,而是将语言进行艺术性表达,这就存在语 言的转换问题,因此,辞格内部存在很强的模糊性。伍铁平先生 曾在他的《语言的模糊性和修辞学》一文中研究过辞格内部的模 糊性问题,他指出:“婉词、比喻、借代、禁忌的基础有时是 ‘模糊’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又在《从委婉语的机制看模糊理 论的解释能力》一文中运用模糊理论来专门研究委婉语的模糊情 况,这对辞格内部的模糊性做了开拓性的研究。在这里,我们仅 就修辞格中的比喻来分析下比喻的模糊性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4.“把”字句的否定式 从上数论述和举例,大体可以了解“把”的语法化在《元刊 杂剧三十种》中的表现,还有一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把”字句 的否定用法。全书共有否定“把”字句26处,包括14处否定前置 和12处否定后置,用到三个否定词:“休”、“非”、“不”, 用例分别是11处、1处和15处。例如: ⑴兀的是俺亲爷的恶傥,休把您这妻儿怨怅。《闺怨佳人拜 月亭》 ⑵大刚来把恶事休行,择善者从之。《看钱奴买冤家债主》 ⑶为甚把金盆约退,非敢把懿旨相违。《辅成王周公摄政》 ⑷咱是绾角儿弟兄,汉中王不把咱钦敬,都说他是真命。 《汉高皇濯足气英布》 ⑸把这厮不打死呵朝中又弄权,他苦哀告,意悬悬,赦免。 《尉迟恭三夺槊》 据统计②在唐宋时期否定式“把”字句中否定副词“莫” 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元代开始“不”、“休”的频率都超过了 “莫”, “不”的使用频率最高,直到现在仍占据主导地位。 在否定词的位置问题上也经过了前置—后置繁荣—前置的历时变 化。宋元时期是“把”字句否定后置开始繁荣的时期,到明清否 定后置已少见,现代否定后置已经变成了特殊用法。
第二、比喻喻词的模糊性 我们知道,比喻的喻词是很关键的因素,比喻的分类很大程 度上依靠的就是喻词的形式。 (一)明喻的喻词比较明显,多是“仿佛”、“象…似 的”、“如”、“宛如”、“好比”、“一样”等等,比如下边 的例子:“整个宇宙就象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 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刘白羽《日出》)”,从这些喻词来 看,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模糊性,什么是“象”?这个在程度上根 本无法把握,我们没法说上边这个例子的比喻“不象”,在不同 人的眼里,对“象”的理解肯定也有所不同。 (二)暗喻的喻词多是“成为”、“变为”、“变成”、 “形成”等词,看下边的几个例子: (1)生活是一张空虚的网,张开着要把我捕捉。(艾青 《火把》) (2)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 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 或美了。(朱湘《书》) (3)历史岂是任人随意打扮的女孩子!(姜鸣、刘申宁 《〈甲午海将方伯谦〉是一部伪劣作品》) 暗喻的喻词本身的模糊性并不是很明显,从哲学上量变和 质变的原理来看,A成了B,已经是存在一刀切的情况了,但是这 是仅仅就这个词来看的。我们知道,语言的理解应该放到句子中 去,这些看来并不模糊的词在比喻的情况下就是另一种情形,本 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不密切的,用了这些喻词,让我们 在理解本体的时候从喻体的特性来理解本体属性。如果从整体上 来看这些词造成的效果,自然发现它们也存在明显的模糊性。 就上边三个例子来看,“生活”是“网”、“历史”是“一本 书”、“历史”岂是“任人随意打扮的女孩子”,仍然是比喻了 本体的某一属性特征,这一联系本身就是模糊的。 (三)借喻是比喻里比较特殊的例子,借喻本身省略本体和 喻词,直接说出喻体,或者颠倒它们的位置。整个比喻的结构和 过程,需要读者联系具体语境推导出来,看下边几例: (1)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的奔流着。(魏巍《谁 是最可爱的人》) (2)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 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 燕》) 在借喻中,作者并没有在话语层面上展示什么象喻体,而是 省略了整个比喻的过程,只把喻体呈现在话语层面,借喻需要听 读者根据语境自己补出本体的信息,而这种补充信息的过程,又 鉴于每个人审美特性的差异有所不同,借喻是比喻里边艺术性较 高的修辞手段,从语句来看,作者的意图并不明晰,读者理解的 途径只能是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境,在加上自己的联想来推知整个 比喻的结构,从这个过程来看,借喻的模糊性更加明显。 第三、本体和喻体之间关系的模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