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说、听、评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教学目标的叙写
(1)教学目标的意义和分类,目的与目标的区别 目标跟目的的本来词义相近、常常通用。因此,在很常一段时间内,人们把教 学目标跟教学目的看作是一回事。但是,自从布卢姆等人对教育目标明确规定并被广 泛接受之后,教学目标就有了特定含义,跟教学目的有所不同了。 什么是教学目标:按照布卢姆的意见,教学目标是指“明确阐述通过教育过程 使学生得以变化的方式,即学生改变其思维、感情和行动的方式”、“是作为教育经 验结果的个体所发生的变化”。教学目标描述的是教师预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生
(3)教学目的有时描述的是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结果,例如“学习….”、
“认识….”、“弄清楚……”等; (4)教学目的联系的教学内容比较概括,不象教学目标那样具体、细致、 明确。为了弥补教学目的不够具体、明确的缺陷,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常常用 教学任务与要求来对教学目的进一步加以说明。 可见,在进行现代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到教学目标跟教学目的的差别。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中“学”的部分的具体化,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总的终结性的
内 容 体 系
教学流程及 设计体系
二、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储备
1.教材的分析
对教材与大纲(课程标准)、教材中各知识点的阶段性、应用性等 关系的理解和处理 1.1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 1.2知识点的完整性与阶段性 1.3知识点与考点的联系(研究历届中考及高考试题) 1.4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叙写
1.1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
例如:课题为“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但从两道练习来看,却是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判断其
CH3—CH—CH=CH— 官能团所能发生的化学反应(题见教案某有机物结构为: —COOH OH OH
,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反应 ⑤能使溴水褪色 ②能与KOH溶液反应
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例3 :初中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知道常见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道生活中一些爆炸、缓慢氧化和自 燃的现象;记住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记住灭火的原理,并知道它是由燃烧条件 推导出来的;知道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因素,记住由燃烧引起爆炸的原因, 以区别物理上的“爆炸”;记住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定义。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自燃的实质,破除“天火”的迷信说法;通过缓慢氧化放出热的利 用及防止“天火”的方法和原理,使学生体验到“利”和“害”的辨证关系, 要应用科学成就兴利除害,同时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通过常见易燃物完全知识介绍,意识到关心、保护社会利益是公民的责任,为
2.2教学难点的确定和处理
2.2.1教学难点的及确定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理解或难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从教材本身分析,难点内容通常包括:
课题是“官能团的引入”,但例题及练习一,题中所问为“例题(2)问:①②③④各步反应 所需的反应试剂和反应类型。练习1:以甲烷为主要原料制备乙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 明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建议:对 “官能团的引入”的课题习题设计,应着重选择一些有关官能团引入的途径,对各种 引入官能团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佳途径的练习。增强习题的针对性及对本节教学内 容掌握程度的反馈作用。
此要学好化学知识;通过演示实验和分析燃烧条件,领悟到内因和外因对事物
的发生发展都有影响;通过一系列具有共同之外的具体反应的介绍和分析,使 学生领悟如何进行抽象思维。 技能目标:
能够准确识别、判断具体变化是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燃烧,并记住它们
的区别,联系。
案例:
兰州二十七中精品课教学目标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设置过大、过多。 例如: 高二“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中的目标:“1.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 型.2.进一步掌握有机反应规律.3.初步掌握有机反应原理的应用.”。上述三个目标 中均为掌握程度,一节课的时间难以实现。 (2)课的内容与目标设置脱节。
(1)课的导入 (2)问题的设计 (3)突出重点的过程 (4)突破难点的手段及过程 (5)学生的活动 (6)教学的组织过程 (7)练习、反馈的设计与安排 (8)课的结尾设计 (9)教师的素养[教态、语言(语音、语调、学科专业用语)、 操作、板书及课堂应变能力等] (10)板书的设计
教学分析及 设计体系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说、听、评课
总: 一、建立说、听、评课的内容体系 二、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储备 三、具体的说、听、评技能
一、建立说、听、评课的内容体系
1.1教材的分析 ( 1 )对教材与大纲(课程标准)、教材与各知识点的阶段性、 应用性等关系的理解及处理 (2)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叙写 (3)重点、难点的确立和突破手段 (4)教法的选择 (5)媒体的选择和应用 (6)知识的应用点 (7)学法的提取和指导 (8)思想素质教育素材的挖掘和实施 (9)课时的划分 1.2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设计举例:
例1:初中化学《盐酸》的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 (1)记住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记住盐酸的物理性质;能说出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 白雾的原因;记住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略带黄色。 (2)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能判断常见化学反应的类型。 (4)了解盐酸的用途,能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解释其主要用途。 (5)记住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6)能说出盐酸和可溶性氯化物的检验方法。 技能领域: 学会用微型仪器进行盐酸化学性质实验的操作(微型实验);会仔细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 验现象。——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领域: (1)通过盐酸性质的学习,获得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的科学观点。 (2)通过微型实验,养成创造精神,形成节约的观念。 (3)通过盐酸用途的,认识盐酸在工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
例如: 高一“浓硫酸的性质”中目标“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教学
重点、难点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关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授课时间开始于3.03分,离下课时间只有7分钟了,导致“浓硫酸与金属反应”的 教学内容未能深层次的展开(只讲了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对于浓硫酸与铁、铝等 金属反应的条件、现象、化学方程式未能在本节课展开”。而“碳与浓硫酸的反 应产物SO2、CO2、H2O”的检验和除去,用时近7分钟,从实际课堂教学效果看, 该点是教师做为教学难点进行了层次分明的有效突破,但却未见在教学目标及教 学难点中出现。
(4)追求课的完整性,而忽视了对内容的取舍,导致课的密度过大,部分 教学内容难以在一节课内完成。
例如:课题为“实验室气体制备专题复习”,内容详实,丰富,基础,有
层次、有深度,非常完整。但就一课时来看,作为高三最后20天的冲刺,重点应 放在知识在考题、考点中的应用、命题的形式、考核的意图、试题的变形及学生 的疑难点、易错点、表达不清楚的问题等应考训练上。从整个课堂安排来看,前 面的知识总结占时30分钟,后面的练习及08各地高考实验题展示及09高考题展望 只占时15分钟。 建议:突出08各地高考实验题的价值功能,针对这些试题的命题意图,命 题形式,解答思路及知识的应用做强化训练,突出总复习的实效性。
③高层次目标中包含低层次目标、不同学习者的个体存在差异的层次性
原则; ④教学目标要难度适中、明确、可测量、易操作的具体性目标。
从纬度上讲要呈现以下内容: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可操作性上讲要呈现以下内容:
• 行为主体(学生而不是老师) • 行为动词(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 明确的) • 行为条件(范围、限制) • 表现程度(行为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的变化,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不涉及教师的活动和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是用学生的
行为方式来描述的,这些行为能表示主要的教是对具体教学内容规定的行为目标,形成教学内容的明细规则。
教学目的跟教学目标的区别在于: (1)教学目的应该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实际上,它常常只是对教师提出 的要求,例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进行辨证唯物主义 教育”…… (2)教学目的描述的教学结果常常难以具体地观察和描述,因为它常常使 用抽象词汇以及 “比较”、“初步”、“进一步”等不明确的模糊词汇来描述;
2.重点、难点的确定和突破手段
2.1教学重点的确定和处理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2.1.1教学重点的确定
①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安排,找出重点的内容。
②通过比较找出重要内容。 ③深入研究重要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2.1.2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
具体措施 ①学习有关教材以前,教师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本课的内容和重点, 为学生指明方向。(目标教学属于此类) ②尽量采用实验、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手段,提供充分的感性材 料,让学生感知重点研究对象。 ③用生动、形象、带强调性的语言启发讲解,把学生的兴奋集中到 重点内容上。 ④安排充裕的时间,有序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小结,以 理解重点内容。 ⑤要保证一定时间的练习,在应用中巩固重点知识与技能。 ⑥采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对重点教学内容加强记忆。 ⑦重点内容安排突出,详细地板书。
④能与Na
⑥能发生加聚反应
⑦能发生酯化反应
⑧能发生消去反
应)。且在最后所举的例题中,教师也以官能团为依据对例题进行分析讲解,导致小结时,让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是什么时,学生答道“主要学习了典型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换”。 建议:对“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的课题习题设计,应着重选择一些典型代表物的典型反应 、对各种反应类型的条件以及衍生出的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因含有的官能团所能发生的反应类型 的判断及方程式的书写练习。
1.1.1教材的逻辑顺序
1.1.2学生的认识顺序
1.1.3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1.2知识点的完整性与阶段性
1.2.1分散难点,设计合理的知识梯度 1.2.2穿插式编排 1.2.3镶嵌式编排 1.2.4渗透式编排 1.2.5教材知识的直线排列与螺旋上升排列使教材知识具有阶段性和完整性
同一知识在教材中是一气讲完(直线排列),还是反复出现,逐步提高(螺旋上 升),其知识的阶段性和完整性、教学效果是不同的。 例如: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安排在高中二年级,直线排列。 物质结构理论,初中讲物质结构初步知识,高中一年级讲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分子结构;高二讲金属键和金属晶体,显然是属于螺旋上升编排方式。 氧化还原理论,经过了五次循环。第一次在初中给出得氧失氧的概念;第二次在高 一用化合价升高降低和电子得失来解释氧化还原;第三次在氮族讲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 平;第四次在在有机化合物教材中讲有机物的氧化和还原——脱氧和加氢;第五次在讲 原电池、电解和电镀。很显然,这属于典型的螺旋上升的排列方式。
概括。由于教学目标比较具体,一般说来,它主要适用于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设
计的情况。
(1)教学目标是每节课的纲目。只有目标的设置恰当明确,才能确定教 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广度、难度有了界限,使课堂教学内容不会松散或过于 密集,也使得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延伸有了取舍的尺度。
目标要明晰,关键在要满足几个要素:在设计时应遵循四个原则: ①课堂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保持统一的一致性原则; 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的目标体现纵惯 横联的整体性原则;
例2:初中化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的认知目标 第一课时的认知目标: (1)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记住图中圆圈、圆弧及数字的涵义。
(3)记住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记 住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原子结构的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的教学认知目标: (1)能认识离子结构示意图,能识别原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记住离子的初步涵义,会写常见阴、阳离子符号(包括原子团离子符 号)。 (3)对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定义和形成原因有大致的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