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十一讲江城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
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 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 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 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艺术特色
语言朴素自然
,纯系白描;情感真挚,以情
动人。
这首词如春蚕吐丝,如幽山流泉,从诗人胸臆间泻 出,质朴自然。无矫饰之情,无故作之态,不以史 事用典取胜,亦不以锻炼词句生色,纯以平常语出 之。然而千百年来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其强 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虚实相生,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
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
纵观全词,诗人将现实和幻境,生者和死者交织在 一起来描写,这样便创造了一个迷离恍惚而又情真 意切的境界。 特别是下片对梦的描写。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 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 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 情真意切。
千里:空间的阻隔与感情的沉痛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王弗死后,迁葬于四川眉山(苏轼的家乡),而此 时苏轼则在密州任所,不止千里之隔。 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这 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 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 感,格外感人。 时空的无情反衬诗人的有情,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 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在这里作者推己至人,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料得年年 “年年”,既指已经过去的漫长的十年,亦指未来 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 “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 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是感 的无尽的岁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 这种表现手法,有点像杜甫的名作《月夜》,不说 凄清幽独,黯然魂销。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 情发展的高潮。 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 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何,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 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 柔肠寸断了吧? 蓄。因此这三句不仅含有死者对生者的怀念,而且 孤寂凄哀的情景啊!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是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增加了生者对死者的怀念,使本词产生了双重的生 多么的悲痛难言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死怀念之情,词的重量顿时倍增。这三句,意深,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正所谓“天长地久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语)。这番痴情 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半死桐 注:汉枚乘《七发》载 龙门有桐,其根半 死半生,斫以制琴, 声音为天下之至悲。 ①阊门:本为苏州西 门,这里代指苏州。 ②梧桐半死:比喻 丧偶。 ③原上草,露初晞: 比喻死亡。晞:干 掉。 ④旧栖:旧居。 新垅:新坟。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 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 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 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 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行,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所风雨任平生。

拓展阅读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水调歌头
下片:梦中相见,相思之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
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情感基调和脉络: 梦中相见的喜悦、梦醒后的孤寂凄凉 喜悦、沉痛、凄婉
所可注意者三个场景: 亡妻梳妆;泪眼相望;孤寂的坟冈
夜来幽梦忽还乡。
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折入写梦。“幽”字 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 “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 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平时多少个日 日夜夜,想望殷切而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就变成 了事实,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同时也表明了 入梦是轻快的。
回到苏轼。我们习惯于一个达观、开朗、幽
默的苏轼,着迷他“我欲乘风归去”,欣赏 他“老夫聊发少年狂”,追随他“归去,也 无风雨也无晴”,今天我们又看到一个儿女 情长的苏轼,“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啊。不是为了让我们心情沉重,而是因为太 多轻浮的东西,很少有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 让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懂得爱,更懂得珍惜, 呵护每个人记忆里那永远的“明月夜,短松 冈”。
写作背景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 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 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 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 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 “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 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 “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 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 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 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
超越时空的想像与凄婉沉痛的情思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通 过妻子的角度带有情感色彩的表现了出来。这里刻 “两茫茫”,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 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死者在千里之外,没有 寥寥六个字,蕴涵了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 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更 诗人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 感情,从而使作者的情感更加的深广和沉痛。 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 的孤寂凄清。 增加无尽的而又沉痛的思念 “纵使相逢应不识”一句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 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 相逢而不相识,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
所可注意者三: 十年、千里:
时空的阻隔; 不思量、自难忘 :有违常情的矛盾心态; “两茫茫”、“千里孤坟”、“纵使”:超 越时空的想像
十年:
时间的阻隔与感情的弥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点出夫妻死别的时间。王弗病故至苏轼 作此词时恰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 一段漫长的途程。时间能冲淡一切,是抚慰心灵 疮伤的良药 。因此,依常理,十年既长又茫然无 知,就应该淡忘了。但是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 迁,并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 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 久而愈深、愈浓。
李清照《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 而此时的苏轼,与她的妻子已分手十年。十年,这 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 载不动许多愁 极为漫长的十年,该会沉淀了人生多少的酸甜苦辣。 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句妙绝千古,它 该有多少的相思,无法承载。 道出了恋人或夫妻间在长时间的充满凄苦的思念与 这种相思随着时光的流逝,其内心是愈加的苦楚。 期盼之后,突然相逢时的恍惚而又一时无从表达的 这十年,他的人生非常坎坷、仕途非常不顺,在这 情态。日思夜盼的人儿,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相思之苦里又浸透着多少的人生的酸楚。沉淀了多 《卫风伯兮》 这是在做梦吗?在定睛细看以后,是他,就是那个 年的相思愁绪,只能在四目相视中,化作相思的泪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日思夜盼的他。此时,万端的思绪汇集到一起,无 水,任凭倾盈。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无言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从言起,只能是执手相看泪眼。 方显沉痛; “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无言,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
参考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想
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 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 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 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
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 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 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 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 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 “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 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 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 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 洵弟辙,合称“三苏”。
矛盾的情感,无尽的思念 不思量,自难忘
可作两层理解。一是十年的生活历程,并不是时时 第二层理解:亡妻的音容笑貌,惠质兰心,早已定 刻刻地去思念。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 格在作者的心目中,他时刻想念着她。作者想从这 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逢凶年,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 无尽的思念之痛中解脱,不去思量,但是又如何能 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 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 够忘却呢?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 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想念, 己内心的情感。 这一叙述的跌宕,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 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 实动人的描绘,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是难以消除的。这近乎向亡妻的表白。
小轩窗,正梳妆。
来自百度文库
这里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描写,凸现 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境。小轩窗,那小 室,他们的爱巢,是那么的亲切而又熟悉。他的 妻子正在梳妆打扮,也是那么的亲切而又熟悉, 她的情态容貌,依稀当年,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 形象很美。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又难忘的的充满 无限温馨的场景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 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
相同点:情感真挚,作语沉痛,有一种痛 彻心肺的悲情。 不同点:就艺术而言,苏词梦境迷离,以 虚映实,虚中见实,运用了对比、白描等手 法;贺词注重细节真切,运用了比兴等手法; 苏词抒情外显,感情奔放而激越,贺词感情 内隐,感情沉郁而哀戚;苏词三、四、五、 七言交错,一唱三叹,较七言句式的贺词更 胜一筹。从思想内容来看,贺词反映出了他 们夫妇之间患难与共甘苦共尝的感情基础, 苏的作品中少了这一点。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 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 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 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 诵甚广。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 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 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 四家”。
文本讲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 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 松冈。
上片:死别之痛,相思之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 霜。 情感脉络和基调: 不能忘却的思念、无法面诉的孤凄、 不能相识的沧桑悲凉 沉痛、凄婉
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
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 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 氏,便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 梦》的悼亡词(以词悼亡是作者首创)。此 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 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