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汉语语感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汉语语感的培养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校尹华雄611331 【摘要】本文首先阐释了什么是语感,既而指导了培养语感的目的和意义,然后提出了培养语感的方法:一是要联系生活,强化经验积累;二是要多读多背,强化知识积累;三是要分类指导,增强理性认识。唯其如此,循序渐进,才能培养起良好的语语语感的能力。

【关键词】语感培养积累经验知识分类指导

【正文】

“语感是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语感是经验基础上的非理性的感悟。语感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规范运用语言的习惯,并积累丰富的经验,以达到厚积而薄发的效果。

“语言的意义有表层的和里层的,语言的使用重点在于它的里层意义(隐含意义),故也可以说,语感则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而语言的隐含意义又是语境赋予的,在语段中,每一个语句总是根据使用者的表达目的与语境构成一种接合关系。因此,语感又包含了对语境的揣摩、感受。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必须既要形成对语表意义的直接感知能力,又要形成对隐含意义深入领悟的能力,才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语言的意义。因此,加强语感培养,增强学生

语文素养,应成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那么,语感的培养有哪些切实有效的途径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联系生活,强化经验积累。语感是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的,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所经历的,都是我们阅读和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不能成为信号的信号,因而也就不能被人理解和接受。比如幼时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就很茫然,不知所云,等到青年情窦初开,两情相悦,历经离别和相思之苦,才幡然悟到个中滋味。这说明,生活是语感的第一要素,要想获得敏锐的语感能力,就只有不断丰富我们的生活经历,增强我们的人生体验。

二、多读多背,强化知识积累。语感的培养还必须学习和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不仅包括语文常识、语法规则、还包括一些科技知识。它们是培养语感、学好语文的必要工具,没有这些知识的积累,将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障碍。比如,如果我们不知道“足下”是对你的敬称,就无法理解“愿为足下生,愿为足下死”的信誓;如果我们不知道“鸿门宴”的历史典故,就无法理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喻意。因此,强化知识积累是培养语感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广泛涉猎,博闻强志,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

那么,怎样去积累,去丰富呢,我认为李珊林老师提到的“听听——读读——抄抄——背背——讲讲——写写”的学习方法就是一条

很好的途径。但要注意的是,语文知识的积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提高语感而必须具备的基本工具和技能,在识记过程中,要避免机械性和盲目性,学会运用。

三、分类指导,增强理性认识。不同的语感类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训练。对语感的分类,一般认为可分为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三类。

1、语音感。语言的含意是借助于语义的形象化和语音的语气化而传递出来的,而语音的语气化又表现为语调的呈现和节奏、重音、语气的宣叙。对语音的把握和敏感,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训练:一是多听多读,仔细品味,注意模仿,在品味、模仿中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二是从广播、电视等播音中体会朗读技巧,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三是多揣摩语境,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普通话的朗读,体会朗读时情感的表达,以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

2、语法感。“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的敏感。”如关联词语的运用,词语的搭配问题,句子成份的分析,语序的排列,复句层次,句式仿写,修辞运用,文言句式,词语活用,固定格式等。语法规则决定了语言意义的传递与表达,因此,规范用语有利于信息的正确传递,不规范的用语则可能导致信息的错误传递。例如,“你这篇文章,我来帮你斧正斧正。”句中“斧正”用得不妥,显得“我”骄傲自满,狂傲恃才,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应改为“你这篇文章,我来帮你批阅批阅。”又

如,“他恨张老三并没有理他。”此句由于“句式杂糅”,传递的信息模糊不清,含混其辞,让人难以理解,因此可改为:“他恨张老三,但张老三并没有理他。”意思就明白了。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掌握一般的语法规则,提高他们对语法规则的理性认识,学会规范用语,才能培养起他们对汉语语法敏锐的感悟能力。对语法感的培养,可从两个方面来强化:一是适度练习,通过成语改错、关联词填空、句式仿写、文言翻译等练习,掌握并运用语法规则;二是多读经典名著,读一流的书,从精品中吸取养料,感悟句子规范表达的魅力。

3、语义感。吕淑湘先生说:“语义感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这是就词语而言。就句子和文章而言,它还包括形象、意蕴、情味等的体会和揣摩。词语的意义和色彩是很好把握的,只要多记多用,就不难培养对词语的语义感。句段篇章的意义,理解起来就要复杂得多,它除了字面意义外,还有很多附加意义,如语言所展示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形象描绘、独特风格等,对理解文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语义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训练:一是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立足教材,指导方法,拓展课外,广泛涉猎,使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通过多讲多读,不断提高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理解能力,扩大视野,丰富积累,强化语感;二是有针对性的适当练习,如对诗歌意境、形象的理解,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对文章信息的筛选等,通过专题练习,总结经验和方法,探索规律,从而强化自己的阅读感悟能力;三是掌握必要的文体知识。

总之,汉语语感的培养要循序渐进,要在生活中多体验多观察多

积累,在阅读中多诵读多揣摩多识记,在写作中多思考多练习多运用,正如叶圣陶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

【参考文献】

1. 西尔枭、冯克诚《实用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2. 戴永寿《语文教学的原理与艺术》,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

3. 赖志奎《现代教学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4.《教师博览》,2007年第8期。

5.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6. 《李镇西教育手记》,江西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