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
姓名:段颖专业:学科教学(语文)学号:1076211106229
一.课题:他人干预对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影响研究
二.研究对象:初高中学生(11-19岁)的早恋行为及其老师、家长等的干预行为、两者的关系
三.问题提出:提起“早恋”这个词, 广大的中学教师和学生家长无不谈虎色变, 惟恐避之而不及。近年来,甚至在小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早恋现象。之所以选定中学阶段,是由于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规律,人格等发展渐趋完备的状态等所呈现出的复杂性特征。针对这种“不正之风”,许多教育心理学家,教师及家长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对策,目的就是将此“邪气”掐灭在襁褓之中。可是,似乎越是打压、严防,越是助长了学生们早恋的嚣张气焰,教师及家长们苦心孤诣的举措似乎反而成就了一段段懵懂无知的青涩爱情。本研究特针对这一问题,采用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探究他人的干预对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影响。
四.研究假设:本研究假设他人对中学生“早恋”的干预,会促进早恋的进一步发展,甚至说,他人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干预,会导致“早恋”的发生。
五.文献综述:孩子早恋,没准儿是老师和家长逼的。近年来已经有许多执教人员和学者、专家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但将其作为一项研究对待的鲜少。从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1.为“早恋”平反对于广大中学教师、家长和学生来说如雷贯耳的“早恋”概念, 其实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我们印象中“早恋”的种种罪恶, 不过是人为地给中学生之间的一些正常现象贴上了“早恋”标签, 然后我们再对这些被我们贴上“早恋”标签的现象高度恐惧, 进而使我们采取不恰当的应对措施而导致的。(李阳,等.“早恋”概念的新认识[J].中国性科学.2007.1:33:36.)2.针对“早恋”提出对策关于“早恋”的策性研究,在这几年似乎进入了白热化状态。不少教育学界人士对此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对策,大都是强调要积极展开对学生的疏导、引导、心理辅导,避免与学生产生冲突、对峙及对其进行打压、围堵。(张朝琼.2005;赫艳红,2007;张海燕,2009)上述是笔者整理相关文献总结得出的。笔者以为,对于中学生“早恋”行为,罗森塔尔博士的实验似乎能给广大专家学者以启迪,教师的态度、家长的关注以及同龄人的眼光,可能是导致中学生盲目陷入爱河的催化剂。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旨从他人干预对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影响,说明教师及家长等人的围、追、堵、截非但无法阻止中学生的“早恋”行为,还可能使其变本加厉,甚至说绝大多数中学生的“早恋”就是教师、家长等干预者一手促成的。从理论价值上讲,本研究或许可以对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原因做一定的分析和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如何正确对待中学阶段男女生相处、异性之间的交往问题。从实践价值上讲,可能在日后教师、家长等对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对待方式上,予以一定的正确指导,或可减少“早恋”行为的发生。
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观察法是笔者带着观察量表或问题走进中学课堂,对一些中学异性交往的表象问题进行观察并做记录。调查法则是通过笔者先前所做的访谈提纲,对个别老师及极个别学生进行访谈。实验法的周期比较长,大约一学期到两学期时间。本研究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实验环节,即是通过随机抽取某中学的某个班级,随意在花名册中圈出两名异性,告诉其班主任,两人有“早恋”之嫌,并请班主任多加注意。实验法当然不能够造成对被试的伤害,那么,为避免华生“婴儿恐惧习得”实验的教训,笔者设计在实验过后,让两名被试知道真相,并为两人做心理疏导。
八.研究环节:
1.确定具体中学,选择一所初中、一所高中,方法为随机抽样。
2.与学校领导、教师进行沟通,征求他们的意愿。
3.倘若顺利,选定班级后,进入学生中间进行观察。与此同时,对该校个别领导、教师进行访谈。
4.在进行两个月的观察之后,开始实验。首先是在随机抽取的班级中随意选定两名异性,暗示其班主任两人有早恋嫌疑;其次,观察教师的干预对两人关系的影响,同时观察两人家长对其态度以及周围的旁观同学对其影响。
5实验结束,积极对两人进行心理疏导,让其知道真相,并做出相关解释。
九.研究困难: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研究过程中,会否对当事人造成伤害,会否对其家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都是研究前应充分考虑的,并且用何种方式来排除、消解实验造成的影响也是研究者应慎重考虑的。另外,此实验在开展过程中,要取得校方及教师的同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