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大众化教育,强调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总结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和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身体力行的倡导乐学和终身教育,期望通过教育培养士和君子推行德政礼治,构建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孔子的教育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不仅在当时对推动社会发展、维系国家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当今的新课改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教育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诸多譬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颇有见地的教育思想,打破了贵族教育的垄断局面,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优秀人才的培养,维系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性相近,习相远”,“人非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也”,孔子指出人的天性禀赋相近,是教育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人也并不是一生下来就通晓知识,是后天的教育才使人博学多才,强调了教育在人格培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后半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大开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形态,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拥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人才,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不一定全是上层社会的贵族,下层民众也有受教育的机会,于是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对象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既提倡教育的平等性。“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生只需拿一点薄礼即可在私塾读书,孔子会一视同仁的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孔子的“有教无类”这一思想将固有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形态改为学在民间,是中国教育史上平民教育的始端,实质上是对人性价值的肯定,一定程度上具有平等的思想价值。孔子的教学内容相比西周贵族“六艺”的教育传统,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调整和充实。《论语·述而》篇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就是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四教之中,文指西周传统的《诗》、《书》、《礼》、《乐》等六经,既文化知识的学习,行、忠、信则是指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既道德教育。孔子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德固本,以才培能,但道德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知识教育从属于德育,“弟子入则孝,出
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是例证。德育的具体内容是教导学生明晰“仁”、“义”和“礼”,追求“孝悌”和“忠信”。“仁”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学“礼”可以达到“仁”,君子有甚者可以“舍身求仁”。《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入则悌,出则孝”,都强调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还主张培养“忠信”的品格,“忠”不仅要忠君,还需忠人、忠事和忠己,“信”乃做人的基本准则,“人无信而不立”。知识教育既学习《诗》、《书》、《礼》等六部经典书籍,再辅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从政基本技能的掌握。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君子和贤臣的最佳渠道,必须先从学生的道德素养着手,再用文化知识武装其头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提供优秀的治国良才。
孔子在其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和温故知新的教育教学原则,对后世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论语》中有一则记载子路和冉有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根据他们二人的性格差异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就是孔子鼎鼎有名的“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成效。孔子认为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就不可施以同等的教育方式,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孔子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诱导原则的教育家,他主张无论是智育还是德育,都要建立在学生自主需要和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己思考得到切实体会。《论语·述而》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即是孔子提倡的启发诱导式教学。这个原则主张教育者应该在学生愤悱而不得的情况下适当的加以提点,启发学生寻找到新的突破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学会举一而反三,从而循序渐进的挖掘和掌握知识的精髓。
孔子在教学中既重视“学”,又重视“思”,《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是主张学思并重的教学原则。一味的进行文本的学习而不加入自己的思考就会昏昧迂腐,毫无所得,但是脱离知识的学习只凭思维的活跃就不可避免的流于空想,天马行空。孔子既反对只学不思,也否定只思不学,只有学思结合了,才不会对新知识感到疑惑不解,才会真正的理解教条式的感性经验。但若是进行教育教学之后不及时的复习和反思就难以把握知识的深刻内涵,无异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孔子提出了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论语·为政》
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生要既温故又知新,再通过温故而知新,只有通过不断温习和积累才能巩固已学的知识,达到故识和新知的融会贯通以及自身文化水平的提升。
孔子在《论语》中多处提到教学应该“乐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过程中时时温习实不失为一件乐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学习者不如爱好学习者,爱好学习者却不如以学习为乐者;“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孔子自述其心志,“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没有察觉。孔子认为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把学习当做乐趣者不会因为学问的枯燥而放弃对“仁”和“礼”的追寻,反倒乐在其中。孔子主张人应该进行终身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人的品格和学识才不至于倒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对其一生的精辟总结。他身体力行的实践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用一生的时间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我,成就了他在文化和教育事业上的丰功伟绩。孔子在其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言传身教,知行统一,《论语·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者需重视自身知行之间的关系,以身作则的做到知行统一,从而达到“正人”的教育效果。被教育者也须“知行统一”,将学习所获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真正的将感性知识内化为自身修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占据教育的局面,开创了民办私学的先河,形成了“学在民间”的教育形态。孔子通过教育培养了大量拥有健全人格的贤者,掀起了学“仁”知“礼”的风潮,提高了民众的知识和道德水平,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认真研究其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对调整当下的教育模式和转变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时下的教育虽说实行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改革中的不良现象屡见不鲜,新课改究竟改在哪里值得人深思。如今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其子女本应能在城市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但事实证明,城市对其拥有很深的偏见和轻视,总是非常无情的将他们隔离在高等学校之外。许多学校不愿招收农民工子女,认为其可能会把农村的所有陋习沾染给城市的学生,影响班级风貌或者降低学校的升学率。纵然城市里也有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专门学校,但许多教师仍不